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考研网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考研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考研

相关专业

湖南理工学院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湖南理工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湖南理工学院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湖南理工学院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湖南理工学院化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湖南理工学院化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湖南理工学院化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湖南理工学院化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湖南理工学院 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考研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906
考试科目名称:化学教学论
 
一、考核目标
(一)考查考生对化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考生运用正确的原理和思维能力解答现代化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二)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3、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三、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笔试
四、考试内容
(一)化学课程编制与新课程标准,50%(50分)
1、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史
考试内容: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学论课程性质
考试要求:
(1) 了解现代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的进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益处,化学教育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形成期、充实期、新关键期,化学教育学科完善的标志。
(2) 论述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阐述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3)了解科学素养、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提出背景;认识科学教育的四个广域目标: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4)掌握化学教学论课程性质、任务,设课目的,化学教学系统。
2、化学课程编制与新课程标准
考试内容:化学课程发展,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化学课程目标,化学课程改革和与课程标准
考试要求:
(1)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课程的改革的过程情况。
(2) 掌握美国等国家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我国关于公民“科学素养”所包括的三个基本了解。 我国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包含的几个主题。
(3) 论述结合我国实际讨论为什么要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新时代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4)了解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上海市高中化学课程设置的特色。了解2002年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高中化学实行8个模块6个学分制:2个必修模块:化学1 、  化学2; 6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模块设置。
     (5)了解化学课程目标确立依据;2001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内容特征;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结构与表述,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002年高中化学课程总目的。
(6)能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析:结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能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高中化学新课程特点,必修课程模块内容和要求,选修课程模块内容与要求。
(二)化学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60%,(60分)
1、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
考试内容:化学课程理念,化学课程内容标准;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
考试要求:
(1)了解影响化学教材质量的因素。
(2)了解国外化学课程理念,了解国际上化学教材的类型分类,加拿大埃肯海德的STS八种统整类型,为何说我国化学教材属“融合型”教材;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的主题和内容。
(3)了解美国奥苏贝尔 “先行组织者”理论;“先行组织者”的形式;作用。
2、化学教学设计
考试内容: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育(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与化学教学策略。
考试要求:
(1) 掌握化学教学系统定义,化学教学系统的组成三要素。
(2) 化学教学新理念有哪些?
(3) 了解教学设计的类型、源流和发展趋势。
(4) 掌握化学教学设计设计目的、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前准备、各种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设计(各种教学计划):课程教学设计、学期计划章(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及设计前的准备、课堂教案格式。
(5)了解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能进行化学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
3、化学教学方法和技能
考试内容:化学教学方法,化学教学技能
考试要求:
(1)掌握化学教学方法:第一类教学方法(基本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指导-实验法);练习法(指导-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指导-阅读法;第二类教学方法(特定教学法)及其教学思想:发现法; 局部探求发现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法;单元结构教学法。教学方法的选择。
(2)了解化学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选择媒体应注意的原则。
(3)掌握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教学情境及其意义;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组织、指导听课;组织指导讨论;指导练习(课堂练习);组织、指导自学;组织、指导合作;呈示教学信息与交流的技能;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讲授;板书;谈话、提出问题;情感表达与副语言行为;展示和演示;调控与管理技能:课堂观察;常规管理;问题处理;调控。
(4)了解说课,说课内容的构成。
(5)能运用系统论、教学方法和技能等针对具体内容进行课时或片段的化学教学设计。
4、化学实验教学与探究式教学
考试内容: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考试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
(2)了解化学实验构成及过程;化学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理解化学实验的功能特别是化学实验的教学论功能。
(4)论述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思想的形成,两种模式特点和区别。
(5)了解实验改革:内容改革:化学实验生活化; 趣味化;实验设计上改革:探究化;绿色化,能进行探究性实验和绿色化的实验设计。绿色化学。
(6)掌握科学探究的含义;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能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三)化学学习策略信息技术及教师的专业发展,40%(40分)
考试内容化学学习策略、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考试要求:
(1)了解学习策略的提出,学习策略的类型、了解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了解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2)了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学习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原则;了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点。最优化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
(3)掌握教师的素质构成,化学教师的素质构成。
(4)论述专家型教师基本特征和特级化学教师风范。
(5)认识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意义;测量方式;量表;测量程序;标准化考试;常模;考试质量指标: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和标准差。
五、主要参考书目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6。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617    
考试科目名称:生物化学二
 
