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北美术学院考研分数线、湖北美术学院报录比、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群、湖北美术学院学姐微信、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真题、湖北美术学院专业目录、湖北美术学院排名、湖北美术学院保研、湖北美术学院公众号、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美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湖北美术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是读研究生的一个快速渠道,但是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对学生生源的要求更高,申请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的同学必须成绩优秀,额外的奖项更是有用的加分项, 可以比考研的学生更快地获得研究生资格,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想要通过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项目,必须了解保研项目需要准备什么,例如相应的保研信息,保研夏令营的准备材料,预推免的流程以及推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美术学保研
    教师简介

魏光庆
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198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 油画系。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个展 
2008  “典籍——魏光庆个展”,香格纳H空间,上海 / “重叠与记忆——魏光庆个展”,季丰轩画廊,香港;2007  “左图右史——魏光庆艺术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5 “中国制造——魏光庆的绘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4  “中国名著:三字经——魏光庆新作品”,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2002  “二十六关煞——安宁日”,香格纳画廊主空间, 上海 ;2000  “增广贤文——魏光庆红墙系列”,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 ;1988  关于“一”的自杀计划模拟体验,行为艺术,武汉武昌小东门 

群展 
2013 “再水墨——2012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2 “再水墨——2012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湖北美术馆,武汉/ “再历史——2012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深圳 ,湖北深圳美术馆,武汉/2011  “中转——2011三官殿1号艺术展”,湖北美术馆,武汉 /“艺术日新——当代艺术邀请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在成长——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三周年庆典之香格纳15周年特展”,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 /“聚变——当代艺术展”,艺元空间,武汉 ;2010  “一个接一个——香格纳画廊群展”,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 /“心灵思想家”,Palazzo Cavour /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 /“与床有关”,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 /“童话故事选集——来自MaGMA的收藏”, OPERA画廊, 新加坡;2009  “北京·哈瓦那——中国当代艺术展”,哈瓦那的国家美术馆, 古巴 /“常态——2009年作品展”,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空间,武汉 /“回溯与探索——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收藏展”,湖北美术馆,武汉;2008  “杂、混、合、物、种”,香格纳在淮海路796号, 上海 /“续集——当代艺术展,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空间, 武汉;2007  “晒一晒”, 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 /“八五&八九——八五思潮与后八九艺术”,奕源庄艺术空间,北京 /“85新潮——第一次中国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 湖北美术馆,武汉 /“个人的态度”,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 /“文脉当代·中国版本——2007瑞信北京综合艺术展览”,今日美术馆,北京 /“武汉! 武汉!——2007 武汉当代艺术邀请展”,南京四方美术馆 / “共振——2007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石家庄当代美术馆 /“何去何从——中国当代艺术展”,香港大会堂 /“中国当代社会艺术展”,俄罗斯国家美术馆,莫斯科;2006  “限制与自由”,《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武汉,湖北 /“新中国”,Pablo’s Birthday»廊,纽约,美国 /“麻将——希克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汉堡美术馆, 汉堡, 德国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中华世纪坛美术馆,北京;2005  “麻将——希克的当代艺术收藏展”,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士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第一回展”,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中国,当代绘画”,博洛尼亚文化艺术基金会,意大利 ;2004  “武汉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超越界限——沪申画廊开幕展”,上海;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02  “重新解读——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广州 /“Chinart——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德国杜依斯堡博物馆 /“第17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韩国大田美术馆 /“时间的一个点”,湖南长沙美仑美术馆 /“观念的图像——2002 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 广东 /“巴黎·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展”,皮尔卡丹文化中心,巴黎,法国;2001  “亚洲·多元提升——第16届亚洲国际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煲”, 奥斯陆艺术家中心,奥斯陆,挪威 /“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MUNKERUPHUS画廊,丹麦;2000  “全球概念论——原点 1950s-1980s”,MIT LIST 视觉艺术中心,坎布里奇,美国 /“全球概念论”,美国迈阿密美术馆 /“中国当代绘画展”,意大利帕多瓦布雷达博物馆 /“社会”,上河美术馆,成都,四川;1999  “99年世界财富论坛——当代艺术展”,上海金茂大厦,上海 /“50年代——80年代全球观念主义艺术展”,QUEENS艺术美术馆,纽约,美国 /“第14届亚洲国际艺术展”,亚洲美术馆,福冈,日本;1998  “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 /“中国! 巡展”,柏林世界文化宫,柏林,德国;1997 “与中国对话”,哥本哈根,丹麦 /“红与灰——来自中国的8位前卫艺术家”,新加坡 /“引号,中国现代绘画展”,国家美术馆——新加坡 /“中国! 现代艺术展巡展”,艺术家之屋(维也纳), 丹麦哥本哈根斯展览中心(哥本哈根),华沙现代艺术馆(华沙,波兰);1996  “现实:今天与明天——九六中国当代艺术”,北京国际艺苑, 北京 /“中国! ——现代艺术展巡回展”, 波恩当代艺术博物馆, 德国;1995  “新亚洲艺术展”,中国,韩国,日本巡展 /“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中国新艺术”,国际文化中心,汉堡,德国;1994  “中、日、韩现代艺术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1993  “93'中国油画年展”,北京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香港艺术中心, 香港;1992  “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广州 /“90'现代艺术双年展”,广州;1991  “首届中国油画展”,北京;1990  “不和塞尚玩牌”,亚洲太平洋艺术博物馆,加里福尼亚,美国;1989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公共收藏
美国亚洲太平洋艺术博物馆、德国波恩文化艺术基金会、日本福冈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博洛尼亚文化艺术基金会(Fondazione Cassa di Risparmio)、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成都上河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石家庄当代美术馆等。
 
徐文涛
1968年  生于武汉
1999年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硕士学位。
1999年    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油画系主任、教授。
2007年  获得美国FREEMAN基金会奖于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访问交流
个展:
2003年    《今日身体》香港schoeni画廊
2006年        《身体的假设》第雅艺术 台湾台南
2007年   《徐文涛的绘画》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
联展:
2009年    《两湖潮流---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德中同行当代艺术展》武汉美术馆
2008年  《都市侯症群》多伦美术馆
         《2008中国油画邀请展》 武汉美术馆 
         《2008中意文化交流展》意大利格尔多娜市政厅
2007年    《共振——2007中国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 石家庄当代美术馆
        《2007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国贸中心
        《武汉!武汉!2007武汉当代艺术邀请展》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2006年    《时间的一个点—在武汉》 美术文献中心武汉
《2006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国贸中心
《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
《首届(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上海原弓艺术机构
《2007(新动力中国)艺术家提名展》上海美术馆
2005年    《KIAF2005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  韩国首尔
        《串—首批红门画廊中国访问艺术家五人展》北京红门画廊
《2005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国贸中心
         《观念艺术——中国当代绘画作品展》深圳美术馆和澳门塔石艺文馆
2004年  《2004中国画廊推介展暨国际画廊邀请展》北京国家博物馆
《2004年美术文献提名展》湖北美术馆
《慢-当代艺术展》湖北美术文献中心
        《即插即用-当代艺术展》武汉拜赞庭社区
        《中国影像性绘画》 北京季节画廊
2003年 《图象的图象-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
        《女性形象艺术展》 香港schoeni画廊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个性力量——新锐艺术展》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2003马德里当代艺术博览会》,马德里 ,西班牙
2002年  《中国当代艺术展》,米兰Marella画廊,意大利
        《走出迷失展》,北京世纪翰墨画廊
        《成都双年展精品展》,北京四合苑画廊
2001年  《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
2000年  《界面.5》画展,北京新家园工作室
 
