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河南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河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196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 030203             招生代码:030203   

学科名称: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一、学科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它在学科分类上属于政治学,在内容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本学科现设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思想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理论成果;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等。
本专业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研究内容除了包含历史的追溯、理论的探究,更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思索。同时,本专业又有显著的国际性、综合性特征,国外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现状、发展趋势等也属于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加强对本学科的研究,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培养目标
1.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身心健康。
2.熟悉和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历史经验及现实状况。
3.具有独立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重大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党政机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六、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体育)、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要求开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不少于2门的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七、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2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须进行论文开题。开题报告由学院本专业导师组组织,公开进行,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不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学院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学院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
中期考核表经学院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须公开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8月15 日
 
 
 


附表:课程设置
中文: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课程设置模板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主要授课老师)
必修课(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张兴茂等
1103024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赵华灵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 林志友等
1103024004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殷华成等
1103024005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2 36 2 考试 刘明华等
1103024036 政治学专题研究 3 36 2 论文 赵连文等
1103024037 国际共运史专题研究 2 36 2 论文 刘德定等
1103024038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2 36 2 论文 欧  健等



(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选修 110302503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 36 2 论文 崔志胜等
11030250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专题研究 3 36 2 论文 柯新凡等
1103025021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专题研究 2 18 1 论文 张群梅
1103025050 社会主义学说史 2 36 2 论文 张兴茂
补 修 课 110302801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P 考试 随本科生
1103028014 政治学 1   p 考试 随本科生
 
 
 
 
 
 
 
 
 
 
5、课程设置需提供相应的英文版,见下页。
 
英文: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2/0103021003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X 18 1  
110302400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3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search 2 36 2  
1103024004 Monographic studies on Foreign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5 Special Subjects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1 36 2  
1103024036 Thematic Studies in Politics 3 36 2  
1103024037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2 36 2  
1103024038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2 36 2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 18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31 Selected Readings of Classics of Marxism 3 36 2  
110302501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Marx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 3 36 2  
1103025021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3 18 1  
1103025050 History of socialist theory 2 36 2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13 Science socialism theories and fulfillments 1-3   P  
1103028014 Politics 1-3   P  
         

科学技术哲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109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010108                 招生代码:010108    
学科名称:科学技术哲学
 
一、学科简介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科学技术哲学以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大致分支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思想史等。科学技术哲学既重视基础理论又关注实践问题,研究贯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中国哲学等学科相关联,也与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相交叉。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硕士生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任务,有一支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研究方向涵盖了科技与社会、技术哲学、认知哲学、工程哲学、科学技术思想史等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这对于专业发展来说,是一大优势。
二、培养目标
1.掌握科学技术哲学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身心健康。
2.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
4.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方面的技能。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2.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
3.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研究
4.科技文化与科技传播研究
六、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体育)、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要求开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不少于2门的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七、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2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须进行论文开题。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不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培养单位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
中期考核表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须公开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8月15 日
 
 
 


附表:课程设置
中文: 科学技术哲学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主要授课老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2/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张兴茂等
1103024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赵华灵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 林志友等
1103024004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殷华成等
1103024041 西方哲学史 1 36 2 考试 朱荣英
1103024042 自然辩证法原理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或论文 符 征
1103024043 科学技术史 2 36 2 考试或论文 吴 淼
1103024044 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或论文 卢艳君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选修 1103025036 技术哲学专题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宋保林
1103025037 西方科学哲学专题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韩宝华
1103025038 工程哲学导论 3 36 2 考查或论文 张  涛
补 修 课 1103028015 马克思主义哲学     P 考查 随本科生
1103028016 伦理学     p 考查 随本科生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728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030506 招生代码:030506
学科名称: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一、学科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展开的,是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要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在广泛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及其加强自身建设规律研究;深入开展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研究,深刻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研究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而且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这是本学科的显著特色。
二、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2.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较好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具有对某些专攻方向的研究能力和其他研究方向的发展能力,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讲解能力,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应能够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政工作等。
3. 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方面的技能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 中国近现代政党政权史研究
   2. 中国近现代化道路与进程研究
3. 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与人物思想研究
六、课程设置(见附表)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体育)、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要求开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不少于2门的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七、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2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须进行论文开题。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不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培养单位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中期考核表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须公开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8月15 日
 
 
 
 
 
 
 
 
 
 
 