一、考核目的
考察学生对生物化学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生应熟练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与基本技巧,并能利用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
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二)题型结构
基本知识:辨析题、填空、选择题(占40%);
基本技能:名词解析、简答、综合(占60%)。
三、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核内容与要求
(一)蛋白质化学(约占15%)
1.了解氨基酸结构、分类及理化性质。
2.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测定。
3.熟悉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4.理解多肽主链折叠的空间限制。
5.熟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熟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7.了解蛋白质的研究方法以及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二)核酸化学(约占10%)
1.了解核酸的组成成分。
2.熟悉DNA、RNA的分布。
3.熟悉DNA的二级结构。
4.了解DNA的高级结构。
5.熟悉RNA的结构与功能。
6.核酸的理化性质与测序。
7.熟悉核酸的研究方法。
(三)糖类(约占1%)
1.了解糖的基本结构。
2.掌握几种糖的性质。
(四)脂类与生物膜(约占1%)
1.了解构成生物膜的脂类。
2.掌握生物膜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五)酶(约占10%)
1.掌握酶的基本概念以及酶的化学组成。
2.熟悉酶的专一性。
3.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
4.熟悉酶的作用机制。
(六)维生素和辅酶(约占2%)
1.了解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2.掌握几种维生素的重要性。
(七)生物氧化(约占5%)
1.了解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生物体内能量代谢基本规律。
2.掌握NADH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成、电子传递顺序。
3.理解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
4.掌握胞液中NADH的运输。
(八)糖代谢(约占15%)
1.掌握生物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出路。
2.掌握糖酵解途径。
3.理解乙酰CoA的生成。
4.理解三羧酸循环。
5.理解戊糖磷酸途径、乙醛酸循环。
6.掌握糖代谢中各种糖分子代谢过程中能量的生成与计算。
7.掌握糖异生途径。
8.掌握各种糖代谢部位。
9.了解糖的合成代谢。
(九)脂类代谢(约占6%)
1.了解脂的水解。
2.熟悉甘油的代谢。
3.掌握脂肪酸的beta氧化。
4.掌握脂肪酸beta氧化中的能量的生成。
5.掌握脂肪酸的合成途径。
6.掌握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十)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约占5%)
1.了解细胞内和外源蛋白质的降解。
2.了解氨基酸脱氨作用。
3.掌握尿素循环途径及其调节。
4.理解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5.了解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6.理解氨基酸与一碳单位的生成与利用。
(十一)核苷酸代谢(约占5%)
1.了解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理解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3.了解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4.理解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
5.理解核苷酸类似物作用机理。
(十二) DNA的生物合成(约占5%)
1.掌握DNA半保留复制。
2.理解原核生物DNA复制起始、延伸、终止。
3.理解逆转录作用。
4.了解DNA的损伤修复。
(十三)RNA的生物合成(约占5%)
1.了解DNA指导下RNA的合成。
2.理解RNA转录后加工。
3.了解RNA生物功能多样性。
(十四)蛋白质生物合成(约占10%)
1.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
2.掌握蛋白质翻译的过程。
3.理解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4.了解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5.理解蛋白质的运输。
(十五)物质代谢的调节(约占5 %)
1.了解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2.理解细胞代谢的调解网络。
3.理解分子水平的代谢调节。
4.理解细胞信号的传递系统。
五、主要参考教材     
[1] 张丽萍.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 王镜岩. 生物化学(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院联系方式: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联系人:张盼良  联系电话:13786023146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7

  研究方向:(包含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研究特色)

  本学科在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等4个二级学科领域开展相关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分离技术及应用、石油化工催化、功能材料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和生物制剂及检测技术。本学科有教授14人,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0人;博士19人,硕士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3人;有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

  本学科有两个二级学科为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有精细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催化技术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油化工催化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催化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精细合成与分离技术岳阳市重点实验室等纵向科研平台,有校企联合实验室5个;有专业实验室面积5480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95台(套),仪器设备值合计1800余万元;拥有中外文藏书8.02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414种、多个外文数据库。教学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场地等工作条件满足科研及人才培养需要。

  ● 现代分离技术及应用方向结合岳阳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的发展战略,将现代分离技术应用到手性药物分离、天然产物分离、石油产品分离领域,主要从事新型分离技术、传质与分离工程等领域的研究。

  近5年,该方向共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其它省部级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400万元。在AIChE 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该方向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一篇毕业论文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石油化工催化方向主要进行石油化工催化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涵盖主要内容有:含NaY沸石分子筛的介孔催化新材料的水热原位晶化合成、沸石分子筛的功能改性、高活性载体的制备、新型高效催化剂和助剂的开发及在石油化工下游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等。

  近5年,该方向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及横向合作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420余万元;申请发明专利7项;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索引论文60余篇。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

  ● 功能材料化学和精细有机合成方向主要从事光催化新材料及新技术、新型化学电源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精细有机合成、应用电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近5年,该方向主持(完成)国家自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省自科基金项目3项(重点2项),其它省部级及横向合作项目近20项,科研经费超过400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1项;相关科研成果在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Materials Letters、Polymer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

  ● 生物制剂及检测技术方向主要从事基因工程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制备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

  该方向瞄准生物制剂及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前沿、结合生物化工学科发展趋势和岳阳生物化工产品开发发展战略,重点研究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快速检测与防治、丙型肝炎病毒新型检测方法、抗日本血吸虫疫苗的制备、多肽药物的合成与开发、男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和检测等。

  近5年,该方向主持承担国家“863”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4项、省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它省部级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近300万元;在Mol Biol Rep、J Genet.、DNA sequence、Journal of Life Science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被SCI、EI收录50余篇。

  开设的主要课程:

  开设的专业学位课有:数值分析、应用统计方法、最优化方法、数学物理方程、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及应用、传递过程原理、分离工程选论、高等反应工程、催化剂工程、催化原理导论、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工艺设计与开发、材料化学、现代材料研究方法、高等无机化学、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选论、生物分离工程选论。

  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有:化学化工前沿、化工计算机模拟、手性药物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新型反应器及反应器工程中的新技术、催化剂分析测试与表征、高等化工热力学、纳米催化技术、晶体学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应用电化学基础、电化学原理与应用、功能高分子、现代化学电源、精细有机合成原理、高等有机化学、生物信息学、多肽化学、基因工程实验、药理学。

  开设的研究方向课有:胶体及界面化学、萃取化学原理与应用、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石油加工及精细化工催化、催化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型电池材料、活性多肽设计与合成、光催化及光电催化基础与应用等。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本专业也为兄弟单位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培养后备人才。

