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相关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北京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的同学注意: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北京师范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以下是2020年的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政府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4J1)
  (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本学科为整合三个一级学科相关师资力量自主设置的二级交叉学科。由公共管理(1204)一级学科主导,联合理论经济学(0201)和心理学(0402)两个一级学科,经国家有关部门公示和审核,学校主管部门批准设置。
  本学科具有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博士生导师承担“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任务。
  本学科招收香港、澳门和台湾研究生;招收外国留学生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本学科教授和副教授指导国内外访问学者。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跨学科知识基础,掌握管理学实证研究方法、经济学制度分析方法和心理学测评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既能够胜任国际化大型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管理中高级岗位,又能够独立或协助承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教学和研究任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博士研究生获得中级和高级研究、教学和实务岗位胜任力;培养硕士研究生获得协助或主导科学研究、咨询培训、管理实务岗位胜任力。
  2.学习年限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按照学校和学院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可以申请管理学硕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根据学校和学院规定以及本人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和所在系、学院和学校研究生院批准,适当延长时间。
  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按照学校和学院规定执行。
  二、专业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与实用技术研究并重,可以为硕士研究生提供至少15个研究方向(如下表1所示)。每一位导师均有主导的研究方向,其他导师参加组成导师组。研究方向,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兴趣,适时规划和调整。
表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导师组
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掌握、深化与拓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的概念框架、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 王建民柯江林于海波
王  颖
王昌海
2 战略人才胜任力 研究战略人才与组织(或国家)事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性,构建适应事业发展岗位要求的高端人才胜任力模型,提出战略人才开发解决方案。
3 可就业性与职业生涯战略管理 基于可就业性概念框架和战略管理思想,研究不同类型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管理问题。
5 心理测评与高级人才选拔 从岗位职责履行、团队角色定位和组织发展促进角度研究高级人才选拔的技术及对应的心理测评方法。 李永瑞余芸春王昌海
6 组织诊断与人力资源管理 从结构和时序等角度,对组织静态和动态特征进行诊断,并根据组织发展需要提炼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7 领导力测评与训练 从绩效管理角度定义不同组织领导力内容,并开发对应的测评工具与对应的领导力训练方案。
8 组织学习与胜任力提升 人员招聘与选拔、人力资源开发和组织学习、职业生涯、领导力、胜任特征模型、评价中心技术。 于海波
王昌海王建民
9 招聘与选拔技术开发 借鉴国际最新技术,开发适用于中国本土各类组织招聘与选拔管理的技术。
10 组织战略与组织绩效管理 实证研究组织战略与组织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诊断绩效问题,设计组织绩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 王  颖王建民
余芸春
11 组织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社会责任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计和组织行为。 柯江林余芸春
王建民
王昌海
12 心理资本与职场灵性 研究员工心理资本与职场灵性的测量、开发及其作用。
13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研究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的类型及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
14 创业与企业家职业发展战略管理 研究创业模式的类型与规律,审视成功企业家职业发展特征,为创业者提供战略选择建议和解决方案。 余芸春柯江林
于海波
15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研究国际化竞争背景下的组织变革的特征与趋势,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提出适应组织变革要求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王昌海王  颖
王建民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需修满36分学分。其中公共课8学分,学位基础课9学分,学位专业课9学分,选修课6学分。此外,还有研究实践活动和开题报告两个必修环节,各2学分。

  表3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最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科目和门数 最低学分要求
公共课  政治2门、外语1门  8学分 
学位基础课  4门(含一门方法类课程)  9学分 
学位专业课  4门  12学分 
必修环节  研究与实践活动  2学分 
开题报告  2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或公共选修课  6学分
  说明: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如选修,每人累计不超过3门。下同。
2.关于港、澳、台留学生
  来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
  2.关于外国留学生
  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课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课程(2学分)。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博士研究生不低于11学分。
  四、培养模式与考核方式
  1.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中期考核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和学院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末进行,考核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候选人选拔的重要依据。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接受本系教师和外聘专家评审。
  本专业鼓励和支持符合学院和学校规定的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
  2.博士研究生培养与考核的基本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完成。
  博士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之后,方可提出学位论文研究开题申请。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者,方可进入研究和撰写阶段。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多样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鼓励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提供可行性方案。
  论文结构、体例、字数等需符合学院和学校规定。
  2.博士生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出博士生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专业创造性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工作的能力,可以采用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或案例研究方法。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参与导师研究课题,发表相关专业的学术成果。发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按照学院和学校规定执行。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接受导师及其他合作指导教师的建议。
  本学科博士生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会,邀请非本系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主席,本系及外聘博士生导师3-4人组成评审委员会。
  本学科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原则上邀请本专业国内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主席,由非本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答辩委员会。
  六、课程设置
  1.硕士研究生课程(修订中)
  2.博士研究生课程(修订中)
  附录: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4)
  本学院开创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2001年建立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8-2012年,创办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2012年在我们的主导下,建立了学校唯一的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
  本专业本科生教育,学术发展基础与实际工作能力并重,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一流人才。培养学生奠定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知识,认识各类组织管理中个体与群体行为基本规律,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种理论与技术,学会合理使用分析工具观察、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具备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基础与能力,胜任国际营利和非营利组织、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央和省级机关人力资源管理或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应用统计学、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基础、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测评、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职业生涯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案例等。
  毕业生去向:
  近几届毕业生,半数以上保送或考取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就业者的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国家银监会、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康明斯公司等国家直属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 [1204J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不设方向
招生人数: 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5公共管理学
④806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
备  注: 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
复试科目:综合面试,笔试
人力资源管理 [1204J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不设方向
招生人数: 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5公共管理学
④806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
备  注: 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
复试科目:综合面试,笔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政府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4J1)

