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华东交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东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近日,2021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已出。考研的同学们有没有关注?今天考研派小编就整理了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名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年夏令营招生简章
为促进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优秀大学生对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了解,激发优秀学子对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以夏令营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等情况。
一、申请资格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全国普通二本以上高校2021届本科毕业生。
3、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5学期平均学分绩排名在本专业或本班前30%之内。
4、通过四、六级考试,通过六级考试者优先。
5、对所报专业的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有考研意向,愿意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二、申请流程
1、申请方式
申请人员须将所有纸质材料的扫描件依次编辑到一个pdf文档中于7月18日24:00前发至jgyz68@163.com邮箱,邮件以申请专业+姓名命名。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必须准确、有效,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申请资格。
2、申请材料
(1)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一)。
(2)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
(3)大学成绩单(前五学期成绩,加盖学院公章。如果因放假等原因没有加盖学院公章,也必须保证成绩真实。)
(4)四、六级成绩证明。
三、审核录取
学院对夏令营营员的材料审核与资格审核结束后,获得营员资格名单将于 7 月 19日前在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公布。已被录取的营员必须在7月20日前回复是否确认参加,回复邮箱jgyz68@163.com。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此资格。
选录人数:校内外共 80人左右,实际选录人数根据报名人数与生源质量确定。
四、日程安排
1、活动时间:7月 25日— 7 月 26 日
2、活动地点:华东交通大学
3、活动安排
(1)7月 25 日(星期六):
上午:8:30-11:30报到。(华东交大专家楼或易丰祥宾馆大厅)
中餐:专家楼自助。
下午:14:30 开营典礼:研究生院领导致辞、学院领导讲话、知名教授发言。地点MBA 634 教室或者北区图书馆圆形报告厅。
合影留念。
参观MBA教室、实验室、北区图书馆、轨道实训中心、校史馆等。
晚餐:专家楼自助。
晚餐后开展联谊活动(活动方案另行公布)。
(2)7 月 26 日(星期日):
上午:8:30开始系列讲座,会后提交学习报告。(字数:500字以上)。
下午:14:00开始分学科介绍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等情况。
15:30结营仪式。领导讲话,学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为全程参加活动并提交学习报告的同学颁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证书。合影留念,结束夏令营。
  1. 食宿安排:
夏令营营员的就餐统一安排,费用由经管学院承担。
住宿:校外营员安排住宿,住宿酒店为华东交通大学专家楼或易丰祥宾馆,住宿费用由经管学院承担。
中餐晚餐:华东交通大学专家楼自助餐。
五、咨询方式
电话:0791-87045038;0791-87045057
邮箱:jgyz68@163.com
六、防疫要求
所有营员必须符合当地及南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防疫要求。(来自低风险地区的,来校需扫赣通码;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请出示7天内的核酸检测证明)
七、学院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济管理学院下设经济、管理、会计、统计、国际会计5个系,现有院级研究所4个,校级研究所1个,省级研究平台1个。现有教职工142人,教授23人,副教授42人,博士60人,在读博士16人;硕士生导师5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省师德师风先进各1人;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1人。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横向课题130余项,科研经费达18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其它奖励50余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教材3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150余篇学术论文已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收录和SCI/EI检索。
建院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经济管理专业近万名毕业生,众多毕业生已取得突出成就。
八、招生专业简介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工商管理为省级示范性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应用统计硕士(MAS)、工程管理(MEM)5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点。本次夏令营只招收报考以下专业的营员:学术型会计学、统计学、劳动经济学、企业管理、金融学和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
(一)一级学科硕士点
1、应用经济学学科
应用经济学学科下设金融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研究方向。本学科长期致力于非线性计量经济学、高维(大)数据、货币金融、公司金融、产业经济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人力资本开发和社会保障等前沿问题。以创新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为主体,以国家级人才为学科和专业负责人,以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国际化联合培养为渠道,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互助入手,彰显融通性、创新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特色,全面培养具有政治素质过硬、较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功底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2、统计学学科
统计学学科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最久、成立时间最早的学科之一,下设金融与保险统计、社会经济统计、运输与物流统计等研究方向。本学科长期跟踪统计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前沿,通过数量模型的运用研究风险资产定价以及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问题等,并在原有铁路统计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交通运输统计方向,积极探索统计学应用领域的扩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取得的研究成果看,已具有了区别其他高校统计学科的鲜明特色。
3、工商管理学科
工商管理学科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塔尖学科),是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学科下设企业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公司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等研究方向。学科在供应链、铁路应急物流等理论与方法,会计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企业财务行为、企业社会责任等前沿理论与方法,新零售、服务质量、营销道德研究等不同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科学研究优势和特色。
(二)二级学科硕士点
1、会计学
为江西省重点学科,本学科点以铁路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牵引,按照“基地建设为先导、学术团队培养为依托、重要项目为途径、取得创新性成果为突破、服务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实践为目标”的方针,经过多年建设,在财务会计、公司理财和审计理论与实务等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2、劳动经济学
为江西省“重点学科”及“示范硕士点”。劳动经济学是以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内容涵盖微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和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配置,以及宏观层面的失业和收入分配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经济学科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以服务铁路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研究特色。
3、企业管理
为江西省“重点学科”。学科导师在企业战略管理、品牌管理、社会责任、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研究成果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和发展之路,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科技部、铁道总公司、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金融学
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金融资产的定价、央行的货币政策、公司的投融资政策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多领域的问题。我校金融学硕士点于2011开始招收,经过多年的建设,在货币银行、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实务等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三)专业学位授权点
1、金融硕士(MF)
金融硕士下设商业银行运行与管理、资本市场、公司金融与量化投资、资金运营与管理、财富管理与家庭金融、高铁投融资管理等研究方向。围绕“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交通行业背景,胜任地方经济服务,并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
2、应用统计硕士(MAS)
应用统计硕士下设金融与保险统计、社会经济统计、运输与物流统计等研究方向。本专业是国内较早开始数据工程与数据分析方向的院校之一,研究重点一是对基于CATI系统采集数据、移动数据和110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二是与各级政法部门合作,侧重公共安全领域;三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研究智能报表、BI和数据大屏等。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都是基于统计学理论,特色是基于大数据技术下,以社会经济领域应用为主,拓展传统统计研究方向技术和领域。
3、工商管理硕士(MBA)
工商管理硕士下设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管理、项目管理等研究方向。我校MBA教育严格执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规定,充分发挥工经管结合的优势及行业优势,立足江西,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交通行业,铸就区域内、行业内知名的MBA品牌。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学科优势和铁路行业特色,开展MBA教育创新,逐步融入到国际化的MBA教育体系中,形成我校MBA教育的特色。
(四)招生目录  
全日制学术型一级学科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027000 统计学
冒老师
0791-87045044
maoxiao1118@126.com
01社会经济统计分析
02金融与投资统计
03交通运输统计
全日制学术型二级学科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020204金融学
周老师
0791-87045029
344606487@qq.com
01货币银行理论与政策
02金融计量
03公司金融理论与政策
04资本市场与风险管理
020207劳动经济学
陶老师
0791-87045021
ychtoo@aliyun.com
01劳动市场理论与政策研究
02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03社会保障研究

