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河北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河北工业大学报录比、河北工业大学考研群、河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河北工业大学考研真题、河北工业大学专业目录、河北工业大学排名、河北工业大学保研、河北工业大学公众号、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河北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河北工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河北工业大学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土木工程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河北工业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土木工程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土木工程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土木工程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中提供了有关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难吗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7道路工程与规划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862道路工程
(路基路面占60%,道路勘测设计占40%)
限07方向
或863运筹学与交通工程
(运筹学、交通工程各占50%)
限07方向
备  注: 复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F1605道路建筑材料
F1606交通规划与控制
F1607道路经济与管理
(限07方向,任选一)
2014年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考研调剂信息公示如下,供广大学生参考。
专业 拟招生名额 推免生人数 预计调剂缺额 备注
土木工程 59 9 19--27 往年研究生调剂后复试人数按照招生计划的130%(20人以上专业),150%(20人以下专业)请作参考,以当年调剂具体政策为准,目前我院各专业均存在调剂名额,请有意向调剂的考试关注25日国家调剂系统进行网上调剂。欢迎广大考生报名,有调剂意向的考生请下载个人调剂信息表,将信息发送到hgtmyjs@163.com.注意具体调剂登录调剂信息网进行调剂为准。调剂专业学位的考生我校考试科目为数一,原则上专业学位不接受数二科目的考试调剂。(以当年调剂具体政策为准)。
建筑与土木工程 40 6 27-39
道路与铁道工程 16 5 1--8
交通运输工程 25 6 17--25

2016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名单如下,供广大学生参考:
学院码 学院 专业码 专业 考生编号 姓名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加分 加分原因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23 刘宽 364 59 75 109 121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05 张明明 329 63 67 80 119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10 丁勇楠 327 69 69 78 111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70 耿翼鹏 319 60 56 89 11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19 苗少峥 316 69 72 91 8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41 柴艳龙 315 59 53 101 102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91 何其胜 314 63 74 87 90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73 刘彬 313 61 45 104 103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32 范鹤飞 305 67 71 69 98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06 冯娜 302 52 74 77 99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24 路广平 301 59 70 61 111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224 滑晶晶 300 61 69 79 91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45 杜富强 299 59 55 71 11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04 王立壮 298 62 62 90 8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74 丁绍强 296 66 47 94 89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48 宗悦 295 61 57 72 105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75 孟秋杰 290 60 64 71 95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90 胡国星 290 63 56 95 76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02 李炳晨 288 58 66 88 76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77 王倩 288 57 70 87 7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70 付璐婧 286 57 60 61 108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99 宋嵩 285 64 77 62 82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15 宋晓杰 284 59 64 79 82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49 李晓宁 281 54 57 73 97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76 白钊玉 281 51 60 68 102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13 赵一男 280 59 43 65 113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45 张铭修 277 55 61 62 99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42 刘伟璐 276 55 75 79 67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51 耿志超 275 58 59 74 8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00 罗亚楠 275 61 63 77 7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53 毛旭阳 275 57 64 66 88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200 冯凯 272 59 62 84 67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233 刘阔 272 55 72 91 5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87 魏龙 271 55 66 96 54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188 张鹏飞 270 58 50 103 59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50 杨旭堃 268 41 59 72 96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100806031000087 赵虎强 268 60 59 74 75    

2016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如下,供广大学生参考:

代码
科目
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016 860 综合力学(Ⅰ) 《材料力学简明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景荣春
《土力学》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徐东强
《结构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龙驭球
016 861 水力与分析化学(Ⅰ) 《水力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于布
《水分析化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黄君礼
016 862 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Ⅰ) 《路基路面》 人民交通出版社 邓学钧
《道路勘测设计》 人民交通出版社 杨春风
《交通工程总论》 人民交通出版社 徐吉谦
016 863 运筹学 《运筹学》 清华大学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016 864 综合力学(Ⅱ) 《材料力学简明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景荣春
《土力学》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徐东强
《结构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龙驭球
016 865 水力与分析化学(Ⅱ) 《水力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于布
《水分析化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黄君礼
016 866 路基路面 《路基路面》 人民交通出版社 邓学钧
016 938 钢结构 《钢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陈绍蕃
016 939 运输组织学 《运输组织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戴彤焱、孙学琴
016 960 基础工程学 《基础工程学》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刘春原
016 961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郭抗美
016 962 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同济东南天大合编
016 963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 天津大学出版社 闫西康
016 964 土木工程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闫西康
016 965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 戎  贤
016 966 水处理工程 《给水工程》;《排水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严熙世;张自杰
016 967 桥梁工程 《桥梁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姚玲森
016 968 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王毅才
016 969 道路建筑材料 《道路工程材料》 人民交通出版社 李立寒主编
016 976 交通规划与控制 《交通管理与控制》 人民交通出版社 吴兵,李晔
《交通规划》 人民交通出版社 王炜
016 977 道路经济与管理 《道路经济与管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 周伟
016 6601 地基处理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校合编
016 6602 建筑抗震设计 《建筑抗震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郭继武
016 6603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设计》 天津大学出版社 李砚波
016 6605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 中国建材出版社 杨春风
016 6606 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设计原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 叶见曙
016 6607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人民交通出版社 杨春风
016 6608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同济东南天大合编

2013年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待录取名单(含调剂)如下,供广大学生参考。
