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贵州医科大学口腔综合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发布时间:2021-08-3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2贵州医科大学口腔综合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2022贵州医科大学口腔综合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2贵州医科大学口腔综合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正文

Ⅰ.考试性质
药学综合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药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 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是科学、公 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药学专业硕士所需要的 基础理论和实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药学专业优 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校择 优选拔,确保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药学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药剂学和药理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药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有机化学 30%
分析化学 10%
仪器分析 25%
药剂学 20%
药理学 1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单选题)1-160 题,每小题 1.5 分,共 240 分
B 型题(配伍选择题)161-19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科目 A 型题个数 B 型题个数
有机化学 48 9
分析化学 16 3
仪器分析 41 7
药剂学 32 6
药理学 23 5
Ⅳ.考查内容
一、有机化学
(一)绪论                                      
1.杂化轨道理论和亲核与亲电反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有机化学的反应基本类型。
(二)烷烃                    
1.烷烃的同分异构及命名。
2.烷烃的化学性质: 自由基反应,卤代反应, 自由基稳定性。
(三)烯烃                      
1.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命名。
2.烯烃的化学性质: 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反应(碳正离子稳 定性,位置选择性),自由基加成反应,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 ɑ-氢的卤代反应。
(四)炔烃和二烯烃                     
1.炔烃和二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命名。
2.炔烃的化学性质: 炔烃的反应 (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炔烃的反应。
3.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轭加成。
(五)脂环烃              
1.脂环烃分类和命名。
2.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3.脂环烃的化学性质。
(六)立体化学基础
1.旋光性、 比旋光度、手性、对映体、 内消旋体、外消旋 体等概念。
2.R/S 构型的判断。
(七)芳香烃          1.芳香烃的命名。
2.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 应定位规律的应用,苯环侧链的氧化。
3.芳香性的判断。
(八) 卤代烃              
1.卤代烃的结构及命名。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 反应。
3.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反应选择性。
(九)醇,酚和醚
1.醇、酚、醚的结构、命名。
2.醇的化学性质: 酸性,酯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消除 反应,成醚反应,氧化反应(选择性氧化剂)。
3.酚的化学性质: 酚羟基酸性,醚化,克莱森重排,亲电 取代反应等。
4.醚的化学性质: 醚键的断裂。
5.环氧的开环(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的位置选择性) 。
 6.醇、酚、醚的鉴别。
(十)醛和酮                
1.醛和酮的结构和命名。
2.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亲核加成反应(加氢氰酸、加亚硫  酸氢钠、加格氏试剂、加水、加醇、与伯胺及氨的衍生物加成), α-活泼氢引起的反应(羟醛缩合反应、卤代反应,卤仿反应) ,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 α, 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 1,2 和 1,4 加成反应,双烯 加成。
(十一)羧酸和取代羧酸
1.羧酸及取代酸的分类和命名。
2.羧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酸性,酯化,酰卤、酸酐、酰 胺的生成,还原反应。
3.取代羧酸: 氨基酸和羟基酸的基本性质。
(十二)羧酸衍生物
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
2.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水解,醇解,胺解,与金属的 反应,还原反应。
3.酰胺的霍夫曼降解反应。
4.羧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十三)有机含氮化合物
1.硝基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命名。
2.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硝基对苯环取代反应的影响, 硝基的还原反应。
3.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碱性,烃基化反应,氨基对苯 环取代反应的影响,与亚硝酸反应。
4.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化学反应。
5.芳香重氮盐在制备上的应用。
(十四)杂环化合物
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吡啶的碱性,亲核取代和
亲电取代反应条件,取代位置,氧化还原反应。
3.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呋喃、噻吩、吡咯的芳香
性,亲电取代反应条件及位置选择性。
(十五)糖类
1.糖的分类
2.葡萄的开链结构与构型、Fischer 投影式、环状结构
Haworth 投影式,葡萄糖的优势构象。
3.单糖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脱水反应,差向异构化,成脎 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糖苷。
4.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鉴别。
(十六)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1.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参考书目:
陆涛,有机化学,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 4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清廉、李瀛、高坤,等,有机化学实验,第 4 版,兰州大学。
二、分析化学
( 一)分析化学绪论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与结构分析,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化学分析与仪器 分析,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例行分析与仲裁分 析)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
