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理工大学报录比、北京理工大学考研群、北京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北京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北京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北京理工大学排名、北京理工大学保研、北京理工大学公众号、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北京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北京理工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考研QQ群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物理学院成立于2011年6月,前身为理学院物理系,首任院长为中科院院士葛墨林,是学校具有较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较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富于创新精神,高层次、高素质理科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学院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学术创新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己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创特色”的办学方针,建设特色理科。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含兼职1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12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高职人员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人,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凝聚态物理和理论物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物理学以及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培养本科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1人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多人获得部级、校级各种奖项。学院承担了全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自然科学概论等公共基础课和基础实验课,拥有两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和一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与化学学院共建有“化学物理学科特区”及“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验室”。
  科学研究
  学院具有微纳光电、材料计算、量子物理、低维材料、软物质物理和等离子体等多个优势突出且独具特色的科研方向和科研团队,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理论物理博士点为国防系统七所院校中唯一的博士点。原子结构与光谱研究方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静电与等离子体物理方向在理工结合方面已形成一定特色。教师具有较强基础研究实力,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奖多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近5年来,承担着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多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和国防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目多项,科研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0余篇。近年来,在国家‘211’和‘985’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已在学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
  学术交流
  学院非常重视学术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合作与学术交流,定期开展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等活动。近几年,多次承担国内静电学术会议,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余人次。此外,学院还承担了多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已有20余教师赴海外访问、交流。同时学院还和英国兰开夏大学合作办学,先后有上百名合作办学的毕业生在剑桥、牛津和帝国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深造海外深造。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物理学院前身是1940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物理系,是学校成立之初始建的四个系之一。1950年10月,中法大学物理系并入。1961年,学校设立基础部,物理系并入。1984年,物理系独立,更名为应用物理系。1997年,学校设立科学技术学院,应用物理系并入。2002年,学校设立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并入,并更名为物理系。2011年6月27日,按照学校振兴理科战略部署,物理学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为国内知名物理学家葛墨林院士。
 
  办学定位
 
  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创特色”的办学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党对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做强物理、理工结合、特色发展”道路,以建设一流特色物理学科和培养一流拔尖物理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基础科研实力和促进理工交叉融合为己任,努力建设与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发展物理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教学型教师17人),教授/研究员3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2人。现有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长江学者2名、杰青3名(含兼职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名(含青年教学名师1人)、优青1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名、跨/新世纪人才7名,其中引进新体系人员24人。此外,学院引进瑞典与芬兰两院院士Antti Niemi为外聘教授、聘任国际著名物理学家Paul Wiegmann为“徐特立客座教授”、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Aleksandr Molochkov为兼职教授,聘请国际著名量子场论专家日本东京大学Fujikawa教授每年定期为研究生开设系列前沿讲座。
 
  学科建设
 
  学院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理论物理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砥砺奋进下,学院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进步,学科水平位于国内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物理学是学校第4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019年,在QS“物理与天文”学科中排名全球第“250-300”位,位居国内高校排名第13名;在最新的软科排名中,物理学科进入中国内地高校前7%,同样位居国内高校13名,被学科发展水平动态监控数据平台定位为雄鹰型学科。软科院校库中显示,物理学是学校十大优势学科之一。
 
  科研实力
 
  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重点发展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计算物理四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学院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全国百篇优博与其它省部级奖多项,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近六年主持和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杰青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各类纵向项目8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200余万,发表SCI论文880余篇。
 
  平台建设
 
  为促进建设国际化和理工融合为特色的一流物理学科和培养一流物理人才,学院建设了多个国家与省部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现建有先进光电量子结构设计与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米光子学与超精密光电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此外,与化学学院共建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光电学院共建国家级工程光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特区“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F. Wilczek为核心的“国际量子物理中心”成员单位。目前,学院正在参加教育部立项的“高能量物质”前沿科学中心建设,以及“红外与微光”和“毁伤与防护材料”两个国防重点实验室平台的筹建。
 
