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北美术学院考研分数线、湖北美术学院报录比、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群、湖北美术学院学姐微信、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真题、湖北美术学院专业目录、湖北美术学院排名、湖北美术学院保研、湖北美术学院公众号、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美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湖北美术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是读研究生的一个快速渠道,但是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对学生生源的要求更高,申请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的同学必须成绩优秀,额外的奖项更是有用的加分项, 可以比考研的学生更快地获得研究生资格,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想要通过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项目,必须了解保研项目需要准备什么,例如相应的保研信息,保研夏令营的准备材料,预推免的流程以及推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保研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美术 [1351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国画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8)中国画艺术研究(09)书法与篆刻研究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0)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0)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0)专业创作
备  注:
本专业(方向隶属于动画专业)现为省级重点学科。湖北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是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2003年我校成为华中地区最早设立动画艺术硕士点的高校。韩国韩瑞大学于1995年成立动画系,是韩国最早设立影视动画专业四年制本科院校;2012年动画博士点成功获批;2014年影视动画系被韩国教育部评估为优秀学科,并获评韩国50强中唯一动画“名牌专业”。中韩双方拥有相通的教育理念,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面对艺术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两校联合申报中韩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实现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本专业方向充分利用我校动画教学优势与韩方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模式,以动画创作为主,兼顾漫画、绘本、游戏、互动等各个学科的学习创作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中国艺术特色的现代影视动画艺术教学与研创基地。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前身为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工业设计专业,开办自1988年,2003年独立建系,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开设此专业最早的院校之一。
    目前下设产品设计、展示设计、工业设计(工科)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四个专业。
    产品设计专业创建时间较长,在湖北省有着重要的专业学术地位,对中南地区的相关专业都产生着直接的辐射作用,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与产品设计一脉相承的是工业设计专业(工科),已于2014年开始招生,两个专业都是以引导创新、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为目标,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
    展示设计专业于2007年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主攻专业方向为“展示设计与研究”,其主要内容是指所有工业产品的展览和陈列的造型视觉艺术空间设计,最终起到提供产品大众销售空间、展示商品及其功能、促进商业消费和引领生活方式的作用。该专业的设立,与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起到了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的作用,使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更加趋于完善和健全。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舞台美术设计)为新设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按照“大舞美、大空间、大艺术”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以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各类演出活动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舞台美术设计综合性人才,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创建以舞台设计、空间设计为基础的,融合视觉艺术、装置道具、灯光艺术为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把本专业建设成为较高的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水平、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层次人才培养、充分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舞台美术设计教育学科。
    现有本科生及研究生700余人,教职工32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3人、助教8人。本系学术基础扎实,教学体系严谨,所培养的专业设计人才适应力强、就业率高、服务社会效果优良。
师资队伍


周益民      
      男、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博导,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1956年1月生于武汉,祖籍江西南昌。早年师承著名国画家赵合俦先生学习写意花鸟,1974年参加工作。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视觉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建筑分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注册高级室内建筑师。国家艺术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评定专家组成员,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江汉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研究生教育研究会理事。
1979年就读于北京林学院园林规划设计专业;1985年留学日本千叶,专修造园艺术设计;1989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美术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曾担任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图书馆馆长、研究生部主任、美术学系主任;现任美术学系教授、博导,院学报副主编、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近年来独著、合著与主编出版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22篇,主持及参与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项目5项,绘画和书法作品参加多项大展并获奖和被收藏,还参加了较多的大型横向项目的实施。其中专著《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藏画精选》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出版物一等奖,论文《创建中部地区一流的美术教育与创作研究基地》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展览教师组最高奖,教研项目《世界美术史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获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还担任《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副主编工作,编辑出版《湖北美术学院学报》36期,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报“最佳封面设计奖”和“最佳编辑奖”两项大奖。
现担任“景观设计原理”、“世界美术史”等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和本科生“书法与篆刻”、“外国美术史”、“景观设计基础”、“建筑艺术导论”、“艺术概论”等课程的主讲教授。



 
 