艾 麟1970年生于四川德阳
199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硕士学位
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展览
2000年   “第九届湖北美术作品展”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
2001年   “湖北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北京
2002年   “湖北小幅油画雕塑作品展”   获学术奖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
2003年   “湖北省第二届油画展”   获油画艺术奖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
2003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4年   “第十届湖北美术作品展” 获优秀作品奖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
2007年   “自由----当代青年油画作品展”                               北京
2007年   “确认的经验”                                               北京
2008年   “王朝斌,艾麟联展”                                  上海东画廊
2009年   “第十一届湖北美术作品展”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
 

胡朝阳
      1959年生于湖北省广水市
1983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湖北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湖北油画学会理事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动画学院院长  硕士生导师
重要参展:第七届全国美展(1989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展(1994年)、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1996年)、二十世纪中国油画作品展(2000年)、2003年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2004年)以及作品出展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作品多次获得省、国家级奖项并出版和辑入:《中国当代油画》、《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美术》、《文艺研究》、《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现代美术史》、《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等。发表论文:《走出视觉误区——晃动视觉研究》、《“纯”色彩问题》、《艺术的眼睛》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黄海蓉
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0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副教授。
个展:
2008年   “软性破坏”——黄海蓉个展                                   北京
2007年   “金鱼”——黄海蓉油画个展                                   武汉
群展:
2010年   “各行其道” 当代绘画四人展                 千年时间画廊•中国北京
2010年   “自然而然”武汉、深圳女艺术家邀请展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山东美术馆•武汉美术馆
2010年   “异曲同工”2010春季艺术展               半亩园艺术中心•中国武汉
2010年   “7来8往”当代艺术作品展                        武汉天地•中国武汉
2010年   “暖暖的距离”湖北当代油画作品展                 红岛5号•中国武汉
2009年   “同行-德中当代艺术展”                      武汉美术馆•中国武汉
2009年   “美中文化交流邀请展”                  美国驻武汉领事馆•中国武汉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湖北省艺术馆•中国武汉
2009年   “第十一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铜奖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武汉
2009年   “7拍”武汉女性艺术家当代油画作品展         湖北省艺术馆•中国武汉
2009年   “小姿态”武汉女艺术家当代油画作品展        至观艺术绘馆•中国武汉
2008年   “Chian Now Now”                                Canvas画廊•荷兰
2008年   “08新加坡,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新加坡•台湾
2008年   “好•季节”2008武汉女艺术家当代艺术作品联展     武汉天地•中国武汉
2008年   “在场”当代艺术邀请展                          武汉天地•中国武汉
2007年   “今日中国油画大展”                          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7年   “07韩国,新加坡,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新加坡•韩国•台湾
2006年   “麻将”——希克的收藏作品展           Kunsthalle美术馆•德国汉堡
2006年   “亚太地区当代艺术邀请展”                    诗玛画廊•印度尼西亚
2006年   “非常之印象:各行其道”油画作品邀请展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武汉
2006年   “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                 原弓美术馆•中国上海
2006年   “第二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                多伦美术馆•中国上海
2006年   “2006Art北京”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北京
2006年   “自由”——年轻艺术家的绘画展              东方元象画廊•中国北京
2005年   “湖北省中国画油画风景展”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武汉
2005年   “限制与自由—秋市”作品展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中国武汉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
2004年   “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武汉
2004年   “摩擦•模糊”—五人油画作品展               湖北省美术馆•中国武汉
2003年   “第十五回日中友好美术作品展”               丰田美术馆•日本丰田
2003年   “首届全国美院油画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何香凝美术馆•中国深圳
2002年   “湖北青年油画家作品联展”                  索卡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2002年   “物言物语——湖北省小型油画展”获艺术奖 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武汉
1997年   “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黄汉成
祖籍江苏南京
1965年生于湖北省武汉
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3年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个展
2010年   “现实与超越”                                      北京798艺术区
2008年   “中国方式-黄汉成油画作品展”                  香港李安姿当代空间
2008年   “黄汉成油画作品展”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6年   “身份迷失”                                 印尼雅加达华艺莎画廊
联展
2008年   “ART ASIA博览会”                                     美国迈阿密
2008年   “HKIAAF博览会”                                 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2008年   “都市症侯群”                                     上海多伦美术馆
2007年   “伟大的批评:中国当代油画”           爱伦艺术博物馆 美国•奥布阑
2007年   “藏不住的魅力”                                新加坡复兴艺术馆
2007年   “当代新地标”                                    上海800号美术馆
2007年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上海世贸商城
2006年   “变异的图象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上海美术馆
2006年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                           北京国际贸易中心
2005年   “新加坡当代艺术博览会”                                  新加坡
2005年   “夏季展”                                           北京季节画廊
2005年   “第二届成都双年展”                                成都•世纪商城
2004年   “美术文献提名展”                       武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3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9年   “代表人民”                                 Tyne and Weir博物馆
                                                             英国 •伯明翰
                                                           idlands艺术中心
                                                            英国• 纽卡斯尔
                                               science and Industry博物馆 
                                                           英国 •曼彻斯特
1997年   “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6年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3年   “’93中国油画年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香港•中国油画廊
1992年   “九十年代中国美术(油画)双年展”              广州•国际展览中心
公众收藏
爱伦艺术博物馆                                                 美国•奥布阑
AW Asia基金会                                                    美国•纽约



 
郭正善
1983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
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三工作室主任,中国美协会员。
作品《静物》参加
1987年  首届中国油画展
1992年  九十年代广州艺术双年展获提名奖
1993年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1993年  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获学院奖
1994年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获中国油画艺术奖
1994年  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
1995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获佳作奖
1996年  首届上海双年展
1996年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2002年  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2003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获精选作品展
2004年  首届武汉《美术文献》提名展获提名奖
2007年  共振——2007当代油画邀请展
2007年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
2008年  互动——中国当代油画展
作品《静物》由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收藏
 
李建平



生于1968年
199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获硕士学位
现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先后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等展览以及台北,新加坡等艺术博览会
展览
2008年   “异质个人油画展”                                  北京798艺术区
蛋白质8号  布面油画  130×97cm   2006                               李建平
蛋白质11号 布面油画 150×125cm   2007                               李建平
异质27号  布面油画   150×125cm  2008                               李建平
异质28号  布面油画   150×125cm  2008                               李建平
异质30号  布面油画   150×125cm  2008                               李建平
异质33号  布面油画   190×150cm  2008                               李建平
异质35号  布面油画   190×150cm  2008                               李建平

