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广西民族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广西民族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三、汉语国际教育(0453,专业型硕士)
本专业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以外交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汉语人才培训中心"为依托,以服务"一带一路"教育与文化交流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熟练的汉语教学能力、良好的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学制两年,毕业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现有导师18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7人,形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东南亚汉语教育与管理,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等特色研究方向、区域性、国际性、学科融合性突出。
二、美学(010106)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培养美学方面的高级研究人才,目前设置了生态美学、民族美学、审美文化三个研究方向,学制三年,毕业授予哲学硕士学位。
美学专业师资实力雄厚,现有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 作为学科平台,为导师和硕士研究生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持。美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以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文化的生态审美研究、民族文艺的生态研究为龙头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学科带头人袁鼎生教授的"审美生态观"被称为"已成体系、相对成熟,且影响较广"的三种代表性生态美学观之一(党圣元语),其对生态美学中的元理论、元范畴、审美范式、生态审美理想以及生态美学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生态审美场为核心范畴、以整生为机制、以美生为理想、以超循环为规律的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以袁鼎生教授为带头人的美学专业,已成为中国南方生态美学研究重镇。依托广西民族大学浓厚的民族学、人类学传统和影视文化研究中心,美学专业的民族美学、审美文化方向也齐头并进,整个专业形成了以生态美学方向为龙头、以民族美学方向为特色、以审美文化方向为拓展点的科研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民族大学美学专业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强,有良好的美学素养,有优秀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擅长研究和写作,是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所欢迎的科研、管理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一、中国语言文学(0501)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1960年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壮侗语族语言文学研究、生态美学研究、女性文学研究和跨国语言文学研究特色的学术品牌,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高层次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很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
本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较好地掌握中国语言学文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以及学科发展历史和前沿,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熟悉相关的学科,学术视野开阔;能够初步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在党政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和民间社团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01文艺学
文艺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支撑方向,依托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研究基地"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聚集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现有硕士生导师5人,校外硕士生导师1人。开设有影视与大众文化研究、民间文艺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学创作研究等研究领域。
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其中11人拥有博士学位,5人有国外留学经历;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2人。
本方向利用中国南方丰富的语言资源和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依托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科研教学培训多种平台,逐渐形成了在国际化视野与多文化交融背景下进行多语言比较与深层次社会文化阐释的研究特色,是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设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对比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等3个研究领域。
03 汉语言文字学
本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7人,博士生导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以汉语音韵与方言、汉语词汇与语法为主要研究领域,注重以广西为中心的南方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接触研究,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汉语音韵的创新研究,汉语词汇及语法与语义、语用相结合的贯通研究,逐渐形成了区域性、不同学科方向交叉融合的研究特色。
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设有东南亚汉文献整理与研究、南方民族文献整理与研究及中国古代传统文献整理与研究,从事包括南方少数民族汉文献、东南亚等域外古代汉文文献及中国古代传统汉文献等的校勘、注疏、考订、辨伪与研究,整理与研究的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国际性的特点。现在导师四名,其中正高一位,副高三位,均获博士学位。目前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一项。已培养了四届共16名毕业生,在高校、中学、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
05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涵盖先秦至近代文学各阶段,学习培养时不做进一步细分,研究生在打好古代文学基础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导师研究方向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
国学经典研究方向研究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基本课程之外,要求研读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经史子集四部中最基本国学经典,内容涵盖儒释道法,涉及先秦诸子、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思想范畴。
06 中国现当代文学(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本方向立足南方,面向全国。着力打造具有学术和地域特色优势的中国文学研究新天地,具有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边缘文化的鲜明特色,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和广西本土文学研究在国内具领先地位和开创性,在学界有广泛影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有导师4人,其中副高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有海外学习经验的2人,形成了欧美文学与文化、比较文学与文学人类学、东南亚文学与文化各有特色的研究领域,近6年来获得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专著4部。
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分语言和文学两个研究领域。
本方向立足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新领域,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跨境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和鲜明特色,在学术界有相应的影响力。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771-3260086
