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硕士点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硕士点的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硕士点的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硕士点的介绍 正文

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景德镇陶瓷大学设置了“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 二级学科硕士点,填补了国内外本领域的空白。
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学科点立足景德镇陶瓷大学百年的办学积淀和深厚的学术科研积累,借助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地区资源优势、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和蜚声海外的国际影响力,在考古学、陶瓷艺术与设计、外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方向建设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积淀,形成了3个科研与教学力量均较强的方向,它们分别是:中外陶瓷文化交流、陶瓷翻译研究、陶瓷专门用途外语。  
本学科点以陶瓷文化交流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陶瓷文化、艺术、科技、理论等方面从古至今所开展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和把握人类文明交流的深层次原因、方式、途径、机制、可能性与前景等问题,旨在弘扬与传播中国陶瓷文化,引领和促进中外陶瓷文化交流。
 
师资力量:
现有教授 2人,副教授14人,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4人。其中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优秀青年学者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1人。
 
硕士生导师:
余孝平、侯铁军、卢军羽、詹嘉
 
基金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 (“15—19世纪华瓷对西欧饮食文化的影响研究”、“14-18世纪华瓷与亚欧人文艺术的交流”、“主观化理论视角下的汉英事件/实体错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景观的演变”),以及20余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地厅级课题,总科研经费80余万元;
 
论文论著:
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40余篇被CSSCI、CSCD 全文收入,近10篇在国外知名期刊和杂志,如“Ceramics International”,“Studies in Conservation”,“Conservation Science in Cultural Heritage”,“Ceramics Monthly”上发表,并被SCI 和 A&HCI 收录。出版了《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景德镇陶瓷人文景观》、《中国对日本瓷茶文化的影响》,《中国陶瓷名著较读》、《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30卷)等近10部著作,其中《中外陶瓷文化交流》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学术交流:
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泰国国际会议、英国华威大学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日本东京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展、香港世界文化传播论坛、古陶瓷科技国际讨论会、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会、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独撰论文,并入选相关论文集出版。
 
译著翻译:
翻译《中国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中国白金》、《高安元代窖藏瓷器》等著作10余部,其中《中国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为“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以及2013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承担第七届亚洲陶瓷技术研讨会大会、第八届国际古陶瓷研究研讨会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大会(第一第二届)、中国中部设计艺术国际研讨会、蒋祈《陶记》暨景德镇宋元窑业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历年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30余次。
 
实践平台:
与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中心、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厂、佳洋陶瓷有限公司等中国陶瓷行业顶尖级科研单位、博物馆和陶瓷企业建立了近10个实践和实习基地,为更好地培养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后备力量奠定了多层面、多方向、多元化的高水平实践平台。
景德镇陶瓷大学

添加景德镇陶瓷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分数线、景德镇陶瓷大学报录比、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群、景德镇陶瓷大学学姐微信、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真题、景德镇陶瓷大学专业目录、景德镇陶瓷大学排名、景德镇陶瓷大学保研、景德镇陶瓷大学公众号、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dztcxy/yjsy_26254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