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湖南工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湖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法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0〕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2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意见》(教学厅〔2020〕8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2021研考复试工作视频会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要求以及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统一部署,在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下,为稳妥做好法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及健康安全,制订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原则
以考生为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按需招生、科学选拔及确保师生生命及健康安全的原则,严守考试安全底线,维护考生的根本利益,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二、组织管理机构
1、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兼学院复试录取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复试和拟录取工作。
组  长:陈雄
副组长:尚代贵、朱颖、刘耀辉、刘记福
成  员:吴长清、刘康复、黄启昌、兰照、刘谢慈、刘桂新
2、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学院复试工作的各个环节(含疫情防控工作),并受理考生的举报、投诉等事宜。
组长:尚代贵(兼)
成员:兰照、谢满春、刘谢慈
监督电话:0731-22183190
  1. 学院成立两个学科专业复试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本学科的复试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
  2. 学院成立技术保障及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复试工作过程中的网络服务、设备管理、视频面试实施等技术保障工作,确定面试系统和备用系统。对应用软件的平台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功能进行充分评估,确保满足远程复试要求。对网络问题、设备问题等突发应急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置,确保技术兜底保障。考生在复试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进行有效处理。
    组长:兰照
    成员:刘谢慈、刘桂新、谢满春
    三、复试分数线及复试人数
    学院严格按照学校分配的招生计划(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进行招生,按照1:1.5确定参加复试人数。我院法学和法律专硕考生复试分数线:1)一志愿考生执行国家A类地区最低复试分数线要求,一志愿上线考生直接参加复试,具体名单见附件1;2)调剂考生要求为相同或相近专业。
    2021年各学位点调剂人数及复试人数如下表:
    表1 招生计划及复试人数
学位点 招生指标(第一批) 一志愿上线人数 接受调剂人数 复试人数
法学 21 18 14 32
法律硕士 24 2 34 36


 
 
 
 
 
四、调剂
调剂考生与一志愿进入复试考生同时参加第一轮复试。如第一轮复试结束后,学校追加招生计划,学院将进行第二轮调剂复试。调剂考生在复试前公布复试名单。
(一)调剂的基本要求
1、考生初试成绩单科需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所在门类或领域规定的国家A类地区最低复试分数线要求。
2、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要相同或相近,初试统考科目要能覆盖调剂专业的统考科目原则上不能跨一级学科调剂。
3、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4、不接收一志愿报考非全日制的调剂考生。
(二)调剂的基本程序
1、调剂系统开通后,我校将根据一志愿生源缺额情况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研究生院官网发布调剂信息公告。
2、符合上述调剂要求的考生,可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提交调剂志愿。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每次只能填报我校一个志愿,同时报我校多个志愿的考生不纳入我校调剂考生选拔范围。
3、研究生院招生办将根据各学院(系)提交的拟同意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及考生本人的填报志愿在网上通知考生复试,考生需及时查看“复试通知”并确认。回复确认参加我校复试而失信不参加复试者,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取消该生所有调剂、复试、拟录取资格。
4、我院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以及我院接收调剂规则,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5、调剂生复试后,研究生院将根据学院(系)上报的复试及录取结果上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审核通过后,在调剂系统里给学生发送拟录取通知。被“拟录取”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须在网上接受拟录取通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三) 接收调剂规则
1、我院原则上按照考生初试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2、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本科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学金;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毕业生;有在相关机关、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满一年以上的工作或实习经验;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或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授权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主持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项目;在疫情期间有突出表现或显著贡献;毕业于著名高校等;且达到我院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可申请我院的卓越性指标,但须提交申请表格(见附件)和附件材料扫描件。同等条件下,符合卓越性指标的考生优先进入复试。
五、复试安排
(一) 复试形式
根据教育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复试方式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的要求,本次我院硕士研究生复试采取中国移动“云考场”平台腾讯会议平台备用),综合运用“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四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考生身份审核,严防替考。
(二)资格审查
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都必须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不通过者取消复试资格。参加复试的考生须提前准备以下电子材料,在面试前按照文件要求将相关证明材料发送到邮箱443642236@qq.com进行提交。如发现复试考生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复试资格。
1、应届考生需准备的材料:(1)本人准考证(登陆研招网打印);(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4)大学期间成绩单复印件(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5)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无法通过在线验证的,须咨询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更正学籍注册信息);(6)还未毕业但在2021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还须验证考籍卡(证)、填写承诺书,保证2021年9月1日前可以毕业并符合招生简章规定的其他报名条件;
2、往届考生需准备的材料 :(1)本人准考证(登陆研招网打印);(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学历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4)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无法通过在线验证获得备案表的,须提供书面学历认证报告);持国外学历报名考生,资格审查时还需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留学认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3、其它情况: (1)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如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2)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三) 复试时间及科目
我院复试时间为4月1日,复试于上午9:00准时开始,3月31日为系统调试和考生模拟操作时间,考生要提前选定好笔试科目,调试好复试网络设备,操作流程见后续公布的网络复试系统使用指南。网络复试要求两台设备,一台用作面试(电脑),一台用作云监考(手机)。考生端两台设备开启摄像头,电脑自带摄像头对准考生本人,另一部电脑或手机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要保证考生考试屏幕能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
 
