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安徽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安徽中医药大学排名、安徽中医药大学保研、安徽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安徽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针灸推拿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安徽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针灸推拿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针灸推拿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针灸推拿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中提供了有关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难吗

  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点为安徽省教育厅确定的省级重点学科,并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是全国唯一涵盖系部、医院、研究所的学位点,集教学、临床、科研人才于一体,更好地发挥了教学、医疗、科研三方面的协同和互补作用。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讲师1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9人,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导师组成员由本院针灸系、针灸经络研究所和附属第二医院(针灸医院)三方面组成,科研方向明确稳定,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科研思路敏锐清晰。

  主要研究方向为:①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②经脉——脏腑相关研究;③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④针灸方法研究;⑤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教材9部,获省部级奖4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本学位点承担着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26项,科研经费110多万。其中,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建成了全国“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在临床组方选穴研究方面,首次提出腧穴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协同与拮抗作用的设想,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和一致认可,研究成果在国内居先进水平。另外,在灸法抗感染研究和免疫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本学科导师组成员:宋小鸽、张庆萍、杨骏、沈晓明、周美启、姚玉芳、胡玲(按姓氏笔画为序)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医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西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医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西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0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03)针灸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
(04)针灸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研究
(05)推拿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
招生人数: 2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原名针灸系,始建于1988年。1997年更名为临床医学二系;2002年临床医学二系与针灸经络研究所实现“系所合一”;2004年更名为针灸骨伤临床学院;2017年更名为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2010年起,为安徽省省级学会——安徽省灸法研究会挂靠单位;2013年起,为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中医养生康复研究所所在单位。
学院现拥有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针灸推拿学,安徽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康复治疗学,安徽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针灸推拿学;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针灸康复实验实训中心;省级教学团队——针灸推拿学教学团队、中医养生学教学团队,校级教学团队——康复医学基础教学团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针灸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安徽省省级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实验室;近10门省、校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院现设有针灸推拿系和康复养生系,拥有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及针灸科研中心两个中心。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28人,获得“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1人。学院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已形成一支业务水平较高,年龄、专业、职称、知识结构基本合理,稳定而富有朝气的高素质师资团队。
学院现开办针灸推拿学和康复治疗学2个本科专业,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秉承“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校训理念,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注重学生知识技能、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弘扬华佗医学,培育华佗菁英”的办院特色,注重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培养“优品德、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 的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高级专业人才。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原名针灸系,始建于1988年。1997年更名为临床医学二系;2002年临床医学二系与针灸经络研究所实现“系所合一”;2004年更名为针灸骨伤临床学院;2017年更名为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2010年起,为安徽省省级学会——安徽省灸法研究会挂靠单位;2013年起,为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中医养生康复研究所所在单位。
学院现拥有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针灸推拿学,安徽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康复治疗学,安徽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针灸推拿学;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针灸康复实验实训中心;省级教学团队——针灸推拿学教学团队、中医养生学教学团队,校级教学团队——康复医学基础教学团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针灸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安徽省省级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实验室;近10门省、校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院现设有针灸推拿系和康复养生系,拥有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及针灸科研中心两个中心。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28人,获得“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1人。学院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已形成一支业务水平较高,年龄、专业、职称、知识结构基本合理,稳定而富有朝气的高素质师资团队。
学院现开办针灸推拿学和康复治疗学2个本科专业,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秉承“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校训理念,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注重学生知识技能、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弘扬华佗医学,培育华佗菁英”的办院特色,注重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培养“优品德、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 的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高级专业人才。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医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西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学科门类: 医学 代    码: 10
类   别: 中医学类 代    码: 1005
专业名称: 针灸推拿学 代    码: 100502K


专业优势: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制:5年
培养层次:提前批、本科一批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针灸推拿学应用型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针灸推拿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针灸推拿技术与方法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学术素养。
 2.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与必要的现代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针灸推拿学基本技能、中医传承能力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
 3.能够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并且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4.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获取和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医德信念和较好的人文关怀意识。
核心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综合技能、正常人体解剖学。
就业去向
在各级中医院、中医教学科研机构、各级综合性医院及社区基层医院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社区服务工作。
学院现设有针灸推拿系和康复养生系,拥有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及针灸科研中心两个中心,共有针灸学、针灸基础、推拿基础、骨伤基础、实验针灸学、中医养生学、康复基础、康复治疗8个课程组。院本部现有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18人,获得“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1人。学院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已形成一支业务水平较高,年龄、专业、职称、知识结构基本合理,稳定而富有朝气的高素质师资团队。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医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西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57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针灸临床应用研究(02)推拿(含小儿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0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03)针灸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04)针灸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研究(05)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1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57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常见病及一些疑难病的针灸治疗(02)针灸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0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03)针灸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04)针灸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研究(05)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1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57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针灸临床应用研究(02)推拿(含小儿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57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针灸临床应用研究(02)推拿临床应用研究(03)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2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  地址:(东区)合肥市梅山路103号 电话:0551--65169165 传真:65169150 邮编:230038 
针灸推拿学 [1057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常见病及一些疑难病的针灸治疗(02)针灸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医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西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针灸学
我校于2001年开办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并开始招收第1届学生,至今已有17年的办学历史。当时学制5年,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08年,按照教育部有关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更名为康复治疗学专业(四年制),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我校于当年招收了第1届该专业的学生。2011年,康复治疗学省级特色专业获准立项建设。2012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康复治疗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每届招生由原来1个班增加到2个班。2015年随着学校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也纳入一本批次招生,同年本专业获批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立项。


