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北美术学院考研分数线、湖北美术学院报录比、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群、湖北美术学院学姐微信、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真题、湖北美术学院专业目录、湖北美术学院排名、湖北美术学院保研、湖北美术学院公众号、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美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湖北美术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想要成功保研,了解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保研细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保研的条件,保研所提供的材料,保研的形式等等,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保研的学生必须了解的,比如夏令营的保研细则,到后面正式推免的保研细则,虽说每年的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不止一个内容,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细则,想要通过院校的保研项目,必须了解每一次的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了解

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要做的事,为了方便各位同学,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信息网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不要放过每一次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一定要熟读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美术学保研细则
艺术设计 [135108]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23)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3)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3)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3)专业设计
备  注:
院系简介
  192041 3日,为推进美育,蒋兰圃、唐义精、徐子珩等人在武昌芝麻岭创立武昌美术学校,设中等部(含师范科、绘画科)和函授部,租兰陵街六间民房为校舍,蒋兰圃任校长,唐义精任教务主任,徐子珩任总务主任。从此,武昌美术学校成为湖北现代第一所美术教育机构,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美术教育发源地之一。
  1923年武昌美术学校增设专门部,更名为武昌美术专门学校。从此学校升级为高等美术教育机构。专门部设西洋画本科和艺术教育本科,原中等部改为高中部师范科,后又增设初中普通科。自此由初中、高中、大学三个不同教育层次构成了新的办学规模,成为中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基地之一。
  19237月,毕业于北平美术专门学校师范系的张肇铭来学校,担任国画教员;19267月,毕业于上海美专的欧志先来学校担任国画教员;19298月,毕业于晚清两江师范学堂的喻其玮来学校担任国画教员;19308月,毕业于南京美专又历任省立各中学教员的王霞宙来学校担任国画教员。学校中国画教育可以溯源至此,且师资来至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各美术专门学校,形成兼容并包之势,为自身中国画学术发展奠定宽博基础。另外国画教员还有方康直等。19329月,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又曾任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的易均室来学校担任金石学教员。学校书法篆刻教育可以溯源至此,易均室是近现代金石学、图书文献学大家。
  19301月遵照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专科学校规程,改称校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武昌艺专)。此时学级编制分艺术教育系本科及预科、绘画系本科、西洋画系本科、高中艺术师范科、高中普通科、初中部。本科学制3年。这一时期,中国画教学体系已经完备,中国画教学内容方面也已经形成规模。
  比如中国画教学体系,第一学年中国画以山水、人物兼习并重,以为基础;自第四学期起,分花卉、山水两部,必须选习一部,以为专攻。书法教学作为中国画课程也被十分看重,学时延续四个学期。中国美术史、画论和诗词分别设置课程,并且中国美术史、画论都开设在第一学年,其一二学期都有教学;诗词教学贯穿整个三年;这都足以说明学校对中国传统文史及其理论的教学重视。又如选修课程中篆刻、图案课程达到6个学分,已经与必修课程如中国画课程匹敌。
  学生入学前需得考试合格方能入校读书。其中国画专业考试不拘于山水、人物、花卉,同时还要对国画理论、国文、史地进行考试。
  19388月日本轰炸武汉,武昌艺专校舍被毁。学校辗转西迁至四川江津得感坝五十三梯,坚持办学八年。这一时期,学校奉命将学科专业组改为科,绘画科任然循旧制为三年百制。师资主要是张肇铭、王霞宙、熊明谦等。19457月张肇铭继任第四任校长之职。
  19469月学校从江津迁回武汉。其学制设三年制、五年制绘画科国画组。19496月学校被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大部分人员并入中原大学中南文艺学院,少部分人进入湖北省教育学院。自此武昌艺专不复存在。这一时期以后,中国画教育的主要师资主要是由张肇铭、王霞宙、张振铎、阮璞等人来担任。
  1952年中原大学与华中大学合并成华中师范学院,原湖北省教育学院艺术科美术组并入,成立美术制图系。19568月,华中师范学院将美术、音乐两系分立出武汉艺术师范学院,19589月武汉艺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艺术学院(简称湖艺)。19651 0月湖艺美术系改为事业单位湖北美术院,使得中国画教学中断。19729月,因为教学需要,恢复其美术系,并从湖北美术院调回部分人执教。此后湖艺美术系有了“湖北艺术学院分部”一称。1985年湖艺美术系撤销,建立湖北美术学院。
  1952年原中原大学中南文艺学院后改名为中南美术专科学院(简称中南美专),在原来中南文艺学院美术专业基础上,还吸收了广州省立艺专、广西个别系科。中南美专实与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无关。1958年中南美专撤销,大部分人去了广州,组建了后来的广州美术学院,少数人留下并入后来的湖北艺术学院,如张肇铭、梁培浩。
  解放后直到1972年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恢复之前,中国画教育受到这一时期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度低迷。1972年湖艺美术系招生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制专科,其中国画专业9人,师资有罗潘、邵声朗、徐邦洽、梁培浩,1978年,湖艺美术系招收三年制本科生,师资有罗潘、张振铎、邵声朗、徐邦洽、梁培浩等。1979年,应文化部会议解放思想的精神,湖艺决定招收国画、油画、美术史专业研究生。之后,张振铎、阮璞、邵声朗等先后招收研究生,国画专业研究生如唐大康、刘一原、陈孟昕、王予湘等。1981年湖艺美术系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师资有罗潘、张振铎、邵声朗、乐建文、徐邦洽、梁培浩等。
  1985年湖艺美术系撤销,成立湖北美术学院。国画教学在美术系与师范系同时展开,其建制为国画教研室制。在美术系国画教研室的历任教师有张振铎、邵声朗、乐建文、罗潘、徐邦洽、梁培浩、曹小强、洪耀华、刘一原、唐大康、陈孟昕、仇修、李峰、张导曦等;在师范系国画教研室的历任教师有徐勇民、叶军、戴少龙、袁晓舫、王予湘、秦岭、王贵胜、陈运权、肖蓝等。
  1997年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成立,美术系与师范系的国画教研室合并,至此,建制为中国画系。主任陈孟昕,副主任陈运权,书记兼副主任秦岭。直至今日,中国画系教学研究不断深入,教学成果硕果累累,工笔人物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师资队伍随系部建设而不断壮大,现任教师有:徐勇民、陈孟昕、李峰、叶军、秦岭、张导曦、陈运权、戴少龙、银小宾、肖蓝、李传真、孟庆星、朱国栋、郝孝飞、熊明非、周颢、李思洁、张永康、周赞、胡立华、李静姝、聂国强、周巍、万国龙、张廷青、陆青宁、李默、张阳。现任系主任:叶军;副主任:郝孝飞;系书记:曹汉萍。
  1998年中国画系创办动画本科专业,这是全国第二所、华中地区第一所创办动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2005年动画本科专业单独成立动画学院。
  1999年中国画系开始招收书法研究生,使得研究生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2007年中国画系开始招收书法方向本科生,使得中国画教学扩展出新的领域一一书法本科教育。至此中国画系的教育体系日臻完备。
  中国画系是以研究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创作为主攻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中国画系设置中国画、书法两个专业。秉承蔡元培倡导的“推行美育”,以发扬民族文化艺术为己任,以分科教学为特色,建构起一套完备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中国画教学体系分析出人物、花鸟、山水三科,工笔、写意并重,全面培养高等绘画人才;书法专业方向学科设置合理、教学环境与设施完备。师资概况: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
  现有在校学生537名,其中本科生405名,硕士研究生132名。
历程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地处武汉市长江中下游,武汉市九省通衢,一直是繁华的商贸金融中心。明末清初,武汉市汉口区就跻身于全国四大名镇之列,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在近代,汉口又开埠通商,至上个世纪初,汉口商业达到鼎盛时期。武汉市高度发达的商业,对工艺美术等实用性人材产生大量需求,因而出现这种专门培养美术人才的学校必然的。
  1920年4月13日,为推进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蒋兰圃、唐义精、徐子珩在武昌创办了武昌美术学校;1930年,学校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 这是湖北第一所现代美术教育机构,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美术教育发源地之。