  学制:3年(学习年限可为2.5-4年)。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F209
考试科目名称:综合化学
 
一、考核目标
本《综合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在大学阶段在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考查考生知识面的广度。
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题型结构
1、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填空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3、解释回答问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三、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试内容
(一).化学基础,(10分)
1.考试内容:
(1)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多电子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的关系、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2)分子结构:价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2.考试要求:
(1)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元素基本性质的变化规律;
(3)熟练掌握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
(二).无机化学部分,(20分)
1. 考试内容:
化学反应原理:
(1)热化学基本原理及化学动力学基础。
(2)酸碱平衡及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
(3)固体结构及配合物结构的理论及应用。
无机化学:
(1)s区元素的通性、s区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
(2)p区元素的通性、p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
(3)d区元素的通性、d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
(4)f区元素的通性。
(5)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6)离子和化合物的定性鉴定。
2. 考试要求:
化学反应原理:
(1)掌握酸碱、沉淀溶解、配位平衡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2)掌握化学动力学、热化学、溶度积规则及多重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特点、结构及性质。
(3)熟练掌握离子极化理论及配合物的基本理论。
无机化学:
(1)掌握s区元素的通性、p区元素的通性及d区元素的通性。
(2)熟练掌握s区元素的化合物性质、p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d区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
(3)理解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4)掌握离子和化合物的定性鉴定。
(三).分析化学部分(20分)
1. 考试内容:
化学分析部分:
(1)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2)滴定分析法导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及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滴定条件、指示剂、结果计算和应用。
(3)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过程。
(4)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仪器分析部分:
(1)光谱分析:原理、仪器、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原子吸收与原子发射光谱、分子发光分析(包括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法简介。
(2)电化学分析:原理、仪器、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伏安极谱法、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3)色谱分析:原理、仪器、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4)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5)质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2. 考试要求: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
(2) 熟练掌握样品定量分析的过程以及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评价;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和应用以及常用分离富集方法原理;
(3) 熟练掌握光谱法、电分析化学法、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了解核磁、质谱法和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四).有机化学部分(30分)
1. 考试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异构现象,包括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构象。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构型的标记。
(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制备方法。
(4) 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1) 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
2) 烯烃及炔烃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硼氢化-氧化反应、
α-H的反应、氧化反应等;
       3) 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侧链的反应;
       4) 卤代烃的亲和取代反应、与金属的反应、消除反应;
       5) 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与卤化磷的反应、醇的氧化与脱水;
       6) 酚及醚的化学性质;
7)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α-H的酸性;
8)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9) 胺的化学性质、芳香胺的重氮化反应;
10) 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11) 五元及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5)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及紫外光谱性质。
2. 考试要求:
(1)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异构和命名,重点掌握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的顺反、Z/ER/S构型表示方法,了解D/L表示方法。
(2)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官能团的性质鉴别各类化合物。
(3) 熟练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缩合反应、降解反应、重氮化反应、β-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Wittig反应及迈克尔加成反应,能够利用有机反应设计合成路线。
(4) 掌握包括亲电取代、亲核取代(SN1和SN2)、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反应(E1和E2)等反应的历程,能够判断各种有机反应的历程。
(5)了解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的原理,能够根据IR和1H-NMR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五).物理化学部分(10分)
1. 考试内容:
(1)系统、相、环境、状态函数、热、功、焓等基本概念。
(2)能量守恒定律、盖斯定律、反应热、焓变、生成焓,标准生成焓的含义及计算。
(3)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写法。
(4)熵、焓变、吉布斯函数变的含义,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反应自发性和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
(5)化学平衡概念、标准平衡常数意义、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的计算。
(6)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的概念,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阿仑尼乌斯公式。
2. 考试要求:
(1)理解系统、相、环境、状态函数、热、功、焓的概念。
(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盖斯定律、反应热、焓变、生成焓、标准生成焓的含义。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写法,熟练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熟练掌握从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热。
(4)理解熵、焓变、反应自发性和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掌握吉布斯函数变、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含义,熟练掌握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和应用。
(5)理解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熟练掌握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的计算。
(6)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掌握反应速率方程式和阿论尼乌斯公式的应用。
(六).高分子化学部分(10分)
1. 考试内容:
(1)高分子化学及其发展简史;
(2)单体、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聚合度、几何形状、聚集态等基本术语、概念和定义;
(3)聚合物的通俗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4)聚合物的分类方法及合成高分子的制备方法;
(5)高分子的改性和加工;
(6)高分子的应用;
2. 考试要求:
(1)了解高分子化学及其发展简史;
(2)熟练掌握单体、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聚合度、几何形状、聚集态等基本术语、概念和定义;
(3)掌握聚合物的通俗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4)掌握聚合物的分类方法及合成高分子的制备方法;
(5)了解高分子的改性和加工;
(6)了解高分子的应用;
五. 主要参考书目:
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2、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3、朱明华,胡坪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4、伍越寰,李伟昶,沈晓明编.《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修订版
5、朱志昂主编,《近代物理化学》(上、下),科学出版社,第四版
 