 
1959年生于甘肃天水,
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
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
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艺术顾问,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
展览
1994年   “肖像94、2”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作品展,油画精品展优秀奖
1995年   油画作品“母与子”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奖,湖北省一等奖
1998年   “肖像”获华人书画名人大展一等奖
2001年   “种子”获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
2004年   “童年”获十届美展优秀奖
2002年   “命运海洋”获世纪精英———中国书画大展金奖
2005年   “塑料袋系列”获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
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油画作品在国家学术核心刊物“画刊” 连续介绍.并在各类大型画册中刊登.
2006年   “塑料袋系列阳光”等作品在东京参加“中日交流展”
2007年   “塑料袋系列”参加美国加州双年展,
2007年   纽约曼哈顿军械库画廊展出

桑建新
1961年9月生于湖北
198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师范系油画专业
1993年在湖北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6年获硕士学位留校在油画系任教
 1996年留校在油画系任教
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现任研究生部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获奖,在多种刊物上发表,并被国家级纪念馆、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宋克静
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
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展览
2010年   “2010春季沙龙展”                                  武汉至观绘馆
2008年   “互动—中国当代油画展”                               武汉美术馆
2007年   “当代名家油画风景写生邀请展”                         广东、惠州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4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湖北分展区、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3年   “当代—12家油画风景写生展”                           武汉博物馆
2003年   “中国首届壁画大展”                                   广州美术馆
2002年   “湖北小幅油画、雕塑展”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1年   “中日文化交流展”                             中国武汉、日本福冈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                               上海、上海美术馆
1998年   “宋克静—油画展”                                中国台湾、高雄
1996年   “现代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日本、福冈
1994年   “第八届全国美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唐 骁
1976年生于中国武汉
1996年-2000年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1年德国哥德学院慕尼黑分院(Goethe Institute München)
2002年-2005年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München)自由艺术系,师从杰瑞翟柳客,获大师弟子。
2004年美国辛西纳提美术学院(Art Academy of Cincinnati, Ohio, USA)艺术教育硕士研修班
2005年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王朝斌
1965年生于中国武汉
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
现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展览
1994年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4年   “94“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 获优秀奖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5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9年   “第九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1年   “中日美术作品交流展”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2年   “湖北省小幅油画雕塑作品展”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3年   “湖北省第二届油画展” 获优秀奖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4年   “湖北省第十届美届” 获优秀奖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5年   “限制与自由——秋市作品展”                 武汉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2006年   “湖北省中国山水画、油画、水彩风景画作品展” 获学术奖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6年   “非常印象·后生代油画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6年   “自由——东方元象艺术展”                      北京东方元象画廊
2006年   “首届国内美术院校师生油画作品展”                深圳大芬油画村
2006年   “首届“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             上海原弓美术馆
2007年   “湖北美术学院教师双年展”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8年   “在场·当代艺术邀请展”                           武汉天地·武汉
2008年   “王朝斌,艾麟绘画联展”                               上海东画廊
2009年   “湖北省第十一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周向林
195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
1979年--1983年湖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1987年巴黎美术学院教授宾卡斯“西方传统绘画材料技法班”
1989年--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修班
2000年—2002年湖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
2003年--2004年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优秀教师。
代表作品有《1969年11月12日·开封》、《红色机器》、《生物进化史》等;曾获1976-2005新时期中国油画优秀作品奖;首届中国壁画大展大奖;91’中国油画年展银奖;第八届全国三版展铜奖;廖修平奖;湖北省最高文艺奖:第二届屈原文艺创作奖等。
2006年在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举办学术讲座;2004年在法国布尔日LA BOX举办题为“虚幻空间·历史与现实”的个人展览;1996年在台湾举办写生个展。
多幅作品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油画全集》等重要出版物;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香港大学博物馆、湖北美术馆、廖修平基金会、香港汉雅轩等艺术机构收藏。
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生

按时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的温馨提示

各位考生:

根据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7]9号)和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鄂高考(2017)25号的文件精神,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网上缴费的方式进行,考生报考费采取统一网上缴费方式。

现再次对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的时间进行提醒,请考生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报名和缴费,时间为2017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敬请考生转告周知。





                           

 

                                                        湖北美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7年10月25日

美术 [1351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3)壁画与综合材料研究(14)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备  注:


  魏光庆(1963-)生于中国湖北黄石,198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湖北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

  履历

  魏光庆,男,1963年生于湖北黄石。198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湖北油画学会会长,湖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

  作品展

  个展


  1988年“关于‘一’的自杀计划模拟体验,行为艺术”(武汉武昌小东门)。

  2002年“二十六关煞·安宁日—魏光庆装置艺术作品展”(上海香格纳画廊)。

  2005年“中国制造—魏光庆的绘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联展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0年“不与塞尚玩牌—中国前卫艺术展”(美国亚太艺术博物馆)。

  1996年“现实—今天与明天—96中国当代艺术”(北京世纪艺苑美术中心)。

  1997年“中国”(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家之屋)(丹麦哥本哈根斯坦柏格展览中心)(波兰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

  1997年“引号—中国当代艺术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1997年“红与灰—来自中国的八位前卫艺术家”(新加坡斯民画廊)。

  1997年“97宝藏国际艺术博览会”(新加坡SuntecCityCentre)。

  1998年“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

  1999年“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全球观念主义艺术展”(美国纽约昆士艺术博物馆)。

  1999年“开启通道”(沈阳东宇美术馆)。

  1999年“第14届亚洲国际艺术展”(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

  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当代艺术展”(上海金茂大厦)。

  2000年“社会—上河美术馆第二届学术邀请展”(成都上河美术馆)。

  2000年“中国当代绘画展”(意大利帕多瓦布雷达博物馆)。

  2000年“全球概念论”(美国迈阿密博物馆)。

  2001年“《煲》中国当代艺术展”(挪威奥斯陆艺术家中心)。

  2001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瑞士巴塞尔)。

  2001年“亚洲·多元提升—第16届亚洲国际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2002年“时间的一个点—在长沙”(湖南长沙美仑美术馆)。

  2002年“第17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韩国大田美术馆)。

  2002年“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2002年“巴黎·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国巴黎)。

  2002年“Chinart—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德国杜依斯堡博物馆)。

  2002年“观念的图象—2002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广东深圳美术馆)。

  2002年“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4年“首届武汉《美术文献》提名展”获文献奖(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FondazioneCassadiRisparmio”(意大利博洛尼亚)。

  作品收藏

  美国亚太艺术博物馆、德国波恩文化艺术基金会、日本福冈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博洛尼亚文化艺术基金会(FondazioneCassadiRisparmio)、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成都上河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等。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1 湖北 湖北美术学院 美术学系 130400 美术学 347 95 27.38% /
艺术教育专业方向:素描、色彩、国画、水彩材料与技法、油画静物、艺术概论、摄影、纤维艺术、楚文化遗产与美育、艺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论、教育心理学、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声乐基础、音乐教育导论与教学法 、中外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舞蹈形体训练与常规教学、钢琴基础、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教学课件制作等。
一、成绩复查程序:

