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文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5 12:14: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延安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延安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延安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延安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延安大学官网来自延安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延安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延安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延安大学文学院官网:

延安大学文学院


延安大学文学院简介: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称文学院)最早可追溯到诞生于抗日烽火岁月中的鲁迅艺术文学院。1938年7月,鲁艺文学系开始招生。1941年7月,延安大学成立。1943年3月,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的“鲁艺”合并到延安大学,文学系也一同合并。老延大文学系培养了一批民族精英与国家栋梁,其中著名师生有周扬、何其芳、沙汀、陈荒煤、萧三、曹葆华、周立波、严文井、贺敬之、李季、孙犁、穆青、孔厥等。
文学院重建于1958年(当时称延安大学中文系),是延安大学恢复重建时最早设立的三个系科之一。1963年升为本科,1985年增设秘书专科,1995年开办秘书本科,2000年和2002年分别创办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本科专业,2002年改系建院。2003年,获准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2010年,获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一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我校被列为陕西省一本招生序列,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年新闻学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含教授9人、副教授20人、讲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入选学者1人,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陕西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计划1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标兵、教学能手各1人。
学院现有《新闻调查实务》省级一流课程1门,《红色经典导论》省级精品慕课1门,《当代文学》省级精品课程1门,《现代文学》《古代文学》《陕北说书》《红色大讲堂》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路遥小说导读》《明清小说名著导读》《延安文艺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儿》等在线开放课程5门,《现代汉语》《国学经典导读》《美学》等校级精品课程11门。拥有国家级课程思政师范教学团队1个,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院近年来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人数近1500人。学院拥有占地500余平方米、投资近500万元的融媒体实验中心。中心包括全媒体演播厅、融媒体实验室、视觉传播实验室、播音实验室、师范生教师教育技能训练中心、秘书学专业实训室。能满足学院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三个专业的实验、实训需求。学院引领、号召学生自主创办了路遥文学社、闻新工作室等学生社团,在推进、引领学生自主开办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取得初步的成效,新闻学专业学生作品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
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培养各类毕业生万余名。其中包括我国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著名评论家李建军、古风,著名作家陈行之、忽培元,著名诗人阎安,著名书法家韩亨林、赵学敏,著名记者梁相斌,语言学家亢世勇等杰出人才。一大批毕业生走上各级领导工作岗位,更多的毕业生则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
 
延安大学文学院联系方式:
地 址: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新校区
邮 编:716000
电 话:0911-2650304
 