 
2014年湖南理工学院考研复试录取细则:化学化工学院
 一、组织管理
  1.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服从研究生工作处的组织管理,进行复试相关工作。
  2.组成两个复试小组,负责复试工作。
  复试一组组长:唐课文
  成员:易健民、周从山、郑淑琴、华杰
  秘书:张静
  复试二组组长:阎建辉
  成员:侯朝辉、聂东宋、向阳、柳一鸣
  秘书:朱葳
  二、复试的基本要求
  1.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对象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复试考生的初试成绩须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所有拟录取考生均应参加复试。
  2.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且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专业复试(以下简称破格复试)。破格复试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应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对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专业,要积极做好调剂工作,不得单纯为完成招生计划或保护一志愿生源而降低标准进行破格复试。合格生源(含调剂生源)充足的招生专业一般不再进行破格复试。
  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我校硕士生招生总规模的3%,对破格复试考生的情况复试小组应作出说明。
  破格复试考生不得调剂。
  3.各专业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不足时,可接受调剂生。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并符合教育部调剂规定,调剂考生在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进行调剂。同等学力的考生调剂到我校,必须符合我校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条件。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必须通过调剂系统进行,否则无效(各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调剂考生复试办法与第一志愿考生相同。转寄或索取调剂考生材料均由研究生工作处统一对外负责联系,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办理。
  4.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或考生编号将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在研究生工作处网站上公布,并通知考生本人。未按规定时间到学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弃权,不予录取。
  5.涉及少数民族地区考生的复试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
三、招生人数和复试比例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14年招生计划为10人。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复试考生名单按初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排出,复试考生人数视生源情况,按照不低于学校下达招生计划的120%确定。
  四、复试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1.复试前学院将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以2013年11月14日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学院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少数民族考生身份已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
  2.复试内容包括业务、外语及思想品德三个方面。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专业综合笔试成绩为30分,综合面试成绩为50分,英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各为10分。
  3.专业综合笔试时间为2小时。本学科的专业综合笔试科目安排如下:

研究方向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① 现代分离技术及应用
化工原理
夏清等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② 石油化工催化
化工原理
夏清等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③ 功能材料化学
综合化学
张祖德等(编),《综合化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④ 精细有机合成
综合化学
张祖德等(编),《综合化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⑤ 生物制剂及检测技术
微生物学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同等学力(大专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结业生)和跨专业复试考生除参加专业综合笔试以外,须加试2门科目。加试的2门科目均为笔试,且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重点是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难易程度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均为100分。本学科的专业加试科目安排如下:

研究方向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① 现代分离技术及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
李绍芬,《反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仪器分析
朱明华 胡坪,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② 石油化工催化
化学反应工程
李绍芬,《反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6
③ 功能材料化学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6
有机化学
王积涛,《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9
④ 精细有机合成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6
有机化学
王积涛,《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9
⑤ 生物制剂及检测技术
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基因工程
李立家,肖庚富,《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04
  第一志愿报考为理科专业、初试未参加高等数学考试、申请调剂到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考生,需加试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的考试大纲与全国初试统考数学二的大纲相同,由本学科自行命题,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4.综合面试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①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②综合素质和能力。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③对在职人员还将考查其工作期间有无实绩。
  5.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将采取复试小组老师与考生英语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
  6.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及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可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向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考生档案所在部门调阅考生人事档案、思想政治表现、遵纪守法情况等。
  7.复试小组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现场记录不得涂改,并妥存备查。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在评分前将召开会议,讨论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由校医疗服务中心组织。体检合格者方可注册,取得学籍,不合格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经研究生工作处审批同意后,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期满体检仍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五、复试成绩的评定
  复试成绩为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结果由研究生工作处及时通知考生。
  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由复试小组提交说明材料,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理科调剂生加试的高等数学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复试程序、时间和地点
  4月1-7日:复试考生名单和笔试(加试)科目确认。
  4月11日: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复试考生报到,报到地点为7号教学楼502C室。
  4月12日:非同等学力考生报到,报到地点为7号教学楼502C室;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复试考生加试科目考试,考试地点为7号教学楼301教室,
  考试时间为9:00-11:00;13:00-17:00。
  4月13日上午:复试笔试科目考试,考试地点为7号教学楼301教室,考试时间为上午9:00-11:00。
  4月13日下午:复试综合面试,面试时间为下午14:00-17:30;
  复试一组面试地点为7号教学楼301教室;
  复试二组面试地点为7号教学楼311教室。
  4月14日:高等数学加试笔试,试地点为7号教学楼301教室,考试时间为上午9:00-11:00。
  七、录取办法
  入学考试的成绩按照“总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计算。
  各专业应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对在职人员需要参考其平时的工作实绩和思想表现,以弥补一次考试决定取舍的缺陷。
  录取为定向培养、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均应在被录取前根据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签订协议书。
  拟录取名单由研究生工作处在各学位点提出的拟录取名单基础上,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勿滥”的原则确定,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批并按规定公示。对破格复试的拟录取考生须进行说明。录取工作要依法保护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
  公示结束后,将拟录取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进行政策审核,同时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材料,全面核查其政治思想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公章。
  研究生工作处收到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检查以及省级招办联合办公会议审查后的录取名单后,及时向被录取的考生发出录取通知书,打印《录取登记表》,盖章后存入考生人事档案。
  八、调剂复试的说明
  (1)在生源不足时,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位点接受调剂志愿申请,且同时接受报考学科门类与化学工程与技术相近的考生的调剂申请。
  (2)经化学化工学院资格审查合格的调剂生,与第一志愿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一同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
  (3)第一志愿报考为理科类专业、初试未参加高等数学考试的调剂生须加试高等数学二,且加试成绩需达到合格要求,否则不予录取。
  九、其他
  报到联系人:张老师,15273006450;
  咨询联系人:侯老师,13973006838;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09
考试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一、考核目标
    检验学生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命名、重要的化学反应; 理解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取代、亲核加成、自由基取代等常见有机反应的机理;了解常见有机物的实验室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同时考核学生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将为各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的提高学习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他们今后从事新材料、新药物的合成,新能源、新产品的开发,新的工艺过程设计等起重要指导作用。
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二)题型结构
1、命名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反应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4、机理题: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5、推断题:1小题,每小题9分,共9分
6、合成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三、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试内容
(一)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共占5%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价键理论、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共占10%
构造异构现象、顺反异构现象、构象异构现象对映异构现象。立体结构化学,异构体的分类、偏振光、分子的手性、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其命名标记,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及其它手性分子、分子手性与生理活性,外消旋体的拆分,选择合成。
(三) 烷烃,共占15%
烷烃的结构命名、构象、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脂环烃的分类、命名,螺环、桥环化合物,脂环化合物的稳定性,环烷烃的构象、制备。
(四)烯烃,共占15%
烯烃的结构、命名、几何异构、性质,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自由基聚合的反应机理、制备。炔烃的结构和命名、性质、制备、亲核加成反应机理。二烯烃的分类命名、共轭二烯的特性、共振论、协同反应。
(五)芳香性化合物,共占15%
苯的闭合共轭,衍生物的命名、物理化学性质,取代定位效应及解释。多环芳烃的命名、性质、制法。芳香性、休格尔规则、非苯芳香性化合物。
(六)卤代烃,共占15%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消除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卤代烃的制法。
七)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共占10%
核磁共振氢谱、红外谱图分析。
(八)醇,共占15%
醇的分类、命名、性质、制备、重排反应和频哪重排、格氏试剂制醇。酚的命名、性质、制法。醚的命名、制法、性质。环氧化合物的反应及反应机理,反应的立体择向。
(九)醛和酮,共占15%
醛和酮的分类、命名、性质、制法,亲核加成反应机理、互变异构与〆-氢的活性,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醛酮制法中的几个典型反应。
(十) 羧酸,共占15%
羧酸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羧酸的酸性及影响因素、羧酸的化学性质、制备及羟基酸的化学反应。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化学性质及衍生物之间相互转化,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和反应活性,与金属试剂的反应和还原反应。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十一) 胺,共占15%
胺的分类、结构、命名、物理性质、波谱性质,胺的化学性质、制备反应,重氮化和偶氮化反应。
(十二)其它有机化合物,共占5%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五元杂环化合物、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一)王积涛主编:《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二)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湖南理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 湖南省岳阳市湘北大道
 
