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成都体育学院考研分数线、成都体育学院报录比、成都体育学院考研群、成都体育学院学姐微信、成都体育学院考研真题、成都体育学院专业目录、成都体育学院排名、成都体育学院保研、成都体育学院公众号、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体育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成都体育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考研参考书目


  姓名:付乙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55年08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与消除手段;健美健身养身与科学运动训练
  
  
  个人简介:
  毕业学校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
  
  (曾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担任内科临床医师);
  
  教学:担任运动解剖学教研室各门课程至今;
  
  科研:先后承担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参加编写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目前正承担与完成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
  
  健美健身养身与科学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课题

  1 于08年12月承担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运动性失眠心理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课题组长(项目编号:2008SZ0238)
  2 于10年12月承担省教育厅应用基础科研项目《运动性失眠 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课题组长(项目编号:10ZC061)

  文章

  1《 Health with Sport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8th Asian Federation of Sports Mediccine Congress , Poster , 200505 Tokyo. 论文摘要P114 日本东京
  2《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fatigue of sport 》 The 9th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Sports Science Congress, Poster, 200506 Shanghai.论文摘要P24 上海
  3《中药对脾胃失调肾阴虚运动员微量元素与免疫参数的影响》第十届全运会2005年10月 南京 P110第一作者
  4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 and free radical》 XXIX FIMS World Congress of Sports Mediccine , Poster ,Beijing , 200606.北京 论文摘要P357第一作者
  5 《中药与小鼠游泳后中枢单胺类神经介质的实验研究》全国解剖学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录用 2006,10南京 第一作者
  6 《力竭运动与单胺类神经介质的实验研究》全国运动解剖学会录用 2006,12沈阳 第一作者
  7《中医药对运动员微量元素与免疫参数的影响》上海国际运动医学研讨会 FIMS World Congress of Sports Mediccine , Shanghai , 200710. 论文摘要P83 第一作者
  8《 RESEARCH ON CONTENT OF CALCIUM IN FEMALE RAT’S FEMUR》20080801-05,第29届奥林匹克科学大会 广州 ,论文摘要(Ⅱ)P174 第一作者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Sport. Augest 2008:17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袁琼嘉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56年12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与消除手段,运动康复与健康促进,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袁琼嘉、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精品课程(运动解剖学)负责人、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解剖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生理生化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解剖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从事运动性疲劳机制的研究工作。近5年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其中《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与药物干预手段应用与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所主持的教改课题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被EI收录,1篇被Medline收录,并被BioMedLib检索系统评选为相关领域内十大最佳论文(top 10)之首。多次参加奥运会科学大会、世界运动医学会议、亚洲微循环学术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沙川华 性别:女 出生年月: 1958年6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技术的生物学评价;武术套路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沙川华,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承担学院多层次解剖学教学工作,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舞蹈解剖学以及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肌肉训练,近三年又承担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人体结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2)运动损伤机理及预防研究;3)体育动作(尤其是武术技术动作)的核心力量训练与运动链研究。近年来,作为主编出版专著《运动解剖学实用学习手册》,为学生学习提供参考资料。主持及参加科研课题5项,其中,四川省科技厅课题1项、四川省体育局课题1项、四川省教育厅课题2项、中国武术研究院课题1项。在《体育科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中文心核期刊与一般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一篇被EI收录。撰写的学术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交流。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如下。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人类腕关节软骨板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四川省体育局资助项目 2005年 (05STK017)
  (2)人体腕纤维软骨复合体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年(D100401)
  (3)人体膝关节半月板生物力学特征实验研究 四川省科技厅基金项目2010年(2010JY0077)
  (4)人体“核心区”肌肉力量训练的跟踪测试与功能评价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11ZA197)
  (5)武术套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2012年(WSH2012D040)

  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人体前臂肌腱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体育科学 2010,30(3)。
  (2)胎儿与成人腕关节软骨盘组织结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预防医学杂志,2007,34(23)
  (3)成人腕关节软骨盘形态学研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
  (4)武术运动员年龄变化与关节运动幅度变化的关系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3(5)
  (5)膝关节半月板疲劳状态下组织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3(2)
  (6)Research on the relatiomship between blood-type, finger-print and pick of table players Prbisher: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iton Sports Science Congress People,s Spoets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a8 Tiyuguan Road,Chongwen District ,Bejing,CHINA. ISBN: 978-7-5009-3122-5 288-290 2005年。
  (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iCBBE 2011 Proceedings-Volume2,1794—1798 EI收录