1.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中医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2.基本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康复医学和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现代医学、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技术,接受康复治疗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能够在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体育运动机构、各级残联、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3.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最高可延长至七年。
    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中医学、康复医学。
    核心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学概论、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人体运动学、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专业代码:100512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学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1997年正式招生。所在的针灸推拿学学科 2002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顺利滚动进入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行列;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本学位点拥有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安徽教育基地、世界针联首家临床教学基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国际针灸水平考试安徽分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神经生物(针灸)三级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针灸学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经费达500余万元。
学科在开展针灸作用机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瞄准学科前沿,积极开展探索性研究,注重方法学的改进,注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针灸推拿人才。运用现代实验技术与方法,主要围绕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经脉――脏腑相关、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针灸方法与技术、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等开展一系列研究。
本学位点具有针灸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等重大项目。近年来主持参与了国家“973”计划中“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艾灸的温通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病理状况下面口部与合谷穴区联系的脑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研究”等课题,以及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经脉脏腑相关与脑联系的研究―针刺不同经脉干预心脏、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国家科技部项目“心包经、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先后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40余部,为全国精编教材《经络腧穴学》的主编单位,“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针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等教材的副主编单位。2005年《经络腧穴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针灸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针灸推拿学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第三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获得成果主要有,针灸专业主干课程《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灸疗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点灸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获得天津市科技厅自然科学进步三等奖。“针灸相关井穴治疗中风后遗记忆障碍临床及机理研究”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心肌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针刺对吗啡戒断动物内源性阿片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探讨”,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针灸单穴主治作用临床评价的系列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证书。同时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多项。“FZ-1仿真推拿仪”、“FZ-2镇痛仪”、“FZ-3中风康复治疗仪”、“JQ-1稿架按摩器”等多种针灸推拿器具,获国家专利授权。
多年来不仅为本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针灸专业人才,也为美国、加拿大、韩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外培养了高级中医针灸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证书。
学位点现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导师组成员中有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多人在各级学术团体担任顾问、会长、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务。是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学风严谨,思维活跃,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
主要研究方向:1.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3.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4.针灸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研究;5.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解放军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5 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专业代码:105707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1997年正式招生。所在的针灸推拿学学科 2002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顺利滚动进入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行列;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本学位点拥有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安徽教育基地、世界针联首家临床教学基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国际针灸水平考试安徽分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神经生物(针灸)三级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针灸学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经费达500余万元。
学科在开展针灸作用机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瞄准学科前沿,积极开展探索性研究,注重方法学的改进,注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针灸推拿人才。运用现代实验技术与方法,主要围绕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经脉――脏腑相关、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针灸方法与技术、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等开展一系列研究。
本学位点具有针灸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等重大项目。近年来主持参与了国家“973”计划中“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艾灸的温通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病理状况下面口部与合谷穴区联系的脑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研究”等课题,以及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经脉脏腑相关与脑联系的研究―针刺不同经脉干预心脏、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国家科技部项目“心包经、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先后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40余部,为全国精编教材《经络腧穴学》的主编单位,“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针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等教材的副主编单位。2005年《经络腧穴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针灸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针灸推拿学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第三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获得成果主要有,针灸专业主干课程《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灸疗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点灸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获得天津市科技厅自然科学进步三等奖。“针灸相关井穴治疗中风后遗记忆障碍临床及机理研究”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心肌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针刺对吗啡戒断动物内源性阿片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探讨”,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针灸单穴主治作用临床评价的系列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证书。同时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多项。“FZ-1仿真推拿仪”、“FZ-2镇痛仪”、“FZ-3中风康复治疗仪”、“JQ-1稿架按摩器”等多种针灸推拿器具,获国家专利授权。
多年来不仅为本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针灸专业人才,也为美国、加拿大、韩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外培养了高级中医针灸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证书。
学位点现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导师组成员中有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多人在各级学术团体担任顾问、会长、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务。是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学风严谨,思维活跃,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
主要研究方向:1.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3.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4.针灸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研究;5.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专业点分布

河北中医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1005 中医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针灸推拿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A+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5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A 4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B+等(9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
 
 
B等(9个):贵阳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甘肃中医学院
 
C等(6个):名单略
    2015-2016年针灸推拿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5★ 3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4★ 35
3 成都中医药大学 4★ 35
4 上海中医药大学 4★ 35
5 天津中医药大学 4★ 35
6 湖南中医药大学 4★ 35
7 湖北中医药大学 4★ 35
8 浙江中医药大学 3★ 35
9 辽宁中医药大学 3★ 35
1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3★ 35
11 南京中医药大学 3★ 35
12 长春中医药大学 3★ 35
13 山东中医药大学 3★ 35
14 甘肃中医学院 3★ 35
15 安徽中医药大学 3★ 35
16 福建中医药大学 3★ 35
17 江西中医药大学 3★ 35
18 首都医科大学 2★ 35
19 河南中医学院 2★ 35
20 陕西中医学院 2★ 35
 
针灸推拿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01.02.04-09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
0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7中医综合复试科目:针灸学(任选一门)
 
针灸推拿学考研参考书:
针灸考研用的是国家出题的中医综合试题,满分300。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门课程。
 
针灸推拿学专业就业方向:
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所从事的工作还是医学相关专业。
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动向看,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也就是毕业生没有找工作,直接读了研究生。这与近年来各种职业对学历的要求提高有一定关系。其次,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回到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里小一点的医院去做医生。本科毕业很难在大城市里,尤其是大医院里站住脚。再次,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出国劳务。因为所学专业的优势,使得针灸学专业的学生在国外找到一个从事推拿职业的工作不是很困难。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比如开办个人针灸推拿诊所。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可能会留到医学院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升学率及就业流向
 升学:考取研究生比例为43. 48%。
 就业流向:医疗卫生单位23. 91%;其他企业21. 74%;其他事业单位6.52%。
 就业率:95.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