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报录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群、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排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保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众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民族学的研究生。

因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民族学的研究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考研考试科目
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广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民族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前身是广东民族学院,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民族研究一直是本校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基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具有独特的传统优势地位。多年来,本学科始终围绕国家民族地区发展战略布局、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大政方针政策和我省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长期致力于岭南民族研究,服务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我省各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本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1. 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七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根据学科特色设置了若干研究方向。基于学术积淀,顺应时代需求的学科方向凝练,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方向,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与产业发展等。这些学科方向各有优势和特色:岭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新借助高新技术致力于民族发展大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科学研究构筑高水平的省部级创新平台。民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与创新、民族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与服务、民族社会公共政策与法治研究成果丰硕、影响广泛。岭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音乐、绘画、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电商产业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应用研究路径。
2.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点拥有一支知识、年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8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硕士生导师3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2%。有2名教师为广东省“千百十”培育对象,有1位为“广东省文化英才青年领军人才”,本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3.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上,本学科点拥有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基地)“广东省咨询决策研究基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民族发展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拥有1个国际既港澳台合作重大平台“广东省高校玻璃艺术国际合作平台”,2个教育厅重点研究平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族研究所”和“广东省重点提升平台岭南民族研究中心”。汇集了诸多优势资源,促进本学科开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学与高水平的科研。
4. 三年来,本学科点主持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25项省级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经费达到554.8万元;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出版专著22部,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较为突出,特别是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在本学科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的联系方式
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办公室:38256425

 
院长、副院长办公室:38265764
 
学院办公室:38256629


  林伦伦,男,1957年出生,广东澄海人,无党派人士;1978年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1985年研究生毕业,获语言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任汕头大学副校长。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作为广东省高级管理人才出国培训班的学员在悉尼大学研修教育管理学。

  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地方方言与文化,出版有《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等著作十几种,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文字应用》等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曾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在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标语调查及其与粤语的关系研究》和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南澳方言研究》等。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199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2005)、广东省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1997)、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996)等奖励。

  学术兼职: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音韵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委员。 已经培养了8届16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有多名毕业生考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复旦大学博士生,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医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和新加坡教育学院等高校任教。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民族学 [030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族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民族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民族学(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4)中国少数民族史
(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6)民族社会治理
(07)民族旅游管理
招生人数: 2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民族学通论
④(801)民俗学概论
备  注:


  黄明秋,女,汉族,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文学学士。1995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术学院,1997年结业于厦门大学研究生班。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粉画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民族色彩学、设计基础、数码图像研究。 主要代表作品有:油画《都市热浪》获“全国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展”一等奖并获“广东第二届当代油画艺术展”优秀奖;粉画《童谣》获“中国首届粉画展”优秀奖;粉画《我的儿子》入选“第三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油画《风景》获“江西97油画年展”一等奖;油画《围屋脚下的小屋》获“第三届江西省女美术家作品展”一等奖;水彩《都市休闲》获“第十一届江西省美术作品展”二等奖;油画《围屋系列之二》获“全国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展” 优秀奖;水彩《拿萨克斯的小男孩》入选“广东省第二届水彩画展”;粉画《这个夏季别样天》入选“广东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油画《月子酒》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赴美国展出;粉画《寂静的地平线》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作品先后被《美术观察》、《美苑》、《中国水彩》等刊物专题介绍,作品分别被中国粉画艺术馆及国外画廊收藏。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美术观察》、《装饰》、《中国版画》等刊物发表;编写出版了《电脑室内效果图》、《色彩构成》两部全国美术院校专业教材。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刘颖悟,男,1963年出生于江西。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9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97年结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民族油画、色彩学、民俗绘画、综合材料研究。

  主要代表作品有:油画《月子酒》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赴美国展出;油画《嬗变》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运动的启示》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并获“全国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展” 优秀奖;油画《客家娃》入选第六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并获“2005年广东省体育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中国体育博物馆永久收藏。油画《顿悟空间》入选“广东省建国五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获“全国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展”优秀奖;油画《冬酒》获广东美协成立50周年美术大展铜奖。油画《假日》、《记忆的结构》分别入选“广东当代第一、第二届油画艺术作品展”;油画《蜕变》获“江西97油画年展”一等奖;油画《龙南风情系列》获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江西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油画《世纪??生命热力》获“第十一届江西省美术作品展”二等奖;油画《山居图》、《老城居》获“江西油画提名展”最高学术奖;作品先后被《美术观察》、《美苑》、《中国美术教育》、《中国当代艺术》、《美术大观》、《广东当代油画艺术》、《江西画报》等刊物专题介绍;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美术观察》、《装饰》、等刊物和高校学报发表:编写出版了三部美术院校专业教材。