张 昕    
     男,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专项津贴获得者。曾经担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现任学校图书馆馆长。长期担任设计艺术学理论,中国工艺美术史论和文化遗产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艺术家协会视觉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与设计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视觉艺术信息中心主任,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教育厅高校美术与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江流域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和江汉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务。
      近年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长江流域造型文化遗产审美形态研究》,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湖北造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湖北美术学院院藏美术作品数据库建设研究》;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研究项目《湖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及活化工程设计研究》和《汉口头道街区穆斯林文化遗产研究》等科研项目。参与2015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湖北卷》编撰工作。
在国内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和参编《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学概论新编》、《文化遗产学概论》和全省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综合系列教材”。2014年出版专著《湖北造型文化遗产审美论纲》。
近年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文化厅学术论文一二等奖。
现承担设计艺术学理论研究和文化遗产学研究专业方向研究生培养工作,并担任“中国近现代设计史”、“陶瓷艺术专题”、“文化遗产学概论”和“毕业论文指导”等本科课程主讲教授。

 
 
   




沈  伟       
      男,1964年出生于上海,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1996年硕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2003年任职湖北美术学院,2005年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博士研究生,2007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与美术考古,同时涉及当代艺术批评,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承担有《湖北当代美术思潮与创作研究》、《明代武当山道教艺术图像学研究》等两项省级重点课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湖印社成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理事。
 
 




刘茂平
     男,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1963年7月生于湖北荆门,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到湖北美术学院执教,后考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师从著名美学家刘纲纪先生研习美学,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美学、美术史、艺术理论和高等美术教育研究,并从事艺术评论写作,策划并主持艺术展览。曾两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获省级教学成果教学二等奖(排名第二)一次,主持各类科研及教学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美学与艺术史文集》(即出),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收入文集的艺术评论文章50余篇,主编参编《美学导论》、《中国工艺美术史》等教材多部、套。
    系中华全囯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文化部项目评审专家,武汉市非遗特聘专家。曾任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主任、教务处处长,兼任湖北美术学院高等美术教育研究所所长。
 
 
 


何沙敏     
      男,1956年出生,曾任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教授。1981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师范系,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教师本科进修班,1993年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师,200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全国美术教育进修班。 2009年油画创作《秋月暖阳》、《岁月》入选中国艺术学会编篆出版的大型画卷《新中国文艺60年》,并被编委会评为“金奖”。论文《美术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获“2011年湖北省高校美育论坛”论文一等奖。
 
 
 
 
郭子瑶     
      男,1957年出生,曾任公共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3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美术系,同年被分配到汉阳师范任教。1994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艺用人体解剖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发表《人体美学与设计艺术》等论文,出版专著《人物造型与人体解剖》。
 
 
 
 
 
张征宇  
       男,1961年生于河南郑州,副教授。1989年7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发表《高校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思考》、《建筑绘画与建筑画》、《建筑画的发展》等多篇论文。
 
 
 
 
 
 
石秀芳   
      女,1963年出生,曾任艺术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外国美术史》及《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主编了《美术英语》〔〔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主编〕〔2008年〕、《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2007年〕等教材。
 
 
 
 
 
赵复雄     
       男,1964年11月12日生于洪湖,曾艺术设计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北美术学院工作,1999年湖北美术学院硕士毕业。2005年9月出版《绘画设计透视学》一书,2010年11月完成武汉铁路局焊跪厂壁画《楚天舒》。
 
 
 
 
 
 
 
黄继文   
      女,1968年出生,艺术教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91年华中师大音乐系美声专业本科毕业,其后一直在湖北美术学院从事教学管理、音乐教学以及音乐排练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在美院工作期间,曾因工作需要在南美洲旅居两年,其间还赴美国、法国、荷兰以及加勒比海沿岸诸国如巴巴多斯、圭亚那、特尼利达及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过音乐采风活动。
 
 
 
 
 
 
左奇志     
      女,196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副教授。1999年于湖北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美术史家汤麟先生。1999年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留系任教至今,兼任部分公共课。发表著作、论文十余篇,多次参与策划、组织学术活动。
 
 
 
 
 
 
肖清风
      男,1974年出生,副教授。1999年至2004年任教于湖北襄樊学院,200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美术史论和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与科研,2004年以来,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和设计管理与策划。参与编著《设计概论》、《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多部教材。
 
 
  
 
 