 
120201会计学
王老师
0791-87045040
569672217@qq.com
01会计理论
02公司理财
03审计理论
120202 企业管理
韩老师
0791-87045020
jdxb01@qq.com
01企业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
02市场营销管理
03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0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5企业资本经营管理
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类别、领域 研究方向
025100 金融
周老师
0791-87045029
344606487@qq.com
01商业银行运行与管理
02资本市场
03公司金融与量化投资
04财富管理与家庭金融
05高铁投融资管理
025200应用统计
冒老师,0791-87045044
maoxiao1118@126.com
01金融与保险统计
02运输与物流统计
03数据工程
125100 工商管理
周老师0791-87045057
773708544@qq.com
01战略管理
02人力资源管理
03财务管理
04金融管理
0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6市场营销管理
07项目管理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类别、领域 研究方向
125100 工商管理
周老师0791-87045057
773708544@qq.com
01战略管理
02人力资源管理
03财务管理
04金融管理
0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6市场营销管理
07项目管理
九、考研优惠政策
1、奖学金政策
为激励广大研究生潜心钻研,保证每一位学子能够在校安心学习,学校建立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为主要构成的奖学金体系和以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三助”补贴、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助学金体系。
(1)国家奖学金:20000元/人,按上一学年学习成绩、科研业绩、实践能力等综合排名,名额根据上级部门下达指标为准。(申请对象:一、二、三年级)
(2)政府奖学金:10000元/人,按按上一学年学习成绩、科研业绩、实践能力等综合排名,名额根据上级部门下达指标为准。(申请对象:二、三年级)
(3)学业奖学金
奖励等级 奖励标准(元/生·年) 学生获奖比例
省级学业奖学金 10000 40%
校级一等学业奖学金 8000 20%
省级二等学业奖学金 5000 20%
省级三等学业奖学金 3000 20%
覆盖面100%,申请对象:一、二、三年级
(4)单项奖学金
对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优秀学生,按等次予以覆盖面较广的奖励。如校优秀学位论文:1000元/人;江西省优秀学位论文:3000元/人(申请对象:三年级)。
2、助学金类别
(1)国家助学金:覆盖率100%,每年6000元/人,分10个月发放,所有年级均可享受。
(2)三助津贴:设有助管、助教、助研岗位,学校从2014年秋季开始,大幅度提高“三助”覆盖面与资助力度。助研经费由导师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支出。

