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药学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赣南医学院考研分数线、赣南医学院报录比、赣南医学院考研群、赣南医学院学姐微信、赣南医学院考研真题、赣南医学院专业目录、赣南医学院排名、赣南医学院保研、赣南医学院公众号、赣南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赣南医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赣南医学院药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赣南医学院药学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赣南医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赣南医学院药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赣南医学院药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赣南医学院药学考研QQ群
生药学 [1007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赣南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药学专业综合
④(--)无
备  注:
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成立于2008年3月,其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赣南医学院药学系。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实验技术人员13人。主要从事与药物研究、开发、应用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是成长发展中的药学人才培养基地。
一、机构设置
药学院、中共赣南医学院药学院委员会,下设分工会、办公室、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药理学、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医用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药剂学、生药学、制药工程等教研室,化学与药学实验室、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二、师资队伍
学院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人(已聘4人)、副教授14人(已聘11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9%;博士22人,硕士31人(其中4人博士在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98%。实验技术人员中有高级实验师5人,实验师5人,2人博士在读。学院现有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人才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西省双千计划(青年)人选1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高端柔性特聘人才 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药理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
开设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招收药学专业专科学生,2006年开始招收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010年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012年起招收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药学专业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中的特色专业、被列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药学类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列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理学和麻醉药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有机化学和麻醉药理学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用化学、药物分析学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药理学、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麻醉药理学为校级精品课程,中药学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医用化学、天然药物化学、麻醉药理学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四、教育教学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制定和完善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坚持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从教学各环节对教学质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监控。学院承担全日制和成人教育本科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任务,还承担着其它专业的医用化学、医学分析与检测技能学、医学机能技能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麻醉药理学、护理药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学院重视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省级及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2项,获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编写教材33部,其中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
学院重视实验室建设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5827.8m2,有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近1000万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中药学标本馆。为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实行实验室开放,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同时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2个野外课程见习基地。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2015年学生参加首届“全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获三等奖;2016年学生参加江西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学竞赛(非专业组)获一等奖1项,参加江西省创新创业学术交流药学学科分论坛活动,获本科组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2017年获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2项,获教育部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个人优秀奖3项;学生参加2018年“第二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获二等奖1项;2018年学生在第二届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创业学术活动药学学科分论坛中获全省二等奖。
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几年来,学院的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药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药理学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生药学为学校高水平学科,药理学、药物化学为学校重点学科,药物分析学为学校重点扶持学科。拥有江西省脑血管药理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高等学校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学院以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科研方向,已形成天然药物物质基础分析、心血管药理、脑血管药理(神经药理)、中药药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教师获批各级科研项目1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厅级项目51项;发表论文234篇,其中被SCI收录55篇;获批授权专利10项。学院还与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开展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并与制药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和对外科技服务。实验室为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课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还承担赣南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毒物分析任务及部分临床检测工作。
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党政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宗旨,高度重视学生工作,确立了“一体两翼”、三位一体学生工作思路,即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素质培养两条主线,强调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能力促就业,以素质求发展。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工作成绩显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2019年达21.17%。2013年学生作品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二等奖、全国终审决赛三等奖;2014年学生作品获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江西赛区铜奖,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入选国家重点团队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团队;2015年“赣医传统医药历史文化考察队”入选“印象辽宁·梦想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活动(全国仅100队)获得最美团队三等奖(第7名),2件学生作品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三等奖,“景新漆业杯”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二等奖3项;2016年学生参加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江西赛区铜奖1项;2017年参加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参加赣南医学院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1项;2018年浩瀚杯“创青春”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获铜奖1项;2019年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分获全国二等奖和优秀奖。
药学院以“夯实基础、培养队伍、建设平台、凝炼特色、打造品牌”工作主线,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为培养德技双馨良才、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砥砺奋进!
药学 [10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赣南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药物化学(02)药剂学
(03)生药学
(04)药物分析学
(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6)药理学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药学专业综合
④(--)无
备  注:
药学 [10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赣南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药物化学(06)药理学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药学专业综合
④(--)无
备  注:
  613药学专业综合自命题1.《药物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药物分析》(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药
 
