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吉首大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12-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吉首大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吉首大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吉首大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区域经济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
约 60%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约 20%
区域经济热点问题
约 2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4 小题,各计 5%,共计 20%
题:
4 小题,各计 10%,共计 40%
分析论述题:
2 小题,各计 20%,共计 40%
二、考试目标、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
2、掌握区域经济学理论,并能用理论解释区域经济现实问题;
3、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能用定量模型分析区域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区域经济学概论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的含义和区域的划分标准、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及
其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主要问题、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
容。
(二)企业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新古典学派(其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对新古典学派的批评);
行为科学学派(其主要分析方法和主要内容、启迪式过程、对行为科学派的批评);结
构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区位选择因素:潜在的重要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区位因素的差别、区位
因素的历史发展过程。
新古典区位理论:运输费用的作用、运输费用紧小的区位、区域垄断的形成及其稳
定性。
(三)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理论
分散和集中的区位模式、中心地理论(市场区边界、最佳市场区的形成、中心地体
系、中心地结构的变化、廖什的解释、局限性)、勃温特对区位结构理论的整合。
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内部效应、外部效应、局部化效应和城市化效应、外部效
应与帕累托效率、最佳城市规模。
(四)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定义的基础(贝恩的观点:需求的可替代性)、产业的分类、产业集中度的测
度方法和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关于产业
结构变动的观点、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赤松要的“雁行原理”、区域产业结构演
变的诱因和机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的选择
方法、区位商的计算。
区域经济基础理论、凯恩斯的经济基础模型、输出基础模型、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
门、乘数效应、基础部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及乘数估算方法。
区域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五)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区域间的货物和要素流动、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区域经济增
长的分析框架、输出基础理论及其主要缺陷。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通过要素流动实现均衡增长、通过区际贸易
实现均衡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极化理论:其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部门发展的极化、区域发展
的极化、正反馈效应、推动性单位、因果累积循环过程、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
极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中心—外围模型、倒 U 模型(从极化
走向均衡)。
新增长与区域创新理论: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模型、创新的定义和创新过
程、技术范式和技术路径、工业和技术的生命周期、区域创新环境、新产业区理论、柔
性生产和专业化。
(六)区域分工和要素流动理论
区域分工的性质和特征、区域专业化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和外部性、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绝对成本优势、比较成本优势、要素禀赋理论、里昂
惕夫之谜、斯托尔帕—萨缪尔森推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比较优势陷阱。
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规模经济、技术外溢、新贸易
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比较。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企业战略、
结构与竞争)、企业集群。
区域要素流动理论:劳动力要素的流动、迁移模型、资本要素的流动及影响因素、
技术要素的流动、技术进步的类型、技术扩散。
(七)产业梯度推移与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理论
产业转移和技术传播的基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特点(了
解即可)、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梯度理论:梯度理论的主要观点、影响区域梯度转移快慢和传播强度的三种力量(极
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对梯度理论的争论、反梯度理论。
区域技术传播理论:新古典区域技术传播理论、累积因果理论、技术差距理论、等
级传播理论、新经济地理的传播理论。
区域空间组织理论:累积增长和时空收缩、空间一体化理论、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
理论。
(八)产业布局理论
在经济学中引入空间概念的意义、影响产业布局的各种因素、研究产业布局的方法、
产业布局均衡的确定。研究产业布局的早期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区理论、经济区
位理论、产业联合体理论、霍特林模型、圆环城市模型、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将交易成
本引入区位分析、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大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
因果累积循环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建模方法、阿朗索和米尔斯的城市模型(主要内容、
城市规模的确定原则)、公共物品的区域属性、公共物品对城市形成和产业布局的影响。
(九)特殊类型区域(贫困区域)相关理论
区域贫困理论、贫困陷阱论、空间贫困论、地理资本论、多维贫困理论、连片特困
区、精准扶贫方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脆弱性理论、可行能力理论等。
二、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一)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两大类
1.定量分析法
2.定性分析法
(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回归分析法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2.聚类分析法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三、主要参考书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刘志彪、吴福象:《现代经济学大典(区域经济学分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16 年。
吉首大学

添加吉首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吉首大学考研分数线、吉首大学报录比、吉首大学考研群、吉首大学学姐微信、吉首大学考研真题、吉首大学专业目录、吉首大学排名、吉首大学保研、吉首大学公众号、吉首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吉首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吉首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su/cankaoshumu_38957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