六十载栉风沐雨,岁月如诗。1960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创办(时称中文系),2000年由原中文系、民族语言文化系、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大学语文教研室合并为中文学院,2006年更名为文学院。
六十年来,文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走夯实基础、强化特色、形成优势、打造品牌的发展道路,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呈现出勃勃生机。学院建设发展着力于学科建设和教学能力培养,已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广西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广西一流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项”(4项)“全国志愿服务银奖”“全国样板党支部(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等诸多硕果。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69人,正高职称29人,副高职称28人。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广西优秀专家 2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二级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7人。
人才培养:
开办60年来,培养了一万多名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一万多名函授生。2019年9月,学院有在校学生1803人,其中本科生1493人,硕士生261人,博士生49人。学生总数中有外国留学硕士生30人、留学博士生24人。学生来自27省(直辖市、自治区) 24个民族。留学生来自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巴西、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学科专业:
文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和11个教研室。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4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2个(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民间文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写作学、民间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美学、文学概论)。2013-2018年,出版教材7部,发表教学论文22篇;承担教学教改研究项目19项,其中省部级教学教改项目12项,国家专利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项4项。
科学研究:
学院拥有外交部“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国家民委翻译局“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和2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基地:“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生态审美与民族文化文艺学研究基地”。2013-2018年来出版著作78部,教材8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5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省部级科研奖106项,其中一等奖3项。如,2015年广西民族大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6广西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7年获得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1项。2018年获得广西第十五次社科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
国际交流:
文学院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留学生,2008年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2年袁鼎生、黄晓娟、韦树关教授受聘为越南河内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兼职博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行“3+1”跨国人才培养模式。选派志愿者到学校驻泰国、印尼、老挝孔子学院或国外汉语教学机构担任中文教师。
党建思政:
文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学院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广西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区先进班集体”、“广西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广西五四红旗团总支”等荣誉称号;文学院“温暖上尧”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首届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银奖、同时入选广西高校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光荣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是全国唯一入选的2个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之一,也是广西唯一入选的2个学生党支部之一。
特色品牌:
文学院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放在重要地位,提升各民族学生的人文素质,特色优势凸显,人才质量较高,社会影响较大。
1996年,学院开始实施以“大写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997年,实施“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2001年,《写作教学可操作性训练研究与实践》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写作学》获自治区精品课程。2007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优质专业。文学院专门设立了“写作人才培养基金”,每两年进行一次学生写作成果评比。
2018年在创意写作的基础上,文学院成立创意写作教研室,创立创意写作中心,开设“卓越写作人才实验班”。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下设学子文苑(文学院网)、我们写作(微信公众号)、纸质媒体(欲晓报,系列丛刊)。同年,文学院与田东县委合作,受托编撰田东县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三个文化”系列丛书。学院师生共同参与编撰各项工作,与田东县委共同倾力打造田东“三个文化”。
“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以第二课堂方式开展,是文学院与创意写作并列的专业教学实践、学院文化建设、学生集体活动重要品牌。2009年获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受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工委、教育厅的表彰。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发展,“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不断涌现出《行路》《咸亨酒店》《日出》《群猴》《曙光》等精品节目,其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广西高校的关注和热捧,影响力甚至扩大到了区外。2010年“相思湖文学社”被广西高校工委、教育厅评为“广西高校十佳社团”。学校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壮乡杯”相思湖全区大学生现场作文大赛,是广西高校最大的文学赛事,2015年被广西高校工委评为广西高校大学生社团活动精品项目。
学院通过发挥创意写作的优势,不断强化写作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由“写作班”学生为主体的“相思湖诗群”已在全区乃至全国产生广泛影响,《青年文学》《诗选刊》《广西文学》《红豆》《广西画报》《花山》等著名文学刊物,曾分别为“相思湖诗群”成员开辟诗歌专栏。学院已举办“相思湖诗歌节”11届,出版《相思湖诗群》(内刊)12辑,“相思湖诗群”成为《青年文学》推介的全国10个最有影响力的高校文学社团之一,培养、引进、聚集了东西、凡一平、黄佩华、杨克、容本镇、黄堃、杨长勋、严风华等一大批作家、诗人、学者,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相思湖作家群”。“相思湖作家群”创作实力被国内外同行和广大读者认可,作家们已成为“文化强桂”的主力军。
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不少用人单位已形成了共识:要聘用写作人才,就到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添加广西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广西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广西民族大学报录比、广西民族大学考研群、广西民族大学学姐微信、广西民族大学考研真题、广西民族大学专业目录、广西民族大学排名、广西民族大学保研、广西民族大学公众号、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西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西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