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北京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教育史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北京师范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教育史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教育史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教育史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中提供了有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难吗
教育史 [04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国教育史
02外国教育史
招生人数: 1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3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复试科目:笔试内容为各专业综合基础知识,外语口试,综合面试
01接收推免生2人左右
02接收推免生2人左右
教育史 [04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国教育史
02外国教育史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3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01:7人;接收推免生4人左右
02:6人;接收推免生3人左右
复试科目:笔试内容为各专业综合基础知识, 外语口试, 综合面试
以下是2020年的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申请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有志于攻读研究生的全日制高校本科三年级优秀在校生(2022年应届毕业生);

3.对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或传统文化教育领域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发展潜力,鼓励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外语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报选;

4.已经或有望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先;

5.本科前3年(前5学期)总成绩排名在该校同年级本专业前20%之内;成绩不在前20%但在科研方面有优异表现者,亦可申请。 学校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7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4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5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现有39个学科涵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科布局。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2019年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排名第277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10位。
 
 
专业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学部已经与30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和机构签订了多边或双边合作协议;作为倡导者之一,与9所世界著名教育学院组建了世界顶尖教育学院联盟。学部每年召开数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年均20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学部在校内率先开设国际硕士课程并采用全(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英文授课方式,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国际高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是全国校长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教育学部培训学院、校长培训学院、教育家书院作为全国示范性的校长和教师培训基地、全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的研究中心以及校长和教师培训的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教育行政干部、示范性校长、港澳台校长、培训者的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广受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中国教育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3教育学基础综合 笔试内容为各专业综合基础知识, 外语口试, 综合面试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现代教育论》黄济 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
 
  02外国教育史  
 
参考书目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现代教育论》黄济 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63
2019 342
 
学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
主要导师
 李子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外国高等教育史,美国学院和大学史,当代美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Email:zijiangli@bnu.edu.cn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2001.9-2004.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 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998.9-2001.7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 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87.9-1991.7 湖北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 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施克灿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
研究领域:中国教育史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1991年至199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
 
王晨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助理
研究领域:西方大学史 西方教育思想史 西方高等教育发展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2002.9-2005.7 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999.9-2002.3 就读浙江大(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4.9-1998.7 就读杭州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的教育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国家重点学科。我院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多年以来,北师大教育史学科为全国众多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教学科研骨干,为全国教育史学科和教育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教育史学科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以及学科基础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保持和扩大了在国内教育史界的优势,并在国(境)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为了让更多的优秀大学生了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史和传统文化教育专业,促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与该领域专家交流的机会,选拔优秀大学生攻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我院定于2021年7月1日—4日举办2021年第三届全国优秀大学生中外教育史和传统文化教育两个专业的线下暑期夏令营,拟在全国招收教育学、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优秀大学生营员40人,根据营员的表现作为推荐免试攻读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教育史和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依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夏令营安排
1.活动概述
夏令营规模初定40人,其中,教育史30人,传统文化教育10人。将开展“学术前沿讲座、营员与教授一对一交流、导师制学习、社会考察”等活动,让营员了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及其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加强营员对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传统文化教育等专业的认知,并同时安排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传统文化教育等专业接收2022级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选拔工作。
2.日程安排
时间 日程
2021.7.1下午 营员签到、领取资料
(报到地点:英东教育楼442;报到时间:14:00-18:00)
2021.7.2上午 1.开营仪式
2.教育史及传统文化教育前沿讲座
2021.7.2下午 夏令营营员按研究方向分组讨论
2021.7.3上午 夏令营营员汇报
2021.7.3下午 参观辅仁大学、国子监
2021.7.4上午 结营仪式
 
 
二、申请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有志于攻读研究生的全日制高校本科三年级优秀在校生(2022年应届毕业生);
3.对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或传统文化教育领域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发展潜力,鼓励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外语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报选;
4.已经或有望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先;
5.本科前3年(前5学期)总成绩排名在该校同年级本专业前20%之内;成绩不在前20%但在科研方面有优异表现者,亦可申请。
 
三、报名方法
(一)提交材料
1.《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申请表》1份(见附件1,下载填写后直接打印,签名需手写,照片请使用未经PS的证件照);
2.《申请北京师范大学夏令营专家推荐信》1封,需要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分别推荐(模板见附件2,推荐信需由专家本人在骑缝处签字);
3.本科期间本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或能证明写作能力的文字作品(文稿)一篇,字数在1万字左右;
4.由学校教务处加盖公章的本科阶段(前5学期)成绩单原件1份;
5.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
6.已发表学术论文、各类获奖证明、资格证书及其它特长证明复印件;
7.身份证复印件1份;
8.申请者和申请者监护人签字的《安全责任书》1份(见附件3)。
9.《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信息汇总表》1份。
申请人应保证申请材料真实有效,若发现有虚假成分,将取消申请人一切申请资格,并保留追责的权利。
(二)同时提交上述材料电子版与纸质版,且内容版本保持一致。
1.电子版(扫描后整理成一个PDF文件)发送至bnujysxly2021@163.com,邮件主题:2021教育史夏令营+姓名+电话;或:2021传统文化教育夏令营+姓名+电话
 2.请将纸质版个人申请材料按1—8的顺序放置(《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信息汇总表》不需纸质版),用夹子在左上角固定成册,装入A4信封,并在信封上注明“2021年夏令营报名材料”邮寄或快递至以下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442.
邮政编码:100875
联系人:刘畅
联系电话:15801586509
(三)材料接受的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20日(电子版材料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纸质材料以当地邮戳为准),逾期不再接收申请材料。
 
四、材料审核与营员录取
1.材料审核
申请人材料由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夏令营组委会进行评估,纸质材料请勿夹杂重要证书原件,一经接收,不予退还。
2.营员录取
经审核获得营员资格的学生,我院将于2021年6月23日之前通过电话及邮件通知到本人,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官网(http://fe.bnu.edu.cn/)公布录取营员名单。我院将从本次夏令营参与者中评选优秀营员颁发证书。优秀营员如获得本科学校推免资格,可于2021年9月申请推免进入我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录取同学须在2021年6月25日前回复邮件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此资格。
 
五、费用及资助
1.本次夏令营不收取任何费用,资助在营期间伙食费,住宿费和交通费自理(旅游高峰时期,建议提前预定学校周边住宿)。
2.营员须自行购买夏令营期间的意外保险,无保险不接受入营。
 
六、注意事项及问题咨询
1.如遇疫情变化,本次夏令营将改为线上举行。
2.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刘畅,电话:15801586509。
欢迎各高校2022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积极报名,来电咨询相关信息

附件1:申请表.doc
附件2:推荐信.doc
附件3:夏令营安全责任书.pdf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信息汇总表.xlsx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教育史     专业代码:040103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学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教育史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一或203日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史考研参考书: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三、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教育史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众所周知,文科类毕业生(如文、史、哲专业)就业困难,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常受到限制,教育史专业就属于其中之一。普通高校是教育史此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此外,教育史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学一些其他方面的技术,向教师、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发展。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去中、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机关、教育科研院所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各级教育出版社任编辑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和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文字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