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力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安徽理工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安徽理工大学力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安徽理工大学力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力学的研究生。

因为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安徽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安徽理工大学力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安徽理工大学力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安徽理工大学力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力学的研究生。

安徽理工大学力学考研考试科目
光电系统与控制主要运用控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光电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显示、控制和处理,研究非线性光电系统的成像、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如何利用量子控制论有效地对量子信息系统进行主动操纵与控制。
安徽理工大学光电系统与控制学科拥有一支知识、年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师资学术队伍。目前,光电系统与控制学科拥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有9名。近年来,承担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及多项地厅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学术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
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4人、副教授17人、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具有硕士学位30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名,省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这是一支结构合理、团结进取、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
力学 [08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力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工程力学(02)矿山岩石动力学
(03)爆炸力学及其应用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3)结构力学
备  注: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的前身是学校基础部、数理系,2007年学科整合院系调整后更名为理学院,2016年10月经专业整合成立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学院下辖基础与应用力学系、工程力学系、基础与应用物理系、光电物理系4个系,拥有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现有工程力学、光电系统与控制2个硕士点,拥有力学省级教学团队、力学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工程力学与支护技术研究所,承担全校物理、力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680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4人、副教授17人、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具有硕士学位30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名,省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这是一支结构合理、团结进取、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2011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
     学院拥有物理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和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用房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长期以来,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能力培养,2006年以来组织参与的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97项,省级一等奖51项、二等奖63项、三等奖121项。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始终坚持“基础教学为立院之本,学科专业发展为强院之路”的理念,励精图治,真抓实干,有力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基础课教学质量提高,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科专业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保持在20%——35%之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科研工作加强,科研水平提高,2013年至今,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类)、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省级科技成果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完成纵横向科研经费1400多万元。同时,学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内部管理工作也有了长足进步,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力学 [08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力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工程力学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6)物理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0)炸药理论
备  注:

009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光电子技术基础》:周自刚,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C 程序设计》(第五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光学教程》(第六版):华东师大光学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一、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具有较好的数学、力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初步具有正确建立工程力学-数学模型的能力,并熟练掌握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4.身心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岩土力学与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岩土工程与力学、数学及物理学的交叉问题。特别是在岩土与地下构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岩扰动后的应力重新分布规律、土岩稳定性、土岩力学性质测试及力学理论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做较深入的研究。
  2.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运用爆炸力学、连续介质力学、爆破网络的设计及优化、结构力学等理论,研究介质破坏机理、结构的失稳、不同介质中的爆破技术与爆炸工艺、爆破参数的优化。爆炸能量在介质中的耗损过程、工程爆破中的安全理论、爆破效应的应用等。
  3.现代力学测试技术
  应力与应变状态及其分布与变动规律是研究工程稳定性的基本方法。本方向研究重点是发展实用的量测和分析技术,提高复杂岩土的测量精度和可信度。
  4.计算力学与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力学理论是工程设计的基础,本研究方向通过对研究对象正确、客观的受力分析,利用各种先进的力学计算手段来对结构进行设计,以期在材料的选择、截面的确定、结构的合理性、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经济成本等方面达到最佳效果。
  5.破坏性实验的仿真模拟
  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是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工程结构破坏事故原因分析等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方向涉及面极为广泛,通过仿真模拟技术,可以实现诸如汽车、高层建筑、桥梁、火车、地铁、矿山、航天器等对象的优化设计及其发生事故后的原因分析。
  6.矿山工程力学
  利用工程力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矿山开采沉陷、变形模型建立,进行实验应力分析,研究矿山压力分布规律,提出有效提高矿山开采围岩稳定的方法。

  三、课程设置请见附表

  四、其它要求
  学制:三年
  文献阅读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进行选题前,应阅读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英文资料不得少于10篇,并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进行评阅。
  创新能力培养与成果考核要求: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创新能力培养与成果有关项目的考核,且累计学分不少于7学分,具体要求请参见《安徽理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成果考核规定(试行)》(校政〔2009〕37号)。
  学位论文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论文学术观点明确,有本人新见解,论据充分,数据正确,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论文公式、图表、单位表示、参考文献等符合规范。字数不少于4万字。

力学 [08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力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工程力学(02)矿山岩石动力学(03)爆炸力学及其应用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3)结构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6)爆破工程
备  注: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力学 [08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力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工程力学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0)炸药理论
备  注:
安徽理工大学数学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应用数学专业2012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学科坚持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原则,形成了优化理论与应用、智能计算、计算几何、工程数值计算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有指导教师19人, 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近年来,承担了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及多项地厅级科研项目。获得过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学术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具有符合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
工程力学学科点2000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安徽省优秀教学团队,安徽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主要从事各种工程结构物的力学性能以及设计方法、爆炸动力学及其应用、冲击动力学、爆炸作用及效应、矿山工程力学等方向的研究。注重力学的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当前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中的相关工程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机械工程、公路与桥梁、地铁与隧道、非线性和动态分析、疲劳和工程结构分析、工程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评定等方面。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奖科研成果奖15项。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主要在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及高校从事科研、设计、管理或教学工作。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讲师15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拥有基础力学实验室、专业力学实验室、冻土实验室、爆炸冲击动力学实验室、结构研究所、应用力学研究所等系列实验、研究部门。
 
该硕士点挂靠在土木工程学院,我院力学系教师在此专业培养矿山工程力学方面的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数值计算、地下工程结构优化、岩土工程防灾抗灾、矿山轻小型施工机械研发、地应力测试理论、方法与仪器、巷道与隧道损伤测试理论、方法与仪器等。
该研究方向主要依靠矿山工程力学与支护技术研究所,由所长经来旺教授作为带头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科研队伍, 包括 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6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攻关项目共5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3部,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7项。研发的底板锚索钻机填补国内外空白,研发的地应力测试仪居国内先进水平。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力学     专业代码:0772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点分布

太原科技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力学     专业代码:0801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介绍

燕山大学为例
本学科按一级学科招生,包括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四个二级学科。1986年获得固体力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工程力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力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获批河北省工程力学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建设河北省重型装备与大型结构力学可靠性重点实验室,2006年获批河北省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机械结构振动及控制、电磁固体力学理论及应用、力学问题的分子动力学微观方法、材料疲劳损伤与断裂机理、材料宏细观破坏、结构振动控制与抗震加固、智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固体力学能量原理及应用、工程结构数值模拟、复杂系统机械振动及寿命评估、机电耦联系统动力学、压电与铁电材料本构关系、流固耦合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及应用。   本学科属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具有宽广的研究领域和良好的科研基础,在机械、交通、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方向与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和结构工程等学科紧密结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承担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   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8名, 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还有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内外特聘讲座教授多人。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工程应用,具有从事力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中力学问题的能力。   欢迎毕业于力学专业及机械、结构、车辆、交通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江苏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1 力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华南理工大学力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_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网
据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080100力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招生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招生
人数
招生
导师
考试科目
备注005土木与交通学院
 
080100力学
01损伤、疲劳与断裂力学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918力学概论(以材料力学为主)02微纳米与复合材料力学
同上03航空航天与动力学
同上04工程测试技术与实验力学
同上05工程结构与路桥力学
同上06工程流体力学理论与应用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