   世孟  
     男,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五色考”( 代码:12CF085)主持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美术学院硕士,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色彩研究, 美术文献的考据研究 。主持国家级项目: 2012 -2015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先秦五色考”( 代码:12CF085) 。代表专著: 肖世孟著:《先秦色彩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 。代表论文: “随类赋彩之类考”,《美术研究》2014年第4期(中文社会科学CSSCI期刊) 、“儒家色彩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2013年第6期 。主要获奖: 《先秦色彩研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湖北省人民政府) 。

 


 
 喻  琴    
      女,1977出生于武汉,副教授。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理论及美术教育史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代表论文为《徽州民居艺术形象的文化理念》、《浅谈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试论原始石器审美意识的表现》等。
 
 
 
 
余其彦  
  女,武汉市人,副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先后担任《美学原理》、《美学专题》、《美术心理学》、《专业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移情理论的普适性》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奖项多项,并主持湖北省科研项目《移情的观念史研究》,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多次过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西方美学比较、艺术史理论以及美术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陈 晶   
      女,1978年出生,美术学系系副主任,副教授。199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艺术概论》、《1949年后中国美术》、《20世纪中国美术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2011年至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评论十余篇,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奖项十余项。承担湖北省科研项目《湖北农民画艺术特色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许伟东 
      男,1966年出生,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教育教研室主任。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主要从事书法的教学、创作与史论研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友省书社社员、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其书法创作曾获黄宾虹美术奖,其书法研究曾获八艺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研讨会最佳学术奖。2012年10月凭借论文《从<冯承素墓志>推测冯承素生平兼及<兰亭序>“神龙本”》获得湖北书法黄鹤奖·理论奖。
 
 
 
李江涛    
      男,1965年出生于武汉,讲师。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专业,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动画造型专业,1988年在湖北美术学院任教至今。任职以来曾担任的教学课程有: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艺术概论、楚艺术概论、专业写作、毕业论文指导、艺术考察、素描、色彩等课程。现主要承担《中国美术史》的课程教学。
 


 
陈美玲
     女,中共党员,1979年7月出生于湖北钟祥,现任美术学系党总支书记。2002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 2004年3月-5月参加湖北省教育厅高工委、思政处举办高校学生政工干部研修班,2009年取得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委员。发表艺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研究类论文多篇,并在国家级、省级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2008年纤维作品《金缕玉衣》 入选第五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2009年纤维作品《波》获得“湖北省第三届妇女手工作品展示会”优秀 奖,2013年雕塑作品《甜心》入选“湖北省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 
 


 
 
 
贾鲁晶 
女,2009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获法学硕士,现任美术学系办公室主任。








张一舟     
      男,1978年出生于武汉,助教,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2000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壁画专业,2007年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其后于天津大学攻读环境艺术专业(工笔重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工笔重彩绘画技法及理论研究和中国传统壁画材料制作及修复研究。发表《中日重彩绘画的交流及比较研究》等多篇论文,2011年重彩作品《潮汐》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学年展三等奖。
 
 


李建春    
      男,1970年生于湖北大冶,讲师,诗人,艺术评论家。199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系,2006年毕业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代表论文为《发生的期待》、《无物之阵:重提艺术的精神》等,多次参加艺术活动,主要研究艺术评论写作与诗歌鉴赏。

 
 
 
张  娜     
      女,1978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设计学教研室主任。200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先后进修于汕头大学长江与艺术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研究论文十数篇,论文获第五届、第六届“湖北文艺论文奖”以及其他多种奖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武昌昙华林近代建筑风格研究》。
 
 
 


 
李  珊
       女,1982年出生于湖南涟源,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史论教研室主任,国际美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资深教授刘纲纪先生。现主要从事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中国绘画史、艺术理论研究。2009年获台湾陆委会“中华发展基金会”的奖助,赴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学习。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倪瓒绘画美学思想》一文载台湾《哲学与文化》(A&HCI来源期刊)。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元代绘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任珊珊   
      女 ,1984年1月出生,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管理教研室主任。2007年7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2007年至2009年10月就读于英国斯塔福德郡大学设计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获得教育部学位认证】2010年7月至今任职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管理专业。
 
 
 
 
 
洪  玲     
      女,1984出生于湖北,助教。200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2010年就读于东南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0年至今任职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代表论文为《扬州八怪》、《吴门画派》、《产品外观的心理分析》等。
 
 


   
 
 
 