附表:课程设置
中文: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课程设置030506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主要授课老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张兴茂等
1103024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赵华灵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 林志友等
1103024004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殷华成等
1103024005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2 36 2 考试 刘明华等
1103024031 中国近现代政党政权史专题研究 1 36 2 论文 姜怀忠等
11030240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选读 2 36 2 论文 彭绪琴等
11103024033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 2 36 2 论文 周志刚等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选修
 
1103025026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现代化建设专题研究 3 36 2 论文 邢战国等
1103025027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题研究 3 36 2 论文 郑炳凯等
1103025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研究 3 36 2 论文 邵先崇等
             
补修课 1103028011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1-2   p 考查 随本科生上课
1103028012 中共党史 1-2   p 考查 随本科生上课
 
 
 
 




5、Study on Basic Issu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课程设置英文版。
英文: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3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X 18 1  
110302400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1 36 2 Zhang-xm
110302400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1 36 2 Zhao-hl
1103024003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search 2 36 2 Lin-zy
1103024004 Monographic studies on Foreign Marxism 1 36 2 yin-hch
1103024005 Special Subjects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2 36 2 Liu-mh
110302403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litical Party Regime 1 36 2 Jiang-hzh
1103024032 Selection of Chinese Marxist Classic Literature 2 36 2 Peng-xq
1103024033 Monographic Studies on Basic Issues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2 36 2 Zhou-zhg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1 18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26 Monographic Studies 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3 36 2 Xing-zhg
1103025027 Monographic Studies on History of politic of Modern China 3 36 2 Zheng-bk
1103025028 Monographic Studies on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 36 2 Shao-xch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11          
11030280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657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 030501          招生代码:030501    
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和对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它对科研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同,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给学生以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致力于结合中国与世界实际创造性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是为本学科的突出优势。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身心健康。
2.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
4.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方面的技能。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本原理研究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
3.恩格斯思想研究
4.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六、课程设置【见附表】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体育)、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要求开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不少于2门的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七、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3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须进行论文开题。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不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培养单位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
中期考核表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须公开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8月15 日
 
 
 


附表:课程设置
中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主要授课老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张兴茂等
1103024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赵华灵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 林志友等
1103024004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殷华成等
1103024005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2 36 2 考试 刘明华等
1103024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 2 36 2 考试或论文 崔赟等
1103024007 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其学科体系研究 3 36 2 考试或论文 朱荣英等
1103024008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题 2 36 2 考试或论文 张兴茂等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选修
 
1103025050 社会主义学说史 2 36 2 考查或论文 张兴茂等
110302503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 36 2 考查或论文 崔志胜等
1103025024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专题研究 3 18 1 考查或论文 张群梅等
11030250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研究 2 18 1 考查或论文 欧健
补修课 110302800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p 考查  
1103028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p 考查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设英文版。
英文: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2/0103021003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X 18 1  
110302400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1 36 2 Zhang-xm
110302400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1 36 2 Zhao-hl
1103024003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search 1 36 2 Lin-zy
1103024004 Monographic studies on Foreign Marxism 1 36 2 Gong-lj
1103024005 Special Subjects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2 36 2 Liu-mh
1103024006 Topics on Marxist philosophy 2 36 2 Cui-y
1103024007 Basic concept and its system of Marxism 2 36 2 Zhurongying
1103024008 Special subject of Marxist economics 2 36 2 Zhang-xm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1 18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50 Thematic study of socialism   3 36 2 zhang-xingmao
1103025031 Selection of classic works of Marxism 3 36 2 Cui-zs
1103025024 Contemporary foreign social trends research 3 18 1 Zh-qm
1103025048 A Special study on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18 1 o-j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01          
1103028002       p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174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 030502          招生代码:030502    
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变迁规律。本学科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时代背景,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演变及其过程,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变迁规律,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发展特点,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精神,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一支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功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是为本学科的突出特色。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身心健康。
2.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
4.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方面的技能。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经典作家思想史
2.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历史
六、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体育)、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要求开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不少于2门的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七、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2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说明本学科对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以及在学期间的论文发表要求等。】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须进行论文开题。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不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培养单位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
中期考核表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须公开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8月15 日
 
 
 
 
附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设置
 
中文: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主要授课老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张兴茂等
1103024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赵华灵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 林志友等
1103024004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殷华成等
1103024005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2 36 2 考试 刘明华等
110302401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 36 2 考试或论文 崔志胜等
11030240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题研究 2 18 1 考试或论文 郭强等
1103024013 西欧社会党发展史专题
 
2 18 1 考试或论文 石峰可等
1103024014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史 2 18 1 考试或论文 丁一平