  学校自成立初始,就设立了与图案相关的专业和课程,这是近代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国高校较早的践行。1930年,艺术教育系设置图工组,课程涵盖图案、手工、手工理论、木炭画、水彩画、油画、中国画以及美学和教育学等。1932年,图案专业单独成为一个系,课程包括木炭画、基本图案、专门图案以及美术史、解剖、透视等;1934年,学校艺术教育系图工组的课程包括图案、工艺、工艺理论、用器画以及绘画基础、教育学等。“图案”一词于20世纪初由中国工艺美术先驱从日本舶来,是日语与英语“DESIGN(设计)”对译的词组。在武昌艺专教授图案课的老师就有留日研修图案工艺理论的学者,王道平和林葆菁留日归国后分别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在学校任教。其中,王道平还于1937年担任艺专的教务主任,并教授工艺图案和劳作理论课程。他们把国外先进的图案设计理念带入湖北,给武昌艺专的艺术设计教育注入一股新的活力。由此可见,武昌艺专的艺术设计专业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前瞻的国际视野。
  1940年代的武昌艺专倡导“大美术,实用型”的办学方针,学生以绘画为主,兼学其他艺术门类,除了绘画基础课,图案课程占了很大的比例。此外还有一些手工劳作课,如金工、木工、藤艺、纸艺、竹木雕刻以及石膏翻制等,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自1949年武昌艺专被接管,学校经几经调整、更名,到1956年成为武汉艺术师范学院。1958年,武汉艺师变更校名,成为湖北艺术学院。
  1958年10月,湖北艺术学院成立。美术系分为工艺、国画、油画、雕塑等四个专业,图案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远去,被“工艺美术”替代。李一夫任美术系副主任兼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共6个教师。
  工艺美术专业在教学中秉承“以民族民间为主,以地方为主,走民族化的道路;厚今薄古,古为今用,重中轻洋,洋为中用;理论与实际、政治与业务紧密结合”的方针。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工艺美术设计和制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对民族工艺美术遗产有较深刻的理解。装璜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装饰美术设计能力,熟悉印刷过程,掌握印刷工艺,能担任本专业的设计和教学工作;染织专业学生要熟悉工艺过程,能担任本专业的设计和教学工作。在这里,继承传统和培养动手能力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一阶段是湖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发展建设比较好的时期,为学校艺术设计学科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5年10月,根据国家对全国艺术院校大调整的政策,湖北艺术学院开始精简编制并逐步停止招生。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被改为湖北省美术院,下设工艺雕塑工作室、绘画工作室、美术理论工作室。
  1970年代初期,工艺专业通过培养工农兵大学生和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为湖北省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工艺美术人才,为湖北纺织产业、展览出版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知识教育界迎来了春天。工艺美术系也积极融入这场改革的洪流之中,享受春天的暖意。借着这股春风,老师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学生也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刚恢复招生时,装璜设计专业只开设有素描、国画、图案、水粉画、设计、观摩实践等课程。1982年4月,工艺系领导在出席有各相关艺术高校参加的“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后,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在吸取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对装潢专业的课程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主要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绘画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比例达到3:3:3,并增加了刚刚兴起的三大构成课程。于是基础课有素描、水粉、国画,专业基础课有图案、美术字与书法、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专业课有装饰画、商标、瓶贴、包装、广告、造型、摄影、毕业设计等课程。这次课程改革,奠定了工艺系装潢专业(平面设计或视觉传达)课程模式基础,规范了装潢设计教学体系,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适应了时代对设计人才的定位需求。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1979年,湖北艺术学院开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李泽霖成为学校培养的第一个工艺美术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图案基础,学制两年,指导老师为张朗教授。1983年,工艺系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由此开始逐年招收装潢、染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迄今为止,设计系共培养各方向研究生近200人。
  1985年5月,湖北美术学院成立。湖北美术学院的的艺术设计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  时代发生巨变,直接服务社会的应用艺术——装璜设计也在发生着变化。至1990年代中后期,装潢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也作了一些调整。主要培养一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设计部门中从事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标志和企业形象设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了解国际装璜装饰艺术的前沿动态,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设计和工艺制作能力,熟悉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
  在课程改革上,坚持“强调基础、精进专业”的原则,对原有的课程体系作了一些优化。基础课还是素描、色彩、国画、三大构成,专业基础课有图案、字体设计、摄影、计算机、市场学,专业课有标志、封面、包装、展示、VI设计等。
   工艺美术系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为湖北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在今后的全面发展夯实了宽厚的基础。同时,工艺美术系的发展也达到了空前规模,教职工人数近40人,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3,成为全院最大的一个系部。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个专业的专门化发展也成为必然。
   进入21世纪,设计系也迈入全面发展的时期。  2006年6月,学院进行系部调整。
  设计系成为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主体,涵盖印刷图形设计、摄影专业,专科、本科、研究生并有的大型综合性教学系部。设有平面设计教研室、印刷图形设计教研室、设计实践教研室,摄影工作室、包装容器工作室,大家设计中心和湖北民间美术研究所等教、研机构。在人员规模上,教师30余人,学生(专、本、研)700余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时光进入电子信息时代,课程设置也随之变动,使课改步伐不落入时代之后。基础课由学院基础课部统一教授,背上时代烙印的“图案”被弱化,新兴的“图形创意”进入课程体系,作为辅助设计的相关电脑应用软件进入课堂,“容器造型”被重新植入包装课程,作为互联网时代标志的视频、动画、网页设计等课程被纳入新的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设计系的专业学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2001年,设计艺术学被列为“十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设计艺术学又被列为“十一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 2009年,艺术设计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广告招贴设计》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步入高速发展的这个时期,设计系在国内同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系领导当选为中国美协平面艺委会委员,在相关行业协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系里老师、学生参加各级大展,均获得全国、省级等各大奖项;每年的毕业设计展都引来不少同行观摩,被同行视为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用人单位通过毕业设计展来发现人才,商家通过毕业设计展来发现商机。
  自2006年来,由湖北美术学院主办,设计系承办的“东+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在2008年、2009年连续举办了三届,深受国内外大学生们的青睐,也成为湖北美术学院的重点品牌形象,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90年的奋斗,90年的艰辛,老一辈工艺美术教育家褴褛筚路、薪火相传,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设计系已今非昔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设计系将继续阔步向前…… 