十、知名导师介绍

万明教授

万明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区域经济、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生导师,曾长期在交通行业和政府部门工作,现任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任CTTI来源智库百强“高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理事、江西省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科技专家库专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领导批示近20次。主持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MOOC课程,出版教材、专著5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联系电话:0791—87046001
邮箱:wanming@ecjtu.edu.cn

韩士专教授

韩士专教授现为华东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带头人、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咨询服务经验;曾在证券研究行业从业多年,曾任深圳特区证券公司高级研究员、宏观经济分析部经理、上市公司调研部经理、研究所负责人等职务;曾任华东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兼主编。
2019年以来主持研究的课题主要有:(1)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获得感的分异特征评价与提升策略优化》;(2)江西省发改委重点课题《江西省“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3)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课题《构建适应铁路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体系研究》;(4)江西省科技软科学项目《江西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研究》。
招生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及MBA,会计学,金融专业硕士等领域。
联系电话:0791—87045020,13767136006
邮箱:jdmba@126.com
欧阳志刚教授

欧阳志刚,博导、教授。现任产业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者,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文化名家、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3项。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西省第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四次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数量经济学会论文一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金融研究》、Social Sciences in 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非线性阈值协整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专著一部,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
联系方式:13755652649
邮箱:oyzg2001@sina.com
陶裕春教授

陶裕春教授——管理学博士,劳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人力资源竞赛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经济与审计》等杂志匿名审稿人。
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领域相关研究。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2项、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课题3项、国家铁路局课题1项、江西省各类省级纵向课题10项,横向课题9项,近5年科研经费300余万;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6部,参与撰写著作2部。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奖励或荣誉称号8项。
联系电话:13870618552
邮箱:ychtao@ecjtu.edu.cn

王芸教授

王芸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学科带头人、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理事、《铁道财会》编委、先后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企业横向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各1部。
联系电话:13707916736
邮箱:hwy991@ecjtu.edu.cn

周小刚教授

周小刚教授——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人力资源与公共管理,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南昌大学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咨询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村经济》、《管理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统计与信息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
联系电话:18970876258
邮箱:sunnyzhxg@163.com

黎毅教授


黎毅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十五”期间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江西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南昌市科技局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企业横向课题9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入库MPAcc教学案例3篇。
联系电话:13767020765
邮箱:ly@ecjtu.edu.cn

