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华北理工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化学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公共卫生化学—交叉学科(0817J6)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9日  点击数:154
         1、学科简介
公共卫生化学是化学、化工和公共卫生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我校自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开始招生。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预测与处置。而公共卫生化学是从化学、化工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公共卫生领域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公共卫生领域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和原理、迁移和处理等,并对其迁移规律和处置技术、清除方法进行研究。
 
公共卫生化学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发挥重要作用,而我国在该领域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急需发展公共卫生化学,以一种全新的理念预防、预测和处置公共卫生领域化学性食物污染、化学性水中毒和环境污染、作业场所急性化学中毒等问题。拥有公共卫生化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科研和教学环境优良。各个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关研究课题结合生产实际,取得了重要进展。
 
2、培养目标
 
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公共卫生化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为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3、主干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实行学分制,应修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一般为28~3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17~21学分。开设有高等卫生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现代化学实验安全、环境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危化品安全与处置、近代仪器分析与研究方法、现代职业卫生学等专业课程。
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085216)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9日  点击数:273
           1、学科简介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共同规律和应用技术的工程,涵盖基本无机与有机化工、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冶金化工、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工业消防与安全和公共安全等行业。它以化学工程学科为指导,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装备强化、操作控制、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内容。化学工程领域既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领域,又与信息、生物、材料、计算机、资源、能源、海洋、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相互渗透,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化学工程领域正向集约化、连续化、高效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化学工程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将为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2006 年获批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领域与行业企业有坚实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与三友集团建有省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本领域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团结协作的师资,还有一支长期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队伍;此外还聘请了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现场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
 
2、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具有深厚自然科学基础、丰富人文科学素养和扎实的化学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开发与设计实践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可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理论研究、工程项目的设计、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等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
 
3、主干课程设置
 
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鼓励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其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学分制,应修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一般为28~3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17~21学分。开设有高等催化技术、新型分离技术、高等化工热力学、高等有机化学等专业学位课程。
 
化学 (一级学科 0703)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9日  点击数:26
 
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学科可追溯到1958年立校之初炼焦化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一直承担着全校相关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1985年开始成为工业分析专科专业独立招生,同年与河北大学等联合招收“冶金化学分析”硕士研究生,当时在稀土元素荧光分析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1997年并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专业方向保持每年约30名本科生的培养规模;2008年,重新申报了化学本科专业, 2018年,化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获批。根据最新的美国的基本科学指标(ESI)统计数据显示,我院化学学科全球排名1516名(全球进前EIS 1%共1172个),已接近ESI前1%。作为基础性很强的化学学科,还能够为我校其它学科提供很好的支撑,如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能源化学工程6个本科专业,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和公共卫生化学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是河北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创新高地、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等教学平台;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学科团队24人,其中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人。拥有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省杰青获得者2人、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优秀学术人才,已形成了一支青年人才储备足,结构合理,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学科坚持分析化学的传统特色,形成了化学与电化学分析、能源化学、催化化学、有机合成与超分子组装等为四大主体学科方向,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完成/承担了16项国家基金和34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科研经费930万元;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获省市级科研奖励5项,发表SCI论文302篇,2篇ESI热点论文,21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其中第一单位19篇,在论文总量、Top论文数量和ESI高被引论文均排名全校第一,且对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等交叉学科贡献度较大,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
 
化学是一门兼具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应用型基础学科,就业领域广泛,如化学工业、能源、生命科学、医药、环境保护、商品检验等领域。学科多年的办学历程已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本科生教育管理制度,以“崇术重用,服务地方”为宗旨,注重学生的党建工作和政治思想教育,着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科走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依托唐山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三友化工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突出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近五年,本学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考研率达到22%。据调查,在省化学化工领域中,有58%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校毕业生,推动了我省化学工业的发展,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
 
发展绿色新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本学科的四个主干研究方向与上述产业密切相关,随着化学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培养大量该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化学是一门兼具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应用型基础学科,是当代基础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自然科学中位居基础核心地位,涵盖了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二级学科,形成了化学及电化学分析、能源化学、催化化学、有机合成与超分子组装等四个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里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体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掌握化学及相关二级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深入掌握一个分支学科的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除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具备从事教案、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3、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应用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5、硕士论文在理论上应有新见解,在方法和技术上有创新点。
 
6、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设计以及其它工程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导师指导下按照相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选题报告、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和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但鼓励和提倡同生产或科研单位组成双导师双基地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9日  点击数:325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7)
 
