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考研网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

相关专业

甘肃中医药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甘肃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甘肃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
培养目标:具有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进行中医临床病症的辨证论治和针灸推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具有专业外语笔译能力;能顺利阅读古典医籍;具有现代医学知识;具有能主动获取知识,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前沿动态的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作为学术骨干后备力量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和科学研究工作。
开设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人体解剖学》《中医内科学》 《 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生理学》《经络学》《腧穴学》 《刺灸学》《实验针灸学》《气功学》《推拿学》《急诊医学》《专业英语》等40余门课程。
毕业生适用方向:各级各类医院、医药教学单位、中医药科研机构及各类康复保健机构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中医药事业,富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系统、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及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从事本学科科研、教学和独立运用针灸、推拿和气功处理临床常见病的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一)经络实质、腧穴特异性及与脏腑器官相关性的研究
  (二)针灸学理论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三)推拿学理论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四)气功学理论及应用的研究
  (五)本学科新方法、新仪器设备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一)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       4学分(90学时)
    外国语                      6学分(216学时)
    针灸学           5学分(126学时)
  现代针灸与实验研究     4学分(90学时)
  中医推拿学         4学分(90学时)
  传统针刺方法学       2学分(54学时)
  (二)必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         3学分
  医学统计学         2学分
  (三)选修课程
  科研设计与方法       1学分
  穴位局部解剖        3学分
  医学实验动物学       2学分
  医学免疫学         2学分
  医学文献学         2学分
  生理学研究进展       2学分
  神经病学          3学分
  分子生物学         3学分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2学分
  针灸医经医籍选读      3学分
  此外,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其他有关课程。
  五、培养方式
  (一)德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二)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研究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用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三)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并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在读期间应公开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在科研工作中应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详实,层次清楚,并有新见解,对本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四)教学与社会实践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有关课程的辅导、作业批改,以及一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并接受对其教学能力进行的考核。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外国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针灸学
  通过对中医经典和重要针灸著作学术思想的分析,了解针灸理论形成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深化对针灸理论的理解及临床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现代针灸与实验研究
  了解针灸治疗机理的现代研究新进展,以及针灸的现代实验研究方法。
  (五)中医推拿学
  在本科基础上,加深介绍推拿临床运用与研究进展。
  (六)传统针刺方法学
  了解传统针刺方法的源流及应用。
  (七)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和1种高级计算机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八)医学统计学
  了解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以及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和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选修课
  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门以上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总学分达36学分以上)。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拟招生
人数
初试考试科目 备注

203针灸推拿学院

  14

 

 

100512针灸推拿学
01传统针刺手法的基础研究

02针灸调节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方晓丽   杜小正
王亚军   严兴科
秦晓光   

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限招全日制统招中医类本科毕业生
复试科目:针灸学

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
01 传统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02 针灸技术规范与康复评价
03 循证医学对针灸临床疾病的研究
04 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临床研究
05 针灸治疗原发性肥胖临床研究
 
方晓丽   杨晓波
严兴科
徐亚莉  
魏清琳  
李菊莲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限招全日制统招医学门类本科毕业生
复试科目:针灸学