    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4.《药剂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院遵循“引进、培养、聘请”并举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实验技术人员1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2%;博士10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2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97.4%。教职工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药理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附1 :专任教师师资结构表
项目 年龄结构 职称结构 学位结构
≤35 36-45 ≥46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 硕士 学士
人员情况 25 11 2 18 19 2 10 28 1
构成比% 65.8 28.9 5.3 46.2 48.7 5.1 25.6 71.8 2.6
 
      
      附2 :教师获省级以上学术荣誉一览表

学 术 荣 誉 人 员
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  靖
省学科带头人 曾  靖  何 蔚
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范启兰  赖日勇  刘建新  叶和杨
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叶和杨  刘建新  何  蔚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赣南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西医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药学专业综合
④(--)无
备  注:
赣南医学院药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高校园区赣南医学院黄金校区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169775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0780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沈阳化工大学为例
药学是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专门研究药物的一级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物制剂和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六个二级学科。
沈阳化工大学2006年获得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药物化学学科被评为校重点学科;2009年药物化学团队被评为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011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和研究人员3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21。部分人员有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并与国内外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教育厅重点项目、市优秀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在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制剂二级学科下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药物合成技术、生物药物技术、药物分离工程技术等的工程化放大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

专业点分布

沈阳化工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100700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我校于2011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该专业是在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校2001年成立了制药工程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制药工程研究生,同年开始招收制药工程博士研究生, 2006年获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点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微生物与生化制药、药物制剂、药物化学等特色方向,获得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专业点分布

北京化工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北方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北华大学 佳木斯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烟台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海南医学院 重庆大学 遵义医学院 大理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1007 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105500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
我校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14年获批,目前专业领域主要有临床药学服务、生物制药技术、药学技术服务等。
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的研究生,依托我院在生物技术制药方面的基础(拥有3个国家一类生物技术新药的开发和产业转化的成功经验、拥有20余项相关授权发明专利、通过成果转化孵化了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生物制药企业和中试车间实践为主,主要掌握生物制药过程中上游技术到中试、发酵、生产阶段的常用技术和设备,掌握发现和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方案并实际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临床药学服务领域的研究生,在三甲以上医院药学部跟随导师进行实践。参与临床用药工作,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的用药问题,包括参与治疗方案设计,参加日常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提出用药意见,审核医师药师药物治疗医嘱或处方的合理性,提出调整用药意见,发现、纠正用药失误和滥用药物;结合临床用药,适度开展药学科研;查阅资料,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正确、清楚、明确的用药信息与咨询服务;向医师、护士、病人、民众、患者宣传合理用药;向病人交代正确用药与安全用药指导,提升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药学技术服务领域的研究生,面向药企在药物生产、流通中的实际需求,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践工作。依据国家对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中的相关规范,参与到企业实际运行中,并发现和解决问题。其主要实践场所为各大医药生产或流通企业等。
本专业学位点依托药学学科办学。药学学科实力较为雄厚,在学科带头人李校堃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已建立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QR、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领衔的人才梯队,同时,正在建设一支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相结合、专兼职结合、适应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并不断充实、更新。
生物制药研发是本学位点的优势。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的上游构建、中试、发酵、纯化、突变与改构、化学修饰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研究等。特别是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系列为代表的基因工程药物研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具有良好的积淀和基础,已建立了齐全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与改构体系。带头人李校堃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已完成3个国家一类新药研发,另有2个生物药物一类新药获得临床批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并获得中国工程技术领域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2018年)等重要奖项。与行业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这些产业与工程开发的实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临床药学服务领域的核心内容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合理用药”,它的内容包括:临床药物动力学、临床药效学、药物利用和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过量的处理方法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情报信息研究以及药学监护等内容。在这方面,本学位点有深厚的积淀,在1989年即建立了临床药学实验室,2000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血药浓度监测的项目,开设临床药学教育,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临床常用药问题解答、用药安全宣教等临床药学服务。本领域骨干成员中有医学背景的导师,也有药学背景的导师,涵盖的领域有:胃肠外营养,药物流行病学,毒理学,生物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等与临床药学紧密相关的专业方向,确保了硕士的教学工作、科研实践、药学服务实践。本着“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的方针,本方向已经建设成一支以药学、医学专家为骨干,专职中青年教师和临床药师为中坚力量的专业师资队伍。
总之,以上这些,为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医药行业这个永恒的朝阳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应用性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而这靠单一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是无法解决的。本学位点依托我院优势学科和研发成果、校企医合作形成的产学研联盟与整合医药研究院,积极吸纳行业专家,直接面向药物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等职业领域,培养适应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较好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必将为行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天津大学 武警后勤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淮海工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湖北科技学院 三峡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成都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大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药学硕士专业的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科目:
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研是人生的一大重要里程点。考研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付出有收获,而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一考生最终的目标。下面看一下药学硕士专业的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科目:
招生对象为符合《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的人员。
入学考试时间与全国科学学位研究生统考时间一致。考试科目为三门,分别为:
第一单元:政治理论,总分100分,全国统一命题。
第二单元:英语二,总分100分,全国统一命题。
第三单元:药学综合,总分300分,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范围建议涉及五门课程,分别为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事法规。各招生单位可根据本招生单位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考试题型采用以选择题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为主。
 