    自公布成绩到2月19日中午12点前,对确实感觉成绩误差较大而需要复查成绩的考生,可填写《复查申请表》(见附件),凭考生本人准考证至我校招生就业处(藏龙岛校区行政楼101室)申请复查,2月19日中午12点以后不再接受复查申请。外地考生可发送邮件至1297681163@qq.com,邮件名请注明“考研成绩复查”字样,附件需包含《复查申请表》和本人准考证扫描件,缺少申请表或准考证的不予复查,2月19日中午12点后(以邮件收到时间为准)的邮件将不再受理。统考科目成绩由湖北省考试院进行复核,专业课成绩由我校进行复核。

二、复查内容
    主要为答题得分漏记、错记以及录入差错,答题卡扫描图像清晰度、是否扭曲,是否由两名以上的评卷教师给分等。评卷教师对评分标准的执行情况不属复查范围。违规考生各科目不予复查。考生本人不得查看试卷,也不得要求重新评卷。   

三、其他
    1、复查后证实成绩有错误的考生,须经由省教育考试院审定之后方能更正,届时我校将按复查申请上的联系方式电话通知到考生本人,并在网上查询系统中予以更正,考生可重新查询。复查成绩没有错误的则不再通知。
    2、考生最终成绩以复核工作完成以后公布为准,我校不发放纸质成绩单。考生如有特别需要,可上网下载打印后到我校招生就业处加盖公章。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游戏创作实践,熟悉和掌握游戏美术创作的流程及基础技巧,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检验,要求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游戏美术设计的创作。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是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省级重点学科,于1999年建立动画专业学科,2003年我校成为华中地区最早设立动画艺术硕士的高校。动画专业下设动漫艺术、动漫应用两个教研室,致力于教学及研究以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为内涵、以高新科技和时尚文化为延伸,建设起包括影视动画、漫画插画、游戏美术与数字交互等动画学科群。大学一年级实行视觉艺术基础教育,二年级进行动画专业基础通识教育,三年级进入专业方向选修教学模式,各专业方向以各自对应的模块化课程进行教学。四年级主要任务为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本专业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创作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影视语言、剧本创编、音乐音效等多方面的艺术素养和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力求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文化发展之路,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省级教学研发基地。
美术 [1351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3)壁画与综合材料研究(14)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备  注:
院系简介
      湖北美术学院是华中地区唯一一所专门高等美术学府,全国八所美术学院之一。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武昌美术学校。自1920年迄今,走过了90年的办学历程,培养了大批艺术家、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及艺术管理者。雕塑系结合学科内在联系和雕塑专业的发展的特点,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整合与创新,逐渐形成完整的雕塑系管理、教学和艺术研究体系。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进一步理清了学科建设思路,确立了在构建完整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基础与创作的有机结合,注重单元与系统的有机结合突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作意识的育人宗旨,为雕塑专业学生掌握现代雕塑艺术理论与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雕塑系的建设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30年——初设雕塑系
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武昌美术学校,1930年改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根据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务记录,1930年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大学部设立了艺术教育系、绘画系、西洋画系、图案系、雕塑系和音乐系,这是雕塑系创办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初创的雕塑系教学体系开设了木炭画、泥塑、石刻、木刻、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美学、艺术解剖学、透视学、集合学等课程。雕塑系教学体系是引进西方比较成熟的雕塑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学和专门学,为中国近代雕塑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
初创的雕塑系讲求实际,学风勤朴笃实。自创办起,教学安排就强调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养成劳动和合作观念。初创雕塑系时,师资缺乏,引进了在日本雕塑专业留学的蒋治民,他于1937年出任武昌艺专西画和雕塑教员。可见当时教师聘用坚持“严聘精炼”的要求,从而使教师在雕塑教学与艺术创作领域达到高标准。1938年8月,武昌艺专校舍被日机炸毁,学校迁徙四川。因形势危机,雕塑、图案、音乐学科均停办。
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的教学设施补助计划中,记载了当时工艺美术专业教员蒋治民为雕塑、陶瓷模型课程提出研究《中国雕塑》项目申请经费的报告及详细设备、材料明细表。可见,虽然雕塑系停办,但雕塑教育和雕塑研究却没有停止,并注重雕塑课程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相结合,研究中国雕塑艺术。从记录的泥塑课程教学和学生泥塑作品照片中,可以看出雕塑教育基本上是国外雕塑教学的模式,是以肖像雕塑为主的雕塑教学,包括泥塑、石刻、木雕等课程内容。但是从雕塑系的开端来说,中国雕塑人才培养已从民间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走向有文化、有技艺的雕塑教育模式,基本形成了一个起点高,教学质量好,注重中国雕塑研究的办学特色。
1953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武汉)开办雕塑系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在武汉组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是由湖北的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武昌艺专部分人员)、广东的华南文艺学院美术系(部分人员)、广西艺专美术系(部分人员)合并组成。初设绘画系、雕塑系、图案组,后改设中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
雕塑系修业年限为专科三年,计有学生38人,专业教师7人。雕塑系主任由曾新泉担任,刘政德担任系支部书记。当时由于院系调整,学生来自多个院校。1953年至1957年培养了多名优秀学生。1958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由于院校调整,分为广州美术学院和湖北艺术学院。
1958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雕塑教研室,专业课程雏形建立。
1958年10月,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的部分人员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分散在湖北其他院校的教职工组建为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再与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音乐系、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武汉教育学院部分人员合并,成立了湖北艺术学院。湖北艺术学院设置了音乐系和美术系,美术系分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美术五个专业。于1958年创建了美术系雕塑教研室,1959年首届招生。
湖北艺术学院雕塑专业的开创,是以蒋治民(留日,当时日本的雕塑教育体系也是学法国的)、张祖武(刘开渠等先生留法回国后招收的首届雕塑生)等先生为先导。教师们长期对中国传统及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基本形成了法派、苏派、中国传统雕塑渗透与融合的雕塑教育体系。这时期培养了两届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为雕塑教育积蓄了人才,如后来在雕塑系任教的汪良田、安志今、朱达诚等。
1965年10月,根据国家对全国艺术院校大调整的政策,湖北艺术学院开始精简编制并逐步停止招生。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被改为湖北省美术院下设绘画工作室、美术理论工作室、工艺雕塑工作室。工艺雕塑工作室李一夫任主任,张祖武,张朗任副主任。当时,工艺雕塑工作室受湖北省工艺美术处的委托,举办为期半年的“湖北省工艺美术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工艺、国画、广告设计以及刺绣、剪纸、地毯、贝雕设计等实用美术项目。之后,受“文革”冲击,各项工作都随之停顿下。
1972年——雕塑教育恢复,开展了雕塑普及教育。
1972年,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成立,美术系的人员建制沿用省美术院的一部分,系主任由刘侬担任,张朗任副主任。雕塑专业教师有张祖武、汪良田(1964年7月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毕业分配任教)、安志今(1974年调回湖北艺术专科学校雕塑专业任教)。
1972年上半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院,学制三年,开设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等五个专业。1975年雕塑专业是作为绘画专科招生,75级绘画专业培养了雕塑专业8名学生。当时,提出工农兵学院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的“上、管、改”口号,要求学校要越办越大,越办越向下的方针。于是,美术系开办的专业班也突出了这些特点,如师范班、黄陂泥塑班、社来社去班等,1976年雕塑专业培养了11名学生。各种形式的工艺美术培训班相继开办,并在湖北省应城、咸宁、黄陂等地办有教学实习地,如1973年举办了工艺美术短训班雕塑国画,培养了6名学生。不同学制的专科雕塑课程与60年代相比,有了一些变化。雕塑专业课程设置了政治理论课、学工、学农、学军课、文化课和专业课,包括文学、美术知识、美术史、透视、解剖、素描、速写、色彩、泥塑、创作、采风、毕业创作等课程,体现了当时政治时代特点。这个时期,雕塑专业通过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三年制的专科班,为湖北省培养了一大批实用的雕塑美术人才,同时也不乏出现了一批较为优秀的人才,她们部分充实雕塑教育队伍,部分分配到省市雕塑创作部门工作,后来都成为了湖北乃至全国雕塑领域的中坚。
