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考研复试淘汰率

更新时间:03-09 09:19:5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青海大学考研复试淘汰率
add青海大学
研究生微信,为你答疑

青海大学考研复试淘汰率预计会在20%~30%左右,也就是12个人复试,会淘汰最后的2个人。可能实际情况有些差异,但总的来说就是这样的情况。青海大学考研复试淘汰率跟其他同档次的大学复试情况是接近的,都采用差额复试的形式,因此必定会有人被淘汰。青海大学考研复试过程中,除了不要让自己的总分成为排名后几位以外,还要特别注意一点,也就是一票否决。一旦适用一票否决,哪怕分数再高,也不与录取。不过一票否决很少被实行,只有复试时和导师发生极大冲突或者表现出极恶劣的行为,才会被一票否决。

青海大学2020年需调剂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详见《青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余额信息汇总表》(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具体计划余额人数请考生届时登录青海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服务系统》)查询。《调剂服务系统》将在6月2日21:00至6月3日9:00开通。
我校调剂工作全部通过《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其它方式概不受理。考生届时可通过《调剂服务系统》提交调剂志愿。
一、调剂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B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不跨学科门类,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应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即一志愿报考**码与申请调入**码前4位应一致,优先调剂相同专业考生。
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优先调剂考试科目相同的考生。即考试科目为3科的考生只能调入考试科目为3科的专业,考试科目为4科的考生只能调入考试科目为4科的专业。
4. 考试科目为数学一(科目代码301)的专业可调入考数学二(科目代码302)或数学三(科目代码303)或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二(科目代码302)的专业可调入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或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三(科目代码303)的专业可调入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自命题数学的专业可调入考自命题数学的专业,反之不行。
5.考试科目无统考数学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不能调入初试科目考数学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未考统考数学或自命题数学(科目代码601-609)的考生不能调入初试科目含数学的专业。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96)可视为统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
6. 考试科目为英语一(科目代码201)的专业可调入考英语二(科目代码204)的专业,反之不行。
7.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B区对应的非照顾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8.初试成绩相同情况下,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生可优先调剂。
9.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
10.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11.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学术型,但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不可调入专业型。报考非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专业型,但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不可调入学术型。
12.各院系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B区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可自主确定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报考非专项计划考生参加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其他具体学术要求,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
二、调剂工作要求
1.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已经达到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原则上不开放调剂系统。
2.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申请调剂校内其他专业也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申请,否则无效。
3.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未达到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研究生院统一开放调剂系统,12小时内未完成调剂工作的延长12小时,各院系完成调剂后开始复试工作。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24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4.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根据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后完成实际招生计划。
5.各院系符合调剂条件考生按缺额人数不低于本次招生计划的120%确定,确定参加复试考生的人数进入复试备选库,考生名单经研究生院二次审核确认无误后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6.各院系在复试工作开始前,应及时发布通知,进行网络远程复试测试和复试准备工作,因考生个人原因导致复试准备不足无法进行网络远程复试的需由考生自己承担相应责任。