药学考研参考书:
药学的考研方向:1.药物分析2.药理学3.药物代谢动力学4.药剂学5.药物化学6.制药工程学7.临床药学8.微生物与生化药学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药学信息学11.药事管理。 药学方向考研的科目每个学校都不太一样。
中山大学要考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50药理学综合
参考书目:
650 药理学综合:报考药理学专业的考生参考:①《分子生物学》,版本参照913分子生物学。②《药理学》(第五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F3308 药理学前沿:①《药理石岩方法学》,徐淑云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②《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张均用,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③《药理学前沿》,魏尔清,科学出版社,1999。
安徽医科大学要考科目:药物分析 刘文英主编 第六版,天然药物化学 吴立军主编 第五版,药物化学 郑虎主编 第六版,药剂学 崔德福主编 第六版,药事管理学 吴莲主编 第四版;全是人民出版社的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69药学基础综合(生物化学、生理学、有机化学各占1/3)
参考书:《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郑集、陈钧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理学》(第六版)姚泰、吴博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
《有机化学》(上、下册)(修订版)胡宏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临床药理学》(第二版)徐叔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第五版)李端主编、殷明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医科大学考研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 ③306西医综合或602化学综合
研究方向 :01临床药理学 02药物分析 03临床药理及药代动力学
参考书目:
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药理学》最新版 杨宝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语 213 德语 ③306 西医综合 755 药学综合 ( 201、213 选一) ( 306、755 选一)
研究方向: 01临床药理 02神经与分子药理 03心血管药理 04心血管药理学05新药开发与评价 06中药药理
上海交大考研科目: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7药理学基础
研究方向: △神经药理学;分子药理学;新药研发药理学
复旦大学: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52药学综合 ④--无
研究方向: 07 新药研究与开发(新药药理研究) 08 心血管药理 09 遗传药理学与合理用药 10 神经精神药理学 11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12 药代动力学与合理用药 13 免疫药理 14 分子药理学
药理学就业方向:研究所。企业的也有, 但是也是在研究机构。
3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4.药剂学: 排名
A+等: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A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B+等:华中科技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贵阳医学院、广东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B等:延边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疆医科大学
 
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招聘要求
针对药学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90%;0-2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34%;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47%。
城市就业指数
药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厦门。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3860个]、广州[2525个]、上海[2385个]、武汉[1355个]、杭州[1246个]、成都[1164个]、南京[1077个]、重庆[886个]、深圳[788个]、西安[72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厦门[6999元]、宁波[5249元]、重庆[4499元]、上海[4043元]、南昌[3999元]、乌鲁木齐[3749元]、郑州[3333元]、北京[3194元]、广州[3099元]、杭州[3000元]、百色[2999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药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药学类,其中药学类共10个专业,药学专业在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位。
在药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药学,中药学,应用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中药资源与开发,藏药学,海洋药学,蒙药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