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理学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1-09-0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理学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理学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理学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正文

大纲的目的: 
本大纲用于指定研究生入学生理学考试主要范围。 
大纲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掌握 生理学及其任务 
⚫了解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了解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掌握 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掌握 机体的内环境 
⚫熟练掌握 内环境的稳态 
⚫灵活运用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灵活运用  体内的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细胞膜的概念和功能。 
⚫了解细胞膜的化学组成,膜蛋白,膜脂质,膜脂质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生物膜结构模型,生物膜双分子层的动态特征。 
⚫掌握通过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掌握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突触与间隙连接,受体与 G 蛋白介导的跨膜信息转导系统。信息物质的作用方式,甾体激素和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蛋白质、多肽类、生物胺。 
⚫了解膜受体及跨膜信号传导,受体门控离子通道与跨膜信号转导。通过 G 蛋白调节效应体系的受体:G 蛋白的结构及调节机制、G 蛋白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调节,G 蛋白 α、β、γ 亚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系统:受体酪氨酸的结构,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外间质分子及其受体。 
⚫掌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兴奋收缩耦联,膜电位产生机理(包括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突触电位,阈电位)。 
⚫了解电压钳与膜片钳技术。 
⚫掌握离子通道的概念,离子通道的基本结构和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 
⚫灵活运用 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的特点。第三章 血液 
⚫了解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掌握 血液的免疫学特性 
⚫了解 血液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掌握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理。 
⚫掌握 生理性止血 
⚫掌握 血型和输血原则 
第四章 血液循环 
⚫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 
⚫掌握心肌细胞的结构特点及生物电现象及机理。 
⚫掌握心肌细胞结构特点:心肌结构特征,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 
⚫掌握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工作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其成机制。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了解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快钠通道。L-Ca2+通道。T-Ca2+通道。K+通道的分类及特点,离子通道的激动剂与阻断剂。 
⚫了解心肌细胞跨膜离子流的类型:心肌细胞的主要内向电流(INa+、Ica2 + 、
If),外向电流(Ito、IK+ IK1、IKACh、IKATP)及非离子通道介导的电流。 
⚫了解心肌力学分析:心肌功能成分的力学模型,心肌功能成分的力学变化,肌肉收缩的长度─张力关系,肌肉收缩的长度─速度关系。 
⚫了解心肌收缩性能:心肌收缩性能概念,评价心肌收缩性能的方法和指标。从左心室内压测取心脏功能指标的实验方法及指标的意义(±dp/dtmax, Vpm, p-dp/dt 环等)。 
⚫了解心脏内分泌功能:心钠素: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其他心源性利钠多肽:脑钠肽、C-型利钠利尿肽、N-心钠素、醛固酮分泌抑制因子、尿钠素。抗心率失常肽生物学效应。内源性洋地黄素生物学效应。 
⚫掌握血压在不同血管段中产生的机理,影响动脉血压和静脉压的因素,微循环及其调控。 
⚫了解血管的内分泌功能:内皮源性舒张因子:释放与生物学效应,病理生理意义。一氧化碳: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内皮素: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 
⚫了解血管系统的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肾上腺髓质素:理化特性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学效应,病理生理意义。神经肽酪氨酸:生物学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速激肽,血管活性肠肽,神经降压素,阿片肽。 
⚫掌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心脏功能(心率和心肌收缩力)、血压、微循环的调解过程及其机理。 
⚫灵活运用心脏功能(心率和心肌收缩力)、血压、微循环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运动、睡眠和进食)和应激时的反应特征(包括血流重新分布)及其调节原理。 
⚫了解失血(创伤性)和失水(剧烈运动)过程中调节心脏和血管活动维持血压的原理。 
⚫了解心、脑和肺的循环特征及其生理意义。第五章 呼吸系统 
⚫掌握通气气道和换气屏障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了解气道上皮的防卫功能,气道上皮的对其他细胞活性的调节。 
⚫掌握通气动力产生的原理,气道阻力及其调节(气道阻力的形成,气道平滑肌与气道阻力,气道阻力与临床,气道阻力的检测与评价)。 
⚫掌握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残余气量,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等概念;肺泡微循环的特征;通气/血流比值及其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意义。 
⚫掌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了解肺泡换气的基本原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弥散差异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离曲线左右位移的调节及其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了解细胞换气及其呼吸。 
⚫掌握中枢和外周氧、二氧化碳和氢离子感受器的工作特征及其原理。 
⚫灵活运用在不同生理状态(运动和睡眠)和应激时肺通气和换气的改变特征及其调节原理。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了解口腔消化的基本过程。 
⚫掌握消化道壁中神经细胞和神经丛的结构与功能(局部反射与分泌调节)。 
⚫掌握胃肠道激素(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促胰岛素分泌肽)的分泌部位、生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了解粘膜的结构与特性,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影响粘液分泌的因素。 
⚫掌握胃粘膜的结构和机能:壁细胞的机能结构,基础分泌与最大分泌,胃酸分泌的细胞内机制,胃酸分泌的刺激分泌耦联,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 
⚫了解胃蛋白酶原和内因子的分泌来源及功能。 
⚫掌握胃壁平滑肌的结构分层及其功能意义;胃壁平滑肌的运动形式。 