1977年——高考恢复,雕塑教学步入正轨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高考制度恢复。同年,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恢复为湖北艺术学院,并设美术分部,雕塑教育逐步走上正常化的道路。
1985年——改建为湖北美术学院,雕塑教学体系逐步完善
1985年5月湖北艺术学院美术分部改建为湖北美术学院,建制为美术系、工艺系和理论文化课部。雕塑专业教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的学生已开始进入重点美术院校深造。从1985年到1996年,共招生5届,培养学生41人。1988年培养学生7人,其中张松涛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充实教师队伍,成为雕塑系的后备人才。史金淞和安维秋分配到湖北省美术院,从事雕塑创作工作,史金淞现已是国内外知名的当代雕塑艺术家。
1985年雕塑系首次招收硕士生,余小平是雕塑系的第一位研究生,导师张祖武‘刘政德,毕业后留校任教。
这一时期,由于雕塑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不仅有国内研究生,还有国外留学生,并学成归国,纷纷进入高等雕塑教育队伍。还有在省内外从事雕塑创作,或者自由职业艺术家。最可喜的是雕塑系研究生教育开启,为后来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独立建系,拓展了雕塑专业体系。
由于雕塑教育的特殊性,1997年学校专业调整,雕塑系1997年独立建系。专业课程内容在改革开放新局面下,根据社会的发展对教学体制进行调整,逐步吸收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优点和国际当代艺术的新观点、新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基于扎实基本功的创造性。在前期教学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开始对学科内容作全面的调整和充实。
1997年独立建雕塑系,招生主要面向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和河南,2002年后面向全国招生。1997年雕塑系有两个专业方向班,雕塑师范班培养学生21人,雕塑班培养学生10人。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雕塑专业开始每年招生,学生人数逐年递增。雕塑专业师资不断充实年青人,雕塑设施不断增加新设备,并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学生不断向高学历冲刺,杨红志是雕塑系第一个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的学生,随后有更多的学生考入研究生深造,毕业后充实到各高校教师队伍。1999年雕塑系学生毕业作品获得五个《99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作品》的优秀奖。
2000年——整合雕塑学科课程内容,创建全新的学科体系
随着当代雕塑艺术、公共艺术、媒体艺术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渗透,现代雕塑艺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其艺术内涵也愈加丰富。为适应这种艺术一体化带来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变化,同时为了应对信息量膨胀与学时的压缩,雕塑系在多年教学科研探索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再不孤立思考专业课程,而更多的是思考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效益。重点工作为在保持原有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开拓新领域,初步建设雕塑材料教学系统;并着手面对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公共艺术的要求,开展公共艺术教学研究。
雕塑系的教学体系再次调整,形成了专业基础教学、导师工作室教学与技法材料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分为新具象雕塑工作室、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工作室和材料语言雕塑工作室。既保持原有的写实雕塑优势,又吸纳现代材料教学优点,代表了国内美术院校雕塑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雕塑教育培养学生的适应度逐步增强,专才培养模式从单一模式向多种选择模式转移,增加了雕塑学科的公共艺术、雕塑材料、环境雕塑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和抽象构成雕塑设计等新课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开始提高,开始进行定点基地建设。此举拓展了雕塑语言更广阔的可能性,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实践与创作有了充分的研究环境与制作空间。
在雕塑专业学习过程中,注重在基础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雕塑创作和雕塑展览活动。
从这5届雕塑专业培养的学生中看出,由于雕塑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培养人数增加,学生毕业的去向选择增多,学生在全国获奖越来越多。特别是继续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多,研究生人数增加,学成后都成为各高等院校的青年骨干教师。
2004年——全方位进行雕塑学科资源建设,构建“立体化”学科体系。
雕塑系教学机构有专业基础部和导师工作室。其中导师工作室分为新具象工作室、现代材料工作室、公共艺术工作室。配合导师工作室建立材料工作间,即石雕、木雕、陶瓷、直接金属焊接、金属制造、综合材料。
2004年以来,雕塑系在院教学工作研讨会提出了新的教学计划,即适量减少较机械的写生课程,而加大材料课程,如石材、木材、陶瓷、金属盒综合材料的运用等等的运用。
精品课程可以提高雕塑教学质量和雕塑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提高雕塑教学质量,努力建设精品课程,雕塑系组成以教授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梯队的学科队伍。系主任作为学科带头人亲自起草泥塑基础课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拟定教材内容,主讲课程,组织网站,2004年《泥塑基础》获省精品课程。
这段时期,雕塑系组织教师参与各种雕塑创作活动,创造条件开阔艺术视野,以促进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几年的雕塑学科开拓,学科建设势头良好,学生在国内外获奖数量猛增。2004年本科毕业论文获得省学位论文一等奖和提名奖;毕业作品获得“2004中国 比利时当代雕塑作品展”一等奖。2005年毕业作品在全国获得二等奖1个、优秀奖2个、省科研一等奖1个、省级优秀奖4个和全国第一届大学生展颜活动一等奖1个等。
2008年由于学校院系调整,陶瓷艺术专业合并到雕塑系,雕塑系为两个学科方向:雕塑专业和陶瓷艺术专业。
2008年学校新校区建设启动,对新校区的雕塑设施进行调研、规划和布局。
2010年——国家高等学校雕塑特色专业的建设
随着湖北美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雕塑专业的教学规模也有了很大发展,雕塑系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空间完善教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深入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三个教研工作室的建设;继续巩固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基地的作用;新增公共环境雕塑专业;做好陶瓷艺术专业的协调工作,加强对陶艺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探索有特色的陶瓷艺术专业教育;树立品牌意识,加快特色专业的发展;教学系统的完善。
总之,雕塑学科建设是在现代雕塑艺术的过渡中稳步发展,这一发展过程被视为一个持续了90年的有机体,既要保持原有优势,并从中发展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也要响应时代需求,开拓新的艺术领域。
院系简介
 版画是湖北美术学院传统美术学绘画学科专业之一,在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版画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教研成果斐然,已成为我国华中地区培养版画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版画系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教师10人,形成了以著名版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湖北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张广慧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老中青相结合的完整教学梯队。
版画系拥有全校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实验室。在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系先后建立起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四个实验室,从韩国、荷兰等国进口大批先进的版画设备,配备了专业的实验人员,实验室建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版画系自成立以来,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课程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大力开展科研创作活动和教学、创作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在全国的地位,为我国版画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提问:请问一下贵校如果是从外校调剂的话需要什么条件,有些学校没有复试(比如央美),那如果调剂到贵校是参考对方学校成绩还是继续再考一遍复试,对文化课是怎么要求的
回答:我校不接受调剂
 