刘晓畅     
      女,1985年出生于武汉,讲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2010年6月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史论与批评专业。发表《感受敦煌》、《寻访老武汉》、《楚系墓葬出土漆豆艺术形式探讨及周礼问题》、《楚系墓葬出土漆豆形式探讨》等多篇论文。
 
 
 
 
 
 
李逦菁   
      女,1986年出生于武汉,助教。200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设计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要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社会与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发表《中国艺术市场“亿元时代”利弊谈》、《近看双年展:谁是作品最终的所有者?——从拷贝/共享说开去》等论文。
 
 
 
 
 
徐丹丹    
      女, 1988年出生,助教,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主任。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同年7月至今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工作。发表《顶级艺术博览会个案研究TEFAF一座代售的博物馆》、《圣母画家牟利罗》、《新中国建国60年来文物回流情况简述》等多篇论文。
 



 



葛姗姗




女,1989年出生。本硕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师从刘寿祥、陈勇劲、王涌、陈国庆等水彩艺术家。作品《向日葵》系列多次荣获省、院级奖项,并被机构收藏。



 








    李颖婷
200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中国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多次参见艺术活动,并获“全国第八届艺术节”获优秀奖等多重奖项。










董惠惠


女,1990年出生于湖北,201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与空间形态研究方向,获硕士学位。作品《智能点餐系统》、《论茶》、《慢生活》等,发表论文《欧美创新设计教育模式之启示》、《玩的智慧——中国启智玩具之拼板拼接类游戏的设计启示》、《以普拉特学院工业设计基础教育为例谈中美设计教育的差异》等,多次参加艺术活动。

















崔琳琳
 
女,硕士,讲师,公共课教研室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讲课程《透视学》、《艺用人体解剖》、《文化遗产学概论》、《中外建筑史》、《设计文献导读》等。发表论文《拴马桩的造型起源》、《视错觉图形的形成》、《浅谈象征主义—解读莫罗绘画作品》、《画家笔下的莎乐美》等。









 刘文文
女,1988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2010年毕于湖北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外国美术史,参与翻译《西方艺术通史》(Art Across Time,原书第4版)。曾发表论文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美术观察》等刊物,其中《试论创伤性体验与艺术创造之间的——以蒙克的绘画艺术为例》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提问:学术型和专业学位有什么区别?

回答:学术型研究生是传统的研究生类型,培养时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学位是2010年开始教育部新增的一种学位类别,培养过程中注重专业实践,毕业时重点考察专业实践能力。

2018考研初试结束后,初试成绩查询时间成为考生关注的重点。根据往年湖北美术学院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时间推定,2018年湖北美术学院考研成绩查询时间:预计于2月上旬开始。

  为及时获知湖北美术学院考研成绩查询时间变化,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考研派,2018年考研成绩查询专题,第一时间获取考研成绩查询信息,为之后的复试调剂打好提前战。

  考研派会及时更新各大院校考研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更多考研成绩查询资讯请关注考研派APP及网站公告,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创建于2005年,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系湖北乃至中部地区唯一一所以院为建制单位的动画、影像媒体艺术教学、研究与创作机构,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动画、影像媒体艺术教学、研究与创作的院系之一,在社会上特别是动画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地位和良好的声誉。
动画学院引入电影学科的核心审美,以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为内涵,以高新科技和时尚文化为延伸,打造出以动画和影像为主体的学科群。目前,动画学院开设有动画(为省级品牌专业)和影像媒体艺术2个核心专业,并积极筹建数字媒体专业,设有视觉基础、动画专业和影像媒体专业3个教研室。同时,配备了目前国内较高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如集群渲染后期合成实验室、实验动画定格实验室和动画摄影实验室,被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动画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荣誉称号。自2012年起,新设立湖北美术学院和韩国韩瑞大学中外联合办学的动画本科专业,并于2013年正式选拔招生,这标志着动画学院国际化办学的新突破。
动画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26人,助教12人;本科生1150人,研究生52人。多年来,动画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引导,形成共生互动、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
目前,动画学院正依托湖北美术学院深厚的学术资源和创作优势,进行大胆地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完善动画与影像艺术创新,并展开相关学术研究,为建设一流的动画学院和以教学、研究与创作为整体的产学研基地而努力奋斗。 
艺术设计 [135108]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23)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招生人数: 2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3)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3)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3)专业设计
备  注:
艺术设计 [135108]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设计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20)视觉传达设计研究(21)科技图像研究
(22)摄影艺术研究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0)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0)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0)专业设计
备  注:
艺术设计 [135108]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26)服装服饰设计研究(27)纤维艺术设计研究
(28)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招生人数: 1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6)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6)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6)专业设计
备  注: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08 湖北 湖北美术学院 美术学系 130400 美术学 349 93 26.65% /