  人才培养
 
  学院设有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大学物理》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物理之妙里看‘花’》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学院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强化理工结合的学科方向建设,致力于培养胸怀寰宇,具有深厚物理基础并善于理工融合的领军领导人才。
 
  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作为首批参与高校,在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长期合作基础上,先后又与中科院物理所、半导体所、空间中心三个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协同育人”菁英计划,并以“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和“黄昆物理学英才班”为基础共建“创新性联合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强联合。科研院所选派院士、研究员等定期到校开设系列学术讲座和开展学术报告,并设立菁英计划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有机会到科研院所参与具体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有推免资格的毕业生可优先参加合作院所免试硕士生或直博生的选拔。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国内、港台等高校建有交换生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德国马普所等国际知名机构保持长期密切的科研合作;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建有2+2双学位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建有本科生交换生项目,与意大利比萨大学建有本科生3+1双向双学位项目,与悉尼科技大学建有联合实验课程,同时以多种形式支持学生参加欧美名校的国际交流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研学术能力的训练,本科阶段就吸纳优秀学生进入学科实验室参与前沿的科研项目研究,每年约有10多位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做出有意义的学术成果。学院定期开展“博约学术论坛”和“博约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北京市物理实验竞赛、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近五年学生中共有200余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
 
  就业发展
 
  作为基础学科,物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理学基础,就业面向非常广泛,适合到多个相关行业从事应用、研发、管理、教学及研究等工作。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是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理学和工学等各专业研究生的重要生源,一直受到各专业的青睐和好评。学生具有向不同领域发展的潜力和素质,尤其是在交叉学科的进一步深造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学院本科生就业率达97%以上,读研深造率为75%,其中申请到剑桥大学、加州理工大学、UC伯克利分校、柏林工业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出国率为25%,硕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8%。
 
  办学历程中,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具有坚实物理基础和社会素养的优秀毕业生,以美国工程院院士李明军、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微光夜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石峰、北京精英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崔嵬等为代表的一批校友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领导型人才。
 
  以上数据截止至2020年3月
物理学 [070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物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物理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理论物理及应用(02)凝聚态物理
(03)光学
(04)计算物理
招生人数: 2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4)电磁学
④(849)量子力学
备  注: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与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做好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2019】78号),现将有关物理学院2020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及实施细则公布如下:

  一、推荐原则

  推免工作将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控制条件,实事求是,择优推荐,保证质量。

  二、基本推荐条件

  满足下列要求的学生方具有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基本条件,否则不予推荐:

  1.2020年毕业的全日制在籍本科生。

  2.被推荐的学生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处分记录;做人诚实守信,无考试作弊行为记录。

  3.学习成绩优秀,已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应得学分,且按规定计入推免成绩排名的课程和学生交流学习的课程无不及格记录。

  4.到推荐时为止,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

  三、推荐名额

  按学校规定,物理学院分配普通推免名额11个。

  四、推荐方式

  学生可按照以下方式之一申请获得推免资格。

  (一)按专业学习成绩和表现综合排序推荐

  按此方式选拔推荐的学生,学习成绩将作为主要推荐条件,学生成绩排名由学院计算并公示,以学院公示后无异议的学生成绩排名为准。另适当考虑学生的其他表现,进行综合排名。学习成绩以外的加分,最多不能超过总排名分数的15%,以综合排名顺序推荐。被推荐的学生成绩排名在本专业成绩排名前30%以内(分母为专业在籍学生数)。

  综合排名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排名=学习成绩专业排名名次*0.85+其他表现排名名次*0.15

  上式中“其他表现排名”具体核算办法见《物理学院本科生推免“其他表现排名名次”核算办法(附件1)》。物理学院根据学校下拨的普通推免名额,全部按照专业学习成绩和表现综合排名最终确定推免候选人名单。

  (二)按专业学习成绩和特长综合排序推荐

  该方式适用于学科竞赛获奖生、学术专长生和文体特长生,且在学院选拨中未按方式(一)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