电话: 0730-8640122
 
院长书记邮箱
 
学院设有应用化学、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点。目前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40余人。
 
一、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0人;博士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杰青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3人,湖南省121工程人才3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硕士生导师27人;拥有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岳阳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个。
 
 
 
二、学科专业建设
 
应用化学学科为“十一五”与“十二五”省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十二五”省重点建设学科。现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岳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岳阳市精细化工行业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挂靠我院,与地方企业、科研所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5个。2016年获批湖南省“石油   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标志着化学化工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学科建设水平,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现与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中石化长岭炼化分公司共建省级校企合作产学研示范基地。基础化学实验室为湖南省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室获得省级立项,建有省高校优秀实习基地1个。
 
三、科学研究
近5年,我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973子项目1项、国家“863”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达1742万元,产生了一批特色鲜明、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从2005年开始,分别与多个企业与研究院所合作成立了现代分离技术、石油催化技术、精细合成技术、生物工程、血吸虫病防治联合研究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快捷高效地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人力、科技和设备资源的共享,使我院的“产学研”合作步入良性循环。
近5年,通过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我院教师共承担横向合作项目10项,进校经费达500余万元,转让成果4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40000万元。目前,我院教师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授权15项,省级鉴定成果1项;获省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各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5项,3人获岳阳市青年科技奖;在AIChE J、CES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

四、教学与实验室建设
➢  教研教改 我院以培养“宽基础、强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积极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教改成果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现有省精品课程2门、校精品课程2门、校双语教学课程1门、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承担省级教改课题8项,出版教材6部。
 
➢  实验室建设
 
我院现有化学基础、化学专业两个实验室,面积近3400平米,可满足化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需要。能开设实验项目达100余个,实验开出率达100%。现有仪器设备1200余台件,设备总值1700万余元。拥有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05台套。实验室已经具备了网络化开放管理的硬件条件,构建了省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部分实验课程能够进行虚拟、仿真的实验教学。
 
五、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我院始终坚持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依托极具化工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完善了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近5年,我院学生主持大学生究性学习及创新性实验省级项目8项、校级项目20余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全国师范技能竞赛一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获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获湖南省大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应届毕业生的考研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年均达25%以上。学院重视就业工作,近五年平均就业率在99%以上,连续五年学院被评为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研究生教育生
 
2006年开始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2007年至今,联合培养毕业研究生54人。2014年化工学院开始自主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化学教育专业硕士。目前在校研究生30余人。研究生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联合培养研究生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1人,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 1项,获“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5项;获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创业基地1个。研究生培养质量获得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和相关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开展与韩国开展博士生的联合培养工作,目前有在读博士1名。
 
 
 
 
 
➢  学生工作
 
➢  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深受学生喜爱和敬佩的学生工作服务管理团队。学工办连续两年获得湖南理工学院辅导员技能能力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14年4月“化语春风”特色成长辅导室获批湖南省教育厅第二批建设的省级特色成长辅导室,2016年12月以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化语春风”特色成长辅导室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环境友好、师生互动的交流辅导空间,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独创的楼层长制度,为化工学院在全校寝室文明创建评比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明寝室率排名全校第一。中国教育报曾于2014年11月13日专门报道了我院的楼层长制度,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616 
考试科目名称:物理化学
 