  湖北美术学院是中国著名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是华中地区最高美术学府。学院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也是我国首批颁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32所试点院校之一。
  学院现有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硕士点已批准立项建设),并拥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含美术、艺术设计两大专业领域)授予权。现有硕士生导师82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43人,迄今共培养了600多名研究生。
  学院2012年继续面向全国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硕士)。热忱欢迎广大有志者报考我院。

  一、招生专业、名额及学制
  1.我院2012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两大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传统的招生类型,分为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学科。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新增的一种全新的研究生类型,并开始逐年减少招收学术型研究生,用以增加专业学位招收比例,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及应用型高级人才,毕业后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一样获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与学位证。我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分为美术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领域。
  2.我院2012年招生总规模数为2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硕士)140名,含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硕士)共60名,含美术和艺术设计2个领域方向。最后招生名额以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为准,我院保留根据上线考生数和正式计划数对各专业招生数进行调整的权力。各专业研究方向详见我院2012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学制:均为三年。

  二、报考条件
  1.拥护党的基本方针政策,愿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参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4.学历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
  (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含应届生和往届生,其中应届生最迟应于2012年9月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初试科目与其他考生相同,但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凭完整注册的学生证报名,其他类型考生(含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必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才能报考。考生报名时应填写正确的考生类型,若在报名时有弄虚作假、故意隐瞒考生身份的,一经发现,即时取消考试或录取资格或学籍。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院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院不承担责任。

  三、报名办法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201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交费照相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者缺一不可。报考时间以全国统一的报名时间为准(网上报名时间: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现场确认时间:2011年11月10日—14日(逾期不再补办),具体时间和安排如有变化请以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为准。
  1.网上报名
  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统一安排操作,认真填写和核对所填报信息。报考我院的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选定湖北美术学院为报考点,选择其它报考点无效。考试科目按我院要求选择(具体见“专业目录”)。
  注:今年我院继续招收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证),考生务必认真查看我院的学术型研究生(艺术学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硕士)招生专业目录,根据自己的实际报考需要填写报考信息。
  2.现场确认
  考生持二代身份证和学历证件(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有效注册的学生证;在职及其他人员持毕业证书原件),凭网上报名号到湖北美术学院报名点(藏龙岛新校区)交费照相,确认网上报名有效。根据湖北省考试院要求,今年现场确认时需刷二代身份证采集基本信息,然后电子照相,无二代证的考生必须出示派出所出具的带照片并加盖骑缝章的身份证明、办理二代身份证的证明方可进行信息确认和电子照相。

  四、入学考试
  (一)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我院不再寄发准考证。
  (二)初试
  1.考试时间:2012年元月7日—10日(含我院专业课考试时间)
  2.考试地点:文化课及专业课考试地点均在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新校区。
  3.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政治、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专业课由我院命题。
  重要提示:今年按湖北省考试院要求,考生必须刷二代身份证进入考点,没有二代身份证的一律不得参加考试。
  (三)复试
  考生的初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分数线,我院将根据上线考生人数和实际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组织差额复试。复试时考生需携带本人本(专)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来我院研究生部进行复试资格审查。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参加复试。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复试的考生都要按要求参加体检,体检由我院在复试期间统一安排。
  复试时间一般在每年四月份,具体时间以我院网上通知为准。

  五、录取
  我院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贯彻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的权重分数,择优录取考生。被录取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院对其进行思想政治、业务、健康情况的复查,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入学资格。对弄虚作假及徇私舞弊者,无论何时一旦查出,即时取消学籍。

  六、其它
  1.因入学考试在同一时间进行,考生报考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型只能选择一种。两种类别考生入学考试英语内容不同,我院对报考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的考生专业要求标准是一致的。请考生慎重选择报考专业类别。
  2.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我院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将随时在校园网上发布,考生可随时登录查询,一般不再另行通知。

  网址为:
  通信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6号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430205  联系电话:027-81317219;81317319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 

  • 本课程是此学期模块课程创作实践的制作环节,学生依据之前课程中已完成的漫画分镜正稿,继续深化完成此次创作。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在任课教师的督促跟进和个案指导下进行工作量巨大的制作过程,并完成该创作的背景的勾线与修形、前景角色的勾线与修形等一系列的制作。


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咨询信息

咨询电话:湖北美术学院招生办公室027-81317222

(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7:00)

官网:http://www.hifa.edu.cn/

在数字媒体专业建立的四年多来,我们立足于本专业特色,结合社会实践,与湖北美术馆、江岸区文化体育局、k11艺术中心等多家政府及艺术机构进行合作。将教、学、研与项目融为一体。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和大师学、和老师学、和学长学,全方位掌握专业知 识,与社会接轨,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湖北美术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现已公布,各位考生可通过我校2020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成绩查询专用系统 (点击进入) ,进行初试成绩查询。为更好地服务各位考生,湖北美术学院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对各位考生关切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汇总,集中答复如下,仅供考生们参考。
问一:复查结果何时可以获知?
答:复查工作是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必须在线下完成的一项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我校会根据全国以及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实时的形势与要求,严格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组织安排工作人员开展线下复查工作,复查工作全部结束后,将发布复查情况公告。我校已对成功提交复查申请的考生,进行了已收件提醒回复,最终复查结果请各位考生耐心等待,随时关注招生就业处官网(http://zjc.hifa.edu.cn/)研招公告。
问二:我校是否接受调剂?
答:调剂工作必须在公布国家线后,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以及我校招生计划数、一志愿考生成绩等综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我校往年全日制(含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一志愿上线生源较为充足,部分专业的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有少数调剂名额,仅供各位考生参考。本年度最终的调剂信息和要求,将会及时在我校招生就业处官网进行发布,请考生随时关注。在我校未发布调剂相关信息前,我校不接受任何形式发送的调剂申请。
问三:可否查询成绩排名?
答:我校暂不提供专业排名查询。待复试线确定后,我校将会在招生就业处官网公布复试考生名单及其初试成绩情况,所有考生均可以查看。
问四: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答:复试分数线必须等待国家线公布以后,我校再根据考生分数分布情况以及教育部复试的相关要求进行科学合理测算,学校复试方案将会及时公布。历年复试线可在我校招生就业处官网查询,仅供考生参考。
问五:复试的时间和方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复试安排需待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而定,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以及我校招生就业处官网发布的相关信息与提示。我校也将会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精神与要求,全面合理地进行复试工作部署,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我校现已发布《湖北美术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 (点击进入) ,各位考生可先行查阅参考,若因此次疫情使得本年度复试的相关要求发生变化,我校将以上级主管部门公布的最新文件要求进行相应调整,请各位考生及时关注我校招生就业处官网的信息更新。
问六:本年度招生计划是否会增加?
答:我校现阶段各学科专业类型、研究方向的招生名额可参考《湖北美术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点击进入) ,我校后期最终的招生名额可能会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等情况产生变化,最终具体招生名额将会及时向大家公布,请考生关注我校相关公告。
问七:我校是否可以申请破格复试?
答:根据我校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我校尚未实施破格复试的相关工作,无法接收破格复试的申请。
问八:如何进行相关问题咨询?
疫情防控期间,请考生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咨询,咨询邮箱:zjc@hifa.edu.cn,也可通过专用QQ与我们取得联系:1532634195。学校正式开学后,考生可正常拨打027-81317222进行咨询。我们将热忱为各位考生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
各位考生,在尚未有明确的后续通知与公告前,请大家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积极调整好心态,安心备考,切勿提前来校。同时,我校研究生招生所有信息以学校招生就业处官网公布为准,并将及时对外公开公示,提醒大家特殊时期谨防上当受骗。
祝愿大家平安健康,备考顺利!
湖北美术学院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3月1日
师资队伍


