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9 17:23:4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浙江农林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浙江农林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浙江农林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浙江农林大学官网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浙江农林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浙江农林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官网:

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简介: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于2021年5月设立,由原信息工程学院两办(学院办公室、学生办公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4个本科专业、信息类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和原理学院的数学学科及3个本科专业组成。
学院拥有省一流学科(B类)和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AI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林业装备与信息化方向博士学位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点、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电子信息类、图书情报学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研究生150余人。
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副高以上占比41.25%,博士占比62.5%。拥有省级专项人才2人,省“151”人才5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教坛新秀”1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 人。
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5个实验室33个分室。建有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研发中心等校内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设有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以OBE理念为指导,持续改进第一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建设以学科竞赛为引领、以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校园IT文化活动、校外实践活动为助力的第二、三课堂,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就业薪资名列全校第一,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年提升。近5年获国家级奖项113项、395人次;省级及以上奖项532项、1263人次,学科竞赛参与率全校最高、获奖数量全校最多。自2016年连续4年人才培养考核列全校各学院第一。
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包括2018年获批的我校首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实验室。与阿里巴巴、同花顺、浙大网新、达内集团等多个知名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教学科研互相促进,近10年,共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成果奖10项,厅局级成果奖近20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院研发的成果由国家林业局在全国统一推广使用,并入选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件大事之一。学院师生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赞扬与肯定。学院成果也受到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我爱发明》等栏目的专题报道。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开展本科生交换、硕博攻读、教师访学等活动。
(注:简介中描述近年来成绩的数据来自原信息工程计算机学科及相关专业以及原理学院数学学科、统计学科及其相关专业)
 
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11号学院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71
邮箱: xinx@zafu.edu.cn

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发展历程:
1984年 学校始设电子计算机室。
1995年 电子计算机教研室归属基础部。  
1999年 原基础部改名为信息工程与基础科学系,电子计算机室和电化教学中心的计算中心和电教科合并为计算机中心(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首届招生。   
2001年 撤消信息工程与基础科学系,成立信息系。信息系下设系办、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科(方向)、计算机网络学科(方向)、信息系统学科(方向)、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及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部。       
2002年 新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03年 撤消信息系,成立信息工程学院,下设2个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学生办公室),3个系(计算机系、信息管理系和公共计算机教学部),1个实验室,1个研究所。   
2004年 增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设或新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参照学科编制管理。       
2005年 学校成立数字林业研究中心,分别在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技学院挂牌。     
2006年 按电子信息类招生,一年后学生专业分流。实验室及基础实验室改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室和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007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信息工程学院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署办公,学院院长兼任中心主任,其他学科和科室保持不变。    
2010年 成功申报并获得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农业信息化095112)并开始招生。低碳与物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2011年 新增林业信息技术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硕士学位点(林业信息技术090722)并开始招生。       
2012年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浙江省林业智能装备与物联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获得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       
2013年 成功申报物联网工程专业;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成立了学校智慧农林业研究中心。    
2014年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始招生。       
2016年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建设。        
2018年3月 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
2019年4月 成功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
2019年6月 信息技术类实验教学中心”成功入选“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校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和农林类院校首个,浙江省第5个通过认证的计算机专业。
2019年12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3月 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080907T)并开始招生  
2021年5月 设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由原信息工程学院两办(学院办公室、学生办公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4个本科专业、信息类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和原理学院的数学学科及3个本科专业组成。
 


添加浙江农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农林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农林大学报录比、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群、浙江农林大学学姐微信、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目录、浙江农林大学排名、浙江农林大学保研、浙江农林大学公众号、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