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导师:余长林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导师:余长林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导师:余长林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导师:余长林 正文

姓名:余长林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职务:副院长

办公电话: 0797-8312334

电子邮箱:yuchanglinjx@163.com

1.2012年入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

2.2011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公派留美项目

3.2011年入选江西省学科带头人

4.2011入选江西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研修计划

工作学习经历

2013,1-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2,10-2013,10,卡耐基梅隆大学化工系,访问研究

2011,5-2012,12,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工学院长助理

2009,12-2011,5,化学化工教研室主任

2008,10- ,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7,9-2008,9,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副研究员

教育背景

1995,9-1999,6,湖南科技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2001,9-2004,6,湖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理学硕士

2004,9-2007,6,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催化工学博士

2007,9-2008,9,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副研究员

2012,2-2012,6,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公派留学英语高级班学习

2012,10-2013,10,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化工系(美国排名21名)访问学者

科研经历

2007,6-2007,9,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7,9-2008,9,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副研究员

2010,7-2010,9,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

2012, 2- 2012, 2,福州大学光催化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

2012,10-2013,10,卡耐基梅隆大学化工系,访问研究

主讲课程

本科生:有机化学,无机精细合成工艺学,无机化学;硕士研究生:绿色化学,化学前沿

研究方向

环境友好光催化技术,催化反应工程,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纳米催化新材料设计与合成

主要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 “超声波辐射下半导体微球的形成及同步非金属掺杂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67004),项目主持人,2011.1-2013.12

2. “受热自转变制备异质结型卤氧化铋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增强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63005),项目主持人,2013.1-2016.12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0122BCB23015)项目主持人,2013.1-2016.12

3. “新型钨基催化材料的纳米结构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GZH0048),项目主持人,2011.1-2012.12

4. “异质结型多级纳米结构钨基光催剂的溶剂热制备及光催化增强机理”,福州大学省光催化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重点开放基金(201201), 项目主持人,2012.1-2014.12

5. “M@ZnO纳米晶的溶剂热控制生长及其光催化增强和抗光腐蚀机理”,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GJJ12344),项目主持人,2012.1-2014.12

6. “注重工程技术能力、强化知识创新,探索理工科大学应用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赣教研字[2011]15号),项目主持人,2012.1-2014.12

7.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绿色化学》建设, 项目主持人,2012.2-2014.12

8. “新型钨基复合材料纳米结构及其类贵金属催化性能研究”,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

9. 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开放基金(200906),项目主持人,2010.1-2011.12

10. “新型可见光响应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江西理工大学重点人才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2008.9-2010.9

11. “BiOX/TiO2异质结构的多孔微球的声化学组装及其光催化性能”,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GJJ10150),项目主持人,2010.1-2011.12

12. 超细\纳米“双高”性能WC-Co硬质合金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福建金鑫钨业股份有限公司(No.赣科技合字2010-360 709- 000143), 项目主持人,2010.07-2012.12

13. “微/纳结构的Bi2WO6多孔微球的声化学组装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主持人,2010.1-2011.12

14. “BiOX纳米结构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项目,项目主持人,2010.1-2011.12

15. “Industrial Scale Sono-chemical Fabrication of Mesoporous Photocatalysts” (No.ITP/021/07NI,港特别行政区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完成人,2008.9-2010.9,已结题,申请了中国和美国专利,成果鉴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欧盟天然气制氢及氢分离项目”,(欧盟第六框架),主要参与者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化工、材料和环境一流或顶级国家期刊Nanoscale等SCI分区大于二2区的论文12篇,SCI 收录46篇、EI 收录35篇影响因子等于6的2篇,大于3 的近20篇,大于2的近30篇。编写专著生物质技术从书《生物柴油科学与技术》1部(ISBN:9787502460952,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排名第2).25篇代表性国际论文如下:

1. Nanoscale,(2013) 5:2142–2151(JCR工程技术SCI一区论文, IF=6.0,第一作者)

2.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3) 219: 86-95(JCR工程技术SCI二区论文, IF=3.8,第一作者)

3.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77: 8-13(JCR工程技术SCI二区论文, IF= 3.3,通讯作者)

4.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Advanced Functional Solid-State Materials, (2013) 178:344– 348 (JCR工程技术SCI三区论文IF=1.8,第一作者)

5.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2)237/238: 38-45(JCR工程技术SCI一区论文, IF=4.6,第一作者)

6. Renewable Energy,(2012)41:152-158 (JCR工程技术SCI二区论文, IF=3.2,第二作者)

7.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2012) 19:903–911 (JCR工程技术SCI三区论文, IF=1.7,第一作者)

8.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11) 78: 249-252(JCR工程技术SCI二区论文, IF= 3.2,第一作者)

9.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1)509:4547-4552 (JCR工程技术SCI二区论文, IF =2.3,第一作者)

10.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11) 46:140-146 (JCR工程技术SCI二区论文, IF =2.1,第一作者)