一、考核目标
《物理化学(含实验)》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物理化学(含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实验原理和技能、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二)题型结构
1、填空题:10小题,30分;
2、选择题:10小题,30分;
3、简答题:5小题,30分;
4、计算题:6小题,60分。
三、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试内容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功和热正负号的取号惯例。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掌握U及H都是状态函数以及状态函数的特性。了解摩尔定压、定容热容的概念。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的Q、W、ΔU和ΔH.熟练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热。了解节流过程的特点及焦耳-汤姆逊系数的定义与实际应用。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的重要性。熟记热力学函数U、H、S、A、G的定义。明确ΔG在特殊条件下的物理意义,熟练计算过程的ΔS、ΔA和ΔG并用于判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熟练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式和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明确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明确规定熵及标准熵值的意义。
(三)、溶液-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熟悉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稀溶液与实际溶液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理解理想体系(理想气体、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及其应用。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及逸度系数、活度系数的简单计算。了解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公式的推导,以及分配定律公式的推导,了解热力学处理溶液的一般方法。
(四)、相平衡
理解相律并掌握其简单应用。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掌握单组分系统和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在双液系中以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为重点了解其p-x图和T-x图,了解蒸馏和精馏的基本原理。在二组分液-固体系中,以简单低共溶物的相图为重点,了解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绘制相图及其应用。
(五)、化学平衡
能够从化学势的角度理解化学平衡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并用以判断反应发生的方向。熟悉各种平衡常数的表达及相互间的关系。能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表值计算各平衡常数。了解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并掌握其计算方法。掌握反应物平衡转化率及体系平衡组成的计算。了解对同时平衡、反应耦合、近似计算等方法。
(六)、电解质溶液
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计算。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了解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明确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主要是离子氛的概念),并会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熟悉电化学惯用的电极电势名称和符号。熟悉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对于所给的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能根据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掌握电极电势及电动势的计算和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掌握由电化学数据计算热力学函数和ΔH、ΔS、和ΔG等。了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及电动势测定法的一些应用。明确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极化的分类、极化的机理。理解超电势、分解电压等概念。了解超电势在电解中的作用。能计算一些简单的电解分离问题。
(七)、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掌握等容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基元反应、反应级数、速率常数等概念。掌握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如零级、一级、二级反应的各种特征并能够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的级数。对三种复杂的典型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要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并对其中比较简单的反应能进行运算。明确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阿累尼乌斯经验式中各项的含意,会计算Ea、A、k等物理量。掌握链反应的特点及其速率方程的建立,会应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等近似处理方法。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单分子反应理论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常用实验方法和该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了解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了解快速反应所常用的测试方法及弛豫时间。理解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当量定律、量子产率)及量子产率的计算。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明确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催化反应的类型。
(八)、界面现象
明确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接触角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明确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能运用杨-拉普拉斯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与平面相比有何不同,熟练掌握开尔文公式的具体应用,并会用这个基本原理解释常见的表面现象。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的表示形式并能应用及作简单计算。了解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情况。理解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及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掌握朗缪尔吸附理论要点。对弗伦德利希等温式、BET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有初步了解。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作用及大致分类。
(九)、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了解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掌握胶体分散体系在动力性质、光学性质及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进行粒度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并应用于实践。了解溶胶在稳定性方面的特点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会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了解乳状液的种类、乳化剂的作用以及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异同点。了解什么是唐南平衡,如何较准确地用渗透压法测定电离大分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了解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种类及其测定方法。对天然大分子、凝胶的特点等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十)、物理化学实验
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作图、计算及数据表达要求。了解实验误差来源分析、误差数值估计和降低误差的方法;了解化学实验中温度控制、测量、校正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实验中压力测定、大气压测定和校正的基本技能;了解阿贝折光仪、电导率仪、电位差计等的测量原理。
相关实验:
(一)热力学:
1.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2.燃烧热的测定
3.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4.二组分体系的液固平衡相图
5.溶解热测定
(二)电化学
6.原电池电动势及温度系数测定
7.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三)动力学
8.化学振荡反应
9.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10.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四)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
11.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12.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黏均摩尔质量
 (五)物质结构
13.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五、主要参考书
1、《物理化学》(第六版)上、下册,李松林、冯霞、刘俊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等编,庄继华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湖南理工学院院校介绍: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5人,设有应用化学、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学生千余人。
  一、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2人;博士18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省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3人,校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3人,省121工程人才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7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2人;获批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
  二、学科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方面,应用化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另有由我院和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与中石化长岭炼化分公司共建省校企合作产学研示范基地1个,省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省高校优秀实习基地1个。
  学科建设方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12年成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应用化学学科为为“十一五”、“十二五”省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也被遴选为“十二五”省重点建设学科。近年,陆续建成了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岳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岳阳市精细化工行业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挂靠我院,另有与地方企业、科研所合作成立的联合实验室5个。
  三、科学研究
  我院紧密结合岳阳地方以化工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特色,不断凝炼学科方向,加强学术交流,注重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了现代分离技术、石油化工催化技术及应用、生物制剂及检测技术和功能材料化学四个研究方向。近5年,我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863”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产生了一批有特色、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3.1纵向科研项目
2005-2012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主持人 项目类别