复试

  1.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可以参加复试。复试前考生根据我校的公告通知,在规定的时间内需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专)科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来我校复试确认点进行复试资格审查。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参加复试。

  2.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录取:复试面试成绩低于60分;同等学力加试单科成绩低于60分;体检、政审不合格。

  3.复试时间、地点与科目

  (1)时间:初定2020年4月份左右,具体时间在湖北美术学院官网公布。

  (2)地点: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

  (3)科目:

  A.学术型硕士

  美术学学科:美术史论一100分、外语听力50分、面试100分。

  设计学学科:设计史论一100分、外语听力50分、面试100分。

  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写作100分、外语听力50分、面试100分。

  书法:书法史论一100分、外语听力50分、面试100分。

  B.专业学位硕士

  美术学学科:美术史论二100分、外语听力50分、面试100分。

  设计学学科:设计史论二100分、外语听力50分、面试100分。

  书法:书法史论二100分、外语听力50分、面试100分。

  (4)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4.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考生必须按照我校规定,在学校通知的具体时间内参加体检。

  5.复试报名费:100元(《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我省部分教育考试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费规〔2013〕215号),在办理复试资格审查时现场收取。 

《游戏互动创作》是动画专业游戏互动方向必修课程,是本模块其他课程的总结性课程。本课程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检验,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游戏创作实践,创造出更好的符合自己独特风格游戏美术作品,真正的锻炼学生创作能力。 
院系所 专业 拟招生人数
     
     
     
     
     
     
001美术学系 130100艺术学理论 35
     
     
     
     
     
     
     
     
     
     
     
     
     
     
     
  130400美术学 14
     
     
     
     
     
002中国画系   13
     
  135107美术  
 
     
     
     
    13
     
     
     