周益民      
      男、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博导,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1956年1月生于武汉,祖籍江西南昌。早年师承著名国画家赵合俦先生学习写意花鸟,1974年参加工作。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视觉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建筑分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注册高级室内建筑师。国家艺术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评定专家组成员,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江汉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研究生教育研究会理事。
1979年就读于北京林学院园林规划设计专业;1985年留学日本千叶,专修造园艺术设计;1989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美术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曾担任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图书馆馆长、研究生部主任、美术学系主任;现任美术学系教授、博导,院学报副主编、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近年来独著、合著与主编出版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22篇,主持及参与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项目5项,绘画和书法作品参加多项大展并获奖和被收藏,还参加了较多的大型横向项目的实施。其中专著《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藏画精选》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出版物一等奖,论文《创建中部地区一流的美术教育与创作研究基地》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展览教师组最高奖,教研项目《世界美术史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获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还担任《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副主编工作,编辑出版《湖北美术学院学报》36期,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报“最佳封面设计奖”和“最佳编辑奖”两项大奖。
现担任“景观设计原理”、“世界美术史”等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和本科生“书法与篆刻”、“外国美术史”、“景观设计基础”、“建筑艺术导论”、“艺术概论”等课程的主讲教授。



 
 
张 昕    
     男,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专项津贴获得者。曾经担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现任学校图书馆馆长。长期担任设计艺术学理论,中国工艺美术史论和文化遗产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艺术家协会视觉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与设计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视觉艺术信息中心主任,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教育厅高校美术与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江流域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和江汉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务。
      近年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长江流域造型文化遗产审美形态研究》,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湖北造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湖北美术学院院藏美术作品数据库建设研究》;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研究项目《湖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及活化工程设计研究》和《汉口头道街区穆斯林文化遗产研究》等科研项目。参与2015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湖北卷》编撰工作。
在国内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和参编《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学概论新编》、《文化遗产学概论》和全省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综合系列教材”。2014年出版专著《湖北造型文化遗产审美论纲》。
近年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文化厅学术论文一二等奖。
现承担设计艺术学理论研究和文化遗产学研究专业方向研究生培养工作,并担任“中国近现代设计史”、“陶瓷艺术专题”、“文化遗产学概论”和“毕业论文指导”等本科课程主讲教授。

 
 
   




沈  伟       
      男,1964年出生于上海,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1996年硕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2003年任职湖北美术学院,2005年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博士研究生,2007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与美术考古,同时涉及当代艺术批评,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承担有《湖北当代美术思潮与创作研究》、《明代武当山道教艺术图像学研究》等两项省级重点课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湖印社成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理事。
 
 




刘茂平
     男,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1963年7月生于湖北荆门,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到湖北美术学院执教,后考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师从著名美学家刘纲纪先生研习美学,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美学、美术史、艺术理论和高等美术教育研究,并从事艺术评论写作,策划并主持艺术展览。曾两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获省级教学成果教学二等奖(排名第二)一次,主持各类科研及教学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美学与艺术史文集》(即出),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收入文集的艺术评论文章50余篇,主编参编《美学导论》、《中国工艺美术史》等教材多部、套。
    系中华全囯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文化部项目评审专家,武汉市非遗特聘专家。曾任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主任、教务处处长,兼任湖北美术学院高等美术教育研究所所长。
 
 
 


何沙敏     
      男,1956年出生,曾任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教授。1981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师范系,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教师本科进修班,1993年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师,200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全国美术教育进修班。 2009年油画创作《秋月暖阳》、《岁月》入选中国艺术学会编篆出版的大型画卷《新中国文艺60年》,并被编委会评为“金奖”。论文《美术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获“2011年湖北省高校美育论坛”论文一等奖。
 
 
 
 
郭子瑶     
      男,1957年出生,曾任公共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3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美术系,同年被分配到汉阳师范任教。1994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艺用人体解剖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发表《人体美学与设计艺术》等论文,出版专著《人物造型与人体解剖》。
 
 
 
 
 
张征宇  
       男,1961年生于河南郑州,副教授。1989年7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发表《高校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思考》、《建筑绘画与建筑画》、《建筑画的发展》等多篇论文。
 
 
 
 
 
 
石秀芳   
      女,1963年出生,曾任艺术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外国美术史》及《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主编了《美术英语》〔〔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主编〕〔2008年〕、《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2007年〕等教材。
 
 
 
 
 
赵复雄     
       男,1964年11月12日生于洪湖,曾艺术设计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北美术学院工作,1999年湖北美术学院硕士毕业。2005年9月出版《绘画设计透视学》一书,2010年11月完成武汉铁路局焊跪厂壁画《楚天舒》。
 
 
 
 
 
 
 
黄继文   
      女,1968年出生,艺术教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91年华中师大音乐系美声专业本科毕业,其后一直在湖北美术学院从事教学管理、音乐教学以及音乐排练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在美院工作期间,曾因工作需要在南美洲旅居两年,其间还赴美国、法国、荷兰以及加勒比海沿岸诸国如巴巴多斯、圭亚那、特尼利达及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过音乐采风活动。
 
 
 
 
 
 
左奇志     
      女,196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副教授。1999年于湖北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美术史家汤麟先生。1999年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留系任教至今,兼任部分公共课。发表著作、论文十余篇,多次参与策划、组织学术活动。
 
 
 
 
 
 
肖清风
      男,1974年出生,副教授。1999年至2004年任教于湖北襄樊学院,200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美术史论和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与科研,2004年以来,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和设计管理与策划。参与编著《设计概论》、《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多部教材。
 
 
  
 
 
   世孟  
     男,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五色考”( 代码:12CF085)主持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美术学院硕士,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色彩研究, 美术文献的考据研究 。主持国家级项目: 2012 -2015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先秦五色考”( 代码:12CF085) 。代表专著: 肖世孟著:《先秦色彩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 。代表论文: “随类赋彩之类考”,《美术研究》2014年第4期(中文社会科学CSSCI期刊) 、“儒家色彩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2013年第6期 。主要获奖: 《先秦色彩研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湖北省人民政府) 。

 


 
 喻  琴    
      女,1977出生于武汉,副教授。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理论及美术教育史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代表论文为《徽州民居艺术形象的文化理念》、《浅谈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试论原始石器审美意识的表现》等。
 
 
 