表2 复试科目及同等学力加试
招生专业 复试专业课 同等学力加试
030100法学
01法学理论
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4刑法学
05民商法学
06诉讼法学
963 诉讼法学 964西方法律思想史
965行政法
 
035101法律硕士(法学)
035102法律硕士(非法学)
966法理学 964西方法律思想史
965行政法



(四) 复试流程及安排
1、笔试:考试时间为202133114:00开始,时长为90分钟。疫情期间采用线上答题形式进行,试卷题型为论述或案例分析题,复试考试科目见表2。考生在视频监控环境下在线作答,待考生全部提交后,考官在线阅卷。
2、综合面试:对考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包括外语听力及口语),口语测试和专业面试满分各100分,考试时间为2021年4月19:00开始
(1)面试方式:考生自述、老师提问、考生回答。
考生自述中要求考生进行自我介绍(不超过5分钟)(其中英语部分时间不超过3分钟),内容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成绩、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未来规划、专业方向等。
老师对每位考生提3—4个问题,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问及考生回答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各位老师分别对每位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英语听说能力进行评分,口语测试和专业面试满分均为100分。评委评分的平均数即为考生面试成绩。
(2)考核内容:
①专业能力:A、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B、全面考核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C、外语听说能力;D、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②综合素质:A、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B、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C、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D、人文素质;E、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③英语听说能力:综合考核英语的听说表达能力。
3、同等学力考生考试(笔试):同等学力或本科专业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见表2所示,满分为100分,加试方式为笔试。受疫情影响,加试考试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总分,但任意一门不及格(低于60分)者将不予录取。
4、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考核工作除在复试中直接进行外,我校还将在拟录取名单确定后,通过“函调”的方式对拟录取考生进行全面政审。
5、体检:我校复试阶段不统一组织体检。考生在确认拟录取后1个星期内,将个人有效体检报告(二甲医院以上,拟录取前三个月内均可)邮寄至录取学院,未按时邮寄体检报告或体检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体检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要求执行。
6、复查:入学后,我校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有关要求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六、录取规则
1、最终成绩为考生能否被录取的基本依据,我院根据所有参加复试考生最终成绩排名进行录取。
2、总成绩计算公式=初试总分÷5×0.6+专业笔试成绩×0.15+专业面试成绩×0.2+口语测试成绩×0.05
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考生不予录取:(1) 专业笔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口语测试成绩单科不合格(60分以下)者;(2)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有一门不合格者(60分以下);(3)思想政治素质或品德考核不合格者;(4)人事档案审查不合格者;(5)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6)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认证者;(7)体检不合格者。
5、我校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所有拟录取考生(含一志愿)发送拟录取通知,所有考生必须在通知发送后的1小时内接收该通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
七、注意事项
(一) 未按规定时间参加我校复试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
(二) 对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的考生,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进行严肃处理,并通知考生所在单位(学校)。
(三) 请考生保持报名时所填联系电话的畅通,以免影响复试、录取等工作。
本方案及未尽事宜由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八、联系方式:
E-mail:443642236@qq.com
电话: 0731-22183190
办公室地点:崇信楼(原法学楼)408
联系人:兰老师
并请加入学院2021级研究生复试咨询qq群: 464302094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88号   
邮政编码:412007 
管理员E-mail:13907@hut.edu.cn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0年3月,前身为法律系,于2007年4月更名为法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7名。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博士11人,硕士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8.1%。学院现设有宪行理论法、民商经、刑国诉、实践教学等四个教研室,拥有藏书上万册的法学专业图书资料室。学院于2003年成立了“WTO与法律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架起了学院与国内其他大学法学院交流的桥梁。拥有面积300平米、资产总值200余万元的高科技模拟法庭兼多功能报告厅,投入使用到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和学生活动开展中。2001年,经湖南省司法厅审批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2012年该中心定名为“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工作处”,并申请了中国福利彩票基金会的资助。
学院设有一个本科专业即法学专业,自2000年面向全国实行高考招生录取。2010年,法学院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资格。在教学上,除教育部规定的15门法学核心课程外,学院还开设了40余门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符合学院自身特点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即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教学制度建设、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应用并重、注重对外学术交流、重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每学期均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旁听审判、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举办模拟法庭、参观监狱、少管所、劳教所、组织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等。法学院学生素质逐年提高,在全国大学生竞赛和湖南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竞答赛和模拟法庭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学院学生社团法律爱好者协会在校内外积极开展普法活动、课题调研和举办各种讲座等,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学院培养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政府行政部门、政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法律部门工作。
2010年以来,学院出版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 16 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6篇;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教育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3项,司法部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8项,省教育规划项目7项,科研经费达397万元。在CSSCI期刊发表了本专业的高水平论文54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项。这些成果在学术界及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学院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经常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提交了一大批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学院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法学专家、学者、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来院讲学和访问。学院还与国内多所大学的法律院系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往来,保持着良好的项目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学院以“经法明理,学以致用”为院训,“明德、精业、求实、创新”为院风,本着“创新、科学、民主、开放”的办学理念,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主动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法治湖南和法治中国建设,把学院建设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鲜明实践教学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法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前身为株洲工学院法律系,创建于2000年4月。2006年12月,由系改院,院长为法史专家张兆凯博士、教授。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博士12人,硕士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