     
  130400美术学 5
     
     
003动画学院 135107美术 6
 
     
    3
     
     
  130400美术学 10
     
     
     
     
004油画系   10
     
     
  135107美术  
 
     
     
    9
     
     

湖北美术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介绍
 
湖北美术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是华中地区率先创设的、唯一的壁画专业教学实体。1979年起,以唐小禾、程犁为代表的湖北艺术家的壁画艺术创作,与首都机场壁画群同步,持续发展并形成自己的特点,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1989年,湖北美术学院开办绘画专业(壁画方向),2001年成立了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2012年在壁画系新设公共艺术专业, 2013年招收首届公共艺术专业本科生。
自建系以来,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始终秉承“崇德、笃学、敏行、致美”的校训,以及“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开展了传统壁画艺术、现当代壁画创作、大漆艺术及综合材料绘画、公共艺术的教学研究和创作研究。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传授专业基本知识、训练专业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加强实践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掌握服务于社会的专业本领为目标,探讨多种材料在现代壁画及公共艺术中的综合应用,关注社会核心价值及公共诉求,提倡多元、多层次文化理念,极具艺术内涵的丰富性和包容度, 适应着视觉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线描、浮雕、色彩表现、线型画面构成、壁画构图、壁画创作与设计、金属工艺、沥粉彩绘、漆艺制作、实验漆艺、综合材料表现、公共艺术导引、平面材料与工艺成型、立体材料与工艺成型、公共空间造型艺术规划、公共艺术品创作等。

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设有:
三个教研室:壁画第一教研室、壁画第二教研室、公共艺术教研室。
六个实验室:金属艺术实验室、镶嵌艺术实验室、大漆艺术实验室、公共艺术实验室、浮雕实验室、饰品艺术实验室。
师资队伍状况: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教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

院系现任领导:
系主任: 叶  庆
系党总支书记: 文  丹
系副主任: 丁  晓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在报名期限内登录“中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为“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及我校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注意事项: 
  (1)考生根据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报名时只能报考某一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时,考生不得变更报考专业或学位类型。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地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要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报名期间研招网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6)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018年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院系 研究方向 各研究方向最低分数线
全日制
学术型
全日制
专业型
非全日制
中国画系 10中国画艺术研究 559 573 539
11书法与篆刻研究 600 596 549
油画系 14油画艺术研究 597 582 564
壁画系 15壁画与综合材料研究   587  
版画系 17版画艺术研究 583 575 567
雕塑系 19雕塑艺术研究 617 585 583
20陶瓷艺术研究   608 588
工造系 26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625 599 566
服装系 27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618 587 561
28纤维艺术设计研究 604    
29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621 600  
环艺系 25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580 577 563
设计系 22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566 583 544
23科技图像研究 599 624 605
24摄影艺术研究   578  
动画学院 12动画艺术研究 575 628 582
美术学系 01美术史论研究 603    
02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617    
03中国南方先秦美术研究 603    
04文化遗产研究 626    
05当代艺术研究 613    
06高等艺术教育研究 608    
07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613    
09美术教育研究 628 632 606
水彩画系 18水彩画艺术研究 574 597 573
基础部 21造型艺术研究 611 598  


  杨阳
  2001年9月—2005年7月在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就读,获学士学位。
  2005年8月—2007年8月就职广西工学院艺术与设计系。
  2008年1月—2009年2月就读意大利DOMUS设计学院时尚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并获英国威尔士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两校学分互认。
  2009年9月就职于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
  2005年作品《绽放》被西部美术馆收藏。
  2008年获意大利Ferrero晚礼服服装设计比赛优胜奖,同年为Ferrero公司设计晚礼服。
  2008年9月,米兰时装周vogue杂志摄影助理。
  2010年10月,作品《新秩序系列—残》参加湖北美术学院九十周年校庆美术作品展,武汉,湖北省艺术馆。
  2011年6月,受邀“楚天都市报房产答谢会”服装设计师。
  2011年12月,受邀“武汉晚报房产答谢会”服装设计师。
  2012年3月,受邀“武汉晨报读者日活动”服装设计师。
  2012年9月,作品《新秩序系列—穿悦》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时装艺术国际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2年9月,作品《BROKENTOFIT》受邀参加"第二届韩国韩纸服装招待展",韩国首尔,coex展馆。
  2012年10月,作品《INKFRAGRANCE》受邀参加“2012国际韩纸服装招待展”,美国,FoxArtGallery,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
  论文《论如何加强在图像中的感受能力》、《浅谈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中的时尚设计教学》、《浅谈设计基础教学的根源性》及作品《新秩序系列—残2011》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艺术设计 [135108]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设计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20)视觉传达设计研究(21)科技图像研究
(22)摄影艺术研究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0)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0)专业设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50)设计造型基础
④(550)专业设计
备  注:
昙华林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邮编:430060
  藏龙岛校区: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6号
  电话:027-81317000;传真:027-81317011;
  邮编:430205 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的发轫及所获初步成就,把中国美术史的源头上溯至三代,破除了中国文化"西来说"及中国美术源头"起于汉代"的谬误。但随之产生以黄河文化为本位,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认识的片面性。20世纪70年代后,田野考古获得空前收获,它揭示了夏商周乃至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文化艺术的面貌,为全面反映中国美术的本原作出了根本性的补充。

