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07 17:28: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官网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报考有用。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一、发展概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前身是1978年设立的二汽工人大学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1986年更名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社会科学部,1999年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系。2005年创办法学本科专业。2013年6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1月,为了学科专业发展需要,设立人文学院。2018年9月,第一届知识产权“3+2”本科专业正式招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多名教师入选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湖北省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湖北省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十堰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十堰中青年拔尖人才等。学院先后从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聘请多名专家学者任兼职教授。
 
2018年8月,我院入选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在校党委高度重视下下,我院以省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按照“政治固院、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理论弘院、人才兴院”的理念,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成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战斗堡垒。2021年4月,明德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获批为湖北省课程思政示范中心,中心办公室设在我院。2021年8月,由我院牵头的“武当文化与文旅融合”学科群被湖北省教育厅列为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群。
 
二、机构设置
 
学院教学组织为“一系两部”,即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法学系、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部。
 
近年来,学院科研平台建设有重大突破,现有省级科研平台两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十堰)基地。市级智库平台四个:十堰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十堰市知识产权研究院、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十堰市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校级研究所两个:武当道教文化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主要社会服务机构有: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工作站,另外,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十堰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挂靠我院。
 
三、教育教学
 
学院始终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头等任务,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守好主阵地,高唱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学院坚持以教学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狠抓教学改革和与学风建设。
 
学院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围绕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对分课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武当文化等主题,获批多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其中《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入选2015年度湖北省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方法择优推广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思政课研究》入选教育部2016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2017年,《武当文化概论》入选首批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创新模式研究》荣获第八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20年,《武当文化概论》《形势与政策》获批湖北省省级一流课程课程。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经过多年人才储备和方向凝练,目前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武当文化、知识产权等相对集中的科研团队和方向。近5年来,学院获得各类纵向、横向课题2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科研到账经费连年攀升,近 5年累计到账经费突破1000万元。
 
近年来,先后出版《WTO框架下中美补贴与反补贴之实证研究》《清代江南义葬与地方社会》《武当论道》《武当道茶文化》《武当山金石碑刻选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路径与政策供给研究》《公民法律信仰培育研究》《教唆未遂研究》《十堰文化简史》等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余篇,获得各类学术成果奖励100余项。我院坚持服务地方。
 
五、法学专业发展
 
法学系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2人,兼职教授5人。软硬件设施齐全,有模拟法庭、图书资料中心等,专业藏书超过20000册,报刊杂志30余种。在十堰市多家司法部门及律所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法学专业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改革探索,取得显著成绩。学生积极上进,学风良好。在“挑战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次。在“民基律师杯”省属高校法律实务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良好成绩。法学专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培养,设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个机构,常年进行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与服务工作,赢得各方面好评。2016年,我校法律援助工作站荣膺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受到国家司法部表彰。作为鄂西北唯一法学本科专业,法学系开办十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近千余名优秀法学人才。大部分毕业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被公检法及政府各部门录用,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数十人。我校法科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吃苦耐劳,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六、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十堰)基地
 
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十堰)基地正式成立于2015年4月,是湖北省知识产权局批准的首家省级基地。十堰基地承担省、市委托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和培训工作,面向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服务,并在武汉和十堰多个区县建立分基地。基地在十堰市张湾区、郧阳区、茅箭区、房县、武汉经济开发区建立了五个知识产权培训分基地,共开展大型培训50余场次,深入24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量体裁衣”式知识产权培训和技术咨询,累计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才6000 余人。2016年,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十堰)基地荣获“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在省级基地第一轮建设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2018年,基地常务副主任董文波副教授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先进个人”。
 
五、武当文化基地
 
1999年,我校成立武当研究院,推出以《十堰通史》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2015年,学校将武当研究院更名为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2016年10月,中心正式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地现有办公场地200多平方米,图书资料1万余册。中心主任杨立志教授著有《武当道教史略》《武当文化概论》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是享誉海内外的武当文化研究专家。科研团队结构合理,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20余人,并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10余人次前来交流讲学,担任兼职研究员。近5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项目3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中国道教》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与十堰市委、市政府、武当山特区、武当山道协的合作日益密切,研究和推介武当文化,与市内外多家单位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决策咨询、文化创意与宣传推广工作。积极服务对台工作,在海峡两岸交流方面做出应有贡献。在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中表现突出,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中心荣获“有突出贡献集体”称号,中心主任杨立志教授记二等功。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邮编:442002

添加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分数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报录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群、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姐微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真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专业目录、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排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保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公众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