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0 09:24:4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南民族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南民族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南民族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南民族大学官网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南民族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南民族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

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天府之国、世界美食之都——成都,学校成立于1951年6月1日,是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也是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首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高校,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学校连续十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集体”。校园环境优美,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分为武侯校区、航空港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亩;并且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建有国家级“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办的食品系,2003年开始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生;2008年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并招生;2013年获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授权点,同年获畜产品加工与安全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2014年获批、并实施国家级和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并实施建设。2020年学校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大学里率先成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现拥有畜产品加工与安全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和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授权点,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学生400人、研究生80人。
特色优势
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立足四川,面向西南,服务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团队长期围绕牦牛、藏羊、藏香猪的肉、乳及副产物等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性食品原料,以及青稞、苦荞、车厘子、沙棘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植物性食品原料加工、综合利用及安全控制,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本专业依托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食品科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已为民族地区培养近2000名“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下、干得好”的食品专业人才,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很高的声望,现为国家民委唯一的食品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占比最多,尤其是畜产品加工与安全是区域内食品专业唯一的硕士授权点,为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食品专门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努力,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形成了“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鲜明的区域和民族办学特色。
办学条件
学院拥有本科专业教学和研究生实验研究的食品科学研究中心、畜产品加工实验室、食品中心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实践实训平台;以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牦牛研究中心、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并与中粮集团、新希望乳业、成都伍田食品、正大集团、嘉里粮油、通威集团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的食品生产企业教学实践基地,构建全方位对学生开放的实践平台和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在实验教学、实践实训和创新培养中的作用。学院打造了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约1200余万元,实验设备近900台件,拥有GC-MS,质构仪、流变仪、HPLC、DSC、荧光定量PCR等一批高精尖仪器设备,为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管理人46名,其中,正高级12人,副高级16人,中级1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5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员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省部级学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1人,蓉漂计划专家1人,校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校级优秀教师2人。学院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高级学术论坛并做精彩报告,在食品行业有广泛的知名度。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畜产品加工与安全硕士授权点和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授权点;设有农产品加工与储藏,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食品分析与检验三个研究方向,现有在读研究生80人。学院在牦牛肉乳等民族特色食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学科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学院拥有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牦牛研究中心、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自“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了新丝路经济带少数民族地区畜产品优质安全技术与品牌创新模式研究及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中央财政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项目8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7部;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SCI、EI和CSCD论文400余篇;一批博士、教授长期担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企业技术负责人、科技特派员等,为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生的培养、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长期以来依托民族特色资源,发挥科研优势,立足于为民族地区服务,推进科研水平和研究成果转化不断上新台阶。
合作交流
学院是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学院与美国Arkansas大学、Purdue大学、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科研上有互通信息和学术交流机制,共同申报和实施多个项目。学院教师多次出席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院先后与新希望乳业、中粮集团、伍田食品有限公司、佳享食品有限公司、罗城牛肉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产业化实训平台,在食品加工与安全、畜产品加工与安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许多成果已推广应用到生产实际,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专业介绍
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普通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和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现有在读本科学生400人、在读研究生80人。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以扎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工程技术知识与实践能力为支撑,能在食品行业的加工、流通、研究、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外语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强、适应食品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在食品专业领域承担技术骨干的工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秉承学校“二为”办学宗旨,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在相关食品企业、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分析检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监督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创新实践、自我发展、国际交流等综合能力的学生。
毕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食品加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如:中粮集团、伊利乳业、新希望六和、德康农牧食品、正大农牧食品、百胜餐饮等国内外大型食品企业、科研院所、食药监局系统、工商局系统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食品安全分析、食品检验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相关单位,如:食品企业质检/品控部门、科研机构检测中心、食药监局系统、工商局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系统等。
近三年,我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累计363人毕业,其中75人升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就读于江南大学、华南理工、西北农林、华南农大、南昌大学、华中农大、湖南大学、英国Leeds大学、伦敦皇家学院、爱尔兰Dublin大学、加拿大UBC等国内外知名学校。
 
专业名称 分数线 2022拟招生
教育管理 2021:337
2020:331
23
学科教学(思政) 2021:337
2020:331
23


添加西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民族大学报录比、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群、西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民族大学排名、西南民族大学保研、西南民族大学公众号、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