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考研网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相关专业

Add 东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东南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的同学注意: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末,师资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的良好选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考研复试经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23号上午笔试,我选的抗震防灾,总分150,3个小时。笔试完休息15分钟,英语听力测试,满分25,四级英语听力难度。

  24号上午英语面试,我自我介绍时间很短,老师说了句:You save our time,heihei。其实老师也没听,我自我介绍里介绍过我本科学过的课,老师又提问问了一遍,还问了我老师。然后就是一堆其他问题,我说我会c++,matlab,ctex等软件。

  24号下午专业面试,进去后先自我介绍,三分钟,然后抽题。

  生活题:如果你有机会读博,当公务员,进施工单位,设计院,你会选择什么?这道题是想考你是否有读博倾向,老师一般都比较喜欢学生读博,然后你懂得。我当时回答是:如果我研究生做科研做的比较好,又有机会读博,我会选择读博。现在从网上了解的信息比较多,我知道土木这个行业读博后当老师是土木这个行业最好的职位;然后哪位唱红脸的老师,就说现在当老师也不容易,评个副教授多难?这问我答的不好,我说我现在可能没感觉到什么经济压力,认为当老师把科研做好就行了。

  专业题:我抽到的是混凝土三向受压,混凝土性能怎么改变?在工程中有什么应用?这题很简单。

  然后老师就开始问我复试考的什么?我说抗震,然后让我画水平地震系数的那图,并解释每个拐点的含义。接着老师问我残余应力是什么?桥柱的破坏特征?问我的问题,都比较简单,老师可能看我是跨专业考的,所以问的比较基础。但是等我回答出来后,哪位唱红脸的老师,接着基础题抛出两道比较难的,我直接说不会了,题是什么我都忘了。旁边有位好老师,说数学转过来的,知道这些不错了。专业题算蒙混过关了。接着老师聊聊了我的家乡,然后问我怎么没有家乡的口音,我说我从大一来被笑多了,就改了些,然后举了个家乡常见的口音错误:胡锦涛我们家乡口音说成fu锦涛,把老师逗乐了。接着问我为什么要读土木的研,为什么大一转专业不转土木,你旁听土木的课不和本专业的课冲突嘛?后两问还是比较尖锐,还好答的比较好。

  面试出来后,我就知道我面试算过了。总结我的面试经验,两个字:自信。其实我是一个怯场的人,在学生会不敢当着超过20人的场合给干事们训话。但是这次面试,真的有种hold住场面的感觉,从你进入面试场,老师就开是观察你,你说话语速是否加快,说话是是否低头,和老师交谈是否敢对望老师,声音是否洪亮等等。面试老师也很和蔼,下界学弟学妹们不要对面试太担心,面试题主要来自混凝土、钢结构和你复试笔试那本书,请注意。
  
  抗震防灾笔试题回忆
  大题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很简单,记得验算最小地震剪力。
  大题2:底部剪力法;需要知道怎么算弯矩,算剪力时记得考虑鞭端效应。
  简答题:解释隔振和减震的原理;耐火极限;为什么地步框架,上部砖房的结构在汶川地震中底部破坏严重;怎样形成整体破坏机制;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以及他们的关系;框架结构中延性原则?
  判断题:桥梁抗震是根据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来计算的嘛?为什么同样地震烈度,远震中距破坏严重?地震只有一个烈度,一个震级?混凝土强度要适中,对吗?为什么砌体结构中,横强要有最小间距?还考了延性,考了两题,我学都不好,没记住,请注意,判断题要说明理由。

  我折算后107,算中等成绩吧。我哥们他考弹性力学,折算后104.如果你想笔试成绩130左右,你选建筑结构设计,因为最后你的分数会是你所考分数乘一个大于1的系数,我这门肯定是乘以低于1的系数;但是选建筑结构设计风险极大,因为建筑结构设计很难。想考个110左右,就选其他几门吧。

  最后说一句,东大复试很公平,我们84人进复试(今年卓越招生计划,多保了很多人),录取66人,被刷的还能进专硕,现在为止我没有听到东大土木复试不公平的调子,照顾本校可能有这么一点,但是你当你选择考东大时,你就应当考虑这些进去,而且本校的可以复试完,马上进实验室,他的哪一点点优惠是用未来5个月的时间换来的。在说我们土木刷人,如果你考370,,很不幸刷了你,肯定不是因为你学校出身差,而是因为你复试没表现好,东大给了你咸鱼翻身的机会,你没有把握住。或者说你准备考研过程中,还不够努力,踩着复试线参加复试。

  东大很公平,只要你够努力,有实力,就一定能进东大。 林老师:83794727 ►个人简介:
陆金钰,男,1981年0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助理,建筑工程系支部委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负责人。中国计算机软件程序员。2003年于浙江大学建工学院获学士学位,2008年于浙江大学建工学院获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于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至今。

