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系简介

发布时间:2020-04-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系简介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系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系简介 正文

(一)概况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系现有教师1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9名、讲师5名。1998年获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培养点,2010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2008年获批对外汉语(2013年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点,2013年广州大学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合作共建的“语言服务研究中心”成立,人文学院语言学科的老师是该中心的主要力量。中心在国内率先倡导语言服务研究,致力于促进国家语言生活的和谐发展,为国家社会提供切实可行的语言服务。此外,我系教师在社会语言学、汉语教学与国际推广、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科研成果卓著,2013年以来共出版学术著作10部,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市局级项目多项;语言学系老师教学能力突出,禤健聪教授荣获广州大学2012-2013学年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郭杰、张晓苏、马喆三位老师先后荣获广州大学最受欢迎教师称号,张晓苏老师、张迎宝老师获广州市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张晓苏老师荣获广州大学第一届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广州大学语言学科依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硕士专业以及语言服务研究中心的学术力量,经过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在团队建设、学生学术团队培养和语言社会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特色。

团队建设 人文学院语言学科曾多次获得团队项目,团队有深厚的研究积淀和良好的合作基础。2016年又获得广州市教育局创新团队“语言生态与语言服务”(团队带头人:禤健聪教授)和广州大学“广州语言生态多样性研究学术团队”(团队带头人:汪磊教授)。团队继续凝聚语言学科的学术力量,集中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争取在学界形成更大的影响。

学生学术团队 2016年由语言学系老师牵头成立“语言生态志愿者团队”,旨在让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尽早参与到学术研究中来,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上探索出一条新路。目前由语言学系老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20项。其中国家项目4项,省级项目5项、校级项目11项。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已经初见规模。

语言社会服务 近年来语言系老师在普通话考试培训、语言文字知识普及讲座、广州市语言文字网、汉字听写大会、“南都杯广东省中小学生非虚构作文大赛”等领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语言服务。尤其是在广州市语言文字网的建设方面,该网站行政总监、技术总监以及多位栏目主持人均为本中心成员,充分保障了网站的正常运转,为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做出了不少贡献。


(二)师资力量

古代汉语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甘露)
教授(2人):罗维明、禤健聪
副教授(4人):甘露、李 煜、王秀玲、王毅力

现代汉语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张晓苏)
副教授(5人):戴仲平、邓永红、刘惠琼、马 喆、徐朝晖
讲师(5名):郭 杰、何镇文、谢小丽、张晓苏、张迎宝

退休教师:黄小娅、孙雍长、许光烈、叶竹钧
广州大学

添加广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广州大学报录比、广州大学考研群、广州大学学姐微信、广州大学考研真题、广州大学专业目录、广州大学排名、广州大学保研、广州大学公众号、广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ang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5564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