学院码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考生编号 姓名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18 董清哲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38 袁继强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39 王建宁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20 范嘉慧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33 周建彪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21 杨爱克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23 王小燕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17 黄彦刚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00803038000043 李晨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142 郝冰娟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220 余建福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202 翟玉玺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161 刘存宽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178 马纳静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04 张楷婕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26 陈会芳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23 程兰婷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05 李洪晨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42 王新峰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156 郭双双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70 武上坡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60 马艳奉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24 张鹏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238 李钦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114 樊亚菲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64 邢修坤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73 刘原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228 刘静静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86 欧高龙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139 李少锋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95 李泽高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012 门强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100803039000152 闫虎成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3 市政工程 100803040000002 刘会芳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3 市政工程 100803040000001 许文泽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3 市政工程 100803040000008 田世超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3 市政工程 100803040000016 李建斐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0803041000003 李一凡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0803039000210 张城赫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0803041000009 史精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0803041000011 赵利军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0803041000017 常璐平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803042000026 赵天琦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803042000016 王云燕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803042000020 刘志强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803042000019 黄颖异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803042000007 李媛媛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803042000011 董长松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23 刘盼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30 刘国强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03 王如意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01 张学金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31 许亭亭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02 张齐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27 周彤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13 刘志蕾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17 孙敬福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803045000022 张晓燕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10 姜军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71 吴耀泉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053120401476 丛林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239 夏铭禹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35 李扬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214 张梦秋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563002408015 焦芬芬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563033517403 薛少博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115 刘士强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23 张婧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053351203609 童雅婷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148 于红燕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053120601567 马海旭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088 李婷婷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120603424 宋昌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563000101948 刘昊琨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2863131505422 尚真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07 景阳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120 王妥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2943210103597 姜鹏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500310020 孙晓杉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053120601569 吴二朋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1453000006524 焦娜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234 王天航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30 朱旭曦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02 张博策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198 牛旭宁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043 张印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097 殷一莉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08 籍晓凯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081 马林翔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185 胡建伟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563000101931 马亚南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563005109453 代跃强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092 马金龙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117 王建厂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6000037 张艳鹏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171 卢帅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39000151 赵新兴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231106335 王虹霏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5000038 郑莎莎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231806454 耿艳东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4863210022385 魏晓帆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7000028 田远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412009308 陈奕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120603412 王亚南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7000005 张璐一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2863120605176 魏晓培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2473120604820 吴淑香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131605080 叶兰杭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120403287 李一凡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6133082300158 李伟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7000014 董飞龙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043120603429 李海南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7000012 王冰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1833140404251 张程程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5000042 耿晓婷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0803045000043 宋春雨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107103137063928 柳英杰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Z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100803039000192 侯伟明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Z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100803039000221 刘旭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Z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100803039000186 刘婷婷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Z2 道路工程与规划 100043120603432 马新卫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Z2 道路工程与规划 104223510094859 陈罗刚
016 土木工程学院 0814Z2 道路工程与规划 100803045000004 张均超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一)
01岩土工程
02结构工程
0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4桥梁与隧道工程
05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二)
06道路工程与规划
(三)10
07市政工程
招生人数: 76
考试科目: (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0综合力学