目前主要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形态分析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钢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评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研究、建筑高性能结构钢抗震性能研究、基于性能的高层混凝土结构FRP抗震加固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合作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主要成员参加“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标准专项科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等10余项,成果鉴定1项,完成多项空间结构/钢结构横向科研项目。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东南大学教改项目1项,参编教材编著2本。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多次获奖,指导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连续3次获东南大学奖教金。2003年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颁发的“詹天佑土木工程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2008年获浙江省优秀博士毕业生、浙江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报告,目前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3篇。任IESJournalPartA:CivilandStructuralEngineering特邀编辑,ASCE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Proc.IMechEPartC: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Science,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联系方式:
Email:davidjingyu@gmail.com

►学习和工作简历:
1、2012.04晋升副教授
2、2010.08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访问学者
3、2010.01–2010.02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访问学者
4、2009.06–现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5、2008.07–2009.06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博士后
6、2003.09–2008.06浙江大学建工学院结构工程博士(免试直接攻博)
7、2000.09–2003.06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
8、1999.09–2003.06浙江大学建工学院结构工程本科学士
9、1996.09–1999.06江苏省苏州中学

►主要研究领域:
空间结构(包括可展结构、张拉整体、索杆膜结构等)的形态分析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
空间网架网壳结构、管桁结构设计;
钢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模拟及性能评估;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研究;
钢结构民用建筑高性能结构钢抗震性能研究;
基于性能的高层混凝土结构FRP抗震加固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
1.陆金钰,范圣刚,闫鲁南,王恒华(2013).带缝钢板剪力墙弹塑性简化分析模型.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35(2):48-53.
2.陆金钰,王恒华,闫鲁南,范圣刚(2013).侧边加劲带缝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研究.工程力学,30(3):214-223.
3.J.Y.Lu,S.G.Fan.GuestEditors(2013).SpecialIssue:Recentadvancesinsteelstructures.IESJournalPartA:CivilandStructuralEngineering.6(2).
4.N.Li,J.Feng,J.Y.Lu(2013).Meshingandintegratedoptimizationforfree-formreticulatedshells.IESJournalPartA:CivilandStructuralEngineering.6(2):158-164.
5.陆金钰,范圣刚,闫鲁南,王恒华(2013).侧边加劲带缝钢板剪力墙抗侧刚度及极限承载力计算.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3):571-575
6.张涛,舒赣平,陆金钰,李娜(2012).松山湖科技馆自由曲面结构网格构建与力学性能分析.2012全国空间结构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2012.10.27-28,杭州.135-141.
7.陆金钰,李娜,范圣刚(2012).面向几何坐标的张拉整体结构找形算法.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9(3):211-216.
8.JinyuLU,NaLI,YaozhiLUO(2011).Kinematicanalysisofplanardeployablestructureswithangulatedbeamsbasedonequilibriummatrix.AdvancesinStructuralEngineering.14(6):p1005-1015.
9.陆金钰,舒赣平,李娜(2011).基于机构位移模态分析的受荷可展结构找形方法.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3):p616-621.
10.J.G.Teng,J.Y.Lu,L.Lam,G.LinandQ.G.Xiao(2011).NumericalmodelingofthecyclicbehaviourofRCcolumnsretrofittedwithFRPjackets.The5thCross-straitConferenceonStructuralandGeotechnicalEngineering(SGE-5),HongKong,China,13-15July2011.
11.JinyuLU,NaLI(2011).Motionanalysisofkinematicallyindeterminatestructureusinginextensionalmechanism:aunifiedapproach.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163-167:p804-807.
12.李娜,陆金钰,罗尧治(2011).基于能量法的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光顺与形态优化方法.工程力学,28(10):243-249.
13.NaLi,JinyuLu(2011).Theoptimizationoffree-formspacestructuresbasedonsoapfilmproperty.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186:p180-184.
14.J.G.Teng,J.Y.Lu,L.LamandQ.G.Xiao(2010).NumericalsimulationofFRP-jacketedRCcolumnssubjectedtocyclicloading.CICE2010–Proceedingsofthe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RPCompositesinCivilEngineering.AdvancesinFRPCompositesinCivilEngineering.September27-29,2010,Beijing,China.p820-823.
15.李娜,陆金钰,罗尧治(2010).利用张力薄膜平衡特性构造自由曲面空间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2(7):p1075-1081.
16.JinyuLU,YaozhiLUO,NaLI(2009).Anincrementalalgorithmtotracethenon-linearequilibriumpathsofpin-jointedstructuresusingthe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oftheequilibriummatrix.Proc.IMechEPartG:JournalofAerospaceEngineering.223,881-890.
17.陆金钰,罗尧治(2009).基于平面折梁单元的可开启结构平衡矩阵分析方法.工程力学.26(2),p148-157.
18.JinyuLU,YaozhiLUO,NaLI(2007).MobilityandEquilibriumStabilityAnalysisOfPin-JointedMechanismsWithEquilibriumMatrixSVD.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8(7),p1091-1100.
19.JinyuLU,YaozhiLUO(2007).Pre-andPost-BucklingAnalysisofStructuresByGeometricallyNon-linearForceMethod.Steel&CompositeStructures.Taylor&FrancisGroup,London,ISBN978-0-415-45141-3:p999-1004.
20.YaozhiLUO,JinyuLU(2006).GeometricallyNonlinearForceMethodforAssembliesWithInfinitesimalMechanisms.Computers&Structures.84(31-32),p2194-2199.
21.罗尧治,陆金钰(2006).杆系结构可动性判定准则.工程力学.23(11),p70-75(84).
081403 市政工程
01 水处理与水生态修复(全日制)
02 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全日制)
03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全日制)
04 市政设施环境风险评估与智能化(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22 工程流体力学 或 927 普通化学
复试科目:522 给排水工程基础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922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上、下册)(第三版),闻德荪,高教出版社
923 工程力学 《理论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材料力学》(上、下册)第5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高教出版社,2009;《工程力学》,郭应征、周志红,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925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单建、吕令毅,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结构力学》赵才其、赵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926 工程经济 《工程经济学》第3版 黄有亮等编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5;《土木工程经济分析导论 》黄有亮等编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927 普通化学 《无机化学》,作者杨洪孝等,高教出版社;《普通化学》,浙江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
971 土力学 1.《土力学》,童小东、黎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2.《土力学》,卢廷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522 给排水工程基础 水处理部分:1.《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给水工程》(水处理部分),严煦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排水工程》(下册),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管网系统部分: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严煦世,刘遂庆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给水工程》,严煦世,范瑾初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排水工程》(上册),孙慧修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24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第3版),陆惠民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527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综合 《建筑施工》郭正兴,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工程估价》沈杰,东南大学出版社
532 桥梁工程 《桥梁工程(上册)》,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桥梁工程(下册)》,顾安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534 工程管理综合 《工程项目管理》,陆惠民,东南大学出版社;《土木工程合同管理》,李启明,东南大学出版社;《工程估价》,沈杰,东南大学出版社
535 地下结构工程 《地下结构工程》第3版,穆保岗、陶津,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3
541 力学综合 《理论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材料力学》(上、下册)(第五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弹性力学》,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理论力学(II)》(第七版),第四章,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47 结构设计与防灾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二版),李爱、高振世、张志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李爱群、丁幼亮、高振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 邱洪兴主编,建筑结构设计(第一册)——基本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2、 邱洪兴主编,建筑结构设计(第三册)——学习指导(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5k4 工程结构基础 《建筑结构设计》,邱洪兴、《土木工程施工》,郭正兴
5k7 市政管理基础 杨宏山. 城市管理学[M]. 第2版. 中国人民出版社:2013.4:重点第1、2、6、8、12、13章
5k8 工程力学基础 《理论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上、下册)(第5版),孙训方等,高教出版社、《工程力学》(第二版),顾成军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方立新,男、博士,现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任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方向任硕士生导师、建筑设计院的钢结构设计中心从事结构设计研究。

