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甘肃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甘肃中医药大学报录比、甘肃中医药大学考研群、甘肃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甘肃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甘肃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甘肃中医药大学排名、甘肃中医药大学保研、甘肃中医药大学公众号、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甘肃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甘肃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中医内科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中医内科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中医内科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中医内科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中提供了有关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考研难吗
中医内科学 [105701]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防治研究(02)肾小球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03)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04)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研究(05)中医内科急症学(06)血液病的中医药防治(07)风湿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招生人数: 3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考研,首先要将所报考学校的专业课复习好们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初试。本人在报考甘肃中医学院时将专业课资料看了五遍,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专业课排名第三。
  对于考研资料的收集,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考研网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性、权威性,由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负责更新维护,具有很明显的考研信息资源以及考研专业课内部资料的优势,多年来深受广大考生的欢迎,每年都为80%以上报考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的考研学子提供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答疑、非常有针对性的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但购买资料费用较贵,所以,请同学们斟酌考虑。
  一方面,很多人在选择报考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之前都会了解一下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排名;另一方面很多考研人都希望报考一个学术氛围非常好的学校,而且希望报考一个知名度比较高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这样一来也会非常关注自己报考的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排名。专业排名是指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所以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排名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通过找上一届的研究生咨询、百度知道发帖询问,考研论坛发帖询问,百度搜索等等很多渠道都可以找到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排名。
  对于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考研信息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能联系到一个甘肃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内科学专业的研究生,那么无疑就会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心里更加有底,无形当中就会增加我们的考研自信心,增加考研成功率。
中医内科学 [1005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医药防治肿瘤(02)中医急诊方向
(03)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04)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中医内科学 [105701]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7]中医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02)肾小球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03)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04)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05)中医急诊方向
(06)中医药防治肿瘤
(07)血液病的中医药防治
(08)风湿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招生人数: 5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考生编号 复试专业 专业代码 初试成绩 专业笔试 专业面试 英语测试 综合 综合 拟录取状态(拟录取/拟淘汰)
107351005060196 中医内科 100506 294 64.5 77.6 70 63.472 1 拟录取
107351057012175 中医内科 105701 392 79 89.6 96 80.952 1 拟录取
107351057012115 中医内科 105701 375 88 88.6 90 80.362 2 拟录取
107351057011928 中医内科 105701 385 76 90.6 92 79.562 3 拟录取
107351057011889 中医内科 105701 382 78 82.2 85 77.964 4 拟录取
