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安徽农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安徽农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农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根据《安徽农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特制定农学院2019年研究生复试细则:
、复试安排
复试时间:2019.3.23(周六)全天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硕及农艺与种业1专硕
综合面试地点:十教518室
外语复试地点:十教525室
2、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及农艺与种业2(专硕)
综合面试地点:十教529室
外语复试地点:十教543室
3、考生候考时间:上午8:00 下午14:00
4、考试候考地点:十教522室
二、资格审查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在复试中进行。资格审查工作由各培养学院负责。
凡未接受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学籍学历有疑问的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的认证证明。
考生复试报到时,应准备以下材料:
1、准考证。
2、身份证。
3、学生证(应届生)或学历证书(往届生)
4、一张1寸免冠照片(体检表用)。
5、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管理单位公章,应届本科毕业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公章)。
6、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7、其它可以证明自已综合素质的相关材料。
、复试内容
复试原则上应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按照1:2。综合能力面试采取专业面试+外语面试形式,总分100分,其中同等学力考生参照校招生简章规定,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不可与已考科目相同)。面试顺序区分专业按考生姓氏首字母排序,其中专业面试从A-Z排序,外语面试从Z-A排序。复试成绩按专业面试占比80%、外语成绩占比20%折合后累加计算。
、录取程序
(一)考生总得分
1、考生初试成绩除以5之后的得分,即为初试折算分。
2、复试总分为综合能力面试成绩,总分100分。
3、考生总得分为初试折算分与复试折算分之和。
(二)院复试工作组依据招生计划及报考情况确定最终录取名单。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招生指标余额按总分高低录取调剂考生。分学位点确定拟录取次序,报学校审核确定录取名单。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自动取消录取资格:
1、复试折算分低于60分的。
2、未参加体检或者体检不合格的。
3、政审不合格的。
4、调剂考生已接受其它招生单位“待录取”的。
(四)对确定拟录取的调剂考生,由研究生处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发送“待录取”通知,拟录取的调剂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由研究生处另行公告)确认是否同意接受“待录取”,逾期视为放弃。
、导师条件
本院指导教师应通过硕导遴选,具有正式硕导资格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具备指导研究生的科研条件和经费,并保证能够提供研究生在学期间不足学费和三助费。指导教师招收研究生的年龄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教授不超过59岁(1960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招收资格),副教授不超过57岁(1962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招收资格),确因学科学位建设需要担任指导教师的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由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校外导师需严格根据研究生处联合培养要求,签署《安徽农业大学校际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才具备指导研究生的资格。
、师生互选
导师应严格根据校文件要求接收考生,每名导师每年指导硕士生人数要求如下:教授不超过3人(非全日制除外),副教授不超过2人(非全日制除外),讲师不超过1人(非全日制除外)。其中指导学术型硕士人数教授不超过2人,副教授、讲师不超过1人。
根据校《安徽农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师生互选办法》要求,学院提前向考生公布院研究生导师信息,复试时考生填写《师生互选意向表》,并在入学后一个月以内完成双向互选,并交双向选择表至院办。一经备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改。
、其他事宜
按国家及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本次复试考生收取费用60元/人。
本细则由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院研究
生招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农学院
2019年3月21日
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8人,具有海外背景的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 ;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岗位专家(首席)9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导师24人。特聘教授1人,讲席教授3人。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耕作与农业生态、农业推广、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种子学、耕作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推广学、种子检验、加工、贮藏及营销、农业经济管理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作物生产、种子生产、检验及营销、农业教育、农业科研等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以及相关涉农单位的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育种,种子研发,种子生产,种子贮藏加工,种子检验,种子营销,种子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种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企业和单位从事与种子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研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生态学,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学,种子生产学,种子贮藏加工学,种子经营管理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组织培养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与种子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研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以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生产技术改进、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草坪牧草育种学、草坪牧草栽培学、草地环境评价、草坪学、草地生态学、草地管理学、草产品加工与贮藏、草地资源学、草坪牧草种子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农作学等。
就业方向:可在草业、畜牧业、农业及园林绿化等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科学研究、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农业行政管理,农业教育、农业科研等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以及相关涉农单位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草业科学、生态学、动物科学及相关学科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科学与技术、烟草遗传育种、烟草栽培、烟草调制、烟草分级与检验、烟草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生产、烟草加工、烟草经营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烟草生产、烟草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育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烟草病理学、烟草昆虫学、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烟草调制学、烟草分级、烟产品营销学、机械学原理、烟草检验。