  3、专著: 《运动解剖学实用学习手册》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11,3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096075


  姓名:古福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7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技术诊断,骨骼肌肉的生物力学
  
  1989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生物力学专业,1989年9月至今,在成都体育学院从事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省部级课题三项,厅局级课题二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实验》,参编《运动生物力学》教材一本;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振动波在振动训练中对肌肉作用效果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272068,第一主研。

  《振动刺激对肌肉健康及肌力素质的影响》,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项目编号:2009JY0088,第三主研。

  《人体运动计算机仿真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独立完成,2007年5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熊若虹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与治未病,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性疾病
  

  个人简介: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
(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Over-expression of genes and proteins of 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s (USPs) and proteasome subunits (PSs)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observed by the methods of RFDD-PCR and proteomics、《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2、September 2006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代毅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58年11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 运动与健康促进;大众健美健身训练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大学本科,同年留校任教。
  1983-1984年:在重庆医学院进修。
  1993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3至今: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体育保健与测量评价教研室任教,担任本科及研究生“运动生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健康体适能理论与实践”及“国民体质监测”等课程教学。
  
  科研成果:
  本人长期从事大众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运动促进中老年人群健康、核心力量训练与康复、运动减脂等相关研究,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科技厅6项省部级研究项目。主研参与完成了近10项省部级项目。在核心期刊和全国一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作为主编出版《健身理论与方法》专著一部。2008年获成都体育学院首届科学研究贡献奖三等奖。2012年以第一作者获得四川省政府奖“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社会工作经历:
  本人自1993年起在成都市健身俱乐部担任顾问、管理、训练及培训工作。曾在青岛英派斯大康股份有限公司连锁健身俱乐部——成都英派斯健身俱乐部从事管理工作、担任总教练及顾问,长期在健身俱乐部从事健身普拉提、抗阻训练团体课程的教学和私人教练训练及培训工作。担任西南地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主讲师。长期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健身运动与健康学术讲座和实践培训工作。
  
  获得证书:
  获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书,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AASFP亚洲专业体适能教练和高级私人教练证书、普拉提教练证书及印度瑜伽教练证书。
  


  
  姓名: 黎万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4年8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 中医药对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开发,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创伤
  

  个人简介: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中年知识分子健康机能评定系统的研究》,体育科学杂志,2004年7月
  《伤肿速消痛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华医药卫生研究杂志2007年,第二期。
  《屈曲位牵项后伸回旋手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3月第二卷3期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李良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年10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李良刚教授、海归、博士、教研室主任

  联系电话: 18980971327

  研究内容: 运动体能、营养及细胞能量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在研课题: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高级别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有充足的科研经 费(50多万)培养研究生
  李良刚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面上项目评议人、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学会常务理事。获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博士后资金资助作迪肯大学访问学者。任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专业2010年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生物医学信息处理专业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主席。现所承担的高级别国家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提供良好个人发展机会。其研究成果已在多个核心期刊包括SCI、Medline、ISTP源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一、在研课题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目前在研科研经费达50多万,已在多个核心期刊包括SCI、Medline、ISTP源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1) 2010.1-2011.12 (主持,项目负责人)
  名称:“CaMK通过HDAC5转录运动诱导性骨骼肌细胞GLUT4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30971417/C140501
  经费:28万+配套14万=42万
  2) 2010.01-2011.12(主研)
  名称:“心肌收缩力变力性监测可信机理的研究”
  来源:四川省科技厅
  编号:(2008JY0153)
  经费:4万
  3) 2010-2011.12 (主持,项目负责人)
  名称:靶向提高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能力的运动体能训练新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点建设期专项资助项目

  编号:B304002

  经费:4万
  4) 2007.1-2010.12(主持,项目负责人)

  名称:“AMPK对运动中肌糖原的调节作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2007年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

  编号: 07ZY029-097

  经费: 4万
 


  
  姓名:刘北湘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4年05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技术的生物学评价
    

  一、学习经历
  1976年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数学系,主要学习课程有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运筹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1978至1982年参加湖南高师函授数学专业学习,主要学习课程有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1983至1985年在北京体育学院进修,主要学习课程有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篮球等。1988至1991年在成都体院读研究生(是该院第1位运动生物力学专业研究生),同时在成都科技大学力学系选课,主要学习课程有生物力学、材料力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编程、体育基础知识等,共完成工学、教育学两个系列的学位课程。1991年研究生毕业,同年获成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76至1988年在湖南湘西自治州体委担任文化课教师。1986年晋升中级技术职称(教练员系列教练级)。1991年开始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力学室担任教师,先后担任过的教学课程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程序设计(管理专业)、理论力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研究生)、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研究生)。2000年晋升副教授。
  
