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安徽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想要成功保研,了解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保研细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保研的条件,保研所提供的材料,保研的形式等等,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保研的学生必须了解的,比如夏令营的保研细则,到后面正式推免的保研细则,虽说每年的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不止一个内容,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细则,想要通过院校的保研项目,必须了解每一次的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了解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要做的事,为了方便各位同学,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信息网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不要放过每一次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一定要熟读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保研细则
果树学 [0902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园艺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园艺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备  注:
果树学 [0902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园艺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园艺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备  注:


  一、学科简介
  1.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果树学科是安徽农业大学建立较早的传统学科之一,它的前身是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创立于1947年。1952年院系调整中,该专业被调至浙江大学农学院。1958年9月,我校再次成立园艺系并设立果树专业,以后园艺系又一度被撤消并入林学系,设为林果专业。果树专业再次重建于1979年。1993年,国家农业部专业目录调整,果树专业与蔬菜专业合并为园艺专业。1996年5月,果树学科获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学位授予权,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生。
  本学科拥有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果树学重点实验室,包括分子生物学、组织培养、信息技术、生理生化等四个研究室,主要进行非常规育种、苗木脱毒与快繁、信息技术在果树学中的应用及果树生理生化分析研究。
  近5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68篇,其中,SCI刊源4篇,ISTP收录1篇,国家核心期刊18篇,国家级15篇,省级25篇。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猕猴桃溃疡病有效防治技术,软籽石榴系列新品种“白玉石籽”、“红玛瑙籽”、“红玉石籽”,早熟大果形李“安农美李”通过省级成果鉴定或品种审定;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选育与推广,200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怀远石榴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果树学科建设大的连续开展,促进了果树科研工作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人才的质量不断提高。

  二、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果树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育种我们在注重常规育种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大大提高了果树育种的效力。继成功选育早熟大果形水蜜桃“安农水蜜”之后,又培育出了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软籽石榴新品系“白玉石籽”、“红玉石籽”、“红玛瑙籽”,早熟大果形李新品系“安农美李”,这些果树新品种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怀远石榴为我省名特优果树,对其中软籽石榴营养系突变体、变异母株及普通石榴DNA的RAPD和ISSR分析,研究其遗传差异,构建软籽石榴分子遗传图谱。研究结果将为探索石榴营养系变异机理、品种改良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砀山酥梨是安徽果树拳头产品,产量占我国梨总产量的48%,约占世界梨总产量的25%。进行砀山酥梨性状变异RAPD、AFLP、ISSR等分子标记研究,为梨属资源的遗传变异、品种鉴别、基因标记及进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加快梨育种进程提供依据。
  果树生物技术育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今后我们将在以下领域开展系统的研究:① 果树品质等相关新基因的发掘与克隆;② 果树品质等相关新基因的原核表达技术;③ 果树转基因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④ 果树有价值的基因的遗传转化系统研究。
  (2)果树生理与生物化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果树栽培生理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手段。果树栽培生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尚属起步研究阶段。本研究方向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①研究果树在温度、水份、盐碱等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筛选、克隆、表达抗性基因,揭示果树抗性生理的基因本质,为果树抗逆性预测及抗性改良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②离子束改良果树耐旱耐盐碱性及生理机制研究。将离子束应用于改良重要经济树种,提高其对逆境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果树生理代谢研究是本方向的又一重要方面。今后继续开展的研究内容有:①研究果实品质形成中,控制糖、酸等化合物的合成、转化的相关酶类及对应基因,从酶学、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果实糖和酸的合成、转化机制,为进一步从基因本质上调控果实品质提供依据。②果实品质形成及质量控制研究,尤其侧重对具有健康保健作用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和活性成分的形成规律和品质进行研究。天然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及功能食品(或功能因子)是当今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3)果树栽培与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农业、生物信息与动植物生理生态过程模拟是当前农业创新工程的研究热点。迄今,果树学科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少。
  近年来,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合作,在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九五攻关等项目的连续支持下,开展了砀山酥梨营养诊断与矫治、砀山酥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砀山酥梨病虫害CBR预测、北缘地区柑橘冻害智能决策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积极效果,经同行专家评议,居国内领先水平。
  在本方向上继续有计划地开展:①果树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及其开发平台的研究、研制;②果树专家系统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如与网络、多媒体、Agent、人工生命、KDD、ANN、CBR、3S等技术集成);③虚拟现实技术在果树学上的应用研究(如虚拟果树生长、虚拟果树修剪、虚拟果树环境、果园规划等);④基于信息网络的果树远程诊断(如营养、病虫害诊断)、果树设施远程控制、果树技术远程培训、果品电子商务等技术研究;⑤果树生理、生化、生态、生长发育过程的多传感数据融合与动态模拟研究。将意义深远,有些方面甚至可开创先河。
  (4)果树生态与果园生态系统果树作为特殊的经济林木树种,既能生产出果实,又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对于美化环境,降低空气污染,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果树的生产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的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果树生态与果园生态系统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
  本方向拟开展的研究内容有:①果树生长发育与生态因子胁迫的关系;②果园立体种植及种养结合模式;③果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④果树设施环境与调控。