就业方向:可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烟草生产,烟草企业经营管理,农业教育、农业科研、自主创业以及相关涉农单位的工作。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前身为农学系,始建于1935年,是我校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2004年7月更名为农学院。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到农业科技、服务和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8人,具有海外背景的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 ;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岗位专家(首席)9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导师24人。特聘教授1人,讲席教授3人。
学科专业:学院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省级重点学科。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烟草4个本科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开设全国首个“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试验班”,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人才培养:学院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本硕博人才培养规模在9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800人左右,硕博120人左右。接收海外留学生累积十多人。本科生就业率95%以上,每年毕业生考职、考研率在40%左右(研究生中80%学生在985、211高校、中国农科院等)。青年农场主试验班2013年举办以来,有13人具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建设了2个创业孵化基地,30多人接受创业孵化,自主成立创业实体公司5家(海外1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人才培养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学院先后与安徽省农垦总公司及其所属农场、合肥丰乐种业、荃银高科、隆平高科、大北农等农业公司以及部分市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形成实践实训、创业实训和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奖助学金实现全覆盖,品学兼优、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每人每年可以获得1000~8000元的奖励或资助。
学院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近五年累积获得国家大创项目8项,省级大创项目20多项。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奖项20多项。雷锋超市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获得团中央表彰。
科学研究:学院有1个国家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外基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研究平台和基地: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南部小麦生物学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验站 、农业部庐江郭河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农业部合肥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南方农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安徽隆平高科、丰乐种业等开展科研合作。
农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农业部农业行业专项、安徽省科技攻关专项等各级各类项目100多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一等奖(合作奖)3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共计获奖30多项。学院近十年获得省部级奖14项、专利38项、新品种11个、地标40项、 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9项、SCI论文43篇,5年累积到账经费8000万。
我院小麦育种课题组先后育成“安农2号”、“安农8455”、“皖麦33”、“皖麦48”、“安农0305”、“安农0711”、“安农1124”、“皖麦68”、“安农大1216 ”和“安农1019”等高产优质品种;水稻课题组先后育成“西光稻”“竹青”、“安选6号”和“粳稻212”、“两优817”等品种;玉米课题组育成“金秋119”品种;大豆课题组先后育成“皖豆13”和“安激2号”等品种。多年来,农学院培育的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为安徽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外交流:农学院教师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相关农业单位进行合作与交流。近几年,我们举办了塞拉内昂农业部农业科技培训班、全国小麦产业体系会议、全国小麦栽培技术年会,参加了中美种子产业论坛等;部分教师通过留学、出国进修和学术会议等与国外高等院校保持学术联系。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前身为农学系,始建于1935年,是我校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2004年7月更名为农学院。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管理干部和农业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博士和在职博士生6人,硕士和在职硕士生11人。学院拥有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点(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硕士点;现有农学本科专业(含农学、种子工程2个方向),在校研究生、本科生730余人。目前,学院正在积极申报烟草专业。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省“十五”攻关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8项,获农业部丰收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农村科技二等奖等12项。

  学院着力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农业推广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毕业生适应在农业科研与教育单位、农业行政和事业单位、农业和种子企业以及涉农单位工作。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学院先后成立了实验和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有:教学实验农场、“合肥高科技农业园”,并与省万源农垦种子公司、省农垦下属农场、丰乐种业、省种子公司及各市县种子公司、农业推广中心、农业示范园等单位合作成立了实验、实习基地,拓宽了学生的实践场所。

  学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院鼓励学生参加校院社团。院学生分会、《农苑》编辑部等学生社团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培养共通能力的阵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加强。学院01-0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截至2004年8月,我院04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超过72%,其中01-04届毕业生考研情况较为喜人,录取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26%左右,居全校前列。

  学院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重视发展本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振兴地方经济培养人才,为“三农”作出新的贡献。

添加安徽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安徽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农业大学报录比、安徽农业大学考研群、安徽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农业大学排名、安徽农业大学保研、安徽农业大学公众号、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