  社会兼职:广东高校美术与艺术设计教育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评估专家,国际商业美术师广东地区评审专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填报表
 
一、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01民族学通论
 
二、 招生学院(盖学院公章):民族学院
                               
 
考查目标
 
一、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的基础知识。
二、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和基本发展状况。
三、了解民族学田野工作技术。
四、具有一定分析能力,能够初步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Ⅱ考试内容
 
一、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1、人类的起源
2、人类的种族
3、语言与民族
4、经济文化类型
 
二、民族学的源流、研究方法和任务
5、民族学的源流
6、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
7、中国民族学的任务
 
三、民族社会形态
8、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研究
9、资本主义生产以前诸社会形态
10、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1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
 
四、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12、婚姻家庭制度
13、亲属制度
 
五、文化
14、文化的概念
15、文化的性质
16、民族学文化研究的意义
17、物质文化
18、精神文化
 
六、民族学与我国现代化
19、民族学的应用
20、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
21、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
22、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
23、民族地区的教育与科技问题
 
参考书目(须与专业目录一致)(包括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编制人:                                硕士点学术(学位)分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地址:广东广州市中山大道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招办(办公楼614)
  邮编:510665
  电话:020-38256458;020-38256455(传真)
  学校主页www.gdin.edu.cn
  研究生处主页http://www4.gdin.edu.cn/yjsc/web/index.shtml 学科概况
  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学科。广义的人类学常把民族学看作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狭义的人类学把民族学看作与人类学并立的学科。进行实地调查或田野工作,是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专业培养目标
  此专业培养了解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具有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学科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基础;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和基本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基本掌握民族学田野工作技术,能够初步运用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从事相关专业科研、教学工作和影视、新闻、出版、文博部门的工作者,以及文化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谢玉红(1958.9~)女,瑶族,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白水坑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管理学系经济学副教授。

  1982年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系(原广东民族学院政治系)从事教学工作。曾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系经济所和厦门大学经济所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讲《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企业管理学》、《物流基础》、《企业物流管理基础》、《国际物流》等课程。2000-2006年先后四次获得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等殊荣。 社会兼职:广西瑶族学会理事;广东民族研究学会理事;广州市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广州市民族团体进步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民族经济以及物流管理研究。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中国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管理》、《学术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山大学学报论丛》、《中国卫生经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海南大学学报》等全国性核心刊物及高校学报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代表作:“中国农业社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简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三个支撑点”、“世纪之交: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先要突破思想观念”、“长输管道的物流管理”、“对重复建设的再思考”、“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规律依据”等。

  论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规律依据”和“简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三个支撑点”分别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第二和第三等奖。 先后主持的项目课题有: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重大项目子课题:“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之经济机制创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级课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民族地区经济”。曾先后参与6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包括有: “广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广州公立医院的改革研究 ”、“广州市增城畲族村经济发展调研”、“百越民族源流考论”、“岭南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传承与旅游网络发展战略”、“广州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等。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方向(学术型)
专业代码:030405
培养目标:
坚持“民族性、实践性、时代性”办学特色,采用学校、行业双导协同培养模式,秉承“为地方民族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传承、传统工艺”理念,培养基层艺术创作和管理工作的专业型人才。
研究方向:
1、美术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
2、民间美术与设计应用研究
3、书画与图形艺术研究
主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中国少数民族史 民族民俗文化
专业方向课:民族美术造型与审美文化 民族美术与媒材创作 民间民俗装饰图形与色彩研究 传统建筑研究 汉字源流研究 水墨艺术创作研究
实践必修课:专业实践 学术论文
民族学院是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的研究型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与民族研究所合署。民族研究所是我校专门从事民族问题研究机构,于1984年经广东省委宣传部批准建立。2007年,学校为了加强民族学学科建设,在民族研究所建制的基础上增设民族学院,与民族研究所合署运行。
学院现有教职工18名,专任教师15人,其中有研究员、教授3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占专任教师86.7%,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7人。
学院拥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一级学位硕士点,现开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社会治理和民族旅游管理七个二级学科。2007年秋季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至今已培养研究生119人,毕业研究生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有多名毕业研究生考取了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暨南大学等国家重点学校的博士。
学院拥有广东省政策咨询研究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点提升平台岭南民族研究中心,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东民族宗教研究院。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黎语支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建设》等3项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符昌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发现濒危语言“来语”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优秀等级;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权威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
 