(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选修 1103025016 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史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殷华成等
1103025027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题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郑炳凯等
1103025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邵先崇等
补 修 课 1103028003 世界近现代史     P 考查 随本科生
1103028004 中共党史     P 考查 随本科生
 
 
 
 
 
 
 
 
 
 
英文: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3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1—3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3—4 18 1  
110302400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3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search 2 36 2  
1103024004 Monographic studies on Foreign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5 Special Subjects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2 36 2  
1103024011 Selected Readings of Classics of Marxism 3 36 2 czhsh
1103024012 Research on Marxist economics 2 18 1 gq
1103024013 The Socialist Parties' Development History in Western Europe
 
2 18 1 shfk
1103024014 Marxism Spreading in China 2 18 1 dyp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1 18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16 The study on textual and leterature of Marxism 3 36 2 yhch
1103025027 Monographic Studies on History of politic of Modern China 3 36 2 zhbk
1103025028 Monographic Studies on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 36 2 shych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03       p  
1103028004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220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 0304              招生代码:030402
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一.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点是民族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是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兼容、理论与政策兼纳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对解决国内外民族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在多民族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地位,本学科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和教育、民族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祖国统一的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促进和加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建设、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点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有一支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能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一直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河南省一些党政机关的持续帮助,2009年河南省委统战部将重点研究基地设置在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研究所。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研究所与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社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其它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研究所在搞好学术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把教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河南省民族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先后承担了多项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委托的调研项目。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全面了解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方面较高层次的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
4.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方面的技能。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研究
2.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研究
3.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研究
4.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研究
5.世界民族问题研究
六.课程设置【见附表】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体育)、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要求开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不少于2门的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七.学分要求见附表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2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须进行论文开题。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不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培养单位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
中期考核表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须公开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8月15 日
 
 
 


附表:课程设置
中文: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主要授课老师)
必修课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2/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张兴茂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 林志友等
1103024005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2 36 2 考试 刘明华等
1103024051 中国民族概论 1 36 2 考试或论文 马晓军
1103024052 中国历代民族政策 1 36 2 考试或论文 齐德舜
1103024053 中国少数民族史 2 36 2 考试或论文 郭胜利
1103024054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 2 36 2 考试或论文 齐德舜
1103024055 民族社会学 2 36 2 考试或论文 刘嘉尧



(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选修 1103025041 世界民族热点问题 3 36 2 考查或论文 马晓军
1103025042 民族学学术前沿与写作 3 36 2 考查或论文 郭胜利
1103025043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3 36 2 考查或论文 陈卫华
补 修 课 1103028017 社会学     P 考查 随本科生
1103028018 政治学     p 考查 随本科生
 










5、课程设置需提供相应的英文版,见下页。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2/0103021003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X 18 1  
110302400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3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search 1 36 2  
1103024005 Special Subjects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1 36 2  
1103024051 An outline of Chinese nationality 1 36 2  
1103024052 Ethnic policies of China in the past dynasties 1 36 2  
1103024053 Histor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2 36 2  
1103024054 The Religion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2 36 2  
1103024055 Ethnosociology 2 36 2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 18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41 Hot issues in the world 3 36 2  
1103025042 Academic frontiers and writing in Ethnology 3 36 2  
1103025043 Marx's religious theory 3 36 2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17 sociology        
1103028018 politics        
         

学科教学(思政)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684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类别代码:0451 招生代码:045102    
类别名称:学科教学(思政)                
一、类别简介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方向设置于2009年,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由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导师队伍。其中学业导师21人(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职业导师9人(中学高级教师)。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与实践教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两个方向,形成了完善的培养体系和鲜明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及中职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思政教师。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管理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管理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至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规定学制2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规定学制4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双导师负责制,分为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以学业导师指导为主,职业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教学内容强调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加强案例教学。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与教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重点中学合作,建立稳定高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
4.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涵盖领域
1.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与实践教学
2.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六、课程设置
见附表
七、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不少于6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
公共英语课程(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2学分)、公共选修课(体育)(1学分)由学校统一安排。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训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案例分析等;校外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和教育调查等。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0.5年的实践教学,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3.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鼓励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并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
全日制教育硕士入学后,最迟在第二学期末要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导师组通过开题论证后方可转入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教案设计等。原则上,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校内、外导师的签字认可后方能申请参加答辩。论文评阅人或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年    月    日


附表:课程设置
中文:学科教学(思政)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备注
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2 16 1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08 6  
0100321001 教育心理学 1 36 2 教科院
0100321002 教育学原理 1 36 2 教科院
0100321003 教育研究方法
 