⚫掌握食物在消化道不同部位时胃酸分泌的时相分类、分泌特征及其调节原理。 
⚫了解小肠分泌的成分与运动形式。 
⚫掌握胰腺主要外分泌的酶和胰液成分,及其在进食时分泌的调控。 
⚫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的分泌来源,以及在进食和饥饿状态下的分泌调控。 
⚫了解肝脏的功能以及胆汁的肠肝循环。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灵活运用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熟练掌握基础代谢 
⚫灵活掌握体温及其调节 
⚫了解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 
⚫掌握体温调节的基本方式及机制 
⚫了解特殊环境温度下的体温调节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掌握肾单位的概念,组成结构及其基本功能。 
⚫熟练掌握肾小球和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肾小球的滤过及其调节,系膜细胞 及其功能,肾功能评价的生理学基础。 
⚫掌握肾近曲和远曲小管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与分泌的 过程及其神经内分泌调节。 
⚫灵活运用肾髓质内“U”形管产生逆流倍增和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原理,直小血管与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髓质渗透压梯度和 ADH 与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的关系。 
⚫掌握肾集合管、ADH 受体在水的重吸收的作用与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的关系。 
⚫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 系统):肾素、肾素释放的调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受体,血管紧张素生理功能; 醛固酮分泌的调节及其生理功能。 
⚫了解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内 RAS,心脏内 RAS、局部 RAS
的功能及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灵活运用尿生成的调节。 
⚫了解清除率与尿的排放。第九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掌握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掌握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轴浆运输
⚫了解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神经营养因子
⚫掌握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掌握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基础
⚫掌握突触的结构和分类、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可塑性
⚫了解非定向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掌握神经递质和受体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灵活运用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规律
⚫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掌握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掌握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和大脑皮层代表区
⚫掌握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了解主要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的特点
⚫掌握视觉、听觉的传入通路、皮层代表区及中枢分析的特点
⚫了解平衡感觉、嗅觉和味觉中枢分析的特点
⚫掌握运动控制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姿势的调节功能
⚫灵活运用脑对运动的调控
⚫了解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结构和神经回路 
⚫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掌握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灵活运用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掌握脑电活动的主要形式
⚫了解觉醒与睡眠的活动特点和调节机制 
⚫掌握学习与记忆的形式、过程和机制
⚫了解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及与两侧大脑皮层的关系 
⚫掌握感觉、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
⚫了解感受器的分类和适宜刺激
⚫掌握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编码功能
⚫了解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掌握视觉形成的基本过程
⚫了解眼的结构、折光系统和眼的调节功能
⚫掌握视网膜的结构、感光换能机制和信息处理特点
⚫了解常见的视觉生理现象和视觉功能异常
⚫掌握听觉形成的基本过程
⚫了解耳的结构、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掌握耳蜗的结构要点和感音换能作用
⚫了解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和听神经动作电位
⚫了解前庭器官的结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
⚫掌握前庭器官的生理功能
⚫了解前庭反应
⚫了解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
⚫了解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了解皮肤感觉感受器的功能第十章 内分泌 
⚫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掌握激素的定义、分类及激素的作用特性 
⚫灵活运用激素分泌节律及其分泌的调控 
⚫掌握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及其主要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生物学作用、作用机制及调节 
⚫了解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分泌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了解前列腺素、褪黑素和瘦素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和分泌调节第十一章 生 殖
⚫掌握精子发生与成熟的过程 
⚫掌握卵子发生和卵泡闭锁机理 
⚫掌握睾丸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掌握睾丸和卵巢功能的调节 
⚫掌握受精及其分子机制 
⚫掌握胚胎着床及相关分子机制 
⚫了解妊娠的维持与激素调节 
⚫了解分娩过程和性成熟的调节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80 分钟,总分 150 分。 
主要参考书目: 
朱大年 王庭槐 主编《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大学

添加中国科学院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科学院大学报录比、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群、中国科学院大学学姐微信、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真题、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目录、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中国科学院大学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公众号、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okeda/cankaoshumu_46214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