冒小栋副教授

冒小栋副教授,应用统计硕士(MAS)硕士生导师。目前担任统计系系主任、经济统计学专业负责人、MAS项目中心主任等职务。主要社会兼职有:第八届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统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江西省统计学会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经济统计、交通统计、投入产出分析等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纵向课题10余项。“江西教育公平与收入差距实证研究”研究成果获第六届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聚集的影响研究”获江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二等奖。“结构方程原理及应用”获2012年度江西省统计科研中标课题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电话:18970945997
邮箱:maoxiao1118@126.com

李山副教授

李山副教授——李山副教授——应用统计硕士(MAS)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Python数据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等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教学改革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纵向课题1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江西省教育厅专家库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成果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江西省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华东交通大学优秀主讲教师”;获得“系统分析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带领学生参加并获得第五届用友ERP沙盘大赛省市总决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挑战杯创业校赛三等奖。
联系电话:13803526195
邮箱:lishan_work@126.com
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运输与工程、会计学、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筹划、成本管理等财务业务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应用型的会计人才。本专业聚焦交通特色、突出行动学习,构建的“会计+交通运输工程”、“会计+国际职业化”等富有特色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省级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品牌优势,2017年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四星级。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交通运输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将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车等3个专业以及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调入上海铁道学院,并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同年9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学校迁往江西,校址选在南昌双港。1978年,中央同意原上海铁道学院不再搬迁,华东交通大学继续在南昌建校,由原铁道部和江西省双重领导,以原铁道部为主。2000年,学校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为江西省重点加强建设的高等院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为适应铁路事业的发展,经原铁道部教育局批准,我校正式招收计划统计专业专科,1992年正式招收统计学本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2001年正式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0年招收应用统计专业硕士(MAS)研究生。MAS学位授权点经过近六年的建设与发展,现设有金融与保险统计、运输与物流统计、数据工程三个研究方向,具有10名MAS校内指导教师,8名校外指导教师,目前在校应用统计硕士近30人。
  我校应用统计硕士培养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统计软件编程能力,近几年在全国SAS大赛、应用统计硕士案例大赛、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等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应用统计硕士近年来就业形势普遍较好,近三年就业率达到100%。2016届毕业的6名硕士生中,2人就职于银行,2人进入高校做教师,1人公务员,1人进入数据挖掘公司。
    我校2018年招生计划为25名,只招收全日制脱产学习,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和普通学术型研究生正常待遇。我校研究生资助体系主要有下列部分组成: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助学津贴、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省级学业奖学金、校级学业奖学金以及专项奖学金
电话:0791-87045035 
邮编:330013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808号  济管理学院的前身经济管理系,始建于1983年,1999年升格为经济管理学院。在30多年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牢记“德学双馨、济世经纬”的院训。  

学院下设经济、管理、会计、统计、国际会计5个系,现有院级研究所4个,校级研究所1个,省级研究平台1个。现有教职工142人,教授23人,副教授42人,博士60人,在读博士16人;硕士生导师5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省师德师风先进各1人;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1人。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横向课题130余项,科研经费达18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其它奖励 50余项,其中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教材3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150余篇学术论文已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收录和SCI/EI检索。

