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8 16:37: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广西医科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广西医科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广西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广西医科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广西医科大学官网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广西医科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广西医科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官网: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是广西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成立于2003年3月27日,同年10月9日并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2017年1月1日重新恢复独立运营管理。经过四年的建设与发展,医院整体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区域辐射能力明显增强,行业地位和社会声誉显著提高,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及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广西重要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广西医科大学主要的临床教学基地,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呼吸、消化、心血管、肾病、内分泌、免疫、放射治疗、肿瘤共8个专业)、是国家级房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认证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证单位、广西首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医院、广西航空医学救援培训基地、广西首家“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国家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和广西急救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广西疼痛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医院先后荣获了2017年度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2018年度《中国卫生》杂志社“管理创新医院”“自治区卫生系统集体二等功医院”“2019年全国人文爱心医院”,2020年获得“2018-2019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和“2019-2020年度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先进单位”“2020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2020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十大亮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医院环境与规模
医院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的相思湖畔大学东路166号,毗邻高新技术开发区,周边高校云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区域医疗资源薄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占地面积168亩,总建筑面积52200㎡。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082张,现设有38个临床科室37个专科门诊、12个医技科室,设有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遗传与基因组医学中心、高新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特色专病门诊、疑难病多学科会诊等诊疗服务。急诊科全天24小时开诊。医院2020年门急诊患者87.48万人次,出院患者3.86万人次,手术1.75万台次。医院新建成的病房医技综合楼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十四五”期间病床数将增至2500张左右,同时正规划建设广西突发急性传染病临床救治中心。
 
二、人才队伍与结构
医院目前在职职工2263人,在职职工中卫技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88.4%,其中,其中卫生技术高级职称人员272人,学科首席和特聘专家9人,博士92人(另有职工60人在读博士),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97人,医生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比例近90%,拥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1名,广西医学高层次人才7名,二级教授7名,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国家级学(协)会常委1人、专委会主委2人、副主委4人、常务委员15人、委员112人,省级学术组织主任委员25人、副主任委员64人、常务委员124人。
 
三、学科建设与优势
医院学科设置较齐全,技术力量较雄厚,综合实力排在自治区前列,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共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肿瘤内科、临床护理专业),医院学科建设重点突出,专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优势明显。拥有自治区临床重点建设专科6个(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心理卫生科、血液内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7个:心血管内科、儿科、麻醉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培育)。护理专科基地5项(伤口造口失禁、静脉治疗、中华护理学会、广西康复护理、精神卫生、康复护理)移植医学中心具有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5个种类器官移植执业资质。特色优势学科-急诊科是广西医学救援协会会长单位和广西航空医学救援联盟会长单位,应急救援力量强大,2018年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急诊专科跨境医联体,承担着区域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任务及其它重要的医疗保障任务。同时,医院着力打造多个品牌医疗中心(移植医学中心、微创外科中心、创伤急救中心、肺癌诊疗中心、遗传与基因组医学中心、精神卫生与康复中心、卒中中心、疾病健康管理中心),不断完善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体系,不断强化学科建设。
 
四、医疗技术与特色
医院在提供全面医疗保健服务前提下,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引领的特色医疗体系,特别是移植医学中心在肝、肾、肝肾联合、胰肾联合、捐献器官功能评估与修复、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移植重症、移植术后随访诊治、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等专业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创伤急救(包括蛇伤救治)、微创外科、心脏射频消融、呼吸内科气管内介入诊疗、眩晕症外科治疗、气管-食道瘘等复杂瘘修补、消化内镜诊疗、危重症救治(ECMO技术)、心理疾病早期规范化诊疗、小儿脑瘫与重症康复、各种慢性及顽固性疼痛治疗等多项特色技术处于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医院移植技术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是广西首家、国内为数不多的一次性同时获批肝脏、肾脏、心脏、肺脏和胰腺5个种类器官移植执业资质的单位,器官移植手术量位居国内前10(其中肾脏移植居全国第4位)。高效搭建了最具区内优势的遗传代谢病精准诊疗平台,开展全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无创产前筛查、AI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各类精准医学检测项目。
 
五、主要设备与平台
医院拥有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尤其是配备的飞利浦显微256CT、西门子128层双源螺旋CT、GE3.0T磁共振、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迈柯维ECMO、STORZ一体化手术室、红外视频多轴向旋转BPPV复位转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胃肠摄片机、贝克曼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档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进口腹腔镜、OLYMPUS电子胃镜与支气管镜、立体定向导航手术系统、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心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人工心肺系统、西门子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系统)、广西区内首台世界领先的颈腰痛治疗设备——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IDD、手术实时转播系统等设备,是全国首家(飞利浦)“规范化影像检查质控培训基地”和广西首家“绿色CT扫描中心”。
 
