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研论坛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长春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长春中医药大学报录比、长春中医药大学考研群、长春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长春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长春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长春中医药大学排名、长春中医药大学保研、长春中医药大学公众号、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长春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研论坛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长春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研论坛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长春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运用研究(02)《内经》理论体系本质特征的研究
(03)《内经》病因病机理论的研究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中医综合(学术型)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0)中医综合(学术型)
④(--)无
备  注: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长春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五运六气理论与运用研究
02《内经》理论体系本质特征的研究
03《内经》病因病机理论的研究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10中医综合"














备  注: 内经




◇专业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
◇专业课:内经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专业代码:100501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学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98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是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1999年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安徽省首批博士后岗位学科,学科建设经费达700余万元。学科为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新安医学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主干,拥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2008年学科所在的中医学专业成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教学团队被遴选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中医基础理论被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先后承担省教学研究项目5项,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30余部,为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主编与副主编单位,国家级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专论》副主编单位,获全国中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优秀图书一等奖各1项、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3项,获国家三类新药批号1项、发明专利1项、科研成果转让1项,直接经济效益120万元。
学科在探索中医基础理论认识规律的过程中,注重方法学的改进,注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在继承名老中医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实验技术与方法研究中医理论,主要围绕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及其应用、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体质学说、内经研究等方向开展一系列研究。首创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首次系统提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提出“肾精-脑髓”相关理论,采用中医治法、病证和方药的不同角度互补研究,不同治法比较研究,首次开展了益气活血法、补肾生髓法对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较为系统的研究,对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和体外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缺氧诱导模型增殖分化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与调控影响的研究,查新表明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对该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提出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是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法,鉴于化湿法在中医临床中特色地位,开展化湿法研究。在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研究中,着重对中医藏象学说进行深入探索挖掘,并注意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揭示藏象本质、内在规律及将其指导临床应用,同时注意挖掘新安医家对藏象学说的阐发和创新。运用文献学、临床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医体质理论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学科重视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源流中探讨理论实质,同时注重中医传统文化发掘与研究,使中医学理论有一个坚实人文基础,以利于引导其正确发展。
学位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人。学科带头人王键教授为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专家银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首批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9年被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学科拥有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安徽中医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两人破格晋升教授。目前学科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已经形成了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2.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研究;3.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研究;4.《内经》养生学说研究;5.新安医学学术经验研究;6.中医体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皖南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5 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中医基础理论考研参考书: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含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高思华、王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年 6 月出版
《内经讲义》,贺娟、苏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年 6 月出
307中医综合:300分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作为中医学的最基础的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优势,但不能作为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建议广大学生能在学好该学科的基础上,多拓展其他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将对就业大有好处。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以及在一线医药卫生事业机构从事建设、管理、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