  三、科研经历
  负责课题:国家体委课题1991年《发展肌肉爆发力的最大动量训练法研究》、1995年《肌肉爆发力最大动量训练法实施问题研究》;成都体院教改课题2002年《运动技术录像解析教学实验软件》、2005年《运动生物力学教学辅助系统研制》;四川省体育局课题2004年《运动技术录像解析与分析系统》;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课题2006年《运动技术录像分析软件研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2008年《教育现代化与我省高等教育软件资源建设问题研究》; 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 振动刺激对肌肉健康及肌力素质的影响》2009,(在研)。

  参与课题:国家体育总局课题2001年《弓_箭系统静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奥运会攻关课题2002年《压水花技术效果水下监测与综合分析》;国家体育总局基础研究课题2005年《运动预防和康复治疗下腰痛的研究》;四川省科技厅课题2006年《人体运动机能测评与监督项目平台》。
  
  期刊论文:《发展肌肉爆发力“最大动量训练法”实施问题的研究》体育科学1996年;《运动生物力学局域网考试管理系统设计思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运动技术录像解析教学实验软件的开发》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挺举技术分析中的主要特征点数据指标》体育学刊2008年,《主要特征点数据在抓举技术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等三十余篇。
  
  

运动医学 [10021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成都体育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临床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医药防治运动损伤的机理研究与开发(02)全民健身与运动训练医务监督(03)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04)运动与治未病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备  注:


  姓名:蓝肇熙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9年07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 运动与治未病,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性疾病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桃红四物汤对大鼠损伤血淤证的影响 华西药学杂志2008(署名第一)
  桃红四物汤对大鼠损伤血瘀证中IL-6、IL-10的影响 四川中医2008(署名第一)
  损伤血瘀证中PAF变化及桃红四物汤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07(署名第一)
  骨立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四川中医2006(署名第一)
  骨立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四川中医2006(署名第一)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王煜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8年02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全民健身与运动训练医务监督,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创伤
  
  1982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医学专业,现任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副主任、教授,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科)专业和运动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担任成都医学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中医学会骨伤科专委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分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分会常委等学术组织职务。
  
  1982年1月毕业于我院运动医学系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曾先后师从于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我省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张希彬教授以及陈耀福教授,并先后在我院青年教师进修班和安徽医科大学运动医学康复科学习。2000年9月至2002年7月参加成都体育学院举办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顺利结业。2002年被评聘为运动医学教授。1996年4月经省职改办确认具备中医骨伤科副主任医师资格,被聘为副主任医师。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优秀赛艇运动员刘稀蓉参加全运会赛前医务监督及损伤防治的研究》、《一九九四年广岛亚运会中国击剑队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课题-击剑运动运动损伤防治问题的研究》、《优秀跳远运动员训练中的医务监督及运动创伤防治的研究》、《九运会优秀艺体运动员训练中的医务监督及运动损伤防治的研究》、《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功能特点的比较研究》等部委课题以及省市院管课题的研究工作,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4部,编写教材5部,约计100余万字。发表论文20余篇,在国内外杂志和有关国内外会议上公开发表和交流。
  
  此外,还长期在我院附属体育医院从事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工作,并受聘于中国击剑队、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重庆市体工队、澳门体育发展局运动医学中心、四川省艺术体操队等单位进行运动创伤的临床工作,其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和较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医风医德好,受到患者的好评。曾分别代表四川省、重庆市、澳门地区参加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1995年全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1998年第十三届亚洲运动会、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和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作为四川省艺术体操队随队医生工作均圆满完成任务。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李雪 性别:女 出生年月: 1978年11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 运动与健康促进
  