►科研情况:
    在建筑学院承担《建筑结构》《中大跨建筑》《高技建筑》等课程的授课工作。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系参加其现代结构研究中心的多项RGC资助课题。研究兴趣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目前在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复杂结构研究中心进行高层建筑抗震和自由曲面网格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相关科研设计工作。
    迄今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多项省市纵向课题,参加,作为科研骨干参加863课题1项、十二五科技支撑攻关项目多项。

►参加结构设计项目:
    新街口工商银行北侧钢结构扩建,南京总工会办公楼结构设计,宿迁水利博物馆结构设计,常州莱蒙都会C区结构设计,人民日报大楼弹塑性抗震计算研究,南京富顿世茂高层弹塑性抗震计算研究。
►联系方式:
  Email:seufang@aliyun.com
  Mobile:13382790689
  QQ:287965300
  Website:http://www.structstudio.com/ 为保证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着公平公正、科学选拔的原则,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讨论,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申请者需满足我校接收推免生的相关要求,毕业专业为土木工程、力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在完成预报名后,我院将对申请者材料进行集中审核评价,考察申请者的专业基础、教育背景及创新能力,优选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我院主要通过大学阶段学业成绩考察申请者的专业基础,通过获奖、论文、专利等材料考察申请者的创新能力。
二、考核形式及要求
形式:包括材料审查、笔试(力学、市政工程、土木水利(市政工程)除外)及面试环节。
要求:全面考查,综合评价,择优选拔,考生PPT介绍5~10分钟(内容包括:本科学习情况,参与研究、工程完成及竞赛情况,取得成果及体会,攻读学位的设想与计划等。)
1)力学(080100)
面试:包含英语能力测试、个人综合能力考核、专业知识考核(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无笔试。
2)土木工程(081400)
笔试:结构、防灾方向——笔试综合(时间为2小时),涉及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桥隧方向——桥梁工程(时间为2小时)
岩土方向——土力学(时间为2小时)
面试:包含英语能力测试,及专家组考察申请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综合能力、对专业的认识等。
3)市政工程(081403)
面试:包含英语能力测试,及专家组了解、考察申请学生对大学各门知识的掌握、个人科研、实践及综合能力、对专业的认识等。
无笔试。
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0814Z2)
笔试:笔试综合(时间为2小时),内容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工程估价;
面试:包含英语能力测试,及专家组考察申请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综合能力、对专业的认识等。
5)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笔试:笔试综合(时间为2小时),内容涉及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估价;
面试:包含英语能力测试,及专家组了解、考察申请学生对大学各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个人综合能力、对专业的认识等。
6)土木水利(专业学位)(085900)
申请学生在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对应专业参加考核。
注:复试成绩计算办法(百分制):综合成绩=笔试成绩(百分制)*50%+面试成绩(百分制)*50%;无笔试专业,综合成绩取面试成绩。
三、时间安排:
1.学院接收推免预报名截止时间为20198312400
2.学院在推免预报名系统里发送复试通知,预计时间2019910
3.学院组织推免复试考核,预计时间920
地点:九龙湖校区(材料审查时请关注具体笔试及面试地点的通知)
 4.学院公布推免复试考核结果,预计时间9月下旬
四、申请者在收到学院发送的复试通知后,须按要求及时在系统中回复“确认参加”或“确认不参加”,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确认参加”的,将视为放弃复试资格。请务必随时关注系统中的审核状态和院(系)复试通知,以免错失机会。
五、申请者须在参加复试时向学院提交以下纸质材料供审查(注意:无需提前寄送):
 1)《东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表》原件(通过东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申请系统打印)。
 2)本科阶段成绩单与专业总评成绩排名原件(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学院公章)。
 3)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学生证复印件,原件备查。
 4)外语水平证明(如CET-4、CET-6、TOEFL、IELTS等的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原件备查。
 5)如有校级及以上获奖证书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请提供复印件,原件备查。
 6)如申请本科直博,还须提交与申请学科相关的两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信”(须专家本人亲笔签名)。
学院将对申请者提交的所有材料进行审查。申请人网络报名信息和提交的全部材料必须保证真实准确,若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来我校的免试读研资格,并通报所在学校;全部申请材料提交后不退还。
六、学院根据工作细则组织复试考核,对申请材料和复试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并公布考核结果。
我院接收推免生工作组根据计划接收推免生人数及复试成绩排名确定拟接收名单,上报学院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于网上公布考核结果。
七、9月25日后,通过我院复试考核拟接收的推免生,须登陆“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开通时间详见中国研招网公告),按要求填报志愿,并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复试通知和拟录取通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未接收满的专业将实施替补录取。我校不再发放纸质接收函。推免生在“全国推免系统”只能确认一个招生单位的待录取通知,一旦确认不得更改。
八、咨询电话:025-52091230   电子信箱:102000012@seu.edu.cn
九、其他未尽事宜参见学校通知。
 

081400 土木工程
01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全日制)
02 桥梁与隧道工程(全日制)