  1.学科竞赛获奖生。指获得经学校认可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知识竞赛国际级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并且获奖比例原则上在参赛学生总数的前20%以内的学生。

  2.学术专长生。指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出版专著、获得专利授权等的学生。

  3.文体特长生。指具有文艺特长或体育特长,并在重大活动或重大赛事中为学校争得显著荣誉的学生。

  被推荐的学生成绩排名应在本专业成绩排名前35%以内。可适当考虑学生的其他表现,进行综合排名。

  综合排名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排名=学生成绩专业相对排名*0.6+特长评价*0.3+其他表现评价*0.1

  学科知识竞赛获奖生和学术专长生的推免工作按照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审核并分配名额、学院最终确定推免候选人名单报学校审定、学院公示的流程进行。学科知识竞赛获奖生和学术专长生的推免计分和核算的具体办法见附件2。

  文体特长生按照学校规定由相关部门确定推免候选人名额及资格。

  (三)其他类型的推免工作,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

  五、推荐程序

  (一)学院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姚裕贵、姜艳

  成员:欧阳吉庭、苏文勇、王晶晶、杨艳波、邹健、李军刚、胡海云、徐枫翔、温敏

  (二)9月2日前学院完成学生课程成绩的计算和成绩排名,报教务部备案。

  (三)9月11日前学科知识竞赛获奖生和学术专长生将相关证明材料交学院办公室(中教623室)。

  满足学科竞赛获奖生、学术专长生条件的优秀学生,需提交以下材料:

  1.学科竞赛获奖生所参与的学科竞赛,须由学生所在学院或组织参赛学院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附件3);

  2.学生获奖证书/论文复印件等;

  3.学术专长生须经3名及以上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填写《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学术专长推免生推荐表》,其中学生申报成果为论文的,须同时提交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出具的《论文收录引用检索证明报告》。

  文体特长生、研究生支教团、保资生按照相关部门的通知及节点要求及时提交材料。

  (四)9月22前确定我院2020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候选人名单并报送教务部。经学校推免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学院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五)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必须在名单公示期结束后,到学院教学办公室(中教623室)签署《北京理工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协议书》(见附件4)。

  六、学院咨询及申诉渠道

  物理学院推免工作咨询部门:学生办公室(中教623室)

  电子邮箱:wenmin@bit.edu.cn

  电话:(010)68911355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

  邮编:100081

  附件:

  1.物理学院本科生推免“其他表现排名名次”核算办法

  2.物理学院本科生学科竞赛获奖生和学术专长生推免核算办法

  3.学科竞赛情况说明表、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学术专长推免生推荐表

  4.北京理工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协议书 一、招生专业

  物理学

  二、招生计划

  2020年物理学院拟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5名,实际招生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三、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的体检及相关要求。

  2.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申请推荐免试的学生,须是取得就读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4.原则上大学期间无不及格科目,专业成绩或综合排名列本专业前茅,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

  5.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应届毕业生,可优先考虑。

  6.本科阶段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获科研成果奖、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四、提交材料

  1.有效期内的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提交复印件,面试时出示原件);

  2.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1份。

  3.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单(提交复印件,面试时出示原件)。

  4.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5.体检合格的证明(推免生体检可在我校校医院进行,校外生源不能到我校体检的需提供三级甲等医院体检证明)。

  申请人还可提交体现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具有学术水平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申请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学生除提交以上材料外,还须提交:《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一式两份(推荐人须是2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书须由推荐人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字)。

  五、时间安排

  2019年9月26日前可向我院递交申请材料,我院在收到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将通知初审合格学生进行复试。复试通过后研究生院将在“推免服务系统”中向复试合格者发放待录取通知。申请者电子版材料发送邮箱为zhougeyu@bit.edu.cn,纸质版材料请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5号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心教学楼623,周格羽老师收。

  电话咨询:010-68911355,18519889226。

  六、其他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1)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2)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存在舞弊现象。