  相关专题: |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邮编:730000
电话:0931-8765383
E-mail:zjtnx@gszy.edu.cn |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传统针刺手法的基础研究(02)针灸调节效应的生物学机制(03)针灸康复研究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备  注:
针灸推拿学 [1057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传统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研究(02)针灸技术规范与评价(03)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临床研究(04)针灸对老年病的临床疗效评价(05)《甲乙经》等针灸典籍研究与应用(06)传统针刺手法和针具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07)脊柱相关疾病的推拿临床研究(08)针灸干预机制研究与临床疗效评价(09)针灸康复研究
招生人数: 4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针灸推拿学院创建于1985年,现有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2个本科专业,针灸推拿学、老年服务与管理2个专科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院于1990年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2014年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目前学院专、本、硕、博多办学层次协调发展,已成为我省乃至西北地区培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我院针灸学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附属医院针灸中心获批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已建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甘肃省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1个,甘肃省针灸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级“康复医学实训中心建设项目”1个,院级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名誉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7人,拥有全国第四、第五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人、甘肃省名中医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选2人,24名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7人、硕士13人。
学院学科研究方向明确、特色优势突出,在“西北针王”、已故著名针灸学家郑魁山教授等几代人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以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研究与临床运用、郑氏针法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针灸推拿临床康复与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获批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670万元,获得多项省部厅级科技奖励。
近年来,学院积极参与学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办的“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的针灸人才培养和临床服务工作,积极承担留学生培养教育任务,并拟开设针灸推拿涉外方向专业,为中医药事业国际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始终以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力倡导实践教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近年来,在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实施了“本科生学业成长导师制”培养模式,汲取了师承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临床结合、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等精髓,为造就中医特色鲜明、发展潜力较大的高素质、个性化针灸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针灸推拿学 [10051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传统针刺手法的基础研究(02)针灸调节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03)针灸康复研究
招生人数: 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针灸推拿学 [1057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传统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研究(02)针灸技术规范与评价
(03)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临床研究
(04)针灸对老年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05)《甲乙经》等针灸典籍研究与应用
(06)脊柱相关疾病的推拿临床研究
(07)针灸干预机制研究与临床疗效评价
(08)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09)针灸康复研究
招生人数: 5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专业代码:100512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学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1997年正式招生。所在的针灸推拿学学科 2002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顺利滚动进入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行列;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本学位点拥有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安徽教育基地、世界针联首家临床教学基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国际针灸水平考试安徽分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神经生物(针灸)三级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针灸学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经费达500余万元。
学科在开展针灸作用机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瞄准学科前沿,积极开展探索性研究,注重方法学的改进,注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针灸推拿人才。运用现代实验技术与方法,主要围绕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经脉――脏腑相关、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针灸方法与技术、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等开展一系列研究。
本学位点具有针灸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等重大项目。近年来主持参与了国家“973”计划中“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艾灸的温通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病理状况下面口部与合谷穴区联系的脑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研究”等课题,以及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经脉脏腑相关与脑联系的研究―针刺不同经脉干预心脏、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国家科技部项目“心包经、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先后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40余部,为全国精编教材《经络腧穴学》的主编单位,“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针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等教材的副主编单位。2005年《经络腧穴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针灸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针灸推拿学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第三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获得成果主要有,针灸专业主干课程《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灸疗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点灸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获得天津市科技厅自然科学进步三等奖。“针灸相关井穴治疗中风后遗记忆障碍临床及机理研究”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心肌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针刺对吗啡戒断动物内源性阿片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探讨”,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针灸单穴主治作用临床评价的系列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证书。同时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多项。“FZ-1仿真推拿仪”、“FZ-2镇痛仪”、“FZ-3中风康复治疗仪”、“JQ-1稿架按摩器”等多种针灸推拿器具,获国家专利授权。
多年来不仅为本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针灸专业人才,也为美国、加拿大、韩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外培养了高级中医针灸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证书。
学位点现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导师组成员中有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多人在各级学术团体担任顾问、会长、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务。是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学风严谨,思维活跃,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
主要研究方向:1.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3.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4.针灸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研究;5.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解放军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5 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专业代码:105707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1997年正式招生。所在的针灸推拿学学科 2002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顺利滚动进入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行列;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本学位点拥有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安徽教育基地、世界针联首家临床教学基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国际针灸水平考试安徽分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神经生物(针灸)三级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针灸学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经费达500余万元。
学科在开展针灸作用机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瞄准学科前沿,积极开展探索性研究,注重方法学的改进,注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针灸推拿人才。运用现代实验技术与方法,主要围绕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经脉――脏腑相关、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针灸方法与技术、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等开展一系列研究。
本学位点具有针灸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等重大项目。近年来主持参与了国家“973”计划中“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艾灸的温通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病理状况下面口部与合谷穴区联系的脑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研究”等课题,以及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经脉脏腑相关与脑联系的研究―针刺不同经脉干预心脏、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国家科技部项目“心包经、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先后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40余部,为全国精编教材《经络腧穴学》的主编单位,“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针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等教材的副主编单位。2005年《经络腧穴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针灸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针灸推拿学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第三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获得成果主要有,针灸专业主干课程《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灸疗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点灸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获得天津市科技厅自然科学进步三等奖。“针灸相关井穴治疗中风后遗记忆障碍临床及机理研究”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心肌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针刺对吗啡戒断动物内源性阿片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探讨”,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针灸单穴主治作用临床评价的系列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证书。同时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多项。“FZ-1仿真推拿仪”、“FZ-2镇痛仪”、“FZ-3中风康复治疗仪”、“JQ-1稿架按摩器”等多种针灸推拿器具,获国家专利授权。
多年来不仅为本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针灸专业人才,也为美国、加拿大、韩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外培养了高级中医针灸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证书。
学位点现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导师组成员中有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多人在各级学术团体担任顾问、会长、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务。是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学风严谨,思维活跃,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
主要研究方向:1.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3.针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4.针灸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研究;5.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专业点分布

河北中医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1005 中医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针灸推拿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A+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5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A 4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B+等(9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
 
 
B等(9个):贵阳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甘肃中医学院
 
C等(6个):名单略
    2015-2016年针灸推拿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5★ 3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4★ 35
3 成都中医药大学 4★ 35
4 上海中医药大学 4★ 35
5 天津中医药大学 4★ 35
6 湖南中医药大学 4★ 35
7 湖北中医药大学 4★ 35
8 浙江中医药大学 3★ 35
9 辽宁中医药大学 3★ 35
1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3★ 35
11 南京中医药大学 3★ 35
12 长春中医药大学 3★ 35
13 山东中医药大学 3★ 35
14 甘肃中医学院 3★ 35
15 安徽中医药大学 3★ 35
16 福建中医药大学 3★ 35
17 江西中医药大学 3★ 35
18 首都医科大学 2★ 35
19 河南中医学院 2★ 35
20 陕西中医学院 2★ 35
 
针灸推拿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01.02.04-09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
0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7中医综合复试科目:针灸学(任选一门)
 
针灸推拿学考研参考书:
针灸考研用的是国家出题的中医综合试题,满分300。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门课程。
 
针灸推拿学专业就业方向:
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所从事的工作还是医学相关专业。
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动向看,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也就是毕业生没有找工作,直接读了研究生。这与近年来各种职业对学历的要求提高有一定关系。其次,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回到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里小一点的医院去做医生。本科毕业很难在大城市里,尤其是大医院里站住脚。再次,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出国劳务。因为所学专业的优势,使得针灸学专业的学生在国外找到一个从事推拿职业的工作不是很困难。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比如开办个人针灸推拿诊所。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可能会留到医学院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升学率及就业流向
 升学:考取研究生比例为43. 48%。
 就业流向:医疗卫生单位23. 91%;其他企业21. 74%;其他事业单位6.52%。
 就业率:95. 65%。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研 推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