  先秦南方美术的发现对重新建构中国美术的行程意义重大。首先,它拥有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流或第一位的创造;其次,补充了中国美术史的缺环,丰富了中国美术的殿堂;第三,南方某些先秦美术遗物,为揭示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出乎意料的文化人类学方面的依据,同时成为认识先秦美术南北连锁的佐证。

  大量考古新发现以及迫切需要从视觉的角度加以解读的学术要求,成为本方向确立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三代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成长期,东周是中国文明形成基本模式的重要阶段,作为中国先秦美术重要构成部分,楚美术及先秦南方美术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对其研究的必要性日渐显露。楚美术及先秦南方美术研究,是我们重新发覆、认识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美术事象的出发点。
  一、合理安排时间
  大体上基本保证每天两小时的复习时间足以。万事皆宜,贵在坚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政治考试其实有着一个相对其他科目非常明显的框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反而破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不利于理解和记忆。
  暑期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考研政治大纲最终一锤定音,复习的针对性更加突出。经过第一轮热身复习,对考研政治脉搏已经有了大体的把握,在时间上和方法上也就进入了第二轮的基础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在整个复习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被称为复习阶段中的“黄金时期”。
  二、复习资料
  最初的阶段,推荐红宝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毕竟我们要知道考研政治都考些什么,虽然作用不是很大,但确实不可或缺。过了一、两遍书以后,就开始做题了,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可以开始做模拟题。
  三、心理调节
  (1)番茄时间法
  能不能看得进去书不再于你看多久,而在于你有多专注。手机、社交都可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我总是无法安下心来,后来我使用了番茄时间法,以25分钟为单位,强迫自己至少保持2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力,之后休息五分钟。番茄时间就是一个训练,我从25分钟的专注做起,逐渐可以保持一小时,一上午的专注,这样看书也会更有效率。
  (2)思维导图法
  复习要重视背诵,背诵的关键在于框架。只默读或者只背诵其实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最终落实在纸上,在检查背诵效果时我会用思维导图法。把知识点和框架在头脑里梳理一遍,还能提高背诵的效率,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记住了大量的内容。
  (3)能量场法
  相信每个人都在营造一座能量场。考研是一件大事,有两个事情要选对:一个是复习的场所,一个是与你同行的人。考研选择同伴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到一个与你共奋斗的人,你会每天斗志昂扬的向目标靠近;但遇到负能量爆棚的人,将会让你的考研之路疲惫不堪,如果遇到,一定要让这种人离你远一点,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不顾你的感受就打击你的人也不会是你真正的朋友。
  (4)自我催眠法
  这里的催眠不是让你快速入睡,而是为了目标的自我暗示。考研是一场持久的心理战,每年考场上都有缺考放弃的人,所以如果你的内心够强大,那么你将在考研的长跑中赢在起跑线上。如何能坚持跑完考研这场马拉松?你需要的也是两件事:明确的目标以及坚定的信念。
2019年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2019年湖北美术学院考研报名录取比没有公布:2019年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所以各类考研网站上都不会有2019年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相关的内容。
想了解2019年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可参考考研派考研分数线分类下的:2019年湖北美术学院 考研分数线。

 
水彩画系教研室
   
为适应水彩画系专业体系需求,拓展出新的研究方向,使学科门类更加齐全,我系于2012年5月成立了教研室及研究所,即:水彩画造型教研室、水彩画技法教研室及水彩画综合表现教研室。各教研室分管不同教学领域,进而能更有效的整合学科资源,充分利用各专业教师的优势,加强不同课程间的交叉融合。
 
水彩画造型基础教研室:以全新的专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充分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力求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教育领域获取广泛的知识,特别是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学生提供长远专业深造所必需的创造和鉴赏力。包括了素描等基础绘画的系列的课程,鼓励经由动手实践来获得对包括材料、技法、历史和传统等艺术语言的理解。
 
水彩画技法教研室:该教研室继续强化湖北水彩画创作的独到优势,深化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彩画创作》的研究。该教研室所包含的传统专业课程设立之初就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主要涉及对水彩工具材料性能和传统技法的深入探讨,延续传统水彩的优势项目。
 
水彩画综合表现教研室: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材料所需的专业知识,进行水彩画创作时对不同的材料的探索。课程还包含了这些材料和技法的历史起源和当代运用,用简明易懂的方式提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建议。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水彩专业基础,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教研室及研究所组成情况
序号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 教研室成员
1 水彩画造型基础教研室 邓 涵 刘智平 张 昊 谢 敏 
2 水彩画技法教研室 李 宁 刘寿祥 陈国庆 韩鄂生 
3 水彩画综合表现教研室 邵昱皓 许海刚 余晓君 白露洋 
造型基础教研室课程设置:素描、艺术实践等
水彩技法教研室课程设置:水彩静物、水彩人物、水彩风景等
综合表现教研室课程设置:材料运用研究与实验、形式语言等
 
设置《材料表现与制作》课程并成立各职能教研室及研究所,这一新课程及教学模式为国内水彩画教学中首创。

 