  (3)在本科第四学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

  (4)毕业论文未取得良好以上成绩。

  (5)在毕业时未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6)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因身体缺陷、疾病而不能继续学习。

  ================================

  附: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

  一、国家及学校奖助学金

  (1)优秀新生奖学金

  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均可获得优秀新生奖学金,其中直博生每人10000元(100%),硕士生一等奖学金每人8000元(占推免生比例40%)、二等奖学金每人5000元(占推免生比例60%)。

  (2)国家和学校助学金

  我校硕士研究生(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和专业学位A类)攻读学位期间,每人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6000元、学校助学金4000元,共计10000元。博士研究生(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攻读学位期间,每人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15000元、学校助学金10000元,共计25000元。

  (3)高年级学业奖学金

  二年级及以上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其它等级奖学金由各学院自行设定。博士研究生可申请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0元,其它等级奖学金由各学院自行设定。

  (4)国家奖学金

  优秀硕士研究生(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和专业学位)攻读学位期间,可申请国家奖学金,每年申请一次,每次20000元。优秀博士研究生(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攻读学位期间,可申请国家奖学金,每年申请一次,每次30000元。

  (5)社会捐助奖学金

  我校设立各种社会捐助奖学金共60余项,优秀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均可申请,奖励金额每人2000-30000元。

  (6)助管、助教、助研

  我校设立研究生助管和助教岗位,聘用的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800元,聘用的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000元。另外,博士研究生由导师资助助研费,每人每年至少10000元(每年按照10个月计算,每月至少1000元)。

  注:以上奖助学金,以学校最终政策为准。

  二、物理学院专项奖学金

  物理学科录取的“双一流”高校生源直博生可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0元直至毕业。其他推免生(硕士生、直博生)均可获得学院专门设立的一次性新生奖学金:推免直博生奖学金每人10000元,推免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每人8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5000元。
学校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学校现隶属于(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全体师生员工正对标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力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学校现设有18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前1‰。
专业介绍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各种实际应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各学科的重要基础,是科学技术的主要源泉。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科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凝聚态物理于1986年被评为兵器工业部重点学科, 理论物理于2012年被评为工(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信部重点学科。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创特色”的办学方针,立足瞄准国际前沿,以国防和民用技术的发展、军民融合的需求为导向,以学术创新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己任,按照学校“理工为主”的学科定位和“理科振兴计划”的战略要求,建设与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发展的物理学科。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理论物理及应用
02凝聚态物理
03光学
04计算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电磁学④849量子力学 笔试科目:大学物理(波动与光学——干涉和衍射)。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综合基础知识面试。       
849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钱伯初;曾谨言 2008;
《美国物理试题与解答》(第六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辅导班 。
 
参考书目
849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钱伯初;曾谨言 2008;
《美国物理试题与解答》(第六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辅导班 。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10
2019 320
 
学费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从2014年秋季开始,公费研究生取消,取而代(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之实行自费研究生,规定硕士研究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具体情况视学校专业而定。针对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国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且高校一般都会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学子进行补助,确保研究生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学业。
 
主要导师
曾天海,1997年至今,副教授。从事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1991-2003,2007至今);先后讲授本系的本科电子线路(1994-1997,2004-2010),普物力学(2000-2003),理论力学(2001-2006);工科电磁学(1999);本系、学院研究生量子信息引论(2004-2016,2017与新教师合作),高等量子力学(2015-2016,2017与新教师合作)。研究方向:近十年,探究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状态叠加原理是否与无处不在的相互作用有关?微观单个事件的系统的能量和动量的守恒律(这里简称为非统计的守恒律)能否引入量子力学?对实物粒子的双缝干涉,量子隧穿等量子现象,能否用接近直觉或经典物理观念的方式来解释?朗道的量子测量观念与狄拉克等人的主流观念有冲突,如何来解决?……
 