延安大学文学院学科设置:
文学院硕士学位点介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称文学院)的前身是延安大学中文系。中文系是延安大学于1958年恢复重建时最早设立的三个系科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传统深厚。中文系于2002年改设为文学院。2003年起,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获准招生,此后,文艺学、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陆续招生。2010年,学院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学科建设”与“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2013年,学院获批“陕西省高水平大学重大项目”。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确定为延安大学博士点培育学科。学院紧抓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推进学科建设,致力于建设以“延安文艺研究”与“路遥研究”为双核的现当代文学学科、以文艺美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为双翼的文艺学学科、以陕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为特色的文化语言学学科、以佛经叙事文学与隐逸文学为研究重点的古代文学学科,并已在延安文艺研究、路遥研究、陕北说书研究、陕北方言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特色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并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当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教学(语文)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硕士研究生导师43人,其中校内导师32人、校外兼职导师11人,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200人(截至2020年9月)。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是学院最早设立的二级学科,形成了延安文艺研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研究、陕北地域文化与知青文学研究的学术特色,在延安文艺研究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拥有“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安文艺研究中心”、“红色文艺研究中心”三个国内有影响、省内知名的学术研究基地,以及面向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路遥文学馆”。本硕士点以延安文艺研究、路遥研究为双核的学科特色,形成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个研究方向。招收全日制硕士生。
文艺学硕士点。本硕士点的文艺学研究,聚焦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和延安时期文艺理论问题研究,形成了兼及文艺社会学和文艺美学方法论的鲜明研究特色。以“长江学者“王杰教授领衔的全校首个"社科名家工作室”,汇聚了优秀博士团队,注重挖掘延安文艺的知识生产特质,凸显跨学科融合和国际学术交流路径,将马克思主义美学最新理论成果运用于多元审美文化批评,解决当代文艺研究的实际问题,引领文化建设价值取向,在文艺美学丶文艺批评两个研究方向产出显著成果,有力扩展了延安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本硕士点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先秦诸子研究”“汉赋研究”“佛经叙事文学与唐代小说研究”“隐逸文学研究”“陕北历代诗歌研究”“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研究”等学术领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硕士点以文学研究为本位,兼顾文、史、哲等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立足于文学文献,兼顾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口头文献相结合的多重文献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兼顾中国传统文学研究方法与西方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此,从学术研究的历史形态学视野,形成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招收全日制硕士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本硕士点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立足于对陕北地区丰富的方言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调查陕北方言,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汉语方言和文学语言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其中,延安地域文化研究,通过挖掘陕北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风土人情等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活画面与陕北方言相映成趣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陕北方言与陕北文化交叉研究的重要特色;延安文学语言研究,以语言为文学载体,探索文学的语言艺术,主要研究陕北作家的语言艺术和延安时期文学语言特点。以此形成汉语方言学和文化语言学两个研究方向。招收全日制硕士生。
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本硕士点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在古代文献和地方文献的时空交叠中,致力于梳理和研究陕北文学史的文献基础。中国古代文献研究立足于陕北民间“活态”说唱文学田野调查,将明清词话、鼓词、宝卷等说唱文学文献与陕北说书进行历时性比较研究,侧重于明清珍本说唱文学文献搜集、整理和研究。陕北地方文献研究立足于以清涧白氏家族、惠氏家族、绥德郝氏家族、马氏家族、安塞郭氏家族、延川李氏家族为代表的“文学世家”研究,侧重于陕北出土文献、方志中的文学史料整理和以文学家族为核心的陕北历代诗歌整理研究。以此形成了陕北古代文学史料整理和陕北地方文献挖掘两个研究方向。招收全日制硕士生。
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点。本硕士点以语文实践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重点研究我国语文教育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诸多问题,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路径,培养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人才,同时培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招收全日制(仅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和非全日制(仅招收硕师计划生)硕士生。
硕士研究生资助政策。根据《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奖助工作的通知》(财教〔2013〕221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财教〔2012〕342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219号)、《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220号)和延安大学有关文件精神,文学院研究生奖助体系健全,主要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等,在校研究生受资助面达80%以上。
招生信息查询网址:http://yjsc.yau.edu.cn(延安大学研究生院)
报考网址:https://yz.chsi.com.cn(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
报考咨询:0911-2050311(延安大学文学院)
0911-2650305(延安大学文学院)
0911-2650333(延安大学研究生院)
 
延安大学教育学专硕
院校系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1考研复试线
(003)马克思主义学院 (04510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4 339
(004)教育科学学院 (045101)(专业学位)教育管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10 337
(004)教育科学学院 (045114)(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7 337
(004)教育科学学院 (045116)(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5 337
(006)体育学院 (04511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体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3 337
(007)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4510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9 363
(008)外国语学院 (045108)(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24 350
(009)历史学院 (045109)(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2 337
(010)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045104)(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9 337
(011)生命科学学院 (045107)(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3 337
(012)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045105)(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7 337
(013)化学与化工学院 (045106)(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3 337
延安大学教育学学硕
院校系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1考研复试线 复试分值占比 复试比例
(004)教育科学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学硕 12 337 30% 1:1.2
延安大学教育学院校分析:
一、延安大学22年教育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考试专业课采用统考试卷,即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二、延安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参考书为:
《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2014。
《当代教育学》(第四版),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三、招生人数。延安大学22年教育学学硕共计划招生12人,教育硕士全日制共计划招生136人。
四、延安大学教育学考研特点:
1、学硕专业课采用统考试卷。
2、招生专业少。
3、统招人数较少
4、同等学力考生无额外要求。


添加延安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延安大学考研分数线、延安大学报录比、延安大学考研群、延安大学学姐微信、延安大学考研真题、延安大学专业目录、延安大学排名、延安大学保研、延安大学公众号、延安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延安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延安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