建院年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经济管理专业近万名毕业生,众多毕业生已取得突出成就。
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科代码:080501
二、学科简介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是物理、化学、电子信息和材料科学等构成的交叉学科,它综合了各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特色。本学科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博士)、副教授十多名,形成了专业知识扎实、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在半导体量子阱材料、电子功能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已取得了系列的科研成果,发表高水平的SCI收录论文百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和厅级成果奖多项。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企业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0余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科研实验设备齐全,图书资料丰富。
三、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明礼诚信,身心健康;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教学、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应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休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每位硕十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导师与学科组应注重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学位论文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办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意培养实事求是、严格、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五、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新型半导体材料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研究新型半导体材料中电子输运特性;基于量子相干操纵理论,研究激光耦合作用下的半导体量子阱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并考察在光学存储器件、全光开关方面的应用;基于激光场与固态系统相互作用理论,在半导体量子点系统和分子磁体系统探索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新方法。
2、电子功能材料
研究各种敏感功能材料和光电材料的基本性质、制备技术及各种敏感器件和典型光电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3、新型功能复合材料
研究功能复合材料与新产品的制备方法、功能复合新材料的界面和优化设计、功能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光学功能复合材料的新产品与新工艺等。
4、微纳光学及超材料
研究微纳结构及超材料结构表面等离激元调控,光学性能、机理和应用等.
六、修业年限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期毕业。
2、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半年或一年提前毕业。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光学工程
学科代码:080300
二、学科简介
光学工程学科是一级硕士点学科。本学科在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积累,已形成了专业知识扎实、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副教授17名,其中博士18名。在激光调控、光学成像、光信息处理、微纳光传输等方面已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发表高水平的SCI收录论文百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和厅级成果奖多项。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企业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0余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加强对外合作,与国内外著名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科研实验设备齐全,图书资料丰富。
三、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明礼诚信,身心健康;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掌握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应用于本专业。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每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导师与学科组应注重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学位论文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意培养实事求是、严格、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五、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 激光物理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研究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多色激发场与原子相干,微纳米系统中的微波传输及光栅、全光晶体管、光子路、光隔离器、光循环器等微波量子器件的设计,量子开放系统的量子关联及激光控制,超快强光场中与分子极端非线性作用,包括高次谐波的产生、飞秒激光成丝以及飞秒驱动产生的空气激光等。
2. 光信息处理与现代检测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激光传输与光学变换以及测试技术与应用、光场调控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整形光源改善鬼成像质量的研究、新型激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功能探索、表征和应用、新型全固态激光器件的研制及应用等。
3. 微纳光子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光与低维结构相互作用,低维纳米材料的输运、电子结构、多功能电子器件等,微纳结构及超材料结构表面等离激元调控,扑绝缘体表面态的非线性光学,人工微结构材料中的光电调控等。
六、修业年限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期毕业。
2、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半年或一年提前毕业
数学一级学科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数学
学科代码:0701
二、学科简介
本学科以数学的理论及其应用为研究内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二十多人,有博士18人。学科带头人是省级学科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省模范教师,本学科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在图论及其应用、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计算数学、代数与几何等分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在图的控制理论方面,将各类控制概念进行了统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在高级网络攻防技术与电子取证,可证明安全数字签名和国密算法应用中取得很大进步;在人脸识别,大规模数据降维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提出一系列新颖有效的方法;在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椭圆型方程组,以及用调和分析的方法研究椭圆型方程等方面成绩斐然;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的降维数值模式研究成果丰硕;将富足半群与模糊数学、图论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并形成独特的研究体系。
本专业近年来承担了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及EI检索60余篇。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2项,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奖励2项。
三、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明礼诚信,身心健康;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教学、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计算机应用方向(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重点培训学时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能力,其他方向重点培养学生达到考博所要求的水平和能力,从事与数学教育、数学研究、数学应用相关的工作。
四、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发挥本院各学科的整体优势。导师(组)应注重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学位论文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五、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图论及其应用
2、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
3、偏微分方程及应用
4、计算数学
5、代数与几何
六、修业年限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期毕业。
2、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半年或一年提前毕业。
七、课程设置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0人、副教授40余人;博士4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超90%;有“三类经历”教师20余人,其中一年以上境外学习经历教师10余人;教师中现有江西省主要学科技术带头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省杰青、省青年井冈学者等省级以上人才20余人次;教学方面,有江西省金牌教授2人,学校天佑教学名师2人,天佑主讲教师2人,天佑教学新星1人。(2020年4月发布)

添加华东交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东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东交通大学报录比、华东交通大学考研群、华东交通大学学姐微信、华东交通大学考研真题、华东交通大学专业目录、华东交通大学排名、华东交通大学保研、华东交通大学公众号、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东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东交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