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简介

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简介 正文

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602)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是以历史学本科专业和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点为基础建设的,历史学是我校建设最早且持续招生的专业之一,2007年遴选为广西优质专业;专门史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2010年遴选为学校重点学科;本学科2010年增列为“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对应调整为“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开始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人类学”和“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五个招生方向,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前四个学科点设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后一个设在艺术学院招生。
 (一)学科特色
中国史一级学科继承我校注重民族史、地方史与区域交流史的传统,提倡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着眼于泛北部湾区域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往及社会整合问题,注重跨国研究和比较研究,突出学术研究的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人才培养上,强调教学科研的有机统一,注重通过教师项目带动及深入历史田野等具体做法,培养富有创新性学术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史学人才。
目前本学科在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越南历史与汉喃文献研究、西南边疆历史地理与社会文化研究、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的互动研究以及泛北部湾区域史研究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二)学科优势
本学科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素养深厚、科研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队伍,全部导师均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多人荣获自治区级以上社科成果奖、教学成果奖及精品课程奖励,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居于广西前列,在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方面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
本学科依托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广西工作站、自治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人才小高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博士后科研基地、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等平台,与国内名校和东南亚国家的高校、学术机构有非常频繁和高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学科发展有坚实的物质条件和研究平台。
本学科是广西两个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之一,也是广西唯一的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更是首府南宁唯一的历史学硕士学位点。本学科所在学院为民族学博士点建设单位,具有与民族学、社会学的学科整合和资源共享优势,拥有宽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三)发展前景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文化合作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大幅度提升,活跃的经贸与文化交流急需具备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具有良好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的高级人才。
本学科的人才培养面向“文化中国”、“文化广西”的建设需要,培养掌握历史学——尤其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区域史理论的史学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与文化交流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为国家和各省市的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包括博物馆建设、文化项目策划、文化遗产的保护、调查和规划等工作提供合格的人才。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8人,导师主要由从事中国史、世界史、中国少数民族史及艺术史研究的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为王柏中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

添加广西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西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广西民族大学报录比、广西民族大学考研群、广西民族大学学姐微信、广西民族大学考研真题、广西民族大学专业目录、广西民族大学排名、广西民族大学保研、广西民族大学公众号、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西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西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angximinzudaxue/yanjiushengyuan_25445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