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一门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各类过程工业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技术学科。我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是1958年建校时的炼焦化学专业,1987年更名为煤化工专业,1997年调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0年获批化学工艺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生物化工以及应用化学等二级学科,并以煤化工清洁生产和新领域能源化工为主攻方向。
 
 本学科不断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制订全面而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都积累了经验,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煤化工和新能源的特色,体现服务经济的导向,体现本领域的前沿水平;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多元化,在招收学术型研究生的同时,逐步扩大了工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在研究上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用人部门合作,注重研究课题的理论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企业的需求。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浓郁,承担着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和企业立项的研究课题,科研经费充足,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和环境优良。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发表高水平论文170多篇,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1篇,多人进入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为河北省化工行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学科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科研和教学环境优良。各个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关研究课题结合生产实际,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研究方向有:
 
1、煤化工新技术
 
开展低能耗、低污染炼焦新工艺和低热值煤脱灰脱水技术的研究,开发配煤、炼焦专家系统,提出以甲醇为龙头的碳一化学品多联产技术和焦化废水处理新方法。重点研究煤炭焦化新工艺、洁净煤技术、煤液化及气化技术以及煤化工产品深加工的新技术,开发甲醇、二甲醚等的生产技术。
 
2、电化学工程
 
在电化学传感器、高能电池材料和其它新型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方面展开研究,运用材料化学和电化学理论进行材料和传感器的设计,研究材料和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传感器的性能以及响应机理,探索其在环境检测、生产控制以及其它领域推广、应用中的科学问题。探索新型电极材料体系,研究其组成、制备工艺、结构和形貌对电池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现有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研究新型电解液添加剂,改善电池的性能。研究新型能源材料体系及其组成、制备工艺和结构对材料储能性能的影响。
 
3、精细化学品合成
 
针对精细化工行业所需的国内紧缺的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提取、分离、工艺优化、产品品质的提升开展研究,重点研究涂料、可生物降解的阻垢剂、缓蚀剂、絮凝剂,以及用于机械加工的切削液等有机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应用技术。以天然资源淀粉、纤维素、甲壳素、腐植酸等为原料,研究和开发环境友好的陶瓷生产用添加剂、高吸附性高分子功能材料、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品。研究功能配合物和结构新颖配合物的可控合成方法。
 
4、先进催化技术
 
运用物理化学、表面科学等理论,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通过吸附、脱附、表面性质等来研究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机理,揭示催化剂组成、结构与催化作用本质的关系。开展新型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重点探索催化新材料在煤化工、精细化工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催化反应与分离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光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空气净化和水处理以及多相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里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体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化工生产技术、合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应用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5、硕士论文在理论上应有新见解,在方法和技术上有创新点。
 
6、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设计以及其它工程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导师指导下按照相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选题报告、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和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但鼓励和提倡同生产或科研单位组成双导师双基地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
环境系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点击数:1453
一、环境系概况
 
在我校采矿、矿物加工、钢铁冶金、化工等传统专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矿冶领域、煤化工等环境问题的突出,我校在相关专业增设了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矿区生态恢复、煤化工清洁生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2001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开办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秋季开始招生第一届环境工程的本科生,迄今10年的招生情况显示,生源情况良好,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突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目前设有大气和物理性污染控制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实验室、环境监测4个实验室。                                       
 
二、师资队伍
 
 
 
 
环境系共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6人、博士学位7人。
 
三、课程设置
 
除开设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大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课程和人文科学等公共课外,还开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四、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化学实验、各专业课实验、综合(设计)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已与唐山东郊污水处理厂、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唐山南堡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建设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五、教学教改成果
 
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着力建设精品课程。目前环境监测课程为校优秀课。近年来,环境系教师先后申请、完成校级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文章15篇。
 
六、师德与教书育人
 
教师们本着“面向基层,崇术重用;孜孜不倦,蓄能如焦”的教育宗旨,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通过开放实验室、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了多种途径,培养效果显著,本专业学生获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3项。
 
七、科学研究
 
本系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5项,市厅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三大索引摘录。
应化系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点击数:1420
一、应用化学系概况
 
应用化学系拥有“应用化学”和“能源化学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是以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为基础发展而来, 2002年正式招收本科生,在精细化工与制药(药物合成、煤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精细化学品、腐植酸、染料、水处理)、应用催化技术(光电催化、有机催化、膜催化)等领域具有优势和鲜明的研究特色,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对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药物合成、环保技术、资源高效利用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特设专业, 2017年开始招生。以新能源为特色,侧重于: (1)电化学储能技术,包括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材料与器件;(2)太阳能转化技术与光电功能材料。
 
应用化学系除了承担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任务外,还负责全校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
 