  200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9年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硕士毕业留校,担任运动医学系解剖教研室教学秘书、助教;2006年晋升讲师;2009年担任解剖教研室副主任;2011年晋升副教授,并担任教研室主任,同时兼任运动医学系运动人体科学党支部书记工作。2006-2011年,连续五年获成都体育学院年度“先进个人”;2007年获成都市“一专多能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2010年参加学院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获系一等奖、学院二等奖;2012年代表学校参加“四川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理科组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与健康促进,特别是在运动促进机体健康、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等领域,具有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4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科研及教学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成都体育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期在《中国体育科技》、《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学术论文多次入选国内外学术会议。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一、主持课题
  1.2005年,成都体育学院科研项目:运动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YJ0504,已结题);
  2.2008年,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运动对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延缓衰老的运动干预对策研究(2008JY0124,已结题);
  3.2009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不同负荷运动对衰老小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09ZC037,已结题);
  4.2009年,四川省体育局资助项目:不同负荷运动对衰老小鼠骨骼肌bc1-2、bax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09STK022,已结题);
  5.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点建设重点项目:ROS介导NF-κB信号通路在不同负荷运动后骨骼肌增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在研项目);
  6. 2011年,成都体育学院教学改革课题:厚基础、重实践、拓方法、展特色——《运动解剖学》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7.2012年,成都体育学院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项目: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教、研”综合能力培养与实践;
  8.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领域攻关项目:有氧运动对衰老海马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在研项目)。
 
   二、发表学术论文/专著
  1.专著:《运动解剖学实用学习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 978-7-5364-7164-1),2011.03,20万字,副主编;
  2.教材:《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肌肉训练》,院内自编教材,2010.03,15万字,副主编;
  3.不同负荷运动对大鼠大脑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3):111-113,第一作者;
  4.过度训练大鼠大脑微血管超微结构和三维构筑变化,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2):219-221,第一作者;
  5.运动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8,35(9):1693-1695,第一作者;
  6.四川震后肢残学生一般现状调查、运动能力测评与体育康复对策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219-221,第一作者;
  7.The influence of exercise on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in different cerebral areas of rats with chronic stress,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Sport. 2008.08. 第一作者.
  8.Effects of exercise on microstructure of cerebral cortex microcirculati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Sport. 2008.08. 第一作者.
  9.Research of Exercises on NE,DA,5-HT and 5-HIAA in Different Cerebral Areas of Rats With Depression. 3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eurorestoratology. 2010.04.第一作者.
  10.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xercise Load on Microstructures and 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of Cerebral Microvessels in Rats. The 16th Asian Games Science Congress. 2010.10.第一作者.
  11.自由基介导NF-κB表达变化对不同负荷有氧运动后衰老小鼠骨骼肌作用研究.5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APCESS).2011.第一作者.
  12.Effects of overtraining on the ultrastructure changes and 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of rats’ cerebral microvessels.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Engineering,(ICBBE). 2011.05. 第二作者.已被EI收录.
  13.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in human wrist.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Engineering,(ICBBE). 2011.05.第四作者.已被EI收录.
  14.Effects of Free Radical Mediator NF-κB Expression Change on Muscles in Aging Mice after Various Load Aerobic Training.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Sport 2012 (ICSEMIS 2012). Glasgow, UK, 19-24 July 2012, Oral Presentation. .第一作者.
  15.Evaluation of Physical Fun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Physically Disabled Students after "5.12" Mega-earthquak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Sport 2012 (ICSEMIS 2012). Glasgow, UK, 19-24 July 2012, poster presentation. .第一作者.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运动医学 [10021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成都体育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临床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运动伤病防治(02)竞技体育医务监督
(03)运动与慢病防治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备  注: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的联系方式
电话:028-85090367
微信号:SSMH1960 
Email: ydyxx@cdsu.edu.cn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体院路2号 邮编:610041


  
  姓名:赵燕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3年10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体育运动与健康调控
  
  
  个人简介
  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内科学(感染病学)
  专业,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2005年6月在四川大
  学基础与法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深造学习。2005年6月-至今在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西医教研室工作。目前担任的主要课
  程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
  学、传染病学、老年病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本科教学及
  研究生课程运动免疫学、人类遗传学的教学。v与北大医学部中
  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四川大学等多个研究室有着长期良好的
  科研合作关系。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孙小敏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2年4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康复与健康促进
  