  蓝庆元,男,壮族,1961年生,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人。1999年8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语言所,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以后,先后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法国科学院东亚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到香港科技大学(1999)、法国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2003-2004)、荷兰莱顿大学(2003)、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2006)等科研机构和大学作学术研究。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民族语文》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为侗台语族语言研究。
  主持完成的项目有: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侗语族语音词汇语料库”(2003-2006)。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重点课题“壮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2000-2002)。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1)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2003-2006)。2)中央民族大学国家“985工程”项目“临高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2006-2008)。正在参加的科研项目有: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2004-200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标准壮语声学参数数据库研究”(2003-2007);3)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4)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点项目“汉藏语声调声学研究”(2003-2007)。
  主要成果有:
  (一)专著:《壮汉同源词借词研究》(30万字,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论文:《白土壮语中的汉语山摄对应词的历史层次》(《民族语文》 2000年第6期),《汉藏语“胞衣”的同源关系》(《民族语文》 2000年第1期),《汉语-侗台语的几个端组对应词》(《民族语文》 2004年第6期),《拉珈语汉借词层次分析》(《民族语文》 2005年第6期),《佤语中的傣语和汉语借词》(第二作者,《民族语文》 2005年第4期),《壮语to4ka:i5探源》(《语言研究》 2006年第3期),《壮语中古汉语借词及汉越语与平话的关系》(《民族语文》 2001年第3期),《汉语和侗台语的几个词族》(《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壮语龙州话声调的声学分析》(第二作者,《民族语文》2006年第6期)等。

  社会兼职有:
  (一)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首批特聘研究员;
  (二)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陈 鸣,男,1957年出生,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

  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旅游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学)专职研究人员,硕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经济学会中青年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受聘广东省考试中心命题(审题)专家、广东省省情专家。
  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与经济。主编《实用旅游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7部,在《经济学动态》等国家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参与完成国家、省级课题四项。
  曾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奖、广东省“中草堂杯”第三届广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广东省高等学校电化教育实验课程三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秀奖等省部级奖励。
  主讲课程有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与开发、国民经济管理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联系电话:020-38256878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填报表
 
一、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民俗学概论
 
二、 招生学院(盖学院公章):民族学院
                               
 
考查目标
 
一、掌握民俗学的基础本理论,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基础。
二、了解重要的民俗事象,对民俗的理解要与现实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
三、能够运用民俗学的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分析具体的民俗事象。
 
Ⅱ考试内容
 
一、中国民俗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民俗学中的启蒙思想
三、欧美民俗学概况
四、主要民俗学流派
五、民俗学研究方法
六、民俗的基本特征
七、民俗的社会功能
八、岁时民俗
九、人生民俗
十、物质生活民俗
十一、社会组织民俗
十二、民间信仰
十三、民间语言
十四、民间艺术
 
 
参考书目(须与专业目录一致)(包括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民俗学》 陶立璠 , 学苑出版社 ,2003年。
编制人:                                硕士点学术(学位)分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陈光良,海南三亚人,中山大学经济系毕业,先后在中央民族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进修研究生课程和做访问学者,长期在广东民族学院政治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财经系任教,曾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和系副主任,并担任民族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民族经济学、经济理论专题和岭南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民族研究》、《农业考古》、《广西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文收录及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索引。专著《海南经济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专著一等奖〔2005年〕。合著《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获中国民族学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0年〕。有多篇论文获广东省民族学学会和广东民族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6次获学院教学质量、年度考评等优秀奖项。
  