附件:青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余额信息汇总表
青海大学2020年临床医学学术型学位部分专业尚有计划余额,详见《青海大学临床医学2020年学术型硕士学科专业招生计划分配表》,具体计划余额人数请考生届时登录青海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服务系统》)查询。《调剂服务系统》将在5月25日10:00至25日22:00开通。
我校调剂工作全部通过《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其它方式概不受理。考生届时可通过《调剂服务系统》提交调剂志愿。
一、调剂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B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不跨学科门类,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应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即一志愿报考**码与申请调入**码前4位应一致,优先调剂相同专业考生。
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优先调剂考试科目相同的考生。即考试科目为3科的考生只能调入考试科目为3科的专业,考试科目为4科的考生只能调入考试科目为4科的专业。
4. 考试科目为数学一(科目代码301)的专业可调入考数学二(科目代码302)或数学三(科目代码303)或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二(科目代码302)的专业可调入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或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三(科目代码303)的专业可调入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自命题数学的专业可调入考自命题数学的专业,反之不行。
5.考试科目无统考数学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不能调入初试科目考数学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未考统考数学或自命题数学(科目代码601-609)的考生不能调入初试科目含数学的专业。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96)可视为统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
6. 考试科目为英语一(科目代码201)的专业可调入考英语二(科目代码204)的专业,反之不行。
7.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B区对应的非照顾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8.初试成绩相同情况下,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生可优先调剂。
9.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
10.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11.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学术型,但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不可调入专业型。报考非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专业型,但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不可调入学术型。
12.各院系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B区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可自主确定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报考非专项计划考生参加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其他具体学术要求,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
二、调剂工作要求
1.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已经达到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原则上不开放调剂系统。
2.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申请调剂校内其他专业也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申请,否则无效。
3.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未达到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研究生院统一开放调剂系统,12小时内未完成调剂工作的延长12小时,各院系完成调剂后开始复试工作。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24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4.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根据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后完成实际招生计划。
5.各院系符合调剂条件考生按缺额人数不低于本次招生计划的120%确定,确定参加复试考生的人数进入复试备选库,考生名单经研究生院二次审核确认无误后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6.各院系在复试工作开始前,应及时发布通知,进行网络远程复试测试和复试准备工作,因考生个人原因导致复试准备不足无法进行网络远程复试的需由考生自己承担相应责任。
青海大学2020年需调剂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详见《青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余额信息汇总表》,具体计划余额人数请考生届时登录青海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服务系统》)查询。《调剂服务系统》将在5月20日21:00至21日9:00开通。
我校调剂工作全部通过《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其它方式概不受理。考生届时可通过《调剂服务系统》提交调剂志愿。
  一、调剂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B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不跨学科门类,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应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即一志愿报考**码与申请调入**码前4位应一致,优先调剂相同专业考生。
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优先调剂考试科目相同的考生。即考试科目为3科的考生只能调入考试科目为3科的专业,考试科目为4科的考生只能调入考试科目为4科的专业。
4. 考试科目为数学一(科目代码301)的专业可调入考数学二(科目代码302)或数学三(科目代码303)或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二(科目代码302)的专业可调入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或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三(科目代码303)的专业可调入自命题数学的专业;考试科目为自命题数学的专业可调入考自命题数学的专业,反之不行。
5.考试科目无统考数学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不能调入初试科目考数学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未考统考数学或自命题数学(科目代码601-609)的考生不能调入初试科目含数学的专业。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96)可视为统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
6. 考试科目为英语一(科目代码201)的专业可调入考英语二(科目代码204)的专业,反之不行。
7.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B区对应的非照顾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8.初试成绩相同情况下,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生可优先调剂。
9.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
10.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11.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学术型,但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不可调入专业型。报考非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专业型,但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不可调入学术型。
12.各院系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B区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可自主确定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报考非专项计划考生参加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其他具体学术要求,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
(二)调剂工作要求
1.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已经达到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原则上不开放调剂系统。
2.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申请调剂校内其他专业也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申请,否则无效。
3.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未达到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研究生院统一开放调剂系统,12小时内未完成调剂工作的延长12小时,各院系完成调剂后开始复试工作。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24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4.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实际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根据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后完成实际招生计划。
5.各院系符合调剂条件考生按缺额人数不低于本次招生计划的120%确定,确定参加复试考生的人数进入复试备选库,考生名单经研究生院二次审核确认无误后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6.各院系在复试工作开始前,应及时发布通知,进行网络远程复试测试和复试准备工作,因考生个人原因导致复试准备不足无法进行网络远程复试的需由考生自己承担相应责任
八、录取规则
    1.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参加复试合格的考生先录取报考第一志愿考生,再录取调剂考生。
