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分数线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农业大学报录比、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群、中国农业大学学姐微信、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真题、中国农业大学专业目录、中国农业大学排名、中国农业大学保研、中国农业大学公众号、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学校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土壤学的研究生。【手机访问

Add 中国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土壤学的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考研考试科目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中国农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考研网快讯,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0年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科目代码及名称

参考书

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上册 / 陆景陵主编. -- 2版.--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植物营养学.下册 / 胡霭堂主编. -- 2版.--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土壤学 / 吕贻忠, 李保国主编. --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点击【】查看更多参考书目。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考试是生态环境类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教育部授权的相关专业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生态环境类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原理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高素质的适于 从事生态环境类科学研究的研究生,为国家培养该领域高素质的研究人才。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掌握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土壤和植物营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硕士入学考试内容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知识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常识
2.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
3.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常用术语 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解释
(二)基本原理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 土壤物理过程、土壤化学过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形成与发育过程、土壤退化过程以及土壤分类与分布的基本原理。
2.  营养元素的功能、养分吸收机理、养分运输与再利用、土壤养分有效性、植物对营养逆境的适应性、肥料的基本性质、肥料的合理施用原理等。 
(三)基本问题分析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现象分析、土壤过程机理分析、土壤实际问题分析;
2.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成因分析、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问题分析、肥料施用中的问题分析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土壤学知识75分,植物营养学知识75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基础知识   30分
名词解释题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基本原理  30分
简答题 6 题, 每小题5分,共30分
    基本问题分析:90分
    论述题 6题, 每题15分,共90分
    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考试是生态环境类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教育部授权的相关专业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生态环境类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原理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高素质的适于从事生态环境类科学研究的研究生,为国家培养该领域高素质的研究人才。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掌握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土壤和植物营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硕士入学考试内容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知识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常识
    2.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
    3.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常用术语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解释
    (二)基本原理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物理过程、土壤化学过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形成与发育过程、土壤退化过程以及土壤分类与分布的基本原理。
    2.营养元素的功能、养分吸收机理、养分运输与再利用、土壤养分有效性、植物对营养逆境的适应性、肥料的基本性质、肥料的合理施用原理等。
    (三)基本问题分析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现象分析、土壤过程机理分析、土壤实际问题分析;
    2.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成因分析、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问题分析、肥料施用中的问题分析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土壤学知识75分,植物营养学知识75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基础知识30分
    名词解释题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基本原理30分
    简答题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基本问题分析:90分
    论述题6题,每题15分,共90分
土壤学 [0903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国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土壤物理过程与环境
02土壤化学过程与养分管理
03土壤生物学过程与土壤健康
04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
05耕地保育与可持续利用
06节水技术与水分高效利用
招生人数: 1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数学(自命)或702化学(自命)
④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备  注:
    863土壤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土壤学考试是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经教育部授权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自主命题的考试科目,旨在选拔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农业科技人员进入专业硕士学位的学习。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土壤学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土壤学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备较为全面的土壤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土壤学理论分析能力。
    (3)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土壤学理论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土壤学考试由“土壤学基础知识”和“土壤学理论分析与综合应用”两部分组成。
    (一)土壤学基础知识
    土壤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质地与结构
    2.土壤水
    3.土壤热量
    4.土壤胶体与特性
    5.土壤酸碱性与酸碱缓冲性
    6.土壤氧化还原性
    7.土壤生物种类与功能
    8.土壤氮素的形态与转化
    9.土壤磷素形态与转化
    10.土壤钾、钙、镁、硫、微量元素的形态与有效性
    11.土壤母质的来源与类型
    12.土壤形成因素
    13.土壤形成中的物质循环与代表性成土过程
    14.土壤发育与剖面
    15.地带性分布概念与世界主要土壤分类系统
    16.我国土壤分布状况
    17.土壤质量概念与评价
    18.土壤退化概念与主要类型
    19.土壤调查基本原则与方法
    20.土壤信息系统组成
    (二)土壤学理论分析与综合应用
    土壤学理论分析与综合应用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肥力评价原则与实例分析
    2.土壤水、气、热状况的调控手段与实例分析
    3.土壤酸碱性的意义与调节途径
    4.土壤生物与土传病害、连作障碍关系分析与防治措施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全球碳循环
    6.土壤养分有效性与调控
    7.土壤过程与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与实例分析
    8.土壤过程与温室气体排放
    9.农田、园艺、草原、城市土壤特征分析
    10.土壤学与现实问题(如再生水灌溉、垃圾施肥、食品安全、碳贸易,等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土壤学基础知识部分90分,土壤学理论分析与综合应用部分6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土壤学基础知识90分
    填空,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判断,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名词解释,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土壤学理论分析与综合应用60分
    理论综合论述:2题,共40分
    实例应用分析或社会热点问题:1-2题,共20分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壤学     专业代码:090301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介绍