  先后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5项:①《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作用及影响》,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2006年〕;②《百越民族源流考证》,广东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第二主持〕〔2005年〕;③《肇庆市引进台资的环境与前景分析》,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台商研究》课题〔2004年〕;④《台湾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广东省安全厅《台湾问题研究》课题〔1991年〕;⑤《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概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六五”项目研究课题〔1989年〕。院级课题2项:《城市化进程中的海南三亚回族》,〔2006年〕;《海南经济发展研究》,〔1995年〕。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女,1959年出生,广东湛江人。原籍是廉江客家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广东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方向。
  1982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习。

  主要论著:
  1、《百越民族的水稻、浮稻与“鸟田”传说新解》(《民族研究》2003/1),获得广东省2004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东南亚民族的稻谷起源神话与稻谷崇拜习俗》(《世界民族》2003/3)。
  3、《百越民族稻谷起源神话与广州五羊传说新解》(《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2)。
  4、《广东茶餐饮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茶食文化的渊源关系》(《学术研究》2004/3)。
  5、《佤德昂语支民族与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6、《汉藏语言与〈山海经〉的若干怪兽名称考释》(《广西民族研究》2002/2)。
  7、《苗瑶民族的祭鬼与<周礼>中的血祭比较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1/3)。
  在研课题:《百越民族源流考论》。
  主讲课程:《民族学通论》,《神话与宗教》,《宗教旅游》,《酒茶文化》等。
  联系电话:020-38746329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陈端计,男,汉族,1965年出生,湖南省隆回县人。中共党员。曾在中学、企业及大学等部门工作,并长期担任中层领导。

  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首批“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华南师范大学第三批“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先后在中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在教学中,主持广东省省级重点课程建设两门--《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作为第二主持人主持广东省精品课程两门--《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主持省级教改课题一项,校级教改课题二项;为本科生主讲过:《政治经济学》(广东省重点课程和广东省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广东省重点课程和广东省精品课程)、《证券投资学》(广东省重点课程)等十多门课程。为研究生主讲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专题研究》等课程。多年教学考核优秀,并被评为校“优秀教学工作者”等称号。
  在科研上,先后出版《中国经济转型:第三配置视角》等著作11部;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校级重点立项课题9项;在《保险研究》、《税务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改革》等专业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上海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民族报》等转摘或报道,被CSSCI收录论文18篇;曾先后获校级、市级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十多次。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公司理财、区域经济发展等。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符昌忠,1963年3月生,海南东方人。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语言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侗台语族语言文化。
  主要著作《海南村话》为国内外第一部研究海南村语的专著,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发表论文十多篇,主要代表作有:《村语动词虚化和体标记》、《海南村话的数词》、《儋州方言中的侗台语词》、《黎语坡春话概况》、《海南村语连读变调规律》等。
  曾主持“九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谟语调查研究”(1996)和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村汉词典》编撰”(1998)。
  目前在研项目:
  1、主持:
  ①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发现濒危语言‘来语’研究”(2006)、②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语声学参数数据库”(2005)、③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标语深入调查研究”(2002)、④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畲语抢救性调查研究”(2002);
  2、参与: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标语调查及其与粤语的关系研究”(2005)②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侗台语中汉语借词的层次分析”(2005)
  讲授课程:1、侗台语概论2、哥隆语研究
  社会兼职: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广东民族研究学会理事
  曾获1996-1998广东民族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3年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电子邮箱: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院导师介绍汇总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专业代码:030401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点分布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延边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吉首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大理大学 云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A+
2 10673 云南大学 A+
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A-
4 10558 中山大学 B+
5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B+
6 10730 兰州大学 B+
7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B
9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10 10384 厦门大学 B-
1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12 10749 宁夏大学 B-
13 10610 四川大学 C+
14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15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C+
16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17 10517 湖北民族学院 C
18 10695 西藏民族大学 C
19 10531 吉首大学 C-
20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21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专业代码:030400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介绍

中山大学为例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点分布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 三峡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A+
2 10673 云南大学 A+
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A-
4 10558 中山大学 B+
5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B+
6 10730 兰州大学 B+
7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B
9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10 10384 厦门大学 B-
1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12 10749 宁夏大学 B-
13 10610 四川大学 C+
14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15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C+
16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17 10517 湖北民族学院 C
18 10695 西藏民族大学 C
19 10531 吉首大学 C-
20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21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