03 岩土工程(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25 结构力学 或 971 土力学 初试科目:方向01,02:结构力学;方向03:土力学;复试科目:方向01:547;方向02:532;方向03:535
复试科目:532 桥梁工程 或 535 地下结构工程 或 547 结构设计与防灾

学校介绍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列20位、计算机科学列16位,这两个学科均进入ESI世界前1‰。
 
专业介绍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建立于1923年,经过金宝桢、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方左英、唐念慈、吕志涛、邓学钧、蒋永生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在该领域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现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部特聘教授岗位,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工程力学等学科,不仅涉及工程学科,还与经济学、人文社科、管理学科交叉。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全日制)
02 桥梁与隧道工程(全日制)
03 岩土工程(全日制)
04 市政工程(全日制)
05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全日制)
F1 桥梁与隧道工程(非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22 工程流体力学 或 923 工程力学 或 925 结构力学 或 927 普通化学 或 971 土力学 复试科目:
方向01:547;方向02:532;方向03:535;方向04:522; 方向05:527;方向F1:532
522 给排水工程基础 或 527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综合 或 532 桥梁工程 或 535 地下结构工程 或 547 结构设计与防灾
初试科目:方向01,02,F1:结构力学;方向03 土力学
922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上、下册)(第三版),闻德荪,高教出版社;923 工程力学 《理论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材料力学》(上、下册)第5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高教出版社,2009;《工程力学》,郭应征、周志红,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925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单建、吕令毅,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结构力学》赵才其、赵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927 普通化学 《无机化学》,作者杨洪孝等,高教出版社;《普通化学》,浙江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
971 土力学 1.《土力学》,童小东、黎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2.《土力学》,卢廷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目
922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上、下册)(第三版),闻德荪,高教出版社
923 工程力学 :《理论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材料力学》(上、下册)第5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高教出版社,2009;《工程力学》,郭应征、周志红,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925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单建、吕令毅,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结构力学》赵才其、赵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926 工程经济:《工程经济学》第3版 黄有亮等编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5;《土木工程经济分析导论 》黄有亮等编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927 普通化学:《无机化学》,作者杨洪孝等,高教出版社;《普通化学》,浙江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
971 土力学: 1.《土力学》,童小东、黎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2.《土力学》,卢廷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522 给排水工程基础 水处理部分:1.《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给水工程》(水处理部分),严煦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排水工程》(下册),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管网系统部分: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严煦世,刘遂庆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给水工程》,严煦世,范瑾初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排水工程》(上册),孙慧修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27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综合 《建筑施工》郭正兴,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工程估价》沈杰,东南大学出版社
532 桥梁工程 《桥梁工程(上册)》,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桥梁工程(下册)》,顾安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535 地下结构工程 《地下结构工程》第3版,穆保岗、陶津,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3
547 结构设计与防灾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二版),李爱、高振世、张志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李爱群、丁幼亮、高振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 邱洪兴主编,建筑结构设计(第一册)——基本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2、 邱洪兴主编,建筑结构设计(第三册)——学习指导(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10
2019 320
 