107351057012172 中医内科 105701 357 87 88.6 77 77.612 5 拟录取
107351057012178 中医内科 105701 377 76 85.6 80 77.392 6 拟录取
107351057012062 中医内科 105701 363 82 86.4 90 77.348 7 拟录取
107351057012041 中医内科 105701 353 81 87.2 91 76.114 8 拟录取
107351057012114 中医内科 105701 368 78 82.6 70 75.902 9 拟录取
107351057012010 中医内科 105701 368 69 88.2 88 75.594 10 拟录取
107351057012171 中医内科 105701 364 69.5 87.8 88 75.146 11 拟录取
107351057012049 中医内科 105701 351 82 84.2 76 75.114 12 拟录取
107351057012082 中医内科 105701 341 83 87.6 85 74.962 13 拟录取
107351057011967 中医内科 105701 346 81.5 85.2 85 74.854 14 拟录取
107351057011902 中医内科 105701 347 78 87.4 89 74.768 15 拟录取
107351057012139 中医内科 105701 357 74 84.4 80 74.388 16 拟录取
107351057011957 中医内科 105701 348 78 86.4 78 74.388 17 拟录取
107351057012089 中医内科 105701 349 77 85.2 85 74.314 18 拟录取
107351057011951 中医内科 105701 351 77 81.4 80 73.758 19 拟录取
107351057012152 中医内科 105701 349 77 82.4 77 73.598 20 拟录取
107351057012016 中医内科 105701 348 77 83.2 75 73.554 21 拟录取
107351057011880 中医内科 105701 374 56 86.8 90 73.536 22 拟录取
107351057011867 中医内科 105701 352 71 86.6 78 73.502 23 拟录取
107351057012096 中医内科 105701 359 71 79.8 79 73.216 24 拟录取
107351057012012 中医内科 105701 329 81 88 85 73.19 25 拟录取
107351057011861 中医内科 105701 346 69 90.6 78 73.062 26 拟录取
107351057012035 中医内科 105701 336 80 81.2 85 72.674 27 拟录取
107351057012054 中医内科 105701 343 77 77.6 93 72.542 28 拟录取
107351057011971 中医内科 105701 355 66.5 82.8 85 72.526 29 拟录取
107351057012073 中医内科 105701 334 76.5 88 72 72.5 30 拟录取
107351057011922 中医内科 105701 350 67.5 86 78 72.46 31 拟录取
107351057012112 中医内科 105701 356 66 82.4 78 72.268 32 拟录取
107351057011934 中医内科 105701 366 58 84 80 72.2 33 拟录取
107351057012070 中医内科 105701 346 74 80 75 72.17 34 拟录取
107351057011998 中医内科 105701 337 73 85.2 85 72.074 35 拟录取
107351057012053 中医内科 105701 334 77 80.4 89 71.818 36 拟录取
107351057011984 中医内科 105701 333 75.5 84.8 75 71.726 37 拟录取
107351057012120 中医内科 105701 350 63.5 81.2 85 71.054 38 拟录取
107351057012055 中医内科 105701 339 63 88.6 90 71.042 39 拟录取
107351057012177 中医内科 105701 333 71 84.8 80 70.976 40 拟录取
107351057012166 中医内科 105701 339 68.5 84.2 75 70.944 41 拟录取
107351057012138 中医内科 105701 346 64 82.6 85 70.912 42 拟录取
107351057012134 中医内科 105701 355 61 82.2 70 70.874 43 拟录取
107351057012113 中医内科 105701 330 76.5 80.4 72 70.728 44 拟录取
107351057011962 中医内科 105701 329 74 82.4 75 70.538 45 拟录取
107351057012155 中医内科 105701 358 52 84.8 89 70.446 46 拟录取
107351057011883 中医内科 105701 335 69.5 80.6 85 70.352 47 拟录取
107351057012077 中医内科 105701 341 67 81.6 71 70.322 47 拟录取
107351057012191 中医内科 105701 333 74.5 77.6 75 70.302 49 拟录取
107351057011908 中医内科 105701 342 65.5 81.4 72 70.138 50 拟录取
107351057012180 中医内科 105701 343 63 80.2 78 69.734 51 拟录取
107351057012135 中医内科 105701 349 60 78 85 69.69 52 拟录取
107351057011847 中医内科 105701 357 50 84.4 83 69.678 53 拟录取
107351057012015 中医内科 105701 332 66 82.6 85 69.632 54 拟录取
107351057012095 中医内科 105701 340 64 79.2 82 69.524 55 拟录取
107351057012020 中医内科 105701 336 62 84.4 80 69.468 56 拟淘汰
107351057011901 中医内科 105701 339 67.5 77 70 69.37 57 拟淘汰
107351057011983 中医内科 105701 346 57 79.4 80 68.818 58 拟淘汰
107351057012080 中医内科 105701 341 59 80.2 81 68.784 59 拟淘汰
107351057012186 中医内科 105701 332 64 77.2 85 68.314 60 拟淘汰
107351057012005 中医内科 105701 339 64 73.4 72 68.118 61 拟淘汰
107351057012185 中医内科 105701 329 60 81.4 85 67.868 62 拟淘汰
107351057012130 中医内科 105701 330 58 83 75 67.56 63 拟淘汰
107351057012013 中医内科 105701 331 53 81.4 88 66.798 64 拟淘汰