  学院现设有法学理论教研室、刑法诉讼法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国际法教研室、专业实践教研室、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有省内一流的模拟法庭和上万册的法学专业图书资料室。根据1999年国家教育部新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法学院设有一个本科专业即法学专业。法学专业面向全国实行高考招生录取。法学本科以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法律事务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应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我国法制建设的趋势;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在教学上,除教育部规定的15门法学核心课程外,学院还开设了40余门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一些符合我院自身特点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即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教学制度建设,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应用并重、注重对外学术交流、重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法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560余人。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招收9届学生共35个班,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本科班600余人,法律辅修班100余人。法学院共培养本科毕业生700余人,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60余人,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政府行政部门、政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法律部门和学校工作。

  法学院学生素质逐年提高。其中013班韩雯同学获200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001班宋宽同学获湖南省普通高校第八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非英语专业本科组三等奖。001班郭羽哲同学获2003年中国警察汽车拉力赛“正康药业杯”阳光少女选拔赛最佳人气奖。013班乔婷同学夺得湖南省大中专学生棋类锦标赛围棋女子组第一名。031班王欣雨、032班黄哲、樊路平同学获得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黄哲同学还获得2005、20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031班崔希波、034班杨光飞同学分获2005年湖南省“金侨杯”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四百米栏和一万米亚军。近年来,学院法041班、法043班、法052班等均被评为优秀班级体。我院学生演讲辩论能力也较强,如我院学生辩论代表队在校2004年“考风与诚信”辩论赛决赛中获第二名。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通过率也逐年增加,其中有些同学的成绩达到优秀。院学生社团法律爱好者协会在校内外积极开展普法活动、课题调研和举办各种讲座等,并定期出版学生报刊《独角苑》,在校内产生广泛影响。

  学院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每学期均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旁听审判、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举办模拟法庭、参观监狱、少管所、劳教所、组织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等。在科研方面,2000年以来,我院教师承担了3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8部。这些成果在学术界及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学院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经常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提交了一大批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学院每年不定期的邀请国内外知名法学专家、学者、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来我院讲学和访问。如日本金泽大学中岛史雄教授、北京大学姜明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胡锦光教授、马小红教授、武汉大学蔡守秋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郭世佑教授、台湾著名学者张伟仁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陈金全教授、吉林大学陈恩林教授、厦门大学邱兴隆教授、湖南大学刘定华教授、湘潭大学胡旭晟教授、李交发教授、黄明儒教授、夏新华教授、湖南一星律师事务所贺晓飞律师等。法学院还与国内多所大学的法律院系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往来,保持着良好的项目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将继承教风严谨、学风活跃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型法学院而不懈努力奋斗。

添加湖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南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工业大学报录比、湖南工业大学考研群、湖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湖南工业大学考研真题、湖南工业大学专业目录、湖南工业大学排名、湖南工业大学保研、湖南工业大学公众号、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南工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湖南工业大学考研网由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