学费
东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为每年10000元。从2014年秋季开始,公费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实行自费研究生,规定硕士研究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具体情况视学校专业而定。针对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国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且高校一般都会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学子进行补助,确保研究生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学业。
 
主要导师
李爱群,博士、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东南大学特聘教授。2015年4月23日起任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抗风与隔震减振、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新型结构体系、既有建筑功能提升改造等方向的研究。完成(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和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已培养和正指导博士研究生30余人和硕士研究生50余人。主持或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等科技奖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著作5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
 
曹双寅: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2003年期间担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担任本科生《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研究生《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课程主讲教师。长期从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和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有关科研论文百余篇,编写有关论著(教材)7本。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等省部级奖励多项。目前,担任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全国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吴刚,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担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现任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挂职)、全国少工委主任。长期从事结构工程的研究工作,主要方向包括重大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新型建筑工业化、既有工程结构高效加固新技术、新型FRP制品及增强结构等。
 
朱筱俊,男,江苏宜兴人,1972年10月生,高级工程师。1994年东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现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一所副所长,东南大学钢结构和新型结构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等,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设计了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深圳龙岗文化体育中心、东莞市人民大会堂等大型项目。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末,师资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的良好选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研究生专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土木工程研究生专业:

  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并开始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等领域拓展,蜚声中外。学院教学与科研并重,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大型结构试验室、预应力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结构力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及CAD中心室和力学实验中心。拥有国内历史悠久、专业藏书丰富的土木工程图书馆和资料室。
 
0814Z2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01 大型复杂工程建造技术(全日制)
02 工程建设安全与环境(全日制)
03 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全日制)
04 工程商务与法律(全日制)
05 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技术(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23 工程力学
复试科目:527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综合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末,师资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的良好选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东南大学的研究生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考研经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研究生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考研经验:

一.施工(10*10\')
1.轻型井点降水,已知井点管长6米,滤管长1米,尺寸平面等,求1)井点管埋深2)画高程图3)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流程
2.1)沉桩顺序的原则2)预制桩打桩质量评定3)接桩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其中一种的施工工艺
3.1)求柱模板的侧压力,画出侧压力分布图(题中没有给出速度,我是自己假设的值,也有人是直接代字母的)当2)已知内竖楞间距,求外横楞间距
4.钢绞线求1)采用哪种张拉方法 2)张拉力 3)伸长值(题中没有给出k的值) 4)采用何种锚具,千斤顶
5.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吊装要考虑哪些问题
6.画流水施工图
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的内容,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原则
8.已知表,还有紧前工序,时间,求双代号网络图,再转为单代号
还有两道大题记不起来了
二 估价(20\'+30\')
1.给出一个施工平面图,问1)适不适合总价包干合同,为什么
2)+-0.000以下涉及的施工过程,清单项目
3)就其中两个施工过程求清单工程量或施工工程量,数据不足可以自己列数据或写计算过程
4)
2.钻孔灌注混凝土桩30根,钻孔38米,入岩3米,灌注混凝土30米,给出部分定额数据
1)询价,估价,报价关系,该工程涉及的询价内容
2)为什么灌土孔混凝土和灌岩孔混凝土定额字母不同(好像是,记不清了)
3)求灌土孔混凝土和灌岩石孔混凝土的清单定额量
1题的4小问记不得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东南大学
承办:江苏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暑期学校举办目的:
结合土木工程院士知名专家系列讲座切实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营造研究生创新氛围,使研究生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本领域国际前沿的学术方向和研究动态,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科研思路,提高学术素养,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
  
时间:2019年7月1日-7日
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
  
主题:
暑期学校拟面向全国招收土木工程领域的优秀研究生、有意推免或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2020届优秀本科毕业生,邀请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外知名专家等开设系列学术报告会,并安排工程参观、素质拓展训练、小型分组论坛等活动。
本次暑期学校拟邀请院士进行学术素养、科研方法等方面的讲座,专业讲座分为五个专题:结构与防灾、桥梁、岩土、工程管理、力学。通过暑期学校,学员们将有机会聆听大师级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在学术视野、科研方法及专业知识方面都将明显提高。
研究生报名时请导师在推荐表上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
本科生必须是土木工程(结构、防灾、桥梁、岩土)、工程管理、力学等专业三年级(2016年入学),且是“双一流”高校或专业排名列全国前20名高校的优秀学生,有望获得母校推荐资格、且有意推免或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2020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本科生报名时需所在学院主管领导在推荐表上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请在推荐表中说明申请人的成绩排名。
暑期学校期间将针对本科生学员进行严格的综合素质考核,评选出本届暑期学校优秀本科学员。优秀本科学员向我校申请,并于当年获得所在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且符合当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条件,可拟录取为我校免试研究生;当年获得本科优秀学员的学生如未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报考我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考勤、考试合格者颁发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印制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毕业证书。
  
