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导师:王新闯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导师:王新闯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导师:王新闯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导师:王新闯 正文

[导师姓名]
王新闯

[所属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王新闯
性别:男
人气指数:1418
所属院校:河南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职称:副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
招生专业:
研究领域:“3S”技术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通讯方式]
办公电话:15839183792
电子邮件:wangxc@hpu.edu.cn

[个人简述]
王新闯,男,汉族,1979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主持与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三等奖、西安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科研工作]
①在研[1]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估算与空间尺度转换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401500,第1名。[2]煤矿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变化机理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项目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15M580629,第1名。[3]典型煤矿区土地生态质量时空变化规律与机理研究,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6A420003,第1名。[4] 生态约束条件下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130126,第2名。[5] 基于生态位和约束性CA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1140036,第3名。[6] 智慧矿山空间数据标准及智能化处理研究,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140047,第4名。[7] 河南省典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技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11140120,第5名。[8]矿粮复合区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541014,第5名。②完成[1]基于“4D”数据源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遥感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内先进,2012年8月鉴定(豫科鉴委字[2012]第812号),第2完成人。[2]基于GIS和VR的采煤沉陷地动态复垦及其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内领先,2012年8月鉴定(豫科鉴委字[2012]第788号),第3完成人;[3]河南省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机制,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年10月结题(豫科软(2013)744号),第3完成人;[4]中原经济区建设用地与耕地协调利用技术研究,河南省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2014年9月结题(豫科基(2014)145号),第5完成人;[5]面向土地调查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质量评价技术,国内先进,2014年9月鉴定(豫科鉴委字[2014]第1751号),第6完成人。[6]矿粮复合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风险性评价及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国内先进,2013年10月鉴定(豫科鉴委字[2013]第1838号),第6完成人。主要获奖:[1]201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2013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201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4]2012年度西安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5]2012年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三等奖;[6]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7]2015年度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8]2015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论文情况:
代表性论文:[1] Wang Xinchuang, Shao guofan, Chen hua, et al. An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 in Mapping Landscape-Level Forest Biomass for Monit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orest Polici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3, 52(3): 612-620 (SCI)[2] Wang Xinchuang, Qi Guang, Lewis Bernard Joseph, et a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biomass carbon storage for three forest management regimes in Northeast China. Taiwan Journal of Forest Science, 2011, 26(1): 45-58(EI)[3] Wang Xichuang, Wang Shidong, Yu Dapao et al. Carbon storage and dens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Taiwan Journal of Forest Science, 2012, 27(3): 309-318(EI) [4]王新闯, 齐光, 于大炮 等. 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8), 2013-2020[5] 王新闯, 王世东, 张合兵*. 基于MOD17A3的河南省NPP时空格局. 生态学杂志, 2013, 32(10), 2797-2805,[6] 王新闯,刘文锴等. 河南省植被覆盖度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5, 35(6):1-8[7] 王新闯,刘文锴等. 河南省植被覆盖度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5, 35(6):1-8[8] Wang SD, Wang XC, et al. Simulation on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based on DE-CA model, ECOLOGICAL MODELLING,2015,314(10),135-144.(SCI)

[教育背景]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河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河南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河南理工大学报录比、河南理工大学考研群、河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河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河南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河南理工大学排名、河南理工大学保研、河南理工大学公众号、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河南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河南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河南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nlgdx/yjsds_54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