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周如龙

发布时间:2021-10-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周如龙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周如龙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周如龙 正文


  姓名:周如龙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0.1
  职称:副教授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低维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2.材料高压结构相变及性质的理论研究
  
  简历
   周如龙,男,1977年10月出生。2001年6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晶体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从2001年7月开始至今在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系工作,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于2008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9月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化学系曾晓成教授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至今,预计于2012年9月回合工大继续工作。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为潘必才教授,博士论文题目为《中等尺寸硅团簇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 在中等尺寸硅团簇的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研究结果,发表SCI论文6篇,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Rev B, J. Chem. Phys., J. Phys. Chem. C 等国际较高水平杂志上。对硅团簇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等非常熟悉。曾应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化学系曾晓成教授邀请赴美国进行访问研究,合作撰写了有关硅团簇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获得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
博士毕业后主要从事低维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主持了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专项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单晶碳化硅纳米管的结构及物理性质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0847114,执行期限2009.1-2009.12。2010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安徽省青年基金和国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资助金额分别为4万元和25万元,从事硅锗异质结纳米线中杂质和缺陷的研究。
  
  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及科研项目
  1.低维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2.材料高压结构相变及性质的理论研究

  主持项目:
  1.在研项目
  《硅锗异质结纳米线表面与界面处掺杂行为的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执行期限2011.1-2012.12, 资助经费 4万元
  《硅锗异质结纳米线中杂质和缺陷的第一型原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执行期限2012.1-2014.12, 资助经费 25万元
  《碳化硅纳米管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校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执行期限2009.4-2012.4, 资助经费 2万元

  2 已完成项目
  《中等尺寸硅团簇结构特性研究》,校基金,1.1万元
  《单晶碳化硅纳米管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 2 万元
    
  代表论文及著作
  代表性学术论文及专著:
  1.“Carbon Nanotube Superarchitectures: An Ab Initio Study”,
  Rulong Zhou, Rui Liu, Lei Li, Xiaojun Wu, Xiao Cheng Zeng J. Phys. Chem. C 115, 18174 (2011) (Cover Paper)
  2.“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Studies of Step-Kinked Carbon Nanotubes”, Xiaojun Wu, Rulong Zhou, Jinlong Yang, Xiao Cheng Zeng, J. Phys. Chem. C 115, 4235 (2011)
  3.“Size- and surface dependent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crystalline SiC nanotubes”,
  R. L. Zhou, L. Wang, B. C. Pan, J. Appl. Phys. 109, 084318 (2011)
  4.“Elastic and melting properties of crystalline SiC nanotubes”,
  R. L. Zhou, L. Wang, B. C. Pan, J. Phys. Chem. C 114,8199 (2010)
  5.“’Compressing-liquid’-An efficient global minima search strategy for silicon clusters”
  R. L. Zhou, L. Y. Zhao, B. C. Pan, J. Chem. Phys. 131,034108 (2009) (IF=2.920)
  6. “Low-lying isomers of Si+n and Si-n (n=31-50) clusters”
  R. L. Zhou, B. C. Pan, J. Chem. Phys. 128,234302 (2008)
  7. “Improved endohedral fullerenelike structures of Silicon clusters Si31-Si39 by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s”
  R. L. Zhou, B. C. Pan, Eur. Phys. J. D 47, 367 (2008)
  8.“Enhancing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s of defect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adsorb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 low temperatures”
  R. L. Zhou, H. Y. He, B. C. Pan, Phys. Rev. B 75, 113401 (2007)
  9.“Identification of silicon clusters by electron diffraction spectra”
  R. L. Zhou, B. C. Pan, J. Phys. Chem. C 111, 5850 (2007)
  1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ilicon clusters Sin(n=40-57,60)”
  R. L. Zhou, B. C. Pan, Phys. Lett. A 368, 396 (2007)
  11.“Possible lowest-reactivity structure of the silicon cluster Si45”,
  R. L. Zhou, B. C. Pan, Phys. Rev. B, 74, 045417 (2006)
  《纳米材料学基础》陈翌庆主编,本人参编第一章
  
  获奖及专利情况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合肥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合肥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合肥工业大学报录比、合肥工业大学考研群、合肥工业大学学姐微信、合肥工业大学考研真题、合肥工业大学专业目录、合肥工业大学排名、合肥工业大学保研、合肥工业大学公众号、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合肥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合肥工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合肥工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efeigongye/daoshi_50591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