姓名 考生编号 报考专业方向 成绩   姓名 考生编号 报考专业方向 成绩
周梦玲 105238000001329 版画艺术研究 387   张祥和 105238000001229 书法与篆刻研究 377
赵春蕊 105238000001413 版画艺术研究 381   冯玉婧 105238000001326 书法与篆刻研究 374
张雪美 105238000001416 版画艺术研究 359   陈宇 105238000001227 书法与篆刻研究 361
李芳 105238000001403 版画艺术研究 347   刘晓雪 105238000001230 书法与篆刻研究 358
韩雯媛 105238000001418 版画艺术研究 342   王伊瑾 105238000001320 书法与篆刻研究 358
吴曼玉 105238000001410 版画艺术研究 339   王裘炜 105238000001307 书法与篆刻研究 356
蔺振珍 105238000001412 版画艺术研究 336   张曙光 105238000001313 书法与篆刻研究 354
金婉馨 105238000003202 版画艺术研究 345   李焱明 105238000001311 书法与篆刻研究 350
吴维 105238000000123 壁画与综合材料研究 366   周慧 105238000001319 书法与篆刻研究 345
马驰骋 105238000000418 壁画与综合材料研究 356   魏溱 105238000003201 书法与篆刻研究 342
张静 105238000000618 壁画与综合材料研究 338   吴高健 105238000001316 书法与篆刻研究 339
黄鹂 105238000002410 当代艺术研究 401   杨美玲 105238000001324 书法与篆刻研究 336
何思亚 105238000002423 当代艺术研究 389   徐燕琪 105238000003018 书法与篆刻研究 398
杜敏姬 105238000002602 当代艺术研究 388   陆程 105238000003025 书法与篆刻研究 381
杨元元 105238000002613 当代艺术研究 365   杨利平 105238000003023 书法与篆刻研究 370
刘婧昳 105238000002610 当代艺术研究 364   李家琪 105238000003022 书法与篆刻研究 364
刘芳语 105238000002419 当代艺术研究 359   金昊 105238000003019 书法与篆刻研究 356
潘垚宇 105238000002616 当代艺术研究 353   何宏亮 105238000003021 书法与篆刻研究 344
张淼 105238000002606 当代艺术研究 351   洪康 105238000003024 书法与篆刻研究 335
刘志丹 105238000001420 雕塑艺术研究 354   郑晨阳 105238000000713 水彩画艺术研究 389
贾金帅 105238000001419 雕塑艺术研究 346   何国腾 105238000000808 水彩画艺术研究 381
卢倩 105238000001427 雕塑艺术研究 342   彭韵文 105238000003124 水彩画艺术研究 377
鲍序睿 105238000001428 雕塑艺术研究 338   刘天 105238000000128 水彩画艺术研究 375
张涛 105238000001502 雕塑艺术研究 335   杨瑛 105238000000804 水彩画艺术研究 371
颜诗瑶 105238000003108 雕塑艺术研究 381   易尚霖 105238000000210 水彩画艺术研究 369
周俊 105238000003109 雕塑艺术研究 355   余沁朴 105238000000521 水彩画艺术研究 369
范一晴 105238000001212 动画艺术研究 355   彭甘琼 105238000000125 水彩画艺术研究 365
王否 105238000000115 动画艺术研究 352   李飘茗 105238000000913 水彩画艺术研究 363
石紫翼 105238000003121 动画艺术研究 344   霍伟 105238000000516 水彩画艺术研究 360
李昱昊 105238000002716 动画艺术研究 373   熊子婧 105238000000919 水彩画艺术研究 360
黄玉洁 105238000002711 动画艺术研究 360   王渊婕 105238000000612 水彩画艺术研究 359
柯莹 105238000003007 动画艺术研究 355   胡思思 105238000000823 水彩画艺术研究 356
黄悦 105238000002808 动画艺术研究 339   龚俊鹏 105238000000727 水彩画艺术研究 352
吴雅会 105238000002730 动画艺术研究 338   马偈人 105238000000121 水彩画艺术研究 351
陈禹冰 105238000002912 动画艺术研究 338   周鹏彦 105238000000402 水彩画艺术研究 351
王雅微 105238000002223 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374   许捷欣 105238000000426 水彩画艺术研究 351
江静 105238000002306 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363   郑木真 105238000000425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9
陈佳宇 105238000001825 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377   赵梦怡 105238000000525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9
李琪 105238000001615 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353   周瑶函 105238000001219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8
郭伟 105238000001628 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341   王富琳 105238000000902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6
羊怡莹 105238000002018 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336   于衍敏 105238000001007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5
李啸 105238000002522 高等艺术教育研究 396   邓雨 105238000000723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3
李羿 105238000002622 高等艺术教育研究 362   何昱晗 105238000001011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3
田瑶 105238000002614 高等艺术教育研究 350   陈文婷 105238000000922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2
凌雅洁 105238000002329 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371   樊靓 105238000001028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1
焦洁 105238000001610 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400   赵晓旭 105238000001207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1
付雪琨 105238000001519 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372   汪珊 105238000000918 水彩画艺术研究 336
段思彤 105238000001812 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361   李梦坤 105238000001013 水彩画艺术研究 335
罗蕴文 105238000001512 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355   崔宝琨 105238000002812 水彩画艺术研究 380
张诗琦 105238000001629 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337   梅朵 105238000002820 水彩画艺术研究 378
戚晨彬 105238000002215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8   杜月月 105238000002815 水彩画艺术研究 377
朱张茵 105238000002323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46   张城铭 105238000002925 水彩画艺术研究 363
王志慧 105238000002214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40   贾双双 105238000002908 水彩画艺术研究 355
刘瑶 105238000001801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89   张晴 105238000003127 水彩画艺术研究 350
刘文玉 105238000002022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80   陈雅娟 105238000002702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0
王浩宇 105238000001827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79   程杨 105238000002726 水彩画艺术研究 336
唐果 105238000002117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72   王稳 105238000002723 水彩画艺术研究 335
郭永乐 105238000002030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71   曾繁琦 105238000000423 水彩画艺术研究 396
许琳 105238000001913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69   钟雪敏 105238000000512 水彩画艺术研究 361
刘昀 105238000001730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65   李昊泽 105238000000302 水彩画艺术研究 345
雷晓铮 105238000002003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64   张明平 105238000000801 水彩画艺术研究 339
张钧 105238000001606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62   邹沈寒影 105238000000223 陶瓷艺术研究 368
王长曦 105238000002025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60   王雅馨 105238000000122 陶瓷艺术研究 362
殷实 105238000001517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7   程勇 105238000000622 陶瓷艺术研究 359
刘扬 105238000001710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4   杨帆 105238000000715 陶瓷艺术研究 359
田雨 105238000002019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3   余波 105238000000110 陶瓷艺术研究 350
钟震洋 105238000001515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2   李文静 105238000002503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87
丁潇颖 105238000002103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1   李杨 105238000002502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82
付震宇 105238000001905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0   孙婕薇 105238000002627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82
余含之 105238000002010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0   曾雪彬 105238000002629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72
吏希超 105238000002101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0   陈丛 105238000002424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71
曾潇 105238000002013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49   周佳 105238000002518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71
李彩红 105238000001619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45   刘韵婷 105238000002601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70
李维君 105238000002104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42   李康成 105238000002403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58
赵艳 105238000001712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39   苏越 105238000002608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54
李一君 105238000001704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38   李娟 105238000002405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42
李津宁 105238000002114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36   钟艺 105238000002617 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 341
陈明民 105238000001813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52   李庆 105238000000106 油画艺术研究 376
刘慧娟 105238000002210 科技图像研究 372   张圳 105238000000619 油画艺术研究 372
宋婧哲 105238000002230 科技图像研究 361   王佳瑞 105238000000206 油画艺术研究 370
杨凡 105238000001617 科技图像研究 382   鞠文硕 105238000000403 油画艺术研究 369
卜诗若 105238000002113 科技图像研究 367   崔宝月 105238000001102 油画艺术研究 368
方艺文 105238000002111 科技图像研究 361   张姝雯 105238000001022 油画艺术研究 365