丙肝抗原抗体联合检测(2006AA020907) 聂东宋 国家“863”重点项目
手性BINAP金属配合物反应萃取分离α-氨基酸对映体研究(21171054) 唐课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离心萃取器逆流分级萃取芳香酸对映体的研究(21176062) 刘永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型螺旋手性树脂化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21106037) 杨长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血浆多肽组学研究和筛查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生物标记物(21172067) 李先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小鼠/人类睾丸特异表达新基因LRRC18的功能研究(31171196) 聂东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RESS过程中颗粒形态控制及传递特性的研究(21071052) 易健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殖域特异表达新基因Rcetl两个剪切本参与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31071091) 向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β-环糊精衍生物萃取分离对映体过程中的手性识别机理及构效关系(21076068) 周从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包合反应萃取分离芳香酸对映体及动力学研究(20976041) 唐课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睾丸特异表达新基因MSRG-11参与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30971570) 聂东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双掺杂锆酸锶-二氧化钛异质结型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可见光产氢研究(20876039) 阎建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泡石原位晶化合成含有Y型沸石的介孔催化材料的研究(20871045) 郑淑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石墨烯层的空间取向控制及对多孔炭材料双电层电容性能的影响(50802028) 侯朝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分离对映体的研究(20776038) 唐课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单一光学异构体拟除虫菊酯制备技术研究(20676028) 易健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分子识别中空纤维膜分步萃取分离天然酯型儿茶素的研究(20576029) 唐课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效太阳光驱动的CuM2O4-TiO2异质结型纳米光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制氢性能(21271071) 阎建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石墨烯柔性包覆过渡金属氧化物空心纳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研究(51272075) 侯朝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表面分子印迹磁性聚合物微球浮选分离苯并菲啶类生物碱 钟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城市再生水利用过程中低剂量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机制 侯朝辉 国家自科重点项目子项目
2008-2012年其他各级各类纵向项目统计
省自然科学基金 省科技计划项目 教育厅科研项目 其他厅局级项目
杰出青年基金 重点资助项目 一般项目 重点、青年项目 创新平台项目 一般项目
1 7 8 15 12 10 12 10
  3.2产学研合作
  我院教师充分利用岳阳化工产业发达、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良好的地域经济特色,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积极开展为地方经济服务工作。从2005年开始,分别与湖南省汇智化工有限公司、岳阳三生化工有限公司、岳阳三首贸易有限公司、湖南省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现代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石油催化技术联合实验室、精细合成技术联合实验室、生物工程联合研究中心、血吸虫病防治联合研究中心。
  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由湖南理工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合作双方共同提供人员组建,实验室的运行经费由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解决,实验室面向校企双方开放。通过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共享科研成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由联合实验室这一载体,快速便捷地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人力、科技和设备资源的共享,使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近5年,通过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我院教师共承担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经费超过500万元,转让成果4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40000万元。
  3.3科研成果
  近5年,我院教师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级鉴定成果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各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7项,3人获岳阳市青年科技奖;在AIChE、CES、CEJ、JournalofGenetics、Chirality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50余篇。
获奖成果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完成人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1 环己酮皂化废碱焚烧处理技术开发 易健民 省科技发明奖 三等奖 2009
2 手性溶剂萃取技术分离药物对映体研究 唐课文 省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 2009
3 高比能量-比功率性能电化学电容器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侯朝辉 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0
4 支载液膜双有机相萃取分离药物对映体的研究 唐课文 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09
5 掺钇锆酸盐-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可见光解水制氢研究 阎建辉 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08
6 可见光响应型CuM2O4/TiO2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的构筑及其产氢活性研究 阎建辉 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3
7 手性反应萃取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唐课文 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3
  四、教学与实验室建设
  教研教改
  我院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积极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产生成果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现有省精品课程2门、省高校优秀实习基地1个、校精品课程3门、校双语教学课程1门、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承担省级教改课题5项,出版教材6本。
  实验室建设
  我院现有化学基础、化学专业两个教学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近5000平米,除满足应用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任务外,还为土木工程系开设普通化学实验。化学基础实验室在化学一级学科平台上构建了“一体化、两阶段、三层次、多模块”的新实验教学体系,能开设实验项目100余个,实验开出率达100%;专业实验室能开设40余个专业实验项目。基础实验项目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总数71%。
  现有仪器设备1500余台件,设备原值2000余万元。拥有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200台套。实验室已经具备了网络化开放管理的硬件条件,部分实验课程能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
  五、人才培养
  我院始终坚持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注重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运用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大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投入,并以校内实验室、科研平台,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化工特色实践教学平台,现已建立起了反响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结合健全的全程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鼓励学生考研考学,长期以来我院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传统,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近5年,我院学生主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性实验省级项目8项、校级项目20余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获湖南省第一、二届大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应届毕业生的考研率录取率保持在25-30%左右,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近5届毕业生就业、考研情况统计
届别 就业率 考研率
2008届 100% 24.84%
2009届 99.6% 26.91%
2010届 98.95% 25.26%
2011届 98.38% 28.11%
2012届 98.50% 27.90%
  研究生培养方面,2006年开始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2007年至今,联合培养毕业研究生32人,另有在校研究生10人。研究生发表论文60余篇。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获得委托培养单位的高度评价。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南理工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化学工程(02)制药与精细化工(03)应用化学
招生人数: 2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5)有机化学
备  注: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南理工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有机化学(02)物理化学(03)化学生物学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8)物理化学
④(805)有机化学
备  注: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6]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南理工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14)化学教学论
备  注:
一、复试的基本要求
1.我院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对象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复试考生的初试成绩须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所有拟录取考生均应参加复试。
2.我院各专业均接受调剂生。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并符合教育部调剂规定,调剂考生在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进行调剂。同等学力的考生调剂到我校,必须符合我校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条件,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统考科目未考数学的加试数学。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必须通过调剂系统进行,否则无效。调剂考生复试办法与第一志愿考生相同。
3.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或考生编号将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在学院网站上公布,并通知考生本人。未按规定时间到学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弃权,不予录取。
 
