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7 15:56:3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长春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长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长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长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长春大学官网来自长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长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长春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官网: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简介: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62年的“吉林省工业学校”下设的教学机构“机电一科”,1987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长春大学时为学校“技术工程学院”,1988年改为“应用技术学院”。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和体制改革,以及学校专业调整,1992年学校为加强学科建设,将原应用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独立为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学校成立车辆工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合署办公。2012年机械工程学院与车辆工程学院合并,成立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工业工程系、专业基础教研室、工程图学教研室、实验中心、创新实践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9个教学机构。目前学院设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5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专业为学术硕士授权点和专业硕士授权点。
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十三五”吉林省一流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专业为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是吉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教授12人(二级教授4人)、副教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占66%。专任教师中博士21人、硕士18人,占教师比例83%。实验教师7人,其中高级实验教师3人、博士1人、硕士5人。工程训练指导教师12人,其中长白山技能名师1人,硕士6人。
学院现有实验实训面积9021.4平方米,仪器设备1832台(套),总值3943.3万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55台(套)。与一汽集团、苏州医工所等多家企业建有校外产学研基地。
学院有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优秀课2门,省级在开放课程1门,校品牌课2门,校级优秀课7门,校品牌建设课2门,校重点建设课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校级“专业综合改革、实验教学改革试点”2个。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校级教材奖1项。
学院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服务国家及地方建设为导向,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秉承机械工程一级重点学科优势特色,着力建设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等学科专业,面向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际学科前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85250291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学科设置:
学科始建于1954年,现有4个本科专业,2006年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为吉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学科设有8个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使用的创新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其中省级科研基地2个。
学科现有成员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博士21人,学科队伍中有教育部机械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省部级优秀教师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其中长春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
机械工程学科密切跟踪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逐步形成了康复设备与零部件性能检测技术、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精密加工与控制技术、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等多个具有较强特色和优势的稳定研究方向,在带传动技术、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自由曲面研抛加工技术、微机电控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1. 康复设备与零部件性能检测技术
该方向主要研究:(1)康复训练设备与评估系统。利用并联机器人运动学解决运动平台结构紧凑性、使用安全性问题及平台任务规划和控制理论基础,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解决训练中运动姿态的视觉反馈和精准评估问题。(2)传动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发动机正时传动系统和前端传动系统多轮设计以及其它工业设备的传动系统中,对传动系统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意义。(3)机械传动性能分析与系统测控技术研究。研究带传动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设计专用的试验装置进行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等性能测试,为传动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实验数据支撑。(4)零部件检测技术研究。实现传动系统曲面零部件的快速高精度检测,对提高零部件检测能力、产品加工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2. 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该方向主要利用数字化设计、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等现代设计分析技术,在机械零部件、机械产品数字化建模与仿真、虚拟样机设计,以及产品几何信息数据的获取方法、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1)数字化逆向造型设计。利用CCD三维扫描仪对复杂件进行三维数据采集,采用云点拼接缝合技术,实现自由曲面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分割、曲面重构等,解决复杂零件制作过程中的计算机曲面计算模拟的关键问题。(2)优化仿真分析设计。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进行仪器装备的设计优化,建立构件运动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优化构件结构、运动路径,解决狭小空间多零件协调运动的关键问题。(3)制造加工技术分析设计。利用运动仿真分析技术,采用正交分析方法,进行零部件加工方式优化分析,考虑各种外在因素和加工的各类内在参数进行加工过程优化设计,提高生产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加工生产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3. 精密加工与控制技术
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精密加工及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在多机器人模具自由曲面研抛关键技术、磨削砂轮状态监测、起重永磁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4.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
该方向主要研究:(1)激光切割、激光打孔、激光焊接、激光表面改性、激光熔覆、激光快速成型(3D打印)、激光加工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原理的研究,特种材料的激光加工及表面改性、激光加工过程检测与控制。(2)开发新型气体柔性驱动机构或移动装置,研究气体柔性驱动器的基本理论与构成方法,深入挖掘驱动器内压电振子与气体驱动规律,揭示气固耦合与构成驱动能力的工作机理,进而优化设计结构与控制方式,试制出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气体柔性驱动器样机,构造体积小、无磁干扰、性能好且具有一定抗冲击能力的集成式微小型气体驱动装置。

添加长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长春大学考研分数线、长春大学报录比、长春大学考研群、长春大学学姐微信、长春大学考研真题、长春大学专业目录、长春大学排名、长春大学保研、长春大学公众号、长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长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长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