(二)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2道路工程
或863运筹学与交通工程
(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1水力学与水分析化学
备  注: 复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一)
F1601钢结构
F1602钢筋混凝土结构
F1603桥梁工程
(任选一)
(二)
F1605道路建筑材料
F1606交通规划与控制
F1607道路经济与管理
(任选一)
(三)
F1604水处理工程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一)
J1601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J1602土木工程材料
J1603土木工程施工
(任选二)
(二)
J1606交通工程学
J1607土质学与土力学(限初试科目为862)
J1608路基路面工程
J1609道路交通安全(限初试科目为863)
(三)
J160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J1605管网工程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岩土工程(02)结构工程(0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4)桥梁与隧道工程(05)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06)市政工程(07)道路工程与规划
招生人数: 5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0)综合力学(结构力学60%材料力学40%)
备  注: 本专业研究方向06市政工程拟招收8人。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一)
01岩土工程
02结构工程
0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4桥梁与隧道工程
05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二)
06道路工程与规划
(三)10
07市政工程
招生人数: 76
考试科目: (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0综合力学
(二)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2道路工程
或863运筹学与交通工程
(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1水力学与水分析化学
备  注: 复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一)
F1601钢结构
F1602钢筋混凝土结构
F1603桥梁工程
(任选一)
(二)
F1605道路建筑材料
F1606交通规划与控制
F1607道路经济与管理
(任选一)
(三)
F1604水处理工程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一)
J1601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J1602土木工程材料
J1603土木工程施工
(任选二)
(二)
J1606交通工程学
J1607土质学与土力学(限初试科目为862)
J1608路基路面工程
J1609道路交通安全(限初试科目为863)
(三)
J160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J1605管网工程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参评5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7 同济大学 A+
2 10286 东南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056 天津大学 A-
8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9 10294 河海大学 A-
10 10532 湖南大学 A-
11 10533 中南大学 A-
1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A-
13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A-
14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5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B+
16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19 10422 山东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2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B+
2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24 10611 重庆大学 B+
2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26 11078 广州大学 B+
2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8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1 10386 福州大学 B
32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B
33 10459 郑州大学 B
3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3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6 10610 四川大学 B
37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B
38 10710 长安大学 B
39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40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42 10145 东北大学 B-
43 10280 上海大学 B-
44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B-
45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B-
46 10385 华侨大学 B-
47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48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B-
49 10593 广西大学 B-
50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B-
53 11075 三峡大学 B-
5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56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57 10255 东华大学 C+
58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9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 C+
60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61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62 10590 深圳大学 C+
63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6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5 10792 天津城建大学 C+
66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6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68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69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70 10183 吉林大学 C
71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7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7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7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75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6 10384 厦门大学 C
7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78 10560 汕头大学 C
79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80 10657 贵州大学 C
81 11646 宁波大学 C
8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83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8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85 10216 燕山大学 C-
8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8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8 10427 济南大学 C-
89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90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91 10555 南华大学 C-
92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93 11066 烟台大学 C-
94 11117 扬州大学 C-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两份试卷二选一):1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含钢结构稳定);2弹性力学(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
 以武汉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825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武汉大学出版社
826 给水排水水力学:
《水力学》,西南交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张南鹭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邓训,武汉大学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1,2》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杨连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88 水力学:
《水力学》李炜,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土木工程行业前景
尽管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1.城市建设
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远低于美国的82%、德国74%,法国的77%。相应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设与维护。相应的工作将会吸引大量的毕业生工作。
2.公路建设与维护
近3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国68,937,575公里和欧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国已经超出10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尽管公路建设发展良好,我们还必须看到,国内公路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及山区的公路网仍然薄弱,不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鉴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应公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的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庞大的公路规模,随着路桥年龄的增长,相关路桥检测、维护、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样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人员。
3. 铁路建设与维护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约10万公里,仍远低于美国的22.6万公里。换算为人均铁路里程长度则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高铁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是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我国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较适合我们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将会不断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铁路网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况,分布仍不均匀。因此,无论是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其建设空间还很大。
持续不断的铁路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既有的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
4.机场建设与维护
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我国的机场建设相对较慢,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场总数为497个,远低于美国的15,079个,巴西的4,105个。尽管大规模的航空运输并不是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的国内的机场数量太过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及战备与救灾等工作。机场建设工作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