2.录取时按照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合成的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总成绩相同,按照初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总成绩和初试成绩均相同,按照先看政治单科成绩,后看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调剂考生可根据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3.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4.没有参加复试或者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5.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60% +复试成绩×40%
六、复试内容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为30分钟,复试成绩满分为500分,专业知识考核、外语能力考核、自我介绍和综合素质考核占比由各院系根据学科专业(类别领域)自定。
1.专业知识考核。由原来的笔试改为口答方式进行,由各院系复试小组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组织实施命制试题。
2.外语能力考核。重点考核考试听、说、读、译等能力。
3.综合素质考核。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测评等。
四、复试材料
参加复试的考生,请在接到复试通知后1天内登录“中国移动云考场面试系统”学生端上传复试资格审核材料。考生端网址:https://ykc.hanwangjiaoyu.com/user/login/QHU
上传文件名称:专业名称+考生编号(准考证号)+考生姓名文件格式:PDF文件
复试考生要签订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复试过程诚信,材料原件于入学复查时再核对。
1.往届考生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思想政治情况审核表(见附件2)(应届本科毕业生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本人《准考证》、学籍学历证明、本科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往届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按上述材料精准做好 “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和“四比对”的考生确认工作。
2.学术水平所需材料。应届毕业生须提交本科阶段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往届毕业生须提交毕业论文(设计)。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可作为支撑材料一并提交。
复试时间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系统于2020年5月20日开通,根据工作实际,学校于5月20日前公布调剂办法。复试时间定于5月15日至6月30日完成。复试时间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各院系网站。
为保障师生健康,减少人员流动与聚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及复试工作要求,经学校综合研判,2020年研究生复试工作采取网络远程复试的方式进行,复试时考生不允许到校。我校已返校毕业班考生与其他考生一样,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复试,复试时考生不允许到复试现场。
我校选用“中国移动云考场面试系统”进行远程复试,腾讯会议平台为备用平台。电脑系统为Windows7及以上、苹果Mac电脑浏览器;浏览器须使用谷歌Chrome,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根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等有关文件及青海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复试工作,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将复试录取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复试原则
1.确保安全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实保障考生和涉考人员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保障复试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2.确保公平性。严格复试组织管理,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健全。
3.确保科学性。严格复试考核标准,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生源质量。
二、复试形式
   为保障师生健康,减少人员流动与聚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及复试工作要求,经学校综合研判,2020年研究生复试工作采取网络远程复试的方式进行,复试时考生不允许到校。我校已返校毕业班考生与其他考生一样,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复试,复试时考生不允许到复试现场。
我校选用“中国移动云考场面试系统”进行远程复试,腾讯会议平台为备用平台。电脑系统为Windows7及以上、苹果Mac电脑浏览器;浏览器须使用谷歌Chrome,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三、复试时间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系统于2020年5月20日开通,根据工作实际,学校于5月20日前公布调剂办法。复试时间定于5月15日至6月30日完成。复试时间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各院系网站。
四、复试材料
参加复试的考生,请在接到复试通知后1天内登录“中国移动云考场面试系统”学生端上传复试资格审核材料。考生端网址:https://ykc.hanwangjiaoyu.com/user/login/QHU
上传文件名称:专业名称+考生编号(准考证号)+考生姓名文件格式:PDF文件
复试考生要签订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复试过程诚信,材料原件于入学复查时再核对。
1.往届考生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思想政治情况审核表(见附件2)(应届本科毕业生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本人《准考证》、学籍学历证明、本科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往届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按上述材料精准做好 “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和“四比对”的考生确认工作。
2.学术水平所需材料。应届毕业生须提交本科阶段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往届毕业生须提交毕业论文(设计)。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可作为支撑材料一并提交。
五、复试用品
1.准考证
2.诚信承诺书
3.二代居民身份证
4.签字笔、空白纸张(按院系要求准备)
六、复试内容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为30分钟,复试成绩满分为500分,专业知识考核、外语能力考核、自我介绍和综合素质考核占比由各院系根据学科专业(类别领域)自定。
1.专业知识考核。由原来的笔试改为口答方式进行,由各院系复试小组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组织实施命制试题。
2.外语能力考核。重点考核考试听、说、读、译等能力。
3.综合素质考核。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测评等。
4.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60% +复试成绩×40%
七、注意事项
1.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行为;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提供**材或者其他帮助的行为;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行为都将触犯刑法。
2.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
3.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部分,复试内容属于国家秘密,禁止以任何形式对外泄露或者发布相关内容和信息。复试过程中考生禁止录音、录像、录屏、直播和投屏。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一人在复试房间,禁止其他人进出。若有违反,视同违规。
4.复试前应关闭移动设备通话、闹钟等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考生端两台设备开启摄像头,一台设备将摄像头对准考生本人,另一台设备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侧后方拍摄的设备需关闭音频,防止回音影响复试),并保证考生端考试屏幕能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
5.复试过程中,考生须正位对第一机位摄像头,坐姿端正,保持视频呈现清晰的面部和双手图像。不化浓妆,不戴饰品,头发不得遮挡面部,露出双耳。
6.考生需做好充足的准备,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
7.入学后3个月内,招生单位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八、录取规则
    1.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参加复试合格的考生先录取报考第一志愿考生,再录取调剂考生。
2.录取时按照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合成的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总成绩相同,按照初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总成绩和初试成绩均相同,按照先看政治单科成绩,后看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调剂考生可根据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3.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4.没有参加复试或者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5.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青海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0青海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年青海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8年青海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青海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6年青海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5年青海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4年青海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3年青海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2年青海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2012考研国家线

青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