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甘肃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甘肃农业大学报录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群、甘肃农业大学学姐微信、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真题、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目录、甘肃农业大学排名、甘肃农业大学保研、甘肃农业大学公众号、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材,也叫甘肃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甘肃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甘肃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植物营养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甘肃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3)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 (090302)植物营养学
门类类别 (09)农学 学科类别: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02)植物根际过程与调控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1(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 :请登陆我校相应学院主页,查看硕博士指导教师简介专栏。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18)植物营养学 (833)土壤学
院校备注 1.专业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我校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分专业招生人数可能发生增减。2.报考条件、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及其他要求见我校主页或研究生院主页《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3)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 (090302)植物营养学
门类类别 (09)农学 学科类别: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01)植物营养生理与养分管理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1(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 :请登陆我校相应学院主页,查看硕博士指导教师简介专栏。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18)植物营养学 (833)土壤学
院校备注 1.专业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我校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分专业招生人数可能发生增减。2.报考条件、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及其他要求见我校主页或研究生院主页《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3)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 (090302)植物营养学
门类类别 (09)农学 学科类别: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03)土壤微生物与生物有机肥料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1(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 :请登陆我校相应学院主页,查看硕博士指导教师简介专栏。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18)植物营养学 (833)土壤学
院校备注 1.专业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我校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分专业招生人数可能发生增减。2.报考条件、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及其他要求见我校主页或研究生院主页《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试范围
甘肃农业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植物营养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研究生分数线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718                  科目名称:《  植物营养学 》
考查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
参考书目 [1]  《植物营养学》(第 2 版,上册)  陆景陵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  《植物营养学》(第 2 版,下册)  胡霭堂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年
考查
内容
范围
考试内容将涉及《植物营养学》如下内容:(1)绪论;(2)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理论(包括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养分的吸收、养分的运输与分配、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3)氮素营养与氮肥;(4)磷素营养与磷肥;(5)钾素营养与钾肥;(6)微量营养元素营养与微肥;(7)复(混)合肥料;(8)  有机肥料。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内容
1、植物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3、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和学科发展中的经典理论
(二)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理论 1、植物的营养成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来源和功能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缺乏与过量的症状与危害
4、植物根部对养分的吸收
5、土壤养分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6、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概念和要素
7、离子泵、离子载体和离子通道
8、养分长距离运输和短距离运输的概念与途径
9、植物叶部营养的特点、意义和局限性
10、植物的阶段营养和营养临界期
11、植物的根系特性与养分有效性
12、根际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13、根际 pH 值变化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与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14、根系分泌物的概念、组成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15、土壤的供肥能力与土壤养分的供应强度和容量的关系
16、土壤的保肥机制
17、土壤离子间的相互关系
  18、土壤反应对植物生长代谢以及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19、逆境土壤
20、石灰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以及植物对石灰性土壤的适应机理
(三)氮素营养与氮肥
1、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
2、氮素缺乏与过剩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NH+ -N 与 NO- N 的营养特点
4              3
4、土壤有效氮的形成与变化
5、化肥氮入土后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去路
6、不同土壤条件下土壤有效氮的损失途径及减少损失的措施
7、氮肥的制造原理与分类
8、我国主要氮肥品种的性质、入土后的转化与合理施用
9、缓/控释氮肥的发展现状与局限性
10、肥料利用率的概念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农艺和工艺措施
(四)磷素营养与磷肥
1、植物对磷素的吸收与同化
2、磷素缺乏和过剩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土壤有效磷的形成与固定
4、土壤积累态磷的形成和利用以及植物高效利用土壤积累态磷的基因型差异
5、磷肥的制造原理与分类
6、及我国主要磷肥品种的性质、入土后的转化与合理施用
7、磷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及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措施
(五)钾素营养与钾肥
1、植物体内钾素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2、钾素缺乏与过剩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土壤有效钾的形成和变化
4、土壤有效钾的损失及控制
5、常用钾肥的性质、入土后的转化与合理施用
6、钾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对农产品品质的作用
(六)微量营养元素营养与微肥 1、植物微量营养元素的特点
2、影响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因素
3、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
4、硼、锌、铁、锰和钼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与缺素症状
5、土壤硼、锌、铁、锰和钼的形态与转化
(七)复(混)合肥料
1、复混肥料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发展复(混)合肥料的意义及发展动向
3、确定专用肥配方的依据与肥料混合的原则
4、常用复(混)合肥的性质与合理施用
  (八) 有机肥料
1、我国有机肥的施用历史、现状、发展及存在问题
2、大量化肥不合理施用存在的问题和有机肥替代的原理与技术
3、有机肥料概述和传统有机肥的肥效特点
4、绿肥的肥效特点、利用技术要点以及在替代化肥的作用
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与技术
6、好氧堆肥的原理与微生物学过程
7、好氧堆肥的工艺参数控制
    科目代码:718科目名称:《植物营养学》
    考查目标通过该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
    参考书目