钱莹 105238000001126 美术教育研究 358   徐文志 105238000000530 油画艺术研究 361
孙瑶 105238000001017 美术教育研究 340   盛夏 105238000000116 油画艺术研究 355
刘子纯 105238000003014 美术教育研究 361   张宏伟 105238000000616 油画艺术研究 354
黎韵诗 105238000003012 美术教育研究 343   袁雅骞 105238000000820 油画艺术研究 353
陈希洋 105238000002530 美术史论研究 414   刘丹阳 105238000001019 油画艺术研究 353
蒋蝶 105238000002628 美术史论研究 403   赵凡慧 105238000001026 油画艺术研究 353
卢小天 105238000002429 美术史论研究 400   钟思源 105238000001122 油画艺术研究 352
孙晓露 105238000002406 美术史论研究 398   侯可莹 105238000000817 油画艺术研究 348
何帆 105238000002409 美术史论研究 396   殷梓豪 105238000001129 油画艺术研究 348
熊奕然 105238000002420 美术史论研究 396   张家豪 105238000000126 油画艺术研究 347
陈静泉 105238000002618 美术史论研究 396   田婉茹 105238000000809 油画艺术研究 347
舒心 105238000002515 美术史论研究 392   周惠惠 105238000001101 油画艺术研究 347
邱垚 105238000002526 美术史论研究 385   顾清嘉 105238000000411 油画艺术研究 345
屈金丹 105238000002501 美术史论研究 382   王炜然 105238000000518 油画艺术研究 345
刘姝怡 105238000002529 美术史论研究 376   刘凤仪 105238000000324 油画艺术研究 342
衣倪 105238000002401 美术史论研究 371   程诗斯 105238000001218 油画艺术研究 342
秦运来 105238000002418 美术史论研究 370   张羽 105238000000603 油画艺术研究 341
方铭 105238000002510 美术史论研究 367   陈健健 105238000000321 油画艺术研究 338
马巾晶 105238000002507 美术史论研究 362   祝得银 105238000000309 油画艺术研究 337
王亮 105238000002603 美术史论研究 361   方珂 105238000000915 油画艺术研究 337
罗晨 105238000002701 美术史论研究 352   张舒奕 105238000001110 油画艺术研究 336
蔡晓辉 105238000002525 美术史论研究 350   周赟 105238000002924 油画艺术研究 370
田星 105238000002415 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393   刘俊初 105238000003006 油画艺术研究 351
刘天然 105238000002506 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390   张婉婧 105238000002715 油画艺术研究 338
李博文 105238000003210 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384   周良华 105238000001225 油画艺术研究 345
江艺璇 105238000002402 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381   黄楷模 105238000001025 造型艺术研究 368
管悦 105238000002514 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374   程德睿 105238000000320 造型艺术研究 357
欧阳朕宇 105238000002513 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360   张娟娟 105238000002720 造型艺术研究 357
何婕 105238000002511 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359   吴科 105238000000416 中国画艺术研究 390
吴施婵 105238000002528 设计艺术理论研究 352   黄烟红 105238000000604 中国画艺术研究 382
彭琬璋 105238000002130 摄影艺术研究 367   郭倩 105238000000111 中国画艺术研究 378
袁瑞琦 105238000002024 摄影艺术研究 344   廖怡晨 105238000000519 中国画艺术研究 375
张晓萌 105238000002321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71   苏怡文 105238000000501 中国画艺术研究 372
汪姣 105238000002212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64   张雪豪 105238000000220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9
江婉颖 105238000002211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58   宋佳 105238000000706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7
方政 105238000002318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52   杨潇 105238000000912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5
谭逸夫 105238000002312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46   朱慧 105238000000104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3
宋荷 105238000002325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42   曹蝶 105238000000608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3
倪爽 105238000001713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404   颜恋懿 105238000000728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2
李京 105238000001614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98   刘秋宇 105238000000209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1
余冰然 105238000001828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93   李淑娴 105238000000626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1
严婧闻 105238000001608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85   李大盈 105238000000208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0
彭思怡 105238000001626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85   陈龙 105238000003119 中国画艺术研究 360
章梓尧 105238000001705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77   王佳琪 105238000000527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9
李典蔚 105238000001910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77   刘思媛 105238000000714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7
金明 105238000002021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67   艾欣 105238000001130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5
吕思琦 105238000001506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62   孙佳慧 105238000000413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4
李妍霏 105238000001613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61   杨季东 105238000000601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4
张量 105238000001509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60   李晓宏 105238000003113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3
张金雪 105238000001908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59   周易 105238000003120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0
李智 105238000001805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57   张晴 105238000000326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9
史慧洁 105238000003205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52   彭斌 105238000000421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9
李廷淞 105238000001823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49   宋奕博 105238000000610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6
李红梅 105238000001701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47   位晨 105238000000627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5
陈康 105238000001525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42   李皓 105238000000725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5
李婉莹 105238000001602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42   左诗雯 105238000000105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4
章梦婷 105238000001603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41   路晓东 105238000001001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4
闫沐涵 105238000002004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41   刘秋滟 105238000001009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4
贺静 105238000001802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39   曾峰 105238000001018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2
艾燕婷 105238000002023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38   周泊湾 105238000001220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1
李乐 105238000002120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38   涂菁华 105238000000620 中国画艺术研究 339
顾正道 105238000001806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37   王兆豪 105238000000623 中国画艺术研究 339
张晓旭 105238000001529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35   王瑾 105238000001127 中国画艺术研究 339
雷诺 105238000001923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35   祝琼 105238000001208 中国画艺术研究 338
孟妍 105238000002122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35   周磊 105238000001125 中国画艺术研究 337
叶爽 105238000001611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351   范文静 105238000000429 中国画艺术研究 336
闫铭 105238000002624 中国南方先秦美术研究 367   林佳慧 105238000000729 中国画艺术研究 336
孙宁 105238000002317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379   夏宁 105238000002713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3
田曾周智 105238000001607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341   王天瑜 105238000003008 中国画艺术研究 350
刘祖喆 105238000002604 文化遗产研究 393   毕小莉 105238000002814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7
王珺 105238000002619 文化遗产研究 386   姜丹 105238000002825 中国画艺术研究 342
黄晓琪 105238000002609 文化遗产研究 380   舒绿林 105238000002703 中国画艺术研究 339
杨娜 105238000002607 文化遗产研究 378   陈杨 105238000000407 中国画艺术研究 380
赵典典 105238000002527 文化遗产研究 351          
盖月月 105238000002630 文化遗产研究 345          
汪溪雨 105238000002222 纤维艺术设计研究 348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院校自主划线)          
刘子绪 105238000001213 水彩画艺术研究 215          
王公鸣 105238000001925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260          
王震 105238000003016 书法与篆刻研究 231      