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该专业2018年招生(学术、全日制)

专业点分布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9 所,本次参评1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A-
4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B+
5 10635 西南大学 B+
6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7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B
8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B
9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B
10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B
11 10193 吉林农业大学 B-
12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13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14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C+
15 10113 山西农业大学 C+
16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C+
17 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C+
18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19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20 10676 云南农业大学 C
21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22 10435 青岛农业大学 C-
23 11117 扬州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9 所,本次参评1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A-
4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B+
5 10635 西南大学 B+
6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7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B
8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B
9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B
10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B
11 10193 吉林农业大学 B-
12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13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14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C+
15 10113 山西农业大学 C+
16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C+
17 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C+
18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19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20 10676 云南农业大学 C
21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22 10435 青岛农业大学 C-
23 11117 扬州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土壤学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华中农业大学 A+ 3 中国农业大学 A 5 南京农业大学 A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6 西南大学 A
 
B+等(10个):沈阳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扬州大学
 
B等(9个):北京林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浙江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C等(7个):名单略

2015-2016年土壤学专业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农业大学 5★ 37
2 南京农业大学 5★ 37
3 浙江大学 4★ 37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37
5 华中农业大学 4★ 37
6 沈阳农业大学 4★ 37
7 西南大学 4★ 37
8 山东农业大学 3★ 37
9 河北农业大学 3★ 37
10 华南农业大学 3★ 37
11 吉林农业大学 3★ 37
12 内蒙古农业大学 3★ 37
13 湖南农业大学 3★ 37
14 北京林业大学 3★ 37
15 福建农林大学 3★ 37
16 山西农业大学 3★ 37
17 河海大学 3★ 37
18 贵州大学 3★ 37
19 浙江农林大学 2★ 37
20 东北农业大学 2★ 37
 
土壤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2 化学 或 635 高等数学
④810 土壤学 或 821 环境学概论 

土壤学考研参考书:
612 化学
1.(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或面向21世纪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章维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
2. (1)《无机及分析化学》,兰叶青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635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Ⅰ》王凯捷主编,高教出版社, 《高等数学Ⅱ》杨棋喻主编,高教出版社;
《线性代数》 张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同济大学编。
810 土壤学
《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21 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 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环境学导论》 何强、井文涌、王翊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土壤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倍受社会关注,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重要性也逐渐凸现出来。我国是农林科技人员短缺的国家。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3060.5万人,其中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80.4万人,占2.6%。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发达国家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三十到四十,而我国则是万分之一,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与我农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然而,一方面是农林生产第一线急需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是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家不愿意到基层去工作。
近几年农林专业的就业出现了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再加上政府这些年对于农业的深切关注,曾倍受冷落的农林专业已越来越显示出黑马的潜质。所以,本专业的毕业生只要愿意到基层去,就业前景就不错。
毕业生可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资源、环境、生态、土地、信息管理等众多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或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