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09 15:45:4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南林业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南林业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南林业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南林业大学官网来自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南林业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南林业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源于学校成立较早的教学单位森林工业系,2011年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在原交通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之森林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上,融入原资源学院的测绘工程和原保护生物学院的消防工程专业,成立了土木工程学院。2017年消防工程专业从土木工程学院分出独立建院,2019年再次并入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森林工程、土木工程、消防工程、测绘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1800人;设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博、硕士研究生117人;已基本形成本-硕-博完整的教学体系。
实验室面积约3500,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可满足本专科和研究生基本教学需求。有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各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特色及重点建设专业各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工程实训基地1个,省双一流建设专业2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
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硕士学位40人(含在职攻读博士学位7人),硕士生导师23人,博士生导师8人。
学院设5个系、1个教学中心、3个综合实验中心,2个研究所,除完成本专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纵、横向科研项目。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项目、省林业厅推广项目、省教育厅共十余项,学校教研项目十余项,同时承担企事业单位科技服务和科研开发项目三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近50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专利30余项,并与多家科研单位和十余个企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十四五”规划力争把学院建设成特色显著,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居于校内中上水平;森林工程学科达到省内一流学科水平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昆明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
电话:0871-12345678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科设置:
森林工程(学硕)简介
(一)学科简介
森林工程学科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西南林业大学重点学科。本学科涉及面向林区的交通工程、机械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多个技术领域。拥有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术研究队伍不断充实壮大。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目前在生态森林工程、道路工程、结构工程、工程材料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拥有相关研究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培养的研究生分布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相关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比较系统地掌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从事科研工作钻研精神。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森林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从而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满足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修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并全面关心和培养研究生的思想、业务和健康素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学术型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3年。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生态森林工程
2.道路工程
3.结构工程
4.工程材料
林区建筑与结构工程(学硕)简介
(一)学科简介
林区建筑与结构工程是我校一级学科林业工程的特色学科。目前林业工程已发展成为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战场,适应绿色发展和林业工程现代化战略需的学科。其中林区生态工程、林业产业化建设,包含了云贵高原林区内的建筑基础设施和林区产业厂房设施,包括桥涵、公路、铁路、林产业厂房、库房、林区特色小镇或乡村民族民居等,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的六个二级学科之一,其学科是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和管理的学科,是林区建筑的技术核心。目前在林业工程学科下,形成一支林业工程与土木工程交叉,不断发展壮大的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团队,目前本学科方向在林区生态建设、结构工程、变形监测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生态地域和生态民族建筑结构技术研究特色。培养的研究生可就业于林业与土建工程方向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设计和科研院所及建筑工程单位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艰苦奋斗,团结协作。
3. 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及创新发展能力,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4.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修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并全面关心和培养研究生的思想、业务和健康素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学术型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3年。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校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 林区建筑工程
2. 结构工程
3. 建筑材料
4. 变形监测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硕)简介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现代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具有独立承担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并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式
(一)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在校学习方式。
(二)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指导工作。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部门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一)建筑工程
(二)道路与桥梁工程
(三)岩土与地下工程
(四)结构与防灾减灾工程
四、学习年限
该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年,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3年,如国家专业学位教指委对学制有不同要求,培养单位可提出调整申请,报学校研究生院审批。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个学期,其他时间用于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环节。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实行学分制。本专业(领域)总学分最低要求为31学分,包括学位课程学习15学分(含公共课6学分、专业学位课9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10学分(含开题报告1学分、中期考核1学分、专业实践7学分、形势与政策1学分)。
(二)课程设置
全日制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最低应修满31学分。计划课程针对工程特点和实践需求进行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通过外语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及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课程分学位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其中学位课15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10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入学的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主干课程2门,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计划,不计学分,由导师和学院负责检查、审核。

添加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林业大学报录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林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林业大学排名、西南林业大学保研、西南林业大学公众号、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