  三、本学科点的国家和省需求分析及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水果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近十年来,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及产量均翻了一番,但产业技术体系相对薄弱。
  本学科各研究领域瞄准世界学科前沿,通过对果树分子、细胞、组织和群体水平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为我国果树学发展提供新观点、新技术和新品种。
  安徽省地跨北亚热带、北温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就了安徽果树树种分布的多样性,既有南方水果,又有北方水果。其中,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怀远石榴、金寨板栗、歙县“三潭”枇杷等特色水果闻名全国,并且已经成为地方性支柱产业。2005年,果树生产被安徽省列入“861”行动计划“八大重点产业基地”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建设内容。
  本学科点的发展,对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具有安徽特色的优质高效果树生产,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科简介
  1.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果树学科是安徽农业大学建立较早的传统学科之一,它的前身是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创立于1947年。1952年院系调整中,该专业被调至浙江大学农学院。1958年9月,我校再次成立园艺系并设立果树专业,以后园艺系又一度被撤消并入林学系,设为林果专业。果树专业再次重建于1979年。1993年,国家农业部专业目录调整,果树专业与蔬菜专业合并为园艺专业。1996年5月,果树学科获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学位授予权,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生。
  本学科拥有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果树学重点实验室,包括分子生物学、组织培养、信息技术、生理生化等四个研究室,主要进行非常规育种、苗木脱毒与快繁、信息技术在果树学中的应用及果树生理生化分析研究。
  近5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68篇,其中,SCI刊源4篇,ISTP收录1篇,国家核心期刊18篇,国家级15篇,省级25篇。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猕猴桃溃疡病有效防治技术,软籽石榴系列新品种“白玉石籽”、“红玛瑙籽”、“红玉石籽”,早熟大果形李“安农美李”通过省级成果鉴定或品种审定;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选育与推广,200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怀远石榴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果树学科建设大的连续开展,促进了果树科研工作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人才的质量不断提高。

  二、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果树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育种我们在注重常规育种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大大提高了果树育种的效力。继成功选育早熟大果形水蜜桃“安农水蜜”之后,又培育出了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软籽石榴新品系“白玉石籽”、“红玉石籽”、“红玛瑙籽”,早熟大果形李新品系“安农美李”,这些果树新品种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怀远石榴为我省名特优果树,对其中软籽石榴营养系突变体、变异母株及普通石榴DNA的RAPD和ISSR分析,研究其遗传差异,构建软籽石榴分子遗传图谱。研究结果将为探索石榴营养系变异机理、品种改良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砀山酥梨是安徽果树拳头产品,产量占我国梨总产量的48%,约占世界梨总产量的25%。进行砀山酥梨性状变异RAPD、AFLP、ISSR等分子标记研究,为梨属资源的遗传变异、品种鉴别、基因标记及进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加快梨育种进程提供依据。
  果树生物技术育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今后我们将在以下领域开展系统的研究:① 果树品质等相关新基因的发掘与克隆;② 果树品质等相关新基因的原核表达技术;③ 果树转基因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④ 果树有价值的基因的遗传转化系统研究。
  (2)果树生理与生物化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果树栽培生理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手段。果树栽培生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尚属起步研究阶段。本研究方向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①研究果树在温度、水份、盐碱等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筛选、克隆、表达抗性基因,揭示果树抗性生理的基因本质,为果树抗逆性预测及抗性改良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②离子束改良果树耐旱耐盐碱性及生理机制研究。将离子束应用于改良重要经济树种,提高其对逆境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果树生理代谢研究是本方向的又一重要方面。今后继续开展的研究内容有:①研究果实品质形成中,控制糖、酸等化合物的合成、转化的相关酶类及对应基因,从酶学、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果实糖和酸的合成、转化机制,为进一步从基因本质上调控果实品质提供依据。②果实品质形成及质量控制研究,尤其侧重对具有健康保健作用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和活性成分的形成规律和品质进行研究。天然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及功能食品(或功能因子)是当今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3)果树栽培与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农业、生物信息与动植物生理生态过程模拟是当前农业创新工程的研究热点。迄今,果树学科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少。
  近年来,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合作,在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九五攻关等项目的连续支持下,开展了砀山酥梨营养诊断与矫治、砀山酥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砀山酥梨病虫害CBR预测、北缘地区柑橘冻害智能决策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积极效果,经同行专家评议,居国内领先水平。
  在本方向上继续有计划地开展:①果树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及其开发平台的研究、研制;②果树专家系统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如与网络、多媒体、Agent、人工生命、KDD、ANN、CBR、3S等技术集成);③虚拟现实技术在果树学上的应用研究(如虚拟果树生长、虚拟果树修剪、虚拟果树环境、果园规划等);④基于信息网络的果树远程诊断(如营养、病虫害诊断)、果树设施远程控制、果树技术远程培训、果品电子商务等技术研究;⑤果树生理、生化、生态、生长发育过程的多传感数据融合与动态模拟研究。将意义深远,有些方面甚至可开创先河。
  (4)果树生态与果园生态系统果树作为特殊的经济林木树种,既能生产出果实,又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对于美化环境,降低空气污染,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果树的生产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的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果树生态与果园生态系统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
  本方向拟开展的研究内容有:①果树生长发育与生态因子胁迫的关系;②果园立体种植及种养结合模式;③果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④果树设施环境与调控。