陈天,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1)拓扑相及相应性质研究。探索晶格模型中相应拓扑性质的刻画与描述,结合拓扑物理的相应性质应用于量子信息技术,拟实现有效的拓扑量子计算。(2)量子随机行走性质研究。一方面基于量子随机行走系统来模拟拓扑系统的性质;另一方面利用量子随机行走系统(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来实现有效的量子信息传输过程。
 
李军刚,副高。研究领域:(1)量子度量学、贝叶斯统计在物理中的应用;(2)量子开放系统理论、量子测量基本理论、量子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量子系统的非马尔科夫动力学演化及其反馈控制”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招生情况:已毕业硕士生3人,其中3人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读硕士1名。每年拟招收硕士生1-2名。
 
王荣瑶,教授。主要从事软凝聚态物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研究光和软物质相互作用新现象和机理、新型微/纳结构软物质功能材料及其在生物传感上的应用。研究方向包括:(1)自组装金属微/纳结构的光学活性及其在分子手性传感上的应用;(2)纳米等离激元动态手性调控及其在构建软纳米机器人中的应用。
一、请各位考生收到电子邮件公布的复试名单及复试安排后,于3月16日前必须与物理学院负责招生工作的刘老师联系确认信息。电话:010-68911355或发邮件到:liuweiguang@bit.edu.cn邮件内容需注明已阅读复试安排,能或不能参加复试。并注明考生姓名、专业和初试总分。
  二、参加复试的考生必须在复试前通过报考资格审查,未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请考生于3月18日携带下列材料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心教学楼623室进行复试资格审查、交费(如有特殊情况一定提前说明)。
  三、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收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费100元/人。请参加复试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交费。
  四、资格审查时需提交的材料包括:
  ①《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情况登记表》(由考生自行从网上下载);②准考证;③身份证(出示原件,提交正反面复印件1份);④学历证书(出示原件,提交复印件1份,应届本科毕业生出示学生证,提交复印件1份);⑤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须加盖教务或人事部门红色公章)。
  五.复试权重及成绩计算复试权重是指考生复试成绩占考生总成绩的比重,复试权重原则上占考生总成绩50%。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0%+(复试成绩×5)×50%拟录取考生依据参加复试考生的总成绩排名确定。
  六.录取
  1.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可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就业或定向就业研究生。其中现役军人和国防生只能录取为定向就业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定向就业研究生。
  2.我院研究生全部为学术型(含推免生)研究生,学制3年。
  3.以下情况不予录取:(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合格者(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内容既包括考生所在单位提供的有关情况,也包括直接对考生的考核情况,具体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2)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复试成绩低于60分)。
  七、调剂
  依据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八、本通知未说明事宜应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物理学院2016年硕士生研究生复试安排
  一、物理学专业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及参加复试人数:
  1、复试最低分数线:单科45(68),总分310。
  2、物理学专业计划招生52人,已接收推免生4人,第一批参加复试45人。
  二、复试基本内容、形式及具体要求
  1、复试内容:英语听力+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语+综合面试。
  2、英语听力考测试由学院统一组织,时间为20分钟。专业笔试为光学干涉和衍射方面的内容,时间为120分钟。
  3、考生参加综合面试后需参加英语口语测试,每人5分钟。
  三、复试分值及内容:
  1、英语听力50分,口语测试50分,共占复试成绩的20%。
  2、专业知识笔试总分100分:光学干涉与衍射方面内容。占复试成绩的20%。
  3、综合面试总分100分:对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通过问答方式进行考核。占复试成绩的60%。
  四、复试时间和地点:
  2016年3月19日9:00-9:20英语听力测试;3月19日9:30-11:30专业笔试。
  地点:信息教学楼1008
  2016年3月19日下午13:30-17:00,英语口语+综合基础知识面试;
  地点:考生在研究生楼508教室分组后,分别到6个教室进行面试。面试结束后,考生需到研究生楼503、504教室参加英语口试。
  备注:
  1、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不参加2016年统考复试。
  2、参加复试的学生来京住宿问题自行解决。
  3、体检工作在入学报到时统一进行,由校医院组织。体检合格者方可注册,取得学籍,体检不合格者按照有关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4、请经常浏览电子信箱及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和物理学院网站,物理学院所有信息均会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布。
物理学 [070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物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物理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理论物理及应用
02凝聚态物理
03光学
04计算物理
招生人数: 2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4电磁学
④849量子力学
备  注: 笔试科目:大学物理(波动与光学——干涉和衍射)。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综合基础知识面试。
学院名称 联系人 办公电话 邮箱
物理学院 刘伟光 68911355 liuweiguang@bit.edu.cn