  

  黄海蓉(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

  黄海蓉,生于1974年7月,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后留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迄今。

  个人信息

  个人简介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自古至今,数不清的文人墨客笔下,女人与水的意象总能紧密地贴合,因此,初看湖北艺术家黄海蓉的“形象消费”系列作品时,时尚艳丽的女人与表面那层起了皱褶的水膜和谐地并置在画面之中,女人与水的联想很快地进入脑海。这便是4月26日-5月24日在北京奕源庄艺术空间举办“软性破坏-黄海蓉个展”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觉。

  黄海蓉作为出生于七十年代的艺术家,虽受八五思潮的影响,却不再追寻这条模仿之途,同时又与新生代艺术家浓厚的“卡漫情结”有所区别,她掌握了自我独特的绘画语汇,善于思考,从而达到了艺术揭示当下时代断面的使命。黄海蓉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实践着关于”水”的题材的创作,在创作历程上保有延续性的脉络与思路,作品发展出《困》系列、《呼吸》系列,到近期的《形象消费》系列等。《困》系列通过金鱼与其生存空间“水”的关系,隐喻现代都市生活看似自由却被无形的薄膜所间隔,压抑的生存境遇。《呼吸》系列则是通过人在水中的屏息来表达艺术家一种内心的诉求,对大环境的真实感受,黄海蓉借助女性特有的敏感,更精细地捕捉到现代人在新时代下的普遍心理状态。《形象消费》系列是艺术家继续寻找跟时代更加紧密结合的内容与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并在画面中添加轻松时尚感,对中国消费文化议题的关注体现了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深度思考。

  身为消费时代下的女性,黄海蓉在创作上涉及消费文化议题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女性是支撑消费主义的重要客群,从电视、纸媒到网络媒体,选秀、品牌形象代言人不断地更换面容姣好的女性形象,这点让黄海蓉联想到人在消费产品的同时,也间接消费这些赏心悦目的人的形象。

  展览中,黄海蓉表现了对社会的思考,也正切合了现阶段中国大量消费的情况,表达了商家为迎合了消费者对自我购买力的满足感,将廉价的华丽自作多情地以为是时尚的表现。画面似水的薄膜对女性面容构成一种软性破坏,这可视为是女性艺术家对社会议题展现的一种软批判,也可以视为是一种软伤痕。

  个人展览

  展览


  城市:北京-北京

  策展人:林礼铨

  展览地点:奕源庄艺术空间

  展览前言“软性破坏-黄海蓉个展”在北京奕源庄艺术空间举办。黄海蓉作为出生于七十年代的艺术家,虽受八五思潮的影响,却不再追寻这条模仿之途,同时又与新生代艺术家浓厚的“卡漫情结”有所区别,她掌握了自我独特的绘画语汇,善于思考,从而达到了艺术揭示当下时代断面的使命。黄海蓉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实践着关于”水”的题材的创作,在创作历程上保有延续性的脉络与思路,作品发展出《困》系列、《呼吸》系列,到近期的《形象消费》系列等。《困》系列通过金鱼与其生存空间“水”的关系,隐喻现代都市生活看似自由却被无形的薄膜所间隔,压抑的生存境遇。

  展出记录

  200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世贸商城·上海)

  2007年“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新加坡)

  2007年“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首尔·韩国)

  2007年“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北世贸二馆·台湾)

  2007年“今日中国油画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7年“金鱼”—黄海蓉油画个展(歌雅画廊·武汉)

  2006年“2006Art北京”(中国农业展馆·北京)

  2006年“亚太地区当代艺术邀请展”(诗玛画廊·印度尼西亚)

  2006年“非常之印象:各行其道”—油画作品邀请展(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

  2006年首届“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原弓美术馆·上海)

  2006年“麻将”——希克的当代艺术收藏展(汉堡Kunsthalle美术馆·德国)

  2006年“第二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多伦美术馆·上海)

  2006年“自由”——年轻艺术家的绘画展(东方元象画廊·北京)