中医内科学 [1005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研究(02)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医内科学     专业代码:100506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学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内科学是安徽省重点学科,并建设有安徽省重点课程及安徽省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学课程组1958年随安徽中医学院的创建而成立。由于中医内科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当时安徽中医界的名流学者大都汇聚在了中医内科学课程组,一些全国名老中医如谌运甫教授、韩明向教授等均亲自任教并先后担任过课程组负责人,这些享誉全国的名老中医为中医内科学的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半个世纪的积淀与发展,中医内科学课程组已经成为学校优秀师资聚集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校前后数任(院)校长出自中医内科学课程组,并有6名教授先后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成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6人成为国家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4人成为博士生导师,并且形成了以新安医学为特色的学术体系和学科队伍。
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为中医内科学学位点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医内科学于1986年经过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始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996年始,中医内科学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经过两轮建设,2008年再次进入安徽省重点学科建设。2004年被安徽省评为安徽省重点课程,安徽省精品课程。2009年,中医内科学所属的三级学科中医痹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内分泌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重点学科,老年病科、肾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内科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是国家中医药三级科研实验室。
中医内科学学科建设极大的促进了临床医疗事业的发展,而临床医疗的发展又为中医内科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内涵和雄厚的基础。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床位数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60张,发展到现在的700余张病床,其增长速度在国内同行实属少见;病床使用率逐年增长,目前基本保持在百分之百以上。中医内科糖尿病、慢阻肺、类风关被确定为国家临床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病种,同时被确定为我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这些都进一步印证和显示中医内科学学科建设的示范和辐射能力。
中医内科学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近30人,博士生导师4人。团队人员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各位导师科研方向明确,思路新颖,均有指导多名研究生的实际经历。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名。
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及延缓衰老研究;2.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3.中医药防治呼吸病研究;4.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研究;5.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同济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5 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中医内科学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中医内科学考研参考书:
2015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目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方剂的配伍记忆方法因人而异,不要轻易变换。如果采用方歌推荐教材上的方歌,如果采用趣味歌决记忆推荐上海中医药出版社的《趣味方剂手册》。
《中医针灸学》以第7版教材(必备)
这个版本的教材完美涵盖了新大纲所有内容。特殊腧穴的记忆一定要用歌决系统记忆,事半功倍!针灸缺乏模拟题,手头能用的模拟题不是太难(针灸专业)就是严重超纲,或者不是按照7版教材编写。
推荐大家使用那本北中医编写的、天价的《复习全书》中的针灸模拟题部分。特别是后面将近250道模拟题非常有价值。(个人感觉)
《中医诊断学》的第5版或者第6版教材:考纲总体上以第5版为主,但最近几年也涉及到第6版的内容。
《中医中药学》:以第7版教材为主(必备)。归经这一部分主要参看以前版本。
还有就是第5版教材是绿色封面,1983年左右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什么1983年版的书到现在还在不断印刷?(1995年是6版,2001年是7版)其中缘由得靠自己琢磨。
必备真题。其实这种书哪本都一样,只要题目收得全就可以。所有题目的答案建议都去教材上找,找不到就是教材版本问题。一定要看《大纲》上的试题解答,并核对答案,因为现在的真题书的答案错误真的很多!
可选参考书(可选)。
《中医120分》跨越篇,形式不错,可惜和教材比系统性、全面性相差太远,而且错误也太多了。
《讲义》赵百孝,虽然错误稍微少了一点,但是形式不如前者,更是没办法和教材比啊。
《复习全书》怎么说也还是根据新大纲编写,不过还是推荐看教材。
 
中医内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及特殊的中医医疗方法,能够到医药卫生行业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还有的在各级医疗机构、医药研究所、医药情报所从事医疗诊治及对外交流工作或在高、中等医药院校任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主要在各级各类医院、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医药公司及卫生行政部门等与医药相关的单位。以及在城乡社区各级医院、妇幼卫生保健院(所)、诊所,厂矿、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医院、医务所及基层卫生防疫部门等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