学员待遇: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所有学员提供免费餐券、资料等为外地正式学员免费安排住宿。
组委会诚邀全国各高校相关学科优秀研究生和三年级本科生参加,并填写回执2019暑期学校回执1.xls和回执2019暑期学校回执2(本科生用).doc 2019暑期学校回执2(研究生用).doc,将回执1的电子版和回执2的扫描件于2019年615日前以Email返回(严禁多专题、多邮箱报名等行为,否则取消其申请资格),邮件回复主题格式:姓名+学校+年级,组委会将根据申请者资料和报名情况确定学员名单,并于2019年6月18日向暑期学校学员发送入学录取通知。请将本次暑期学校的招生简章等事宜进行推送,并请登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http://civil.seu.edu.cn了解信息。
感谢贵单位对本次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支持!东南大学欢迎您!
  
暑期学校历史简介: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自2010年起,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了九届暑期学校(全称土木工程院士知名专家系列讲座暨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历届暑期学校中,学员与专家近距离接触,采取了专家系列讲座与国家重大工程参观相结合、中文讲座与全英文讲座相交替、现场讲座与国际网络课程相融合等多种形式。累计有26位院士、近两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及学者在此讲学,共有两千余名来自全国80多所“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师获得了暑期学校的毕业证书。
  
  
  
组委会:张 琦(15951927523)袁 芳  孙 宾  付广龙
 黄兴淮(13813384199)
各专题联系及报名方式:
结构与防灾联系人:董志强(15251866643)张中文(18852066059)
报名邮箱:seusummerschool1@163.com
桥梁联系人:仝腾(15950547277)戚家南(18761850722)
报名邮箱:seusummerschool2@163.com
岩土联系人:翟 钱(15896450521)田龙岗(15195755698)
报名邮箱:seusummerschool5@163.com
工程管理联系人:夏妮妮(18222332852)成于思(13770698176)
报名邮箱:seusummerschool3@163.com
力学联系人:邵新星(15996462090)孙 宾(15251898126)
报名邮箱:seusummerschool4@163.com
通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11189
暑期学校网址:http://civil.seu.edu.cn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末,师资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的良好选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经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经验

昨天复试结束了,昨晚上知道了成绩,我报考的是桥隧,下面谈谈感受吧。
  
  对于这次复试,我的感觉是需要认真准备,我们有同学初试386分最后被刷,这个实在是让人遗憾,而初试最后一名359分的同学,最后按成绩看是录取了。大家可以知道重要程度了吧。

  关于公平,这次土木学院做的很好,说复试黑,实际上是指面试上做文章罢了,我是本校的学生也没怎么搞到笔试题目,所以都是一个起跑线的。面试的成绩大家可以去civil.seu.edu.cn去看,本校的学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下面说说我的复试感受吧。
  首先是早上听力考试,题目实际上是2005年6级听力试题,不过东大的放音设备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发试卷到开始听有比较长的时间,足够你把后10题题目看完。听力满分20分,最后折入综合分要乘2/3,最后的成绩里有13分左右是听力的。我这次听的不好只有12分,不过最好的也不怎么样。怎么说呢,完全是因为这个放音设备不好。中间竟然响起下课铃,听得挺郁闷。

  下面是笔试桥梁工程,这个很重要,笔试的差距还是蛮大的。这里的1分和初始的1分对于最后综合成绩是同等价值的,如果你吊而郎当的话,你肯定会后悔。

  试卷结构是选择题3*10 问答6*10,计算10+10+20+20。选择题考的比较细,有的问题很基础,比如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区分,这个明显是送分的。有的需要你注意一下,比如弯梁桥上支承面钝角的加强钢筋是沿什么方向布置。

  下面谈谈面试,应该说,我们这个专业的面试是最容易的,其他专业还要抽题目做小测验,我们就是纯粹问答。
  首先3~5分钟英文介绍,这个其实没人听你的,说3分钟废话就可以了。英文介绍之后,会跟你说说废话,比如你喜欢哪个方向,你为什么来考研。这个也没什么影响。
之后就老师开始问你问题了。几个老师轮番问,有简单的有我不会回答的。比如问我箱梁桥需不需要考虑横向分布系数。我一时想不起来。
叫我画几个铆具的图我也忘记了,谁记得这么清楚。

  不过简单的也有,比如影响线的定义,比如上承下承的定义,最简单的是简支梁影响线。当然这么简单的题目是考虑到我好几个问题都没答上给我的安慰。
  一共20个问题左右,我回答上了一半多一点。老师都是很和蔼的,当时就觉得自己没学好,很简单的都忘记了。总之我很多不会的东西,最后面试的成绩平平我也没什么跟大家介绍的。