六、医学教育与培训
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先后投入近1900万元建成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并配备先进教学设备,临床医学专业是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普通外科),并且,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是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实证研究基地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基地,可满足多学科、多层次技能培训需求。拥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0个,专培基地1个。目前,医院承担临床医学、麻醉、康复、护理等专业实习、全日制研究生(硕士、博士)的临床轮转及科研指导工作,同时,积极承接东盟留学生教学工作,现已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61名。
 
七、科研学术与实力
医院致力于医教研协同发展,在推动医教进步的同时,致力于提升科研实力,先后建立了科研平台8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移植医学工程技术中心;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重点(培育)实验室3个:广西器官捐献与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医学遗传与基因组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急危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医院研究平台2个: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国际科研合作平台2个: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联合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加拿大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开展包括人类全生命周期多系统器官单细胞测序、高通量测序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全外显子组(全基因组)测序遗传变异分析、人工智能染色体核型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代谢分析、肿瘤靶向用药分析、细胞培养与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分析等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近四年,科研立项37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发表论文1269篇,其中,SCI论文296篇,科研获奖21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8项。
 
医院不仅是广西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还是广西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呼吸病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疼痛医学分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激光医学分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以及广西医师协会健康促进医师分会、急诊医师分会、疼痛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消化医师分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临床工程师分会、呼吸内镜医师分会、医院信息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医院包容并蓄,国际合作日趋活跃。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国-东盟国际急诊医学高峰论坛”,并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急诊专科跨境医联体,东盟急诊医学和应急医学救援高峰论坛列入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分论坛,获批成为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卫生应急分论坛主要承办单位,初步构建了东盟医疗合作辐射网。同时,启动并通过DNV国际医院标准认证,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并为医院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并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国家“双一流”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等多家国内外单位开展跨区域学科合作,为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
 
九、社会服务与责任
医院始终将公益性摆在突出地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认真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已帮助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达112余项,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关系,开展远程会诊,在高质量推进健康扶贫和出色完成自治区重大医疗保障任务中体现二附院人的责任与担当,获得了自治区卫生系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十、医院文化与愿景
医院始终坚持“文化建院 依法治院 科教兴院 人才强院”的办院宗旨,遵循“仁爱、至诚,求实、至臻”院训,牢记使命和责任担当,牢固树立“患者至上 员工为本”的服务理念,砥砺前行赶超跨越,全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的现代化医院,力争特色优势学科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努力将医院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区域高水平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联系方式
就诊咨询服务热线(0771-3277068)
预约挂号服务热线(0771-12580-6;0771-114)
传真(0771-3277277)
急诊电话(0771-3277161)
院务公开监督电话(0771-3277151)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历史沿革
一、解放前(创建、抗战、复兴时期)(1933—1949年)
  20世纪30年代,广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体质羸弱,卫生知识缺乏,疾病广为流行,疟疾、血吸虫病、天花、霍乱、结核病、肝癌等疾病肆虐猖獗,而全省无一所政府办的医院,约15万人之中才有一名医生,疾病死亡率在30%以上。我校创办人戈绍龙博士向政府建言:“广西民众羸弱,急需高等医生”。于是,省政府第105次会议通过设立广西省政府卫生委员会,指派雷殷、戈绍龙、雷沛鸿为卫生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备广西省立医学院,并增聘张镕、李祖蔚、孟宪荩等教授协助。
  1934年7月广西省立医学院成立,10月开始招收六年制本科生,开创了广西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之先河,是全国建校最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此后,校名先后四次变更,校址七次迁移,师生颠沛流离,在借用的民房、戏院、会馆和自搭的草棚中坚持办学,“造本省之才,为本省之用”,一切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和“强国、救省、健民”为办学方针,致力培养广西高级医学人才。
  1937年2月,广西军医学校先后增设军医、司药、看护和担架军士及毒气疗法训练班等支持抗战。
  1944年春由于学院医学专家、教授人数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被教育部电令嘉奖,誉为全国第三。
  1944年夏,日寇南侵,桂林告急,师生疏散到三江、八步等地。每迁一地就继续开诊、复课,直到1945年8月,日敌签降,抗战胜利,于同年10月省令复员回桂。
二、解放至改革前时期(1950—1976年)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建立新秩序,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组织土改和抗美援朝医疗队;学习苏联,进行教育改革。1954年,校址迁回南宁津头村。办学环境得到改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教学、科研取得新进展。 “文革”和极“左”路线时期,学校工作深受影响。于1961年试行《高校六十条》,学校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三、改革开放以后(1977—至今)
  学校通过揭批林彪、“四人帮”和“两个估计”,解放思想,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统一招生,学制复改为五年,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是当时全国8所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医学院校之一。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84年我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高校第一个博士点,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5月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的广西目前唯一的一所医学院校。2021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确定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双一流”大学的院校。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在建)4个校区,拥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正在转型运营发展的附属埌东医院,学校成为了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

添加广西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广西医科大学报录比、广西医科大学考研群、广西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广西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广西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广西医科大学排名、广西医科大学保研、广西医科大学公众号、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西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西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