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1 09:40:5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南政法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南政法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南政法大学官网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南政法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起源于建校伊始设立的政治理论教研室,当时主要承担全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科研工作。1958年,更名为政治教育系,同时招收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1960年,分设政治教育、政治、行政三个系,并分别招收本科生。1966年,学校因“文革”而停办,各专业停止招生。
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设立政治理论教研室,同年开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本科专业。1988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部。马列部承担全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哲学和中共党史教研室曾被树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百面红旗”之一。1984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12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1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3月获得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1年,马列主义教研部同时加挂“政治学院”的牌子,学院在继续强化公共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开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形成公共课与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的办学格局。2003年,学院更名为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加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发展、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水平,2012年7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9月入选重庆市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1月,学校与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共建协议。
学院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系、哲学系、历史学研究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研室等5个系(所、教研室)。设有意识形态战略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等3个校级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庆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1个市级科研基地。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马克思主义法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与党内法规建设博士学位培育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均是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建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哲学2个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哲学专业纳入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项目和重庆市2019年本科高校一流专业。除承担本学院的硕士生、本科生教学任务外,学院还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在岗教职工70人,其中教师65人,管理人员5人。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讲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8人。学院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师德师风的表率。有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1名教师入选重庆市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名教师入选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建设项目,5名教师入选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近四年来,5名教师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学校师德师风标兵,3名教师被学生推举为“全校最受喜爱的十大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重庆教育系统优秀党员,4名教师在2019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为适应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学院教师严谨治学,强化精品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院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历史研究》《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红旗文稿》《高等教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学术期刊转载;出版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著作和教材32部;2015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2项,参与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20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创建国内同领域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发展目标,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实现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规范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的有机结合,积极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大道301号 西南政法大道敬业楼二楼
邮编:401120
联系邮箱:Mks@swupl.edu.cn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设置: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学科可以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哲学教研室。1983年,国务院学位办审批通过马克思哲学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中国哲学和伦理学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西南政法大学哲学学科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成为重庆市“十二五”市级重点学科。2014年,外国哲学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哲学学科继续被评为重庆市“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学科依托法理学设置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哲学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2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学科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他们都在国内著名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发展潜力巨大。
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4个二级学科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为曾凡跃、文学平、张立达、周发财。
中国哲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为黄熹、陈应琴。
外国哲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为肖朗、卓立、靳松、李果、王国华。
伦理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为李军、龚鉴瑛。
哲学学科现有“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中心”、“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中心”、“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历史现象学研究中心”、“意识形态战略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学科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知识论、现象学、伦理学和儒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哲学学科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3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0项;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 15部。
哲学学科着力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哲学基础理论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去向,适合在各级党政机关、公检法系统、各类学校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理论宣传、思政教师、行政文秘等相关工作。

添加西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政法大学报录比、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群、西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政法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政法大学排名、西南政法大学保研、西南政法大学公众号、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政法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