  最后复试总分数还不错,因为笔试还不错。我觉得如果认真准备2个月,即使你初试最后一名,也一定能最后被录取的。 孙逊,男,1971年5月生,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年后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98年赴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2002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
1、大跨空间钢结构
2、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
3、大跨及复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主要社会职务:
1、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建筑结构、预应力、竹木结构分会理事
2、江苏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
3、江苏省建筑施工图审查中心专家
4、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承担纵向课题(括号内数字为承担人员排名):
2003索结构若干问题的研究(2),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5预应力空间结构的可靠度与倒塌分析(2),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2带部分约束和无焊核心的高性能屈曲约束支撑研究(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高层钢结构建筑工业化技术研究(1),江苏省建设厅计划项目

►获得荣誉:
2011江苏省首届优秀勘察设计师

►主要工程业绩:
在参加工作的二十年里,完成大小建筑项目超百项。主要负责完成的项目有:江苏省地税局大楼、江苏省国际信托公司国投大厦、南京市地税局大楼、南京置地广场、南京金轮国际广场、南京金陵图书馆、南京地质博物馆、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财富中心、南京世界贸易中心、南京国泰君安国际金融中心、招商银行南京分行大厦、南京投资大厦、南京金融城、南京河西基督教国际礼拜堂、南京钟灵街森林MALL、苏源集团总部办公大楼、德朔集团总部办公大楼、深圳时代财富大厦、镇江市行政中心、太原市美术馆、伊犁州文化艺术中心、临沂市书圣阁、北京人民日报报刊综合业务楼、中国国学中心、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体育馆等。其中若干项目均为各地的重点和地标性建筑,众多项目获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奖。

►联系方式:
电话(86-25)83790116,13814013777
传真(86-25)57713341
电邮sunxun@seu.edu.cn
网址http://www.structstudio.com

东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22 工程流体力学 或 923 工程力学 或 925 结构力学 或 927 普通化学 或 971 土力学 初试科目:方向01,02,F1:结构力学;方向03 土力学 复试科目:方向01:547;方向02:532;方向03:535;方向04:522; 方向05:527;方向F1:532
01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全日制) 复试科目:522 给排水工程基础 或 527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综合 或 532 桥梁工程 或 535 地下结构工程 或 547 结构设计与防灾
02 桥梁与隧道工程(全日制)  
03 岩土工程(全日制)  
04 市政工程(全日制)  
05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全日制)  
F1 桥梁与隧道工程(非全日制)  

东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922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上、下册)(第三版),闻德荪,高教出版社
923 工程力学 《理论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材料力学》(上、下册)第5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高教出版社,2009;《工程力学》,郭应征、周志红,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925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单建、吕令毅,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结构力学》赵才其、赵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927 普通化学 《无机化学》,作者杨洪孝等,高教出版社;《普通化学》,浙江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
971 土力学 1.《土力学》,童小东、黎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2.《土力学》,卢廷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东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考研专业排名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清华大学 A+
2 东南大学 A+
3 天津大学 A-
4 同济大学 A-
5 华南理工大学 A-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7 浙江大学 B+
8 华中科技大学 B+
9 重庆大学 B+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11 北京建筑大学 B
12 大连理工大学 B
13 沈阳建筑大学 B
14 南京大学 B
15 武汉大学 B
16 湖南大学 B
17 北京工业大学 B-
18 合肥工业大学 B-
19 山东建筑大学 B-
20 深圳大学 B-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土木教学科研楼 邮编:211189
院办电话:025-52091223 网管:025-52091354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东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全日制)
02 桥梁与隧道工程(全日制)
03 岩土工程(全日制)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25 结构力学 或 971 土力学
备  注: 初试科目:方向01,02:结构力学;方向03:土力学;复试科目:方向01:547;方向02:532;方向03:535
复试科目:532桥梁工程或535地下结构工程或547结构设计与防灾
周臻,1981年9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建筑工程系教师,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之青年学术带头人,东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通讯地址: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10096
E-mail:seuhj@163.com

►主要研究领域:
(1)新型预应力结构体系的分析理论与优化设计;(2)预应力结构的减振控制;(3)耗能减震支撑与新型损伤可控型结构体系;(4)钢结构的断裂分析与模拟
2主要学历与工作经历
2012.3—2013.3: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土木工程系开展合作研究
2010.4至今:副教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2007.5—2010.3:讲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2002.9—2007.5:硕博连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1998.9—2002.6:本科,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

►主要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各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多项;参与郑州会展中心、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长江防洪模型试验大厅、深圳大运会体育场、CPR1000安全壳等多项重大工程结构的分析、设计与咨询研究工作;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一本,在《SmartStructuresandSystems》、《Steelandcompositestructures》、《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InternationalJournalofSteelStructures》、《AdvancesinStructuralEngineering》、《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多次在国内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其中SCI收录12篇(含录用),EI收录2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基金会欧维姆优秀预应力论文三等奖2项。