 根据教育部、北京理工大学相关文件规定,经物理学院考核复核,现将物理学院复试通过名单予以公示。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期内(2019年3月20日-3月27日)以书面形式向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中心教学楼623)提出。
             
序号 考生姓名 考生编号 录取专业 初试 复试 总分
1 王畅 100079000001790 物理学 383 91.21 83.91
2 陈瑶瑶 100079000010656 物理学 409 84.97 83.39
3 熊磊 100079000001772 物理学 405 84.70 82.85
4 李夏 100079000001775 物理学 397 84.68 82.04
5 杨莹 100079000010738 物理学 411 81.47 81.83
6 樊玉晶 100079000010737 物理学 397 82.93 81.17
7 张晓兰 100079000010730 物理学 404 80.65 80.73
8 徐舒婷 100079000010741 物理学 398 80.72 80.16
9 李乾 100079000010670 物理学 383 82.27 79.43
10 李嘉欣 100079000010735 物理学 381 82.17 79.18
11 苑培雯 100079000010658 物理学 396 78.80 79.00
12 李鑫 100079000010719 物理学 372 83.07 78.73
13 燕鑫 100079000010710 物理学 387 79.73 78.57
14 曲宏伟 100079000010740 物理学 399 77.10 78.45
15 曹冲 100079000001779 物理学 374 81.04 77.92
16 袁倩 100079000010743 物理学 383 78.79 77.69
17 唐佩云 100079000010766 物理学 376 79.87 77.53
18 徐聪聪 100079000010641 物理学 374 80.27 77.53
19 何雅格 100079000010725 物理学 388 77.28 77.44
20 邢雪燕 100079000010645 物理学 363 80.73 76.67
21 尹秀珍 100079000010744 物理学 371 78.24 76.22
22 李振睿 100079000010754 物理学 355 80.56 75.78
23 李佳炜 100079000010682 物理学 338 83.75 75.67
24 张璐 100079000010771 物理学 377 75.17 75.28
25 李佳秀 100079000010659 物理学 380 74.00 75.00
26 徐桂滋 100079000010731 物理学 370 75.76 74.88
27 郭雪 100079000010678 物理学 353 79.15 74.87
28 冀婷婷 100079000010699 物理学 371 74.70 74.45
29 张涵虚 100079000001780 物理学 354 77.93 74.37
30 赵锦林 100079000010714 物理学 354 76.68 73.74
31 白蒙蒙 100079000010761 物理学 358 75.47 73.53
32 程亚迪 100079000010752 物理学 360 74.73 73.37
33 马嘉辉 100079000001782 物理学 375 71.44 73.22
34 马丽凤 100079000010733 物理学 348 76.73 73.17
35 刘耀中 100079000001783 物理学 356 74.97 73.08
36 王天润 100079000010653 物理学 365 72.77 72.89
37 刘畅 100079000010716 物理学 366 72.33 72.77
38 王巍 100079000010742 物理学 359 72.40 72.10
39 陈和日 100079000001791 物理学 351 73.20 71.70
40 李淑玲 100079000010683 物理学 344 72.81 70.81
41 袁思 100079000010722 物理学 367 68.19 70.79
42 秦海蓉 100079000010765 物理学 344 71.28 70.04
43 张鑫 100079000001781 物理学 353 67.17 68.89
44 赵超男 100079000010636 物理学 336 69.77 68.48
45 贾家瑞 100079000001774 物理学 349 65.65 67.73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物理学     专业代码:0702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物理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我校物理学科于2003年获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本学科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注重与材料、化学、化工、信息等学科交叉。近年来,学科发展迅速,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主持并参加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为我校理、工科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自2003年以来已培养硕士生200余人,部分毕业生在国外或国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就职于科技部、中国科协、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航天部、电子所、京东方、中芯国际等单位,现已成长为科研、教学与经济活动部门的骨干力量。