11. CrystEng Comm,(2010) 12: 341-343 (JCR化学SCI二区论文, IF=4.4,第一作者)

12. Catalysis Letters,(2010) 140:172-183(JCR化学SCI三区论文,IF=2.2,第一作者)

13.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Advanced Functional Solid-State Materials, (2010) 166: 213-219 (JCR工程技术SCI三区论文IF=1.8,第一作者)

14.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2010) 45:5756-5761(JCR工程技术SCI三区论文IF=2.1,第一作者)

15. Inorganic Chemistry,( 2009) 48:10177–10185 (JCR化学SCI二区论文, IF=4.6,第五作者)

16. Material Letters, (2009)63:1984-1986 (JCR工程技术SCI二区论文, IF =2.3,第一作者)

17.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09) 182:1061-1069 (JCR化学SCI三区论文IF =2.3,第一作者)

18. Catalysis Letters, (2009) 129:462-470(JCR化学SCI三区论文,IF=2.2,第一作者)

19.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Advanced Functional Solid-State Materials, (2009) 164:16-22 (JCR工程技术SCI三区论文, IF=1.8,第一作者)

20. Nano research,(2008) 1:474-482(JCR工程技术SCI二区论文, IF=6.0) 第二作者)

21. Catalysis Letters, (2008) 125: 90-96 (JCR化学SCI三区论文,IF=2.2, 第二作者)

22. Journal of Molecule Catalysis A, (2007) 266: 80-87(JCR化学SCI二区论文,IF=3.4,第一作者);

23.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2007) 46(25):8722-8728(JCR化学SCI二区论文,IF=2.3,第一作者)

24.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06) 315: 58-67(JCR化学SCI三区论文,IF=3.9, 第一作者));

25. Catalysis Letters, (2006) 112:197-201(JCR化学SCI三区论文,IF=2.2,第一作者)

[申请专利]

1. 余长林。一种α-Bi2O3的制备方法(中国家发明专利2012102 034767)

2. 余长林。一种Pt/ZnO复合空心微球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21013 1754.1)

3. 余长林。一种苯胺类衍生物引入巯基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207110 0205060)

4. 余长林。一种Ag掺杂的BiOBr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家发明专利:2010102 034767)

5. Jimmy C.Yu, Changlin Yu.A Method for Sonochemical Fabrication of Mesoporous TiO2 and F-doped TiO2 microsphere Photocatalyst (美国发明专利,公开号:US61/282,079 )

6. 徐恒泳,余长林。一种低碳烷烃催化脱氢的负载型铂基三元催化剂(中国发明专利:CN101164690)

[获奖]

1. 2013年指导研究生胡久彪获国家奖学金(09874)

2. 2013年指导研究生操芳芳获宝钢优秀奖(宝字第201220853)(为该年度江西理工大学

3. 唯一获奖研究生)

4. 2013年指导操芳芳获江西理工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5. 2013年指导周晓春获江西理工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6. 2012年指导研究生杨凯获江西理工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和省三好学生

7. 2012年发表国内论文获中国有色金属出版物奖(学术论文奖) 优秀奖(排名第一)

8. 2012年获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0122BCB23015)

9. 2011年排名第1荣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规整结构光催化材料声化学、

10. 溶剂热组装和光催化增强机理”(成果编号:J1101023)

11. 2011年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留美计划项目

12. 2011年获江西省高校第七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3. 2011年获2011年度江西省教育厅高校研究生导师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研修计划

14. 2010年获“2009-2010学年度江西理工大学青年科技标兵

15. 2009年获“2009-2010年度江西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16. 2011年指导的作品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

17. 理工大学比赛赛中,荣获一等奖

18. 2007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毕业生(3%的毕业研究生数)

19. 2006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标兵(2%的研究生数)

20. 2004年湖南省优秀硕士毕业生(2%的毕业研究生数)

个人简介

余长林,湖南株洲炎陵人,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工业催化专业博士毕业,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访问教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江西理工大学副院长,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科技标兵,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American Nano Society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赣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Journal of Catalysi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近几年在纳米催化材料的形貌控制合成工艺、光催化氧化技术、催化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若干创新性研究成果。先后完成港特别行政区科技创新基金,省教育厅科技基金,江西理工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等5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基金4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开放基金2项及企业技术研发课题1项。获2009 -2010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做报告7次。

研究发表论文逾80篇,其中在化工、材料和环境一流或顶级国家期刊Nanoscale, Nanoresearch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SCI分区 一区论文2篇,二区论文10篇,SCI 收录46篇、EI 收录35篇,影响因子等于6的2篇,大于3 的近20篇,大于2的近30篇。被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等国际著名期刊和丛书等引用400多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编写专著生物质技术从书《生物柴油科学与技术》1部(ISBN:9787502460952,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江西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江西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西理工大学报录比、江西理工大学考研群、江西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江西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江西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江西理工大学排名、江西理工大学保研、江西理工大学公众号、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西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西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江西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iangxiligongdaxue/yanjiushengdaoshi_55402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