  三、本学科点的国家和省需求分析及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水果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近十年来,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及产量均翻了一番,但产业技术体系相对薄弱。
  本学科各研究领域瞄准世界学科前沿,通过对果树分子、细胞、组织和群体水平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为我国果树学发展提供新观点、新技术和新品种。
  安徽省地跨北亚热带、北温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就了安徽果树树种分布的多样性,既有南方水果,又有北方水果。其中,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怀远石榴、金寨板栗、歙县“三潭”枇杷等特色水果闻名全国,并且已经成为地方性支柱产业。2005年,果树生产被安徽省列入“861”行动计划“八大重点产业基地”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建设内容。
  本学科点的发展,对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具有安徽特色的优质高效果树生产,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果树学科是安徽农业大学建立较早的传统学科之一,它的前身是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创立于1947年。1952年院系调整中,该专业被调至浙江大学农学院。1958年9月,我校再次成立园艺系并设立果树专业,以后园艺系又一度被撤消并入林学系,设为林果专业。果树专业再次重建于1979年。1993年,国家农业部专业目录调整,果树专业与蔬菜专业合并为园艺专业。1996年5月,果树学科获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学位授予权,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生。
本学科拥有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果树学重点实验室,包括分子生物学、组织培养、信息技术、生理生化等四个研究室,主要进行非常规育种、苗木脱毒与快繁、信息技术在果树学中的应用及果树生理生化分析研究。
近5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68篇,其中,SCI刊源4篇,ISTP收录1篇,国家核心期刊18篇,国家级15篇,省级25篇。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猕猴桃溃疡病有效防治技术,软籽石榴系列新品种“白玉石籽”、“红玛瑙籽”、“红玉石籽”,早熟大果形李“安农美李”通过省级成果鉴定或品种审定;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选育与推广,200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怀远石榴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果树学科建设大的连续开展,促进了果树科研工作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人才的质量不断提高。
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果树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育种
我们在注重常规育种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大大提高了果树育种的效力。继成功选育早熟大果形水蜜桃“安农水蜜”之后,又培育出了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软籽石榴新品系“白玉石籽”、“红玉石籽”、“红玛瑙籽”,早熟大果形李新品系“安农美李”,这些果树新品种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怀远石榴为我省名特优果树,对其中软籽石榴营养系突变体、变异母株及普通石榴DNA的RAPD和ISSR分析,研究其遗传差异,构建软籽石榴分子遗传图谱。研究结果将为探索石榴营养系变异机理、品种改良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砀山酥梨是安徽果树拳头产品,产量占我国梨总产量的48%,约占世界梨总产量的25%。进行砀山酥梨性状变异RAPD、AFLP、ISSR等分子标记研究,为梨属资源的遗传变异、品种鉴别、基因标记及进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加快梨育种进程提供依据。
果树生物技术育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今后我们将在以下领域开展系统的研究:① 果树品质等相关新基因的发掘与克隆;② 果树品质等相关新基因的原核表达技术;③ 果树转基因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④ 果树有价值的基因的遗传转化系统研究。
(2)果树生理与生物化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果树栽培生理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手段。果树栽培生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尚属起步研究阶段。本研究方向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①研究果树在温度、水份、盐碱等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筛选、克隆、表达抗性基因,揭示果树抗性生理的基因本质,为果树抗逆性预测及抗性改良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②离子束改良果树耐旱耐盐碱性及生理机制研究。将离子束应用于改良重要经济树种,提高其对逆境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果树生理代谢研究是本方向的又一重要方面。今后继续开展的研究内容有:①研究果实品质形成中,控制糖、酸等化合物的合成、转化的相关酶类及对应基因,从酶学、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果实糖和酸的合成、转化机制,为进一步从基因本质上调控果实品质提供依据。②果实品质形成及质量控制研究,尤其侧重对具有健康保健作用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和活性成分的形成规律和品质进行研究。天然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及功能食品(或功能因子)是当今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3)果树栽培与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农业、生物信息与动植物生理生态过程模拟是当前农业创新工程的研究热点。迄今,果树学科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少。
近年来,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合作,在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九五攻关等项目的连续支持下,开展了砀山酥梨营养诊断与矫治、砀山酥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砀山酥梨病虫害CBR预测、北缘地区柑橘冻害智能决策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积极效果,经同行专家评议,居国内领先水平。
在本方向上继续有计划地开展:①果树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及其开发平台的研究、研制;②果树专家系统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如与网络、多媒体、Agent、人工生命、KDD、ANN、CBR、3S等技术集成);③虚拟现实技术在果树学上的应用研究(如虚拟果树生长、虚拟果树修剪、虚拟果树环境、果园规划等);④基于信息网络的果树远程诊断(如营养、病虫害诊断)、果树设施远程控制、果树技术远程培训、果品电子商务等技术研究;⑤果树生理、生化、生态、生长发育过程的多传感数据融合与动态模拟研究。将意义深远,有些方面甚至可开创先河。
(4)果树生态与果园生态系统
果树作为特殊的经济林木树种,既能生产出果实,又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对于美化环境,降低空气污染,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果树的生产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的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果树生态与果园生态系统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
本方向拟开展的研究内容有:①果树生长发育与生态因子胁迫的关系;②果园立体种植及种养结合模式;③果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④果树设施环境与调控。
3.本学科点的国家和省需求分析及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水果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近十年来,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及产量均翻了一番,但产业技术体系相对薄弱。
本学科各研究领域瞄准世界学科前沿,通过对果树分子、细胞、组织和群体水平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为我国果树学发展提供新观点、新技术和新品种。
安徽省地跨北亚热带、北温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就了安徽果树树种分布的多样性,既有南方水果,又有北方水果。其中,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怀远石榴、金寨板栗、歙县“三潭”枇杷等特色水果闻名全国,并且已经成为地方性支柱产业。2005年,果树生产被安徽省列入“861”行动计划“八大重点产业基地”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建设内容。
本学科点的发展,对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具有安徽特色的优质高效果树生产,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果树学     专业代码:090201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园艺学

