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8 16:21: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中国人民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中国人民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传承了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的红色血脉。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已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1998年,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在2004、2009、2012、2017年教育部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名第一或A+;2018年在教育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法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是全国首批获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全部二级学科,设有全国首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2014、2018年三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荣获全国法学唯一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法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2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培养出以首席大法官肖扬、首席大检察官张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共和国杰出法治建设者。现有在校注册学生2500余人,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约占五分之一。
法学院设有研究中心(研究院、所)68个,成立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未来法治研究院、知识产权学院、律师学院、亚太法学研究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等,建有科技革命与未来法治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营商环境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国家级人权教育和培训基地以及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更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截至2021年12月底,学院有专任教师111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42人。高铭暄教授作为法学界唯一代表,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许崇德教授作为高校法学界唯一代表,获“改革先锋”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35位专家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法学院校首位;先后有16人次走上“共和国讲坛”,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主讲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于中国的2个法学类教席均在本院。
法学院始终注重发挥作为国家法治建设“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参加了新中国宪法等重要法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深入参与了民法典编纂等国家重大立法工程,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提供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法学院积极拓展与海外法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中美法学院院长论坛、中欧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亚洲法学院院长论坛、中澳法学院院长论坛、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和中国—拉美法治对话等法学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为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作出贡献。
法学院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4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120余种3000余册。主办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人权》《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人大法律评论》《判解研究》《经济法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建有“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一大批德法兼修、具有高度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法治人才,打造法学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高峰,为早日建设成“世界一流”法学院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系方式:
科室 联系人 邮箱 房间 职责
学院办公室 洪荞 blueglass2012@sina.com 明德法学楼612 1.协助院领导协调各类行政事务;
2.负责法学院办公室工作;
3.负责职称及教师选聘工作
郝晓明 Haoxm1@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0 负责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全国法律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曾宪义法学教育基金会的事务处理以及联络工作
路磊 lulei9295@163.com 明德法学楼606 负责学院学科建设有关工作
张永 yongzhang@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3 负责学院财务有关工作
李修棋 lixiuqi@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5 负责培训、校友相关工作
韩松 hans@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4 学院会议室、资产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有关行政工作
王怀君 Wang_huai_jun@163.com 明德法学楼506D3 法学院教职工网络维护、法学院合同管理、学生档案
赵燃 Zhaoran9432@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2 学院办公室日常事务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处、全国法律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联合办公室 郝晓明 Haoxm1@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0 负责相关机构的日常事务与对外联络
白金凤 20199431@ruc.edu.cn
学科规划办公室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路磊 lulei9295@163.com 明德法学楼606 1.协助院领导开展学科规划和学科建设相关工作;具体负责 “一流学科建设”等规划方案编制和总结等工作;
2.协调开展一级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评估相关工作;
3.具体负责学院与国内实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联系合作工作;协调开展研究基地和奖项申报相关工作;
4.负责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工作;
5.负责教育部青少年宪法教育研究基地工作;
6.负责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研究与教育基金秘书处工作;
7.负责年鉴编写工作。
杨娇 yangjiao_yj@163.com
宫世霞 m15101156406@163.com
徐媛媛 yuanyuan.xu@ruc.edu.cn
党委办公室 肖晶 fxydw@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04 1.具体负责学院党委组织发展工作、联系学校党校工作
2.负责硕博新生政审工作
3.负责学院宣传工作
 
