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曹镛

发布时间:2021-10-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曹镛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曹镛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曹镛 正文


  姓名:曹镛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最后学历: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

  *个人简历: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所长。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化学学士。1979至1981年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进修,1987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1966年至1988年任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8年至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高分子及有机固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1990年至1998年美国加州圣巴巴拉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1998年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
光电高分子材料合成和表征;光电器件制备和表征;器件物理研究。具体包括发光材料及器件、太阳能电池、场发射、生物传感器、高分子光电纳米构相材料。

  *学术成就:1973-1975首次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从实验上实现了使高导聚苯胺从非极性有机溶剂或通用高分子熔体中加工成高导电材料,研制出同时兼具高导电性和加工性的导电聚合物。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转让给有关公司进行商品化生产。并成为近年来导电聚合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1993--至今主要从事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成功地用可溶性高导聚苯胺涂敷在聚酯(PET)薄膜上取代ITO作为透明电极,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发光二极管。通过对发光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电极界面特性的研究,使器件的长期工作稳定性达到实用要求(初始光强100cd/m2时连续运转达数万小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使用铝等较稳定的金属作阴极时,其电致发光效率达到甚至超过钙等低功函数金属作阴极的量子效率。同时,他们用严密的实验对电荧光及光荧光效率的关联提出了新的认识,首次在一个体系中发现电荧光效率可达到光荧光效率的50%。从而对提出目前公认“电荧光量子效率不可能超过其光荧光效率的25% “”的传统概念在一些体系中是有可能被突破的。这一结果得到这一领域重要实验室的跟进。
  
  在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共发表有关论文140余篇(其中有2篇是发表在国际一流杂志NATURE(London)杂志)根据SCI的检索,所发表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3000余次;据美国ISI公司统计1991至2000年十年间全世界在导电聚合物领域发表论文和被引用情况,按被引用最多的论文排名,发表在Nature上的有关柔性LED的论文排名第2、发表在Synth. Met.上的有关对阴离子诱导掺杂制备可溶性导电聚苯胺的论文排名第6;按个人论文被引用总数排名第8,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35次)排第5。在应用研究方面,已获得专利16项,其中中国专利1项,美国专利15项,另有4项美国专利正在审查中。与其他同志共同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课题情况:国家“973”项目“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重大基础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广州市重大项目等。

  *招收专业: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华南理工大学

添加华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华南理工大学报录比、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群、华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华南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华南理工大学排名、华南理工大学保研、华南理工大学公众号、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uananligongdaxue/daoshi_50420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