二、师资队伍
 
本系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历起点高、年轻有活力的师资队伍,他们素质优秀,业务水平精湛。目前,本学科共有教职工18人,教授8名,副教授5名,高级工程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人,“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工程”硕士生指导教师14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孙晓然: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工学院副院长
 
韩利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
 
崔文权: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化学系主任
 
崔广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会元: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芮玉兰: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秀凤: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  利: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跃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光跃: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葛  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苏振立:博士、高级工程师
 
尚宏周: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何章兴: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  栋:博士、应化系副主任
 
卢金荣:博士
 
洪美玲:博士
 
韩  超:博士
 
赵  峥:博士
 
王  欢:博士
 
三、教学教改成果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积极进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应用化学专业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物理化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课和资源共享课,有机化学课程为校级精品课。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四、师德与教书育人
 
本系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具有良好的师德,有优良的教风和敬业精神,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河北省百优创新人才1名,河北省杰青1人,获“唐山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明星”1人,唐山市优秀年轻人才暨河北省 “三三三人才工程”4人,校级“优秀教师”4人、获校级优秀教学管理奖2人,校级“先进工作者”5人、学生就业指导先进个人2人。
 
五、实践教学
 
已与首钢集团、秦皇岛博赫科技公司、河北圣雪大成唐山制药公司、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并建立了产学研协作关系,满足本专业的实习教学和产学研协作办学的需要。
 
六、研究生教育
 
应用化学拥有硕士生导师14名,可招收“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精细化学品研究与开发、新催化材料的设计和制备、能源与环境催化等研究方向展开研究,目前已培养研究生100多名。
 
七、科学研究
 
 
 
近年来,在精细化工与制药、能源与环境催化等领域展开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河北省级项目20余项。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检索文章200余篇。拥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4人,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化工系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点击数:1805
一、化工系概况
 
化工系始建于1958年,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是河北省唯一以煤化工为特色的多层次化工人才培养基地;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团队”、“省级化工教育创新高地” 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二、师资队伍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3人。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治学严谨、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术队伍。
 
   三、专业设置
 
本系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煤化工为专业方向,化学专业以工业分析为专业方向。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为: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化学与化工专业综合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已与河北钢铁集团、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唐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唐山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等企事业达成合作关系,建设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五、教学教改成果
 
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着力建设精品课程。目前化工原理和色谱分析课程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近年来,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六、师德与教书育人
 
教师们本着“面向基层,崇术重用;孜孜不倦,蓄能如焦”的教育宗旨,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通过开放研究室、成立大学生创新协会、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了多种途径,培养效果显著,本专业学生获团省委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中两人获二等奖。
 
  
 
   七、研究生教育
 
自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本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煤化工和新能源的特色,体现服务经济的导向,体现本领域的前沿水平;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多元化,在招收学术型研究生的同时,逐步扩大了工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在研究上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用人部门合作,注重研究课题的理论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企业的需求。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发表高水平论文200多篇,获得省、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多篇,多人进入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为河北省煤化工行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八、科学研究
 
本系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三大索引论文多篇,大量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引领我省煤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科学创新,支撑化工、冶金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9日  点击数:556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河北矿冶学院化工系,成立于1958年,先后沿用化工系,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等名称,2010年更名为化学工程学院。1958年开始招收炼焦化学专业本科生。经过60年的发展,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学院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能源化学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1985年学院开始与河北大学等院校联合招收“冶金化学分析”硕士研究生, 2000年获化学工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得化学硕士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博士立项支撑学科,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培育学科。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306人,硕士研究生96人。同时学院还承担了理工科专业的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化工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5人,具有国外访学经历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1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三三三人才”6人。有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教师,校优秀班主任等先进代表。
学院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河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资源共享课3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拥有河北省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省环境光电催化重点实验室,唐山市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和新能源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
    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近三年教师承担省校级教学教改项目10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多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单位。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2余篇,国际顶级期刊(SCI一区、二区)36篇,14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46项。在炼焦新技术及煤洁净化利用、先进电催化材料、功能吸附材料、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等领域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水平成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宗旨,领导班子始终将本科教学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围绕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开展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54项,参加全国互联网+大赛项目9项。学生获国家奖学金4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96人,校优秀毕业生称号79人,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82人,省三好学生4人,省优秀学生干部1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考研率达23.2%。
新时期,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为指导,秉承“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校训和“厚德载物,蓄能如焦”的院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保持“煤化工”专业特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实现新跨越。

添加华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北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华北理工大学报录比、华北理工大学考研群、华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华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华北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华北理工大学排名、华北理工大学保研、华北理工大学公众号、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北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北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