 戈文
杨硕 yangshuoemail@foxmail.com 具体负责学院宣传工作
团委办公室 肖晶 law607@163.com 明德法学楼607 负责法学院就业工作
徐岩波 xyb1120@126.com 具体负责法学院学生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共青团工作、奖励资助、班团支部建设、安全稳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竞赛、学籍管理、档案管理、学生日常事务等工作)
张楠 znan@ruc.edu.cn
张钧陶 ZJTgrace@ruc.edu.cn
校友办公室 李岸曰 lianyue@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09 1.负责部分校友工作;
2.具体负责工会工作
3.具体负责学院离退休教职工工作
教务科 法学博士教务工作 陈庆花 Chenqinghua@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7 1.负责法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含港澳台、留学生)。
1.  负责协调教务科工作。
法律硕士教务工作 宋晔 flsslaw@163.com 明德法学楼617 1.负责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含港澳台)。
2.负责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法学本科教务工作 唐文灿 benkejiaowu123@163.com 明德法学楼617 负责本科生教学培养相关工作。
法学硕士教务工作 耿硕 fxxlyruc@163.com 明德法学楼617 1.负责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含全中文项目留学生)。
2.负责香港城大项目培训课程教务工作。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鲍红凌 faxueyuanboshi@163.com 明德法学楼617 负责硕士、博士论文答辩及学位相关工作。
外事办公室 陈磊 renminlawschool@126.com 明德法学楼619 1.负责与欧洲、澳大利亚、非洲等院校的合作项目
2.负责各类学生交换项目、学生境外实习项目、留学基金委项目
3.负责长短期外籍教师讲学及相关手续、教师出国手续
徐飞 xufeiruc@126.com 4.负责与美国、亚洲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院校的合作项目
5.负责亚洲校园项目、暑期游学项目、中国法暑期班
6. 负责教师出国手续
张婷婷 masterchinalaw@126.com 明德法学楼914 1.负责全英文硕士项目学历留学生招生,培养,毕业,实习,就业推荐等学生管理和教务工作
2.国际合作项目双学位学生课程管理,国际学生校友工作等
3项目日常管理运营,教师事务,海外宣传等
财务办公室 张永 yongzhang@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3 负责学院各种财务审核工作
刘倩影 milkbing@163.com
科研办公室 李 婷 researchlaw@126.com 明德法学楼504 1.科研奖项、发文申报、管理
2.教授沙龙
3.国际科研:QS世界大学排名跟进、会议预报等
任嘉宁 rjianing@163.com 明德法学楼6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北京社科基金等纵向项目,横向委托项目,科研机构日常管理,教师科研考核,新作分享沙龙,法学院博士后事务。
培训办公室 李修棋 lixiuqi@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11 负责法学院培训办公室工作、短训工作
万蓉 564673188@qq.com 明德法学楼611
赵永平 zhaoyongping@ruc.edu.cn 明德法学楼608 负责同等学历教务工作
潘涛 82509253@163.com 明德法学楼608
图书馆 刘明 lawliuming@ruc.edu.cn 明德法学楼406 负责电子资源培训与利用
法律检索授课
杨淑玲 YSL81@126.com 负责图书馆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中文图书采访与管理
李钧 Junlee500@163.com 中文图书采编与管理
法律信息检索教学与培训
刘莉 LL6630@163.com 中文期刊采编与管理
程志红 chengzh615@163.com 图书馆报纸采访与管理
外文期刊采编与管理
钟小红 bjzxh406@163.com 外文图书采编与管理
亚太法学院 张毓婷 rucapil@163.com 明德法学楼609 1.亚太法学研究院日常行政事务
2.亚太法学研究院硕士生管理
3.牛津大学普莱斯传媒法模拟法庭东亚项目
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实验室 许明 Xuming8931@163.com 明德法学楼705 1.证据学实验课
2.文书、痕迹、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工作
毛自荐 maozijian@qq.com 3.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法学家》杂志社 王茜 faxuejiaruc@163.com 明德法学楼503 《法学家》《RENMIN CHINESE LAW REVIEW》杂志编辑出版发行、网站运行维护及财务等日常工作
龚元平 yuanpinggong@163.com
《中国法学前沿》编辑部 李婷 researchlaw@126.com 明德法学楼504 1.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编辑出版工作
2. 对外宣传、国际引用推送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 张婷婷 RCCJ@ruc.edu.cn 明德法学楼914 1.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研中心科研工作,外事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日常运营管理工作等
2.刑事法律网,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研研究中心公众号运营
3.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资料室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 卢淑贞 alu000@126.com 明德法学楼1002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日常工作
钟洁 catlaw@126.com 明德主楼503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资料室
知识产权学院 冯柠 lynnfeng619@sina.com 明德法学楼1006 负责知识产权学院日常行政工作
地石律师事务所 潘文军 panwj@163bj.com 明德法学楼203、204 地石律师事务所日常工作
顾颖等 dishi_dishi@163.com

专业名称 分数线
高等教育学 2021:350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0)德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法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该招生计划根据往年录取情况编制,因教育部暂未下达2021年总规模,实际招生人数会因国家下拨招生计划和实际报考人数等因素有所调整。
摘要:2019考研复试分数线大涨,这让正在准备20考研的考生很是紧张,考研分数线作为评价院校报考难度的主要因素,11-19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趋势,为大家提供择校参考,帮助大家确定自己的最终目标,在复试阶段判定自己是否可以进入复试。

  关于分数线,小伙伴们要关注是哪个分数:单科【满分=100分】分数线(如政治/英语)、单科【满分≥100分】分数线(如数学/专业课)、总分分数线,因为只有这三个分数都过线,才能获取复试资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总分分数线走势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单科【满分=100分】分数线走势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单科【满分≥100分】分数线走势

  数据说明:


  (1)分数线均来自学校官方发布的招生考试复试资格基本线

  (2)对于该学科专业课一/二单科分数要求不同时,帮帮提供最低分数线

  (3)各院系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本院系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即具体专业的复试线会高出学校复试基础线。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如您发现问题,欢迎评论留言指正。

  考研帮说:以上内容为考研帮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35教育管理与政策
备  注: 复试专业课:教育学综合、外语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目录、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