( 二)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与误差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绝对 误差与相对误差、恒定误差与比例误差、准确度与误差、真值、 精密度与偏差等) 和相关计算(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标准 偏差、变异系数等) ;误差的种类(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 差、操作误差) 、来源及减免方法;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 法; 误差的传递规律;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分析方法的验 证内容。
( 三) 滴定分析法概论
滴定分析法的有关基本概念(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滴 定终点误差、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标定与比较、物质的量浓 度与滴定度等) ;滴定分析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 滴定分析中 常用的滴定方式( 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直接 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等) ;标准溶液 的配制、标定及其浓度的表示方法; 用反应式中系数比(或物 质的量之比) 的关系解决各种滴定分析中的有关量值计算(试 样或基准物质称取量的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各种滴定 分析结果的计算) ;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分布系数、副反 应系数、电荷平衡和质量平衡的含义及化学平衡系统处理的基 本方法)。
( 四) 酸碱滴定法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共轭酸 碱对,酸碱反应的实质,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酸碱强度) , 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酸碱溶液的 pH 计算(质子条件式的书 写,一元酸碱、多元酸碱、两性物质、缓冲溶液) ;酸碱指示 剂(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指示剂的选择
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和混合指示剂)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 原理(各种类型酸碱滴定曲线及影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 强碱/酸滴定弱酸/碱及多元酸/碱的滴定条件及可行性判断) ; 简单酸碱体系的滴定终点误差及其计算; 应用与示例( 常用酸 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药用 NaOH 的测定) 。
 ( 五)络合滴定法
EDTA 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特点; 络合滴定
基本原理: 络合平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计算(络合物的稳定 常数及计算、各级络合物浓度的计算、累积稳定常数及计算、 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的 意义及计算) ,络合滴定曲线(计算及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化学计量点 pM′的计算) ,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封闭现象 和消除方法,指示剂颜色转变点 pMt 的计算,常用金属指示剂 及其使用条件) ;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控制) ;应用与示例(标准溶液的配 制和标定,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
( 六)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应具备的条件;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 分步滴定) ;三种确定滴定终点方法(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 矾指示剂法、吸附指示剂法) 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和应用范 围指示终点的方法; 沉淀滴定法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七)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平衡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条件电位的概念及其影  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  因素等) ;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及相关计算, 指示剂的原理及常用的四种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 ;碘量法(基本原理、两种方法、应用
条件、淀粉指示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其他各种氧化 还原滴定方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溴酸钾法和溴量法、 重铬酸钾法、铈量法、高碘酸钾法) 介绍。
参考书目:
柴逸峰等,分析化学,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仪器分析
( 一)电位分析法和永停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概述( 电化学分析的定义及分类) ;基本原理 (相界电位、金属电极电位与液接电位,化学电池——原电池 与电解池,电极的分类——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可逆电极和 可逆电池、电极电位的测量) ;直接电位法(pH 玻璃电极的结 构与测量原理,溶液 pH 的两次测量原理和方法,玻璃电极的性 能、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复合 pH 电极,pH 计和应用,各种离 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 电位滴定法( 实 验技术、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方法及应用示例) ;永停滴定法 (测量原理、实验技术及应用示例) 。
( 二)光谱分析法概论
光学分析法的定义和分类(光谱法与非光谱法) ; 电磁辐 射( 电磁辐射的特征、电磁波谱的分区、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 互作用) ;光谱分析法(类型与作用原理) ;非光谱分析法(X
射线衍射法) ;光学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辐射源,分光系统, 检测系统) ;光谱分析法发展慨况。
( 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概念( 电子跃迁类型,吸收曲 线及相关术语,生色团与助色团,红移与蓝移,增色效应和减 色效应,强带和弱带,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和影响因 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Lambert-beer 定律,偏 离 Beer 定律的因素,透光率测量误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主要部件、光学性能、光路类型、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规分析方法(定性鉴别,纯度检测,单组 分和多组分样品的定量方法,光电比色法,有机化合物分子结 构研究)。
