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导师:刘志春

发布时间:2021-10-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导师:刘志春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导师:刘志春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导师:刘志春 正文

姓名 刘志春 照片
性别
职称 副教授
导师代码  
个人主页   邮箱 zcliu@hust.edu.cn
联系方式 027-87542618 通讯地址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楼412
个人资料简介

刘志春,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6年3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教学方面主要承担《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反应堆热工水力学》等本科和《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作为刘伟教授团队的主要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项目1项,校科研基金1项,院科研基金1项,横向课题2项,主要参与了1项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项目3项,并参与了多个横向课题的科研工作任务。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及ISTP收录20余篇。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6年5月~现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 2002.9~2006.6,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1999.9~2002.6,青岛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化工过程机械,攻读硕士学位 1995.9~1999.6,石油大学(华东)机械系,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

研究方向

电子器件散热与控制技术,传热强化理论与技术,微通道传热与流动研究,相变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双孔径多孔介质相变传热与流动机理分析及其散热系统研究(编号:50906026) 2、教育部博士基金新教师项目:小型平面式CPL的机理及仿真研究(编号:20070487093) 3、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溶出工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横向

代表性论文与专利

[1] Z.C. Liu, W. Liu, J.G. Yang,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New Flat Plate Type CPL,AIAA Joural of Therma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 22(1) : 98-104, 2008 [2] Z.C. Liu, W. Liu, A. Nakayama,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nalysis in porous wick of CPL evaporator based on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Heat and Mass Transfer,Heat Mass Transfer , 43:1273-1281, 2007 [3] Z.C. Liu, W. Liu, J.G. Yang,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a Flat-plate Type CPL with a Porous Wick in the Condenser, J.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16(2):161-170, 2009 [4] Z.C. Liu, W. Liu, J.G. Yang,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wo Phas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CPL Condenser with Porous Wick, Proceedings of ASME Micro/Nanoscale Heat Transf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8 [5] W. Liu, Z.C. Liu, Y.S. Wang, S.Y. Huang. Study of flow mechanism an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longitudinal-flow tube bundle of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52 (10): 2952-2959, 2009 [6] W. Liu, Z.C. Liu, Z.Y. Guo. Physical quantity synergy in laminar flow field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analysis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Chinese Sci. Bulletin, 54(19): 3579-3586, 2009 [7] W. Liu, Z.C. Liu, T.Z. Ming, Z.Y. Guo. Physical quantity synergy in laminar flow fiel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t. J. Heat Mass Transfer, 52(19-20): 4669-4672, 2009 [8] W. Liu, Z.C. Liu, S.Y. Huang, Physical quantity synergy in the field of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and its analysis fo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Chinese Sci. Bulletin, 55(23): 2589?2597, 2010 [9]刘志春,刘伟等,平板式CPL蒸发器启动特性研究,制冷学报,2006年第3期 [10]刘志春,刘伟等,平板型CPL的设计与初步实验研究,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6年第6期 [11]刘志春,刘伟等,新型平板形CPL系统的实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2] 刘志春,刘伟等,新型平板式CPL的性能实验,工程热物理学报,29(12): 2085-2087,2008 [13] 史光,刘志春,刘伟等,LHP圆盘式蒸发器的强度分析与启动预热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29(12):2085-2087,2008 发明专利: [1]刘伟,杨金国,刘志春等,平板式毛细抽吸两相回路热交换系统,授权号:200510001149.2 [2]刘伟,杨金国,刘志春等,发明专利:一种用于CPL的平面式毛细芯蒸发器,授权号:200510019110.3 [3]刘伟,杨金国,刘志春等,发明专利:用于CPL的带有散热片的平面式毛细芯蒸发器,发明专利,授权号:200510019111.8 [4]刘伟,刘志春等,具有平面式毛细芯蒸发器和冷凝器的CPL系统,发明专利,授权号:200510019112.2 [5]刘伟,刘志春等,发明专利:一种用于CPL的平面式毛细芯冷凝器,发明专利,授权号:200510019113.7 [6]刘伟,刘志春等,发明专利:用于LHP和CPL的平面圆盘式毛细芯蒸发器,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055641.2 [7]刘志春,刘伟等,纵向扰流管壳式换热器,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2367.17.0 [8]明廷臻,刘伟,刘志春等,发明专利:一种强化传热管,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2367.16.6

所获奖励

200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优秀论文奖;2007、2008年“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三等奖;2008年指导的学生获得第一届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2006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奖(位次5),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位次5),200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位次5)

其他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华中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中科技大学报录比、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群、华中科技大学学姐微信、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华中科技大学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保研、华中科技大学公众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中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华中科技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uazhongkejidaxue/daoshi_50305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