 
余其彦  
  女,武汉市人,副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先后担任《美学原理》、《美学专题》、《美术心理学》、《专业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移情理论的普适性》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奖项多项,并主持湖北省科研项目《移情的观念史研究》,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多次过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西方美学比较、艺术史理论以及美术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陈 晶   
      女,1978年出生,美术学系系副主任,副教授。199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艺术概论》、《1949年后中国美术》、《20世纪中国美术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2011年至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评论十余篇,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奖项十余项。承担湖北省科研项目《湖北农民画艺术特色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许伟东 
      男,1966年出生,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教育教研室主任。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主要从事书法的教学、创作与史论研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友省书社社员、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其书法创作曾获黄宾虹美术奖,其书法研究曾获八艺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研讨会最佳学术奖。2012年10月凭借论文《从<冯承素墓志>推测冯承素生平兼及<兰亭序>“神龙本”》获得湖北书法黄鹤奖·理论奖。
 
 
 
李江涛    
      男,1965年出生于武汉,讲师。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专业,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动画造型专业,1988年在湖北美术学院任教至今。任职以来曾担任的教学课程有: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艺术概论、楚艺术概论、专业写作、毕业论文指导、艺术考察、素描、色彩等课程。现主要承担《中国美术史》的课程教学。
 


 
陈美玲
     女,中共党员,1979年7月出生于湖北钟祥,现任美术学系党总支书记。2002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 2004年3月-5月参加湖北省教育厅高工委、思政处举办高校学生政工干部研修班,2009年取得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委员。发表艺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研究类论文多篇,并在国家级、省级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2008年纤维作品《金缕玉衣》 入选第五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2009年纤维作品《波》获得“湖北省第三届妇女手工作品展示会”优秀 奖,2013年雕塑作品《甜心》入选“湖北省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 
 


 
 
 
贾鲁晶 
女,2009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获法学硕士,现任美术学系办公室主任。








张一舟     
      男,1978年出生于武汉,助教,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2000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壁画专业,2007年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其后于天津大学攻读环境艺术专业(工笔重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工笔重彩绘画技法及理论研究和中国传统壁画材料制作及修复研究。发表《中日重彩绘画的交流及比较研究》等多篇论文,2011年重彩作品《潮汐》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学年展三等奖。
 
 


李建春    
      男,1970年生于湖北大冶,讲师,诗人,艺术评论家。199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系,2006年毕业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代表论文为《发生的期待》、《无物之阵:重提艺术的精神》等,多次参加艺术活动,主要研究艺术评论写作与诗歌鉴赏。

 
 
 
张  娜     
      女,1978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设计学教研室主任。200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先后进修于汕头大学长江与艺术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研究论文十数篇,论文获第五届、第六届“湖北文艺论文奖”以及其他多种奖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武昌昙华林近代建筑风格研究》。
 
 
 


 
李  珊
       女,1982年出生于湖南涟源,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史论教研室主任,国际美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资深教授刘纲纪先生。现主要从事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中国绘画史、艺术理论研究。2009年获台湾陆委会“中华发展基金会”的奖助,赴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学习。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倪瓒绘画美学思想》一文载台湾《哲学与文化》(A&HCI来源期刊)。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元代绘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任珊珊   
      女 ,1984年1月出生,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管理教研室主任。2007年7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2007年至2009年10月就读于英国斯塔福德郡大学设计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获得教育部学位认证】2010年7月至今任职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管理专业。
 
 
 
 
 
洪  玲     
      女,1984出生于湖北,助教。200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2010年就读于东南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0年至今任职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代表论文为《扬州八怪》、《吴门画派》、《产品外观的心理分析》等。
 
 


   
 
 
 
刘晓畅     
      女,1985年出生于武汉,讲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2010年6月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史论与批评专业。发表《感受敦煌》、《寻访老武汉》、《楚系墓葬出土漆豆艺术形式探讨及周礼问题》、《楚系墓葬出土漆豆形式探讨》等多篇论文。
 
 
 
 
 
 
李逦菁   
      女,1986年出生于武汉,助教。200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设计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要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社会与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发表《中国艺术市场“亿元时代”利弊谈》、《近看双年展:谁是作品最终的所有者?——从拷贝/共享说开去》等论文。
 
 
 
 
 
徐丹丹    
      女, 1988年出生,助教,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主任。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同年7月至今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工作。发表《顶级艺术博览会个案研究TEFAF一座代售的博物馆》、《圣母画家牟利罗》、《新中国建国60年来文物回流情况简述》等多篇论文。
 



 



葛姗姗




女,1989年出生。本硕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师从刘寿祥、陈勇劲、王涌、陈国庆等水彩艺术家。作品《向日葵》系列多次荣获省、院级奖项,并被机构收藏。



 








    李颖婷
200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中国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多次参见艺术活动,并获“全国第八届艺术节”获优秀奖等多重奖项。










董惠惠


女,1990年出生于湖北,201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与空间形态研究方向,获硕士学位。作品《智能点餐系统》、《论茶》、《慢生活》等,发表论文《欧美创新设计教育模式之启示》、《玩的智慧——中国启智玩具之拼板拼接类游戏的设计启示》、《以普拉特学院工业设计基础教育为例谈中美设计教育的差异》等,多次参加艺术活动。

















崔琳琳
 
女,硕士,讲师,公共课教研室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讲课程《透视学》、《艺用人体解剖》、《文化遗产学概论》、《中外建筑史》、《设计文献导读》等。发表论文《拴马桩的造型起源》、《视错觉图形的形成》、《浅谈象征主义—解读莫罗绘画作品》、《画家笔下的莎乐美》等。









 刘文文
女,1988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2010年毕于湖北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外国美术史,参与翻译《西方艺术通史》(Art Across Time,原书第4版)。曾发表论文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美术观察》等刊物,其中《试论创伤性体验与艺术创造之间的——以蒙克的绘画艺术为例》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为例
“美术学”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下设中西绘画艺术研究、动漫艺术研究、影像艺术研究、美术史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美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为资源,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为平台,并以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印刷博物馆、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为支撑,创作出国画《中国民主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版画《舞台》获“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金奖;52集科幻动画片《神脑聪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摄影作品《朋友》获“第十六届澳门国际摄影展”金奖;理论专著《北京美术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学科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L1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点分布

西北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美术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0素描、速写
④510色彩、美术史论
 
美术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美术史
中央美院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
李福顺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
薄松年编著的《中国美术史教程》
蒋勋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绘画通史》
何延喆编著的《中国绘画史》
黄惇编著的《中国书法史》
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
于安澜的《画史丛书》
李淞编著的《中国绘画断代史》
外国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编著的《外国美术简史》
李春编著的《外国美术史教程》
张坚主编的《西方现代美术史》
休•昂纳•佛莱明编著的《世界艺术史》
欧阳英、潘耀昌主编《外国美术史》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艺术概论
王宏建编著的《艺术概论》
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
章利国编著的《艺术概论新编》
杨家安编著的《艺术概论》
杨琪编著的《艺术概论》
蒋勋编著的《艺术概论》
美术学考试科目通常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不同的学校在考察过程中侧重点不同。但对美术史以及艺术概论的知识点考察的总体范围相似。
 
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