( 四) 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概述(红外线的区划,红外吸收光谱的表 示方法,IR 与 UV 的区别) ;基本原理(振动能级与振动光谱, 振动形式,振动自由度,基频峰与泛频峰,红外吸收光谱的产 生条件,特征峰与相关峰,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脂肪烃类,芳香烃类,醇、酚、醚类, 羰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红外分光光度计及制样(光栅红 外分光光度计,干涉分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仪器性能,制样); 红外吸收光谱解析方法与示例。
( 五)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概述(产生和应用) ;基本原理(原子核 的自旋分类及核磁共振信号的产生条件,核磁矩,空间量子化, 原子核的进动,能级分裂,共振吸收条件,弛豫历程) ;化学 位移(化学位移的表示及影响因素,质子化学位移的计算) ; 自旋偶合和 自旋系数( 自旋偶合与 自旋分裂的产生及规律 ——n+1律,偶合常数及其影响因素,磁等价与化学等价,自旋 系统的命名原则,一级图谱与二级图谱)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 析方法与示例(峰面积与氢核数目的关系,解析方法与示例) 。 
( 六)质谱法
质谱法概述(质谱形成过程,质谱法特点和用途) ;质谱 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样品导入与离子源,质量分 析器,离子检测器,质谱仪主要性能指标) ;质谱中的离子类 型(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 ;阳离子 的裂解类型( 均裂 、异裂 、半均裂 、McLafferty 重排 、逆 Diels-Alder 重排);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原理(相对分子质量 的测定——分子离子峰的确认,元素组成的确定,推测官能团 和化合物类型) 几类化合物质谱的裂解特征; 质谱解析方法及 应用示例。
(七) 色谱分析法概论
色谱法概述(色谱法起源的发展,分类) ;色谱过程与术 语(色谱过程,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色谱峰区域宽度,保 留值,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色谱分离的前提,分离参数——
分离度)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分配系数和保留行为的关系, 等温线,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影响分离度的因素) ;色谱法 的发展趋势。
(八) 经典液相色谱法
基本类型色谱法的分离机理(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子排阻色谱法) ;平面色谱参数(定性参 数—— 比移值和相对比移值,相平衡参数——分配系数与比移 值的关系、容量因子、影响比移值的因素,分离参数——分离 度和分离数) ;薄层色谱法(分离原理,固定相和展开剂的选 择,操作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高效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 法简介) ;纸色谱法。
(九)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概述(分类,仪器一般流程,特点和应用) ; 色谱柱( 固定液的要求和分类,载体,固体固定相) ;仪器原 理(气路,进样器,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实验条件的 选择)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简介(特点,速率理论,仪器简介);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十)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与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相比 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HPLC 与GC 速率理 论的差异)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 分配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其他色谱法) ;固定相(液-固色谱固定相,化学键合相,其他固定相) ;流动相(分离方 程式,Snyder 溶剂分类,正相洗脱与反相洗脱,洗脱方式,溶 剂系统选择的一般原则) ;高效液相色谱仪(输液泵,色谱柱 与进样器,检测器)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学考查) 及 应用示例。
 参考书目:
柴逸峰等,分析化学,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药剂学
( 一)绪论
掌握药剂学、剂型、制剂的概念; 药剂学的学科任务与研 究内容;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分类; 药品标准、药品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概念。
( 二)液体制剂
掌握液体制剂的概念、特点、分类、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的概念; 表 面活性剂的概念、基本性质(胶束、HLB 值) 及其在药物制剂中 的应用; 溶液剂、混悬剂、乳剂的概念、稳定性与制法; 乳化 剂的选择; 影响乳剂类型与稳定性的因素。
( 三)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掌握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概念及质量要求;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热原的概念、性质、污染途径及除去方法; 常用的 物理灭菌法;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常用溶剂、附加剂的种类、 性质及选用; 渗透压的调节; 注射剂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 及质量要求; 输液的概念; 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
( 四)散剂
掌握增加药物溶出的药剂学方法; 粉体真密度、颗粒密度、 堆密度的概念; 粉体流动性评价与测定方法; 粉体的吸湿性、 润湿性; 散剂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 粉碎、筛分和混合的 意义、影响混合的因素。
( 五)颗粒剂
掌握颗粒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捏合的概念与目的; 湿 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的方法; 颗粒干燥和整粒的基本方法; 颗粒 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 六) 胶囊剂
掌握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分类; 常用囊材; 硬胶囊剂的 制备工艺; 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七)片剂
掌握片剂的概念、特点; 片剂常用辅料的分类和应用; 片 剂的崩解机理及影响因素; 片剂的制备工艺; 片重的计算; 片 剂成形的影响因素; 片剂制备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片 剂包衣的目和分类; 包糖衣和包薄膜衣的材料和工序; 片剂的 质量检查。
(八) 膜剂与丸剂
掌握滴丸剂概念、滴丸的常用基质和冷凝液、滴丸的制备。 
(九)栓剂
掌握栓剂的概念和特点; 常用的栓剂基质; 置换价的概念; 栓剂基质用量计算方法; 栓剂的制备方法。
(十) 软膏剂、乳膏剂和凝胶剂
掌握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的概念、常用基质、制备方 法。软膏剂、乳膏剂中药物的处理和加入方法。
(十一)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掌握气雾剂、喷雾剂和粉雾剂的概念、分类、组成及应用 特点。气雾剂、喷雾剂和粉雾剂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
(十二)制剂新技术
掌握固体分散体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 固体分散体的 类型、常用的载体材料及速释、缓释原理; 包合物的概念、特 点、常用的包合材料; 脂质体的概念、特点、脂质体的组成;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 微囊与微球的概念、特点及制 备方法。微囊与微球的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