美术 [1351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版画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5)版画艺术研究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6)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6)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6)专业创作
备  注: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全面讲述游戏原画设定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以及作为一个游戏概念设计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市场对高品质游戏的需求增加,游戏设计更加关注游戏剧情,内涵,这就要求角色设计更加注重个性的塑造.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到游戏概念设计并不是纯粹的绘画,需要根据游戏策划案和游戏设定不断调整改进。课程的教学将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

美术 [1351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艺术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3)壁画与综合材料研究(14)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0)造型基础
④(524)专业创作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为例
“美术学”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下设中西绘画艺术研究、动漫艺术研究、影像艺术研究、美术史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美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为资源,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为平台,并以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印刷博物馆、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为支撑,创作出国画《中国民主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版画《舞台》获“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金奖;52集科幻动画片《神脑聪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摄影作品《朋友》获“第十六届澳门国际摄影展”金奖;理论专著《北京美术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学科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L1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点分布

西北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美术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0素描、速写
④510色彩、美术史论
 
美术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美术史
中央美院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
李福顺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
薄松年编著的《中国美术史教程》
蒋勋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绘画通史》
何延喆编著的《中国绘画史》
黄惇编著的《中国书法史》
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
于安澜的《画史丛书》
李淞编著的《中国绘画断代史》
外国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编著的《外国美术简史》
李春编著的《外国美术史教程》
张坚主编的《西方现代美术史》
休•昂纳•佛莱明编著的《世界艺术史》
欧阳英、潘耀昌主编《外国美术史》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艺术概论
王宏建编著的《艺术概论》
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
章利国编著的《艺术概论新编》
杨家安编著的《艺术概论》
杨琪编著的《艺术概论》
蒋勋编著的《艺术概论》
美术学考试科目通常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不同的学校在考察过程中侧重点不同。但对美术史以及艺术概论的知识点考察的总体范围相似。
 
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