  个人简介: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
(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1)运动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研究 2004.11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第一作者)
  2)《被动运动和外源性NGF对失神经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第12卷第42期 (第一作者)(2008-12)
  3)《四川省竞技体育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与分析》 四川体育科学 2007.3 (第一作者)
  刊号:ISSN 1007-6891 CN51-1136/G8
  4)《运动减肥营养》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运动医学 [10021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成都体育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临床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医药防治运动损伤的机理研究与开发(02)全民健身与运动训练医务监督(03)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04)运动与治未病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备  注: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原为运动医学系)是在贺龙元帅倡导和关怀下,由我国著名的武术家、中医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带领创建的。1958年创立我国第一所体育医院即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主要为国家队高水平运动员治疗伤病。1960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运动医学系,开始为国家和省市运动队培养运动医学方面的医生。2010年学校创设了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2015年建立了郑怀贤骨伤研究所。2016年9月,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系、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及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合并,成立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目前设有三个系,即运动医学系、运动人体科学系、运动康复系,开设了中医学、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四个本科专业,还设有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人体科学5个硕士科学学位和中医学一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是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学两个专业的博士培养单位。被收列入《世界医学院系大典》(《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Directory》IMED)。
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和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围绕竞技体育训练、国民体质健康和骨伤科事业的总体需求进行研发,主要承担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康复治疗学、中医骨伤科学等相关领域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并接收培养相关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拥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的挖掘及革新研究; 运动损伤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运动创伤防治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研发与应用研究;运动康复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运动促进健康研究。
附属体育医院作为我国最早的体育医院,以中医骨伤、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为主要诊疗领域,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专科教学医院,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国家部分体育运动队伤病防治基地,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运动医学     专业代码:100216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临床医学

专业介绍

本专业研究运动和缺乏运动给人体带来的生理、病理问题及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从医学角度阐明体力活动及静态生活方式影响健康和在各种慢性疾病病因学中的作用,并且为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研究提供医学手段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运用医学技术和知识对运动监督和指导,防治运动伤病、保障运动员健康、提高运动成绩。本专业授医学硕士学位。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北京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泰山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西安体育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1002 临床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2 所,本次参评4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4 10246 复旦大学 A
5 10001 北京大学 A-
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A-
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8 10533 中南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2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3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16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B+
17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18 10459 郑州大学 B
19 10486 武汉大学 B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247 同济大学 B
26 10055 南开大学 B-
27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8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1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32 10403 南昌大学 B-
3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B-
3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B-
35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6 10427 济南大学 C+
37 10559 暨南大学 C+
38 10560 汕头大学 C+
39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40 10730 兰州大学 C+
41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2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43 11065 青岛大学 C+
44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5 10184 延边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04 南通大学 C
48 10384 厦门大学 C
49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50 10571 广东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075 河北大学 C-
53 10132 内蒙古医科大学 C-
54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55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6 10475 河南大学 C-
57 10632 西南医科大学 C-
58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59 10743 青海大学 C-
60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运动医学     专业代码:105115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临床医学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青海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2 所,本次参评4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4 10246 复旦大学 A
5 10001 北京大学 A-
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A-
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8 10533 中南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2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3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16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B+
17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18 10459 郑州大学 B
19 10486 武汉大学 B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247 同济大学 B
26 10055 南开大学 B-
27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8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1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32 10403 南昌大学 B-
3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B-
3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B-
35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6 10427 济南大学 C+
37 10559 暨南大学 C+
38 10560 汕头大学 C+
39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40 10730 兰州大学 C+
41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2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43 11065 青岛大学 C+
44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5 10184 延边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04 南通大学 C
48 10384 厦门大学 C
49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50 10571 广东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075 河北大学 C-
53 10132 内蒙古医科大学 C-
54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55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6 10475 河南大学 C-
57 10632 西南医科大学 C-
58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59 10743 青海大学 C-
60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运动医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6西医综合
本专业01方向限推荐免试;考试科目③:02方向西医综合、卫生综合(一)任选一门,03方向限考西医综合。
 
运动医学考研参考书:
初试科目01.膝关节韧带与软骨损伤的修复与重建
02.运动、营养与代谢综合征
03.运动创伤临床病理学
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6西医综合 、762卫生综合(一)
备注1.系所说明:本系计划招生53~55人。临床医学分医学科学学位(专业代码前4位为"1002")硕士研究生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前4位为"4502")研究生两类招生,其中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报考。
2.本专业01方向限推荐免试;考试科目③:02方向西医综合、卫生综合(一)任选一门,03方向限考西医综合。
 
运动医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就业面较宽,既可到医学研究部门、医学院校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也可到各高等院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部门工作。
就业前景
近年来随着医学、体育科学和其他现代科学的发展,根据竞技运动提高成绩、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病伤残者对体育医疗康复的需求,运动医学的内涵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并日臻完善。
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受到国际体育界人士的重视。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新世纪席卷而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科学技术革命也为运动医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由此可见,运动医学的研究、教学、临床专业,都需要中高级的人才,运动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前景非常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