专业点分布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吉首大学 湘潭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2 物理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4 所,本次参评5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2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246 复旦大学 A
5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055 南开大学 A-
8 10183 吉林大学 A-
9 10335 浙江大学 A-
10 10486 武汉大学 A-
1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2 10558 中山大学 A-
1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4 10108 山西大学 B+
15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6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17 10247 同济大学 B+
1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9 10384 厦门大学 B+
20 10422 山东大学 B+
2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23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4 10730 兰州大学 B+
25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6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2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8 10280 上海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1 10532 湖南大学 B
32 10533 中南大学 B
33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34 10610 四川大学 B
35 10611 重庆大学 B
36 10697 西北大学 B
37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8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9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40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41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B-
42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3 10145 东北大学 B-
44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46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47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48 10459 郑州大学 B-
49 10530 湘潭大学 B-
5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51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52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53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5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6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57 10403 南昌大学 C+
58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59 10475 河南大学 C+
6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61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62 10673 云南大学 C+
63 11065 青岛大学 C+
64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5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66 10140 辽宁大学 C
67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6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C
69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71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72 10593 广西大学 C
7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74 10635 西南大学 C
7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7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79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0 10255 东华大学 C-
81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82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3 10357 安徽大学 C-
84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5 10427 济南大学 C-
8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7 10512 湖北大学 C-
88 10657 贵州大学 C-
89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物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重庆大学理学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5 本院系招生人数:37 物理学专业招生人数:30 专业代码:070200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01 量子规范场理论
02 高能物理唯象模型与理论
03 量子系统的经典模拟
04 现代量子场论及其重整化理论
05 弱电统一标准模型与超出标准模型的探讨
06 量子晶体与量子缺陷
07 缺陷场论
08 量子信息处理
09 天体物理
10 黑洞时空的引力辐射与似正规模研究
11 引力波电磁耦合系统的噪声问题研究
12 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
13 冷原子物理与量子技术
14 粒子物理理论
15 量子场论与物质微观结构
16 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
17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
18 纳米团簇及其组装材料设计理论
19 纳米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 计算凝聚态物理
21 凝聚态理论
22 缺陷物理
23 光电子功能薄膜材料与器件
24 LED封装材料与散热技术
25 表面处理与耐磨耐蚀涂层新技术
26 固体电子器件物理及应用
27 软凝聚态物质
28 纳米功能材料及器件
29 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
30 纳米材料的制备,特征及性质
31 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32 微纳电子器件
33 有机功能高分子电子结构和量子点物理
34 有机分子材料和新型材料的磁性、发光和超导电性
35 低维凝聚态物理
36 扫描探针显微术
37 计算物理学
38 功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9 纳米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40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41 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
42 超导电性及其微观机制
43 强关联电子系统
44 介观物理
45 量子输运
46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
47 低维半导体物理
48 自旋电子学
49 微纳检测技术及仪器
50 环境物理技术及应用
51 环境评估与修复技术
52 红外光电子学
53 量子光学
54 原子、光子相互作用与光谱
55 凝聚态物理中的量子场论方法
56 纳米材料在绿色能源中的应用
57 高能物理唯象理论
58 冷原子物理
59 多电子体系的电子关联理论
60 电磁波功能材料物理
61 微纳光子学更多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
④822普通物理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1.初试科目:822普通物理(含力学、热学、电磁学)
参考书目:
《力学》漆安慎等 1997;
《热学》李椿等 1991;
《电磁学》赵凯华等 1985
均为高教出版社。