  (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本学科为整合三个一级学科相关师资力量自主设置的二级交叉学科。由公共管理(1204)一级学科主导,联合理论经济学(0201)和心理学(0402)两个一级学科,经国家有关部门公示和审核,学校主管部门批准设置。

  本学科具有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博士生导师承担“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任务。

  本学科招收香港、澳门和台湾研究生;招收外国留学生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本学科教授和副教授指导国内外访问学者。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跨学科知识基础,掌握管理学实证研究方法、经济学制度分析方法和心理学测评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既能够胜任国际化大型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管理中高级岗位,又能够独立或协助承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教学和研究任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博士研究生获得中级和高级研究、教学和实务岗位胜任力;培养硕士研究生获得协助或主导科学研究、咨询培训、管理实务岗位胜任力。

  2.学习年限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按照学校和学院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可以申请管理学硕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根据学校和学院规定以及本人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和所在系、学院和学校研究生院批准,适当延长时间。

  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按照学校和学院规定执行。

  二、专业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与实用技术研究并重,可以为硕士研究生提供至少15个研究方向(如下表1所示)。每一位导师均有主导的研究方向,其他导师参加组成导师组。研究方向,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兴趣,适时规划和调整。

  表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导师组

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掌握、深化与拓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的概念框架、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

王建民柯江林于海波

王  颖

王昌海

2

战略人才胜任力

研究战略人才与组织(或国家)事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性,构建适应事业发展岗位要求的高端人才胜任力模型,提出战略人才开发解决方案。

3

可就业性与职业生涯战略管理

基于可就业性概念框架和战略管理思想,研究不同类型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管理问题。

5

心理测评与高级人才选拔

从岗位职责履行、团队角色定位和组织发展促进角度研究高级人才选拔的技术及对应的心理测评方法。

李永瑞余芸春王昌海

6

组织诊断与人力资源管理

从结构和时序等角度,对组织静态和动态特征进行诊断,并根据组织发展需要提炼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7

领导力测评与训练

从绩效管理角度定义不同组织领导力内容,并开发对应的测评工具与对应的领导力训练方案。

8

组织学习与胜任力提升

人员招聘与选拔、人力资源开发和组织学习、职业生涯、领导力、胜任特征模型、评价中心技术。

于海波

王昌海王建民

9

招聘与选拔技术开发

借鉴国际最新技术,开发适用于中国本土各类组织招聘与选拔管理的技术。

10

组织战略与组织绩效管理

实证研究组织战略与组织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诊断绩效问题,设计组织绩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

王  颖王建民

余芸春

11

组织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社会责任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计和组织行为。

柯江林余芸春

王建民

王昌海

12

心理资本与职场灵性

研究员工心理资本与职场灵性的测量、开发及其作用。

13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研究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的类型及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

14

创业与企业家职业发展战略管理

研究创业模式的类型与规律,审视成功企业家职业发展特征,为创业者提供战略选择建议和解决方案。

余芸春柯江林

于海波

15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研究国际化竞争背景下的组织变革的特征与趋势,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提出适应组织变革要求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王昌海王  颖

王建民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需修满36分学分。其中公共课8学分,学位基础课9学分,学位专业课9学分,选修课6学分。此外,还有研究实践活动和开题报告两个必修环节,各2学分。

  表3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最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科目和门数

最低学分要求

公共课 

政治2门、外语1门 

8学分 

学位基础课 

4门(含一门方法类课程) 

9学分 

学位专业课 

4门 

12学分 

必修环节 

研究与实践活动 

2学分 

开题报告 

2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或公共选修课 

6学分

  说明: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如选修,每人累计不超过3门。下同。

  2.关于港、澳、台留学生

  来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

  2.关于外国留学生

  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课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课程(2学分)。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博士研究生不低于11学分。

  四、培养模式与考核方式

  1.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中期考核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和学院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末进行,考核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候选人选拔的重要依据。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接受本系教师和外聘专家评审。

  本专业鼓励和支持符合学院和学校规定的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

  2.博士研究生培养与考核的基本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完成。

  博士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之后,方可提出学位论文研究开题申请。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者,方可进入研究和撰写阶段。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多样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鼓励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提供可行性方案。

  论文结构、体例、字数等需符合学院和学校规定。

  2.博士生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出博士生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专业创造性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工作的能力,可以采用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或案例研究方法。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参与导师研究课题,发表相关专业的学术成果。发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按照学院和学校规定执行。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接受导师及其他合作指导教师的建议。

  本学科博士生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会,邀请非本系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主席,本系及外聘博士生导师3-4人组成评审委员会。

  本学科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原则上邀请本专业国内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主席,由非本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答辩委员会。

  六、课程设置

  1.硕士研究生课程(修订中)

  2.博士研究生课程(修订中)

  附录: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4)

  本学院开创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2001年建立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8-2012年,创办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2012年在我们的主导下,建立了学校唯一的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

  本专业本科生教育,学术发展基础与实际工作能力并重,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一流人才。培养学生奠定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知识,认识各类组织管理中个体与群体行为基本规律,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种理论与技术,学会合理使用分析工具观察、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具备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基础与能力,胜任国际营利和非营利组织、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央和省级机关人力资源管理或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应用统计学、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基础、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测评、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职业生涯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案例等。

  毕业生去向:

  近几届毕业生,半数以上保送或考取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就业者的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国家银监会、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康明斯公司等国家直属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 [1204J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人力资源管理
02人力资源管理(冬奥赛时实习生计划)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5公共管理学
④806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
备  注: 复试科目:综合面试,笔试
接收推免生4人左右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由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