    [1]《植物营养学》(第2版,上册)陆景陵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植物营养学》(第2版,下册)胡霭堂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考查
    内容
    范围考试内容将涉及《植物营养学》如下内容:(1)绪论;(2)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理论(包括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养分的吸收、养分的运输与分配、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3)氮素营养与氮肥;(4)磷素营养与磷肥;(5)钾素营养与钾肥;(6)微量营养元素营养与微肥;(7)复(混)合肥料;(8)有机肥料。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内容
    1、植物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3、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和学科发展中的经典理论
    (二)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理论1、植物的营养成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来源和功能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缺乏与过量的症状与危害
    4、植物根部对养分的吸收
    5、土壤养分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6、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概念和要素
    7、离子泵、离子载体和离子通道
    8、养分长距离运输和短距离运输的概念与途径
    9、植物叶部营养的特点、意义和局限性
    10、植物的阶段营养和营养临界期
    11、植物的根系特性与养分有效性
    12、根际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13、根际pH值变化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与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14、根系分泌物的概念、组成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15、土壤的供肥能力与土壤养分的供应强度和容量的关系
    16、土壤的保肥机制
    17、土壤离子间的相互关系
    18、土壤反应对植物生长代谢以及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19、逆境土壤
    20、石灰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以及植物对石灰性土壤的适应机理
    (三)氮素营养与氮肥
    1、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
    2、氮素缺乏与过剩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NH+-N与NO-N的营养特点
    4、土壤有效氮的形成与变化
    5、化肥氮入土后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去路
    6、不同土壤条件下土壤有效氮的损失途径及减少损失的措施
    7、氮肥的制造原理与分类
    8、我国主要氮肥品种的性质、入土后的转化与合理施用
    9、缓/控释氮肥的发展现状与局限性
    10、肥料利用率的概念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农艺和工艺措施
    (四)磷素营养与磷肥
    1、植物对磷素的吸收与同化
    2、磷素缺乏和过剩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土壤有效磷的形成与固定
    4、土壤积累态磷的形成和利用以及植物高效利用土壤积累态磷的基因型差异
    5、磷肥的制造原理与分类
    6、及我国主要磷肥品种的性质、入土后的转化与合理施用
    7、磷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及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措施
    (五)钾素营养与钾肥
    1、植物体内钾素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2、钾素缺乏与过剩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土壤有效钾的形成和变化
    4、土壤有效钾的损失及控制
    5、常用钾肥的性质、入土后的转化与合理施用
    6、钾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对农产品品质的作用
    (六)微量营养元素营养与微肥1、植物微量营养元素的特点
    2、影响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因素
    3、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
    4、硼、锌、铁、锰和钼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与缺素症状
    5、土壤硼、锌、铁、锰和钼的形态与转化
    (七)复(混)合肥料
    1、复混肥料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发展复(混)合肥料的意义及发展动向
    3、确定专用肥配方的依据与肥料混合的原则
    4、常用复(混)合肥的性质与合理施用
植物营养学 [0903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植物营养生理与养分管理(02)植物根际过程与调控(03)土壤微生物与生物有机肥料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8)植物营养学
④(833)土壤学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综合测试(植物营养研究法与土壤农化分析)同等学力加试:①植物学,②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植物营养学 [0903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植物营养生理与养分管理(02)植物根际过程与调控
(03)土壤微生物与生物有机肥料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8)植物营养学
④(833)土壤学
备  注: 1.专业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我校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分专业招生人数可能发生增减。2.报考条件、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及其他要求见我校主页或研究生院主页《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植物营养学     专业代码:090302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介绍

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该专业2018年招生(学术、全日制)

专业点分布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9 所,本次参评1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A-
4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B+
5 10635 西南大学 B+
6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7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B
8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B
9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B
10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B
11 10193 吉林农业大学 B-
12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13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14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C+
15 10113 山西农业大学 C+
16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C+
17 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C+
18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19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20 10676 云南农业大学 C
21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22 10435 青岛农业大学 C-
23 11117 扬州大学 C-

植物营养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2 化学
④802 植物生理学 或 844 土壤微生物学
备注:
802植物生理学(为01和0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844土壤微生物学(为03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植物营养学考研参考书:
612 化学
1. (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或面向21世纪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章维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
2. (1)《无机及分析化学》,兰叶青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802 植物生理学
1.《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
2.《植物生理学》潘瑞炽主编,高教出版社(第四版),2001
844 土壤微生物学
1、《微生物学》(第2版),沈萍,陈向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微生物生态学导论》陈声明,林海萍,张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植物营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
植物营养学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用合理肥料的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来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是一个综合性强、适应性广、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学科,而且党和国家也愈来愈重视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市场前景广阔,学科专业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