  2006年“首届国内美术院校师生油画作品展”(大芬油画村·深圳)

  2005年“湖北省中国画、油画风景展”(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

  2005年“限制与自由——秋市”作品展(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广州-广东美术馆)

  2004年“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4年“摩擦-模糊”油画作品展(湖北-省美术展览馆)

  2003年“第十五回日中友好美术作品展”(日本-丰田美术馆)

  2003年“首届全国美院油画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评价

  海蓉早期作品的一次较全面的展示。作为年轻的女画家,黄海蓉用她细腻的情愫描绘出青春的灿烂美好。“金鱼,这美丽的生灵,曾经清雅与闲逸”。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此次展览定位于提倡挖掘和发挥版画语言独到的有意味的审美形式,提倡大作品,突现版画艺术语言在表达形式与观念上的渗透力、扩展性,审美形式的无穷意味,增强当代版画艺术的学术交流。且是独立于官方和商业艺术市场的收藏型艺术展览。年轻女画家黄海蓉的沙龙展在湖北美术学院-榆园艺术沙龙开幕。这次画展定名为“金鱼”,是对黄海蓉早期作品的一次较全面的展示。金鱼,这美丽的生灵,曾经清雅与闲逸;青春,是我们的最美的心情;不知道几时,都变得变得紧张而躁动;也许挣扎之后的宁静是它们此刻的梦境:忘了曾经迷茫,依然静静地游弋,追寻闪亮的美好,在洒满阳光的水波里…作为年轻的女画家,黄海蓉用她细腻地情愫描绘出青春的灿烂美好。

       据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消息,2018年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已发布,由于内容过多,请点击附件下载:

       附件:

  据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消息,2019年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发布,详情如下:


  想知道招简、目录中有哪些重要信息?帮帮助你准确解读,。

艺术设计 [135108]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工业设计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58)工业产品设计研究(59)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4)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4)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4)专业设计
备  注:
《媒体创作与展览》介绍一个艺术展览从前期策划、方案收集到开幕的一些流程,了解策展人、艺术家、美术馆、赞助人之间的关联。老师拟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构思、制作、展示三个环节的串联式训练,使学生具备能够把控方案制作、作品实施、展示方式的能力。 
近日,2021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已出。考研的同学们有没有关注?今天考研派小编就整理了湖北美术学院专业学位全日制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名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开此链接可查看:http://www.yanxian.org/uploadfile/2021/0427/20210427042515572.pdf
业务课一:艺术理论
(150分 3小时) 艺术概论 一、艺术的本质 二、 艺术的特征
三、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四、艺术的分类 五、艺术的发生发展 六、艺术的创作过程七、艺术作品的结构 八、艺术的接受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艺术概论》,陈晶、洪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美学原理 一、什么是美学  二、美的本质三、美的分类 四、形式美
五、美的具体形象 六、美的感受
七、美的创造 八、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 1.《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美学导论》,刘茂平、李珊,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
2020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为例
“美术学”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下设中西绘画艺术研究、动漫艺术研究、影像艺术研究、美术史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美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为资源,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为平台,并以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印刷博物馆、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为支撑,创作出国画《中国民主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版画《舞台》获“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金奖;52集科幻动画片《神脑聪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摄影作品《朋友》获“第十六届澳门国际摄影展”金奖;理论专著《北京美术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学科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L1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点分布

西北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美术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0素描、速写
④510色彩、美术史论
 
美术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美术史
中央美院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
李福顺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
薄松年编著的《中国美术史教程》
蒋勋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绘画通史》
何延喆编著的《中国绘画史》
黄惇编著的《中国书法史》
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
于安澜的《画史丛书》
李淞编著的《中国绘画断代史》
外国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编著的《外国美术简史》
李春编著的《外国美术史教程》
张坚主编的《西方现代美术史》
休•昂纳•佛莱明编著的《世界艺术史》
欧阳英、潘耀昌主编《外国美术史》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艺术概论
王宏建编著的《艺术概论》
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
章利国编著的《艺术概论新编》
杨家安编著的《艺术概论》
杨琪编著的《艺术概论》
蒋勋编著的《艺术概论》
美术学考试科目通常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不同的学校在考察过程中侧重点不同。但对美术史以及艺术概论的知识点考察的总体范围相似。
 
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