1 36 2 教科院
0100321004 课程与教学论 1 36 2 教科院
1103024061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2 36 2 刘明华
1103024062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标与教材分析
 
2 36 2 姜怀忠
1103024063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2 36 2 彭绪琴、柯新凡



(不少于8学分)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 18 1  
专业选修 1103025046 政治观教育 2 18 1 张向东
1103025047 思政教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 2 18 1 林志友
11030250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研究 2 18 1 欧健
1103025049 教育政策与法规 2 18 1 关海宽
1103025050 社会主义学说史 2 36 2 张兴茂
1103024026 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 2 18 1 任东景、郭强
补 修 课 1103028019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随本科
1103028020 中学政治课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随本科
 
 
 
 
 
 
 
 
 
 
 
 
 
 
 
 
英文: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2/0103021003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3-4 108 6  
01003210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 36 2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0100321002 Educational Principles 1 36 2 Ditto
0100321003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1 36 2 Ditto
0100321004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1 36 2 Ditto
1103024061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s 2 36 2 刘明华
1103024062 An Analysi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extbooks in Middle Schools 2 36 2 姜怀忠
1103024063 Teaching Design and cas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Middle School 2 36 2 彭绪琴、柯新凡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 16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46 Political view education 2 18 1 张向东
1103025047 Research methods and academic n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2 18 1 林志友
1103025048 A Special study on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18 1 欧健
1103025049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2 18 1 关海宽
1103025050 History of socialist theory 2 36 2 张兴茂
1103024026 Selected works of classic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  
18
1 任东景、郭强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19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llowing undergraduate course
1103028020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al Teachers       Following undergraduate course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288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030503 招生代码:030503    
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一、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在学科门类上属于法学,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功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
2.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科学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党政机关教学、科研、宣传、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
4.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方面的技能。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
2.毛泽东思想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4.中国社会改革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六、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体育)、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要求开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不少于2门的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七、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2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须进行论文开题。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不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培养单位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
中期考核表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须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8月15 日
 


附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设置
中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主要授课老师)
必修课(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张兴茂等
1103024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赵华灵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 林志友等
1103024004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殷华成等
1103024005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2 36 2 考试 刘明华等
110302401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选读 2 36 2 考试或论文 林志友等
11030240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 2 36 2 考试或论文 刘德定等
110302401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 36 2 考试或论文 程耀明等



(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选修 1103025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欧健等
11030250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专题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柯新凡等
1103025013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与实践 3 36 2 考查或论文 王成元等
补 修 课 1103028005 中国近代史     P 考查 随本科生
1103028004 中共党史     P 考查 随本科生
 
 
 
 
 
 
 
 
 
英文: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3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1—3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3—4 18 1  
110302400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3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search 2 36 2  
1103024004 Monographic studies on Foreign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5 Special Subjects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2 36 2  
1103024016 Study 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classic and important literature 2 36 2  
1103024017 Marxism basic theory and the frontier problem research 2 36 2  
1103024018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Marxism with Chinese features 3 36 2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1 18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11 Monographic Study on the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 36 2  
110302501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Marx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 3 36 2  
110302501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CP 3 36 2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05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1103028006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385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0305 招生代码:030505    
学科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一、学科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河南大学1995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3年学科调整后,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办学依托单位。
二、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政治立场坚定,努力学习并践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为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精神。
2.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实行以3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2.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与实践创新研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
4.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六、课程设置
见附表。
七、学分要求
1.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2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进行论文开题。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未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培养单位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
中期考核表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须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至少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 8 月 16 日
 


中文: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备注
 
必修课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0103021002/0103021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
1 18 1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张兴茂等
1103024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 36 2 赵华灵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林志友等
1103024004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殷华成等
1103024005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1 36 2 刘明华等
1103024026 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 2 36 2 任东景、郭强
1103024027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2 36 2 刘明华
1103024028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和前沿问题 3 36 2 郭强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专业选修 1103025021 代西方政治思潮专题研究 2 18 1 张群梅
1103025022 人生观教育专题研究 3 36 2 沈贺
110302502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 36 2 杨光辉
1103025024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2 18 1 邓远萍
1103025025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 3 36 2 王利英
补 修 课 1103028009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随本科
11030280010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随本科