►主要教学业绩:
承担国家精品课程结构力学I和II的主讲教师工作;主持东南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在《力学与实践》和《高等建筑教育》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其中1篇教学论文获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一等奖;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土木工程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东南大学教学奖励一等奖各1项,以及东南大学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教师”称号、东南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2008~2011年担任东南大学结构竞赛指导团队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江苏省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指导本科生完成国家级SRTP项目1项、省级SRTP项目1项和SRTP校重点项目3项;学生在研基于教师科研SRTP项目和国家级SRTP项目各1项。 涂永明:工学博士,东南大学副教授,瑞典国立吕勒奥工业大学GuestProfessor

►研究工作经历:
2011/09-至今,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环境与自然资源系,GuestProfessor
2010/09-2011/12,瑞典皇家工学院,土木和建筑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9/04-至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5/11-2009/04,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受教育经历:
2002/03-2005/11,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导师:吕志涛院士
2000/09-2002/03,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导师:吕志涛院士
1996/09-2000/07,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士

►研究兴趣:
(1)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工程结构耐久性
(2)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桥梁结构的检测/监测、分析与评估
(3)FRP索结构及悬挂建筑结构

►国际合作与交流:
(1)作为国际合作研究人员参加了欧盟第六框架项目SUSTAINABLEBRIDGES-AssessmentforFutureTrafficDemandsandLongerLives的后续研究和欧盟第七框架项目MAINLINE以及瑞典铁路局、LKAB等部门资助的桥梁结构研究项目;
(2)作为合作导师(Co-advisor,20%工作量)与LennartElfgren教授(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FellowoftheRoyalSwedishAcademyofEngineeringSciences,参见http://www.ltu.se/staff/e/elfgren-1.10884)指导博士生NataliaSabourova(参见http://www.ltu.se/staff/n/natasha-1.12604?l=en);
(3)被瑞典国立吕勒奥工业大学(Lule?UniversityofTechnology/Lule?TekniskaUniversitet,LTU,Sweden)校长JohanSterte(http://www.ltu.se/ltu/Organisation/Rektor-1.6557?l=en)授予GuestProfessor的称号,受聘仪式新闻链接参见
http://www.ltu.se/org/sbn/Nyheter-och-aktuellt/2011/Gastprofessor-fran-Kina-1.83025?l=en。

►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808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51378104)

►联系方法:
Email:tuyongming@seu.edu.cn;yongming.tu@ltu.se
Mobile:+86-13851894854
QQ:384634501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参评5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7 同济大学 A+
2 10286 东南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056 天津大学 A-
8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9 10294 河海大学 A-
10 10532 湖南大学 A-
11 10533 中南大学 A-
1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A-
13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A-
14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5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B+
16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19 10422 山东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2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B+
2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24 10611 重庆大学 B+
2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26 11078 广州大学 B+
2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8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1 10386 福州大学 B
32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B
33 10459 郑州大学 B
3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3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6 10610 四川大学 B
37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B
38 10710 长安大学 B
39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40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42 10145 东北大学 B-
43 10280 上海大学 B-
44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B-
45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B-
46 10385 华侨大学 B-
47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48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B-
49 10593 广西大学 B-
50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B-
53 11075 三峡大学 B-
5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56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57 10255 东华大学 C+
58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9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 C+
60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61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62 10590 深圳大学 C+
63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6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5 10792 天津城建大学 C+
66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6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68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69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70 10183 吉林大学 C
71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7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7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7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75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6 10384 厦门大学 C
7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78 10560 汕头大学 C
79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80 10657 贵州大学 C
81 11646 宁波大学 C
8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83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8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85 10216 燕山大学 C-
8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8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8 10427 济南大学 C-
89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90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91 10555 南华大学 C-
92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93 11066 烟台大学 C-
94 11117 扬州大学 C-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两份试卷二选一):1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含钢结构稳定);2弹性力学(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
 以武汉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825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武汉大学出版社
826 给水排水水力学:
《水力学》,西南交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张南鹭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邓训,武汉大学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1,2》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杨连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88 水力学:
《水力学》李炜,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土木工程行业前景
尽管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1.城市建设
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远低于美国的82%、德国74%,法国的77%。相应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设与维护。相应的工作将会吸引大量的毕业生工作。
2.公路建设与维护
近3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国68,937,575公里和欧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国已经超出10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尽管公路建设发展良好,我们还必须看到,国内公路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及山区的公路网仍然薄弱,不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鉴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应公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的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庞大的公路规模,随着路桥年龄的增长,相关路桥检测、维护、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样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人员。
3. 铁路建设与维护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约10万公里,仍远低于美国的22.6万公里。换算为人均铁路里程长度则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高铁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是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我国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较适合我们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将会不断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铁路网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况,分布仍不均匀。因此,无论是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其建设空间还很大。
持续不断的铁路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既有的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
4.机场建设与维护
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我国的机场建设相对较慢,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场总数为497个,远低于美国的15,079个,巴西的4,105个。尽管大规模的航空运输并不是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的国内的机场数量太过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及战备与救灾等工作。机场建设工作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业机会。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东南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南大学报录比、东南大学考研群、东南大学学姐微信、东南大学考研真题、东南大学专业目录、东南大学排名、东南大学保研、东南大学公众号、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 推荐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东南大学考研网由东南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东南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