专业介绍

北京农学院为例
北京农学院果树学科始建于1979年,现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共培养研究生100多名。 该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 16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3人,北京市属优秀人才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1名,北京市名师1名。近5年来该学科共承担28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156篇,合作出版著作12部,创经济效益10亿多元。
该学科设有果品优质生态安全、果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果树发育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其中“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为北京市科技创新学术团队。

专业点分布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塔里木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902 园艺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1 所,本次参评2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4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5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B+
6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7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B+
8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9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0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B
11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B-
12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B-
13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14 10635 西南大学 B-
15 10020 北京农学院 C+
16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C+
17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C+
18 10733 甘肃农业大学 C+
19 10113 山西农业大学 C
20 10589 海南大学 C
21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22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23 10676 云南农业大学 C-
24 10758 新疆农业大学 C-
25 11117 扬州大学 C-

果树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果树学考研参考书:
612 化学
1.(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或面向21世纪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章维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
2. (1)《无机及分析化学》,兰叶青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635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Ⅰ》王凯捷主编,高教出版社, 《高等数学Ⅱ》杨棋喻主编,高教出版社;
《线性代数》 张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同济大学编。
801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杨志敏,蒋立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02 植物生理学
《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主编,高教出版社(第四版),2001
 
果树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果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不算大,对口工作相对较少。可以进园艺研究所,农业推广站,经济作物工作站,农业研究所从事果树育种、品种改良、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的工作;此外,该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到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