(十三) 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
掌握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的概念、特点; 缓控释制剂的 设计要求; 设计缓控释制剂需考虑的因素; 控制药物释放的机 制;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分类; 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的质量评 价方法。
(十四) 靶向制剂
掌握靶向制剂的概念、特点、分类。
(十五) 透皮给药制剂
掌握透皮给药制剂的概念、特点; 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影响因素及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十六) 中药制剂
掌握中药制剂的概念; 中药材的浸提过程、影响浸提的因 素、常用浸提方法及提高浸出效果的措施; 中药有效成分的常 用分离、纯化、浓缩方法; 汤剂、合剂、 口服液、酊剂、酒剂、 丸剂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
(十七)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研究目的; 药物降解速率和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 加稳定性的办法; 原料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药 物有效期的定义及计算。
(十八) 药物制剂的设计
掌握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制剂的处方前研究内容。
参考书目:
周四元、韩丽,药剂学,科学出版社,2017 年 1 月出版。
五、药理学
( 一)绪言
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动学) 及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效学) 的研究内容。
(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的基本概念、首 关消除的概念; 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半衰期、表观分布容 积、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 三) 药物效应动力学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中: 药物作用、药理效应、治疗效应 与不良反应的概念; 掌握药物的量与效关系及术语: 量反应、 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的概念; 激 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 的概念。
( 四) 胆碱受体激动药
掌握 M 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对眼的药理作用、作用 机制及临床应用。
( 五)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掌握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
( 六) 胆碱受体阻断药
掌握阿托品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七)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掌握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及临 床应用。掌握α 、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八) 镇痛药
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镇痛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 应。
(九) 解热镇痛抗炎药
掌握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体内过程特点、不 良反应及禁忌症。
(十) 抗心律失常药
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分类及代表药物。 
(十一)利尿药和脱水药
掌握高效能利尿药: 呋塞米,中效能利尿药: 噻嗪类,低 效能利尿药: 螺内酯的作用机制。
(十二)抗高血压药
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并掌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药- 卡托普利、AT1 受体拮抗药- 氯沙坦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十三)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掌握强心苷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十四) 抗心绞痛药物
掌握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五)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掌握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 良反应。
(十六)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反馈性调节与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十七)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掌握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碘及碘化物、放射性碘的药理 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十八)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掌握 口服降血糖药的概念、分类及各类的代表药物。掌握 胰岛素及其各种制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口服降血糖药的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十九) 抗菌药物概论
掌握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二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掌握 β-内酰胺类抗菌作用机制及耐药性产生机制,青霉素 G 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 二十一)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掌握红霉素的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 二十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掌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 二十三)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掌握四环素类的抗菌作用机制: 掌握 喹诺酮类的抗菌谱、 抗菌作用机制; 甲氧苄啶与磺胺类的协同抗菌作用机制及临床 应用。
( 二十四) 人工合成抗菌药
掌握喹诺酮类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 甲氧苄啶与磺胺 类的协同抗菌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参考书目:
沈祥春、陈晓红,药理学,科学出版社。

贵州医科大学

添加贵州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贵州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贵州医科大学报录比、贵州医科大学考研群、贵州医科大学学姐微信、贵州医科大学考研真题、贵州医科大学专业目录、贵州医科大学排名、贵州医科大学保研、贵州医科大学公众号、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贵州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贵州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yyxy/cksm_46173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