2.复试科目:
①外语听力、口语;
②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教出版社,1979。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601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杜英华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822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含力学、热学、电磁学)
《力学》漆安慎等,1997;
《热学》李椿等,1991;
《电磁学》赵凯华等,1985;均为高教出版社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导师信息 历年分数线 录取比例 难度系数 研究生联系方式
01:
吴兴刚

02:
吴兴刚
郑思波

03:
周焕强
胡炳全

04:
胡炳全

05:
胡炳全
郑思波

06:
王少峰

07:
王少峰

08:
李熙涵

09:
杨孝鸿
李启秀

10:
李瑾

11:
李瑾

12:
张小龙
曹三永

13:
张小龙

14:
吴兴刚

15:
吴兴刚

16:
段晓礁

17:
段晓礁

18:
王新强

19:
王新强

20:
王新强
吴小志
蔡从中
王锐

21:
王新强
王少峰
赵铧
吴小志
胡自翔
李波
Murray
Batchelor
王锐
22:
王少峰
吴小志
王锐

23:
方亮

24:
方亮

25:
方亮

26:
王蜀霞

27:
王蜀霞

28:
胡陈果
刘如川
陈世健
周小元
肖鹏

29:
胡陈果
奚伊
刘如川
肖鹏

30:
肖鹏
周小元

31:
肖鹏
刘如川
陈世健

32:
肖鹏
奚伊
胡陈果

33:
赵铧

34:
赵铧

35:
赵铧
胡自翔

36:
蔡从中

37:
蔡从中
张月霞
38:
蔡从中

39:
王银峰

40:
王银峰

41:
王银峰

42:
周焕强

43:
周焕强
李波
胡自翔
张瑜瑜

44:
曹三永
朱家骥

45:
曹三永

46:
黄映洲

47:
熊稳
陈世健

48:
熊稳
朱家骥

49:
刘安平

50:
刘安平
孙晓楠
51:
刘安平
孙晓楠

52:
王银峰

53:
张小龙
李熙涵
魏华

54:
张瑜瑜

55:
赵铧

56:
周小元

57:
王少明

58:
Murray
Batchelor

59:
赵铧

60:
韩德专

61:
韩德专 >>更多导师信息
重庆大学物理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研人应该非常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数据信息,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考取研究生的一个最低标准。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 >>更多分数线信息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考研录取比例代表着你有多大的概率或者可能性考研成功,这是每个考研人都十分关注的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研究生报录比,顾名思义,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关系... >>更多录取信息 重庆大学物理学专业考研难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考研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学校排名,考研录取比例、招生人数、学校知名度等等很多因素,而且难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考生是否能够考研成功... >>更多难度分析 对于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考研信息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能联系到一个重庆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那么无疑就会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心里更加有底,无形当中就会增加我们的考研自信心... >>更多联系方式

物理学考研参考书: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量子力学》柯善哲、肖福康、江兴方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量子力学》(第四版)(第一卷)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
物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
物理学专业就业岗位包括:高中物理教师、初中物理教师、销售工程师、高中物理老师、初高中物理教师、物理教师、初中物理老师、物理老师、初高中物理老师、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小学 初中 高中各科优秀教师等等。
2014年 物 理 学 专 业 就 业 前 景 与 就 业 方 向
物理学专业目前发展迅速,成为物理学科中最为实用和热门的专业。 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自己的应用物理学专业。这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一些院校的应用物理学系,有其名而无其实,对应用方面的重视远远不够。如 果是一心想向应用方向发展的考生,最好还是仔细选择一个有较丰富经验的学校。物理学专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既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也具有 在应用物理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高科技开发的实际业务能力,适合在工业、交通、邮电、金融;商业等行业从事科技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物理学专业学生 所特有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具有持久的专业发展后劲和较强的开拓能力,因而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1、技术工程师
企业的工程技术工程师,一般起薪在1000~8000元/月之间。
2、研究助理
分析化验各种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般起薪在600~4000元/月之间。
3、大学教师
物理是理工科学校的必备基础教育课,一般起薪在800~12000元/月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