英文: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2/0103021003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1-3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3-4 18 1  
110302400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3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search 1  
36
2  
1103024004 Monographic studies on Foreign Marxism 1 36 2  
1103024005 Special Subjects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1  
36
2  
1103024026 Selected works of classic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 36 2 任东景、郭强
1103024027 A Special Stud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2 36 2 刘明华
1103024028 Study on the Frontier Iss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3 36 2 郭强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1 18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21 The Special Topic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2 18 1 张群梅
1103025022 A Monographic Study of views of life education 3 36 2 沈贺
1103025023 A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2 36 2 杨光辉
1103025024 Psycholo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 18 1 邓远萍
1103025025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legal Education 3 36 2 王利英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09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llowing undergraduate course
11030280010 Compar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llowing undergraduate course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8日 浏览量:163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代码: 030504      招生代码:030504    
学科名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学科简介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国外共产党的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创新,国外学者、特别是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阐释,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专业是相邻专业,但它偏重于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既考察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联系性,又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世界的变化和演进,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河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专业。本专业的导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在民主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国新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学界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对第二国际、霍克海默、布尔迪厄、福斯特、本雅明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各种中左思潮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院还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等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担任本专业的研究生导师。
二、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并给予科学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2.能比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听说读写水平达到参加国际会议的水平。
3.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部门实际工作的能力。成为从事本学科学术研究和教学的专门人才。
4.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方面的技能。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应征参军入伍的研究生,入伍服役期不计入学习年限。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2.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3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五、研究方向
1.西方左翼思潮
2.西方马克思主义
3.生态马克思主义
六、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体育)、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要求开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不少于2门的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七、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计4学分、公共政治课程计2学分、公共体育课程计1学分。
2.课程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70分以上为合格。
3.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听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并出外参加学术会议,填写《河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经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研究生入学1.5年内须进行论文开题。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经评审组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不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进行2次开题。
开题报告书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2.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2年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综合考试、开题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
培养单位成立至少由5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提出意见。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按结业或肄业办理。
中期考核表经培养单位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及答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其他要求
在学期间须公开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报、或省级以上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培养指导委员会公章:
 
2018年8月15 日
 
 
 


中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各专业课程设置030504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主要授课老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 0100721001 英语 1 72 4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10302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必修 0XXXX24XXX 学术报告 1-3 16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0XXXX24XXX 实践环节 3-4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110302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张兴茂等
1103024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赵华灵等
1103024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 林志友等
1103024004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殷华成等
1103024005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2 36 2 考试 刘明华等
1103024021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及写作规范 2 36 2 考试或论文 宫留记
1103024022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或论文 郭咔咔
1103024023 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 2 36 2 考试或论文 郭广



(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
公共选修 0103222001 太极拳 1 18 1 考试 学校规定课程
0300422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应用 1 18 1 考查 学校规定课程
专业选修 1103025016 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史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殷华成
110302501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3 36 2 考查或论文 刘贺
11030250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研究 3 18 1 考查或论文 郭广
1103025019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专题研究 3 18 1 考查或论文 郭咔咔
补 修 课 1103028007 马克思主义哲学     P 考查  
1103028008 西方哲学     p 考查  
 






5、课程设置需提供相应的英文版,见下页。

英文:
Course Type Course Code Course Name Semester Class Hours Credit Note
 
Compulsory Course
 
 
 
Common
Compulsory Course
0100721001 English 1 72 4  
0103021001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36 2  
0103021002/0103021003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 0XXXX24XXX Academic Report - 16 1  
0XXXX24XXX Practice X 18 1  
1103024001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1 36 2 zhxm
1103024002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1 36 2 zhhl
1103024003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research 2 36 2 lzhy
1103024004 Monographic studies on Foreign Marxism 1 36 2 yhc
1103024005 Special Subjects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1 36 2 lmh
1103024021 Frontier research and writing standard of the study of   Marxism abroad 2 36 2 glj
1103024022 The special study of western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2 36 2 gkk
1103024023 The special stud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2 36 2 gg
           
Optional Course Common
Optional Course
0103222001 Tai Chi Boxing 1 18 1  
0300422001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 18 1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1103025016 The study on textual and leterature of Marxism 3 36 2 yhc
1103025017 The special study of ecological Marxism 3 36 2 Lh
1103025018 The special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3 18 1 gg
1103025019 The special study of post-Marxist ideological theory 3 18 1 gkk
Supplementary Course 1103028007 Philosophy of Marxism        
1103028008 Western philosophy        

添加河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河南大学考研分数线、河南大学报录比、河南大学考研群、河南大学学姐微信、河南大学考研真题、河南大学专业目录、河南大学排名、河南大学保研、河南大学公众号、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河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河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