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0-06-1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正文

  2017年11月,按照中国科学院的部署,建设科教融合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为主承办,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建。

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起源于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由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及相关高校的核科学资源整合而成),在我国核科学与技术发展史上起了关键作用,是我国核科学与技术的摇篮,产生了多位“两弹一星”元勋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目前,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国科大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的三个主力培养单位,截至2015年12月,已经培养博士165名,硕士93名;目前在校研究生人数343名,其中博士219名,硕士124名。研究生培养以国科大为教育平台,采取“三统一、四融合”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研究所的大科学装置优势、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和国际化科研优势,为研究生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同时,部分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单位有合肥物质院、理论物理所、中科大等,新成立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也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新成立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相关学科建设9个教研室,包括:粒子物理教研室、核物理教研室、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教研室、光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中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辐射物理与核医学教研室、核能工程与技术教研室、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教研室、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教研室。教研室学科方向的设置,基于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常规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结合课程体系,涵盖了核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方向,为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将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规范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计划每年开设各类课程40余门,相关在学研究生400多名。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47名来自校部及各研究所的专任教师;学院的科教融合办公室具体负责行政、教学、科研、学生等工作事务,保障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核能科学与工程”和院重点学科“核技术及应用”2个二级学科,包含“反应堆工程与技术”、“加速器工程”等20多个研究方向,兼顾“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二级学科相关内容。同时,设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

添加中国科学院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科学院大学报录比、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群、中国科学院大学学姐微信、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真题、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目录、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中国科学院大学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公众号、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okeda/yanjiushengyuan_33294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