二、招生人数和复试比例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复试考生名单按初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排出,复试考生人数一般按照我校下达招生计划的120%左右掌握。
 
三、复试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1. 复试前学院将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学院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少数民族考生身份已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复试报到需提交的材料:http://xk.hnist.cn/show.asp?id=616 )
2. 复试内容包括业务、外语及思想品德三个方面。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专业综合笔试成绩为30分,综合面试成绩为50分,英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各为10分。
3. 专业综合笔试时间为2小时。
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研究生综合笔试科目安排如下:
研究方向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① 化学工程 化工原理 1、柴诚敬主编:《化工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陈敏恒主编:《化工原理》(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版。
② 制药与精细化工 化工原理 1、柴诚敬主编:《化工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陈敏恒主编:《化工原理》(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版。
③ 应用化学 综合化学 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2、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3、朱明华,胡坪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4、伍越寰,李伟昶,沈晓明编.《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修订版
5、朱志昂主编,《近代物理化学》(上、下),科学出版社,第四版
④ 生物化工 微生物学 1、沈萍、陈向东. 微生物学(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2、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5
2)学科教学(化学)学位研究生综合笔试科目安排如下:
研究方向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学科教学(化学) 化学教学论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6
4.同等学力(大专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结业生)和跨专业复试考生除参加专业综合笔试以外,须加试2门科目。加试的2门科目均为笔试,且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考试重点是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难易程度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均为100分。
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加试科目安排如下:
研究方向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① 化学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李绍芬,《反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仪器分析 朱明华 胡坪,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② 制药与精细化工 化学反应工程 李绍芬,《反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6
③ 应用化学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6
有机化学 王积涛,《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9
④ 生物化工 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基因工程 李立家,肖庚富,《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04
2)学科教学(化学)学位研究生专业加试科目安排如下:
研究方向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学科教学(化学)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6
有机化学 王积涛,《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9
5. 第一志愿报考为理科专业、初试未参加高等数学考试、申请调剂到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考生,需加试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的考试大纲与全国初试统考数学二的大纲相同,由本学科自行命题,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6. 综合面试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① 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本化学实验技能。(30分)
② 综合素质和能力。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20分)
③ 对在职人员还将考查其工作期间有无实绩。
④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将采取复试小组老师与考生英语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20分)
5.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及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可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向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考生档案所在部门调阅考生人事档案、思想政治表现、遵纪守法情况等。
6. 复试小组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现场记录不得涂改,并妥存备查。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在评分前将召开会议,讨论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7.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由校医疗服务中心组织。体检合格者方可注册,取得学籍,不合格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经研究生工作处审批同意后,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期满体检仍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四、复试成绩的评定
复试成绩为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结果由研究生院及时通知考生。
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由复试小组提交说明材料,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理科调剂生加试的高等数学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程序、时间和地点
    3月24-26日:复试考生名单和笔试(加试)科目确认。
3月27日(上午9:00-11:00):复试考生报到,报到地点为7号教学楼7502C室。
3月28日(上午9:00-11:00):复试笔试科目考试,考试地点为15号教学楼15209教室。
3月28日(下午15:00-17:30):加试数学科目考试,考试地点为15号教学楼15209教室。
3月29日上午9:00开始:复试综合面试;复试一组面试地点为7号教学楼7301会议室,复试二组面试地点为7号教学楼7511会议室。
 
六、录取办法
入学考试的成绩按照: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计算。
拟录取名单由研究生院在各学位点提出的拟录取名单基础上,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勿滥”的原则确定,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批并按规定公示。
 
七、调剂复试的说明
(1)在生源不足时,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位点接受调剂志愿申请,且同时接受报考学科门类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教学(化学)相近的理科考生的调剂申请。
(2)经化学化工学院资格审查合格的调剂生,与第一志愿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一同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
 
2018年湖南理工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研专业目录: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备     注 联系方式
中国语言文学
(0501)
文艺学(050101)
①文学原理
②古代文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701-文学理论
④801-中西文论
复试笔试科目:
文学批评及写作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中国文学史
②外国文学史
学  院:中国语言文学
联系人:王旭
电  话:1507301981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①应用语言学
②历史语言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702-语言综合
④802-语言理论及应用
复试笔试科目:
汉语及语言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汉语综合
②语言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①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②唐宋元明清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703-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④803-中国古代文学史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文学批评史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中国文学批评史
②古代汉语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
①现代文学
②当代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701-文学理论
④804-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中国文学史
②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
①中西文学、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②比较文学跨文化比较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706-比较文学原理
④824-外国文学史
复试笔试科目: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中国现代文学史
②文学概论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化学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5有机化学
 
复试笔试科目:
化工原理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
①   化学反应工程
②  仪器分析
学院:化学化工
联系人:薛雨清
电话:0730-8640122           13397307590
 
制药与精细化工 复试笔试科目:
化工原理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
①   化学反应工程
②  无机化学
应用化学
 
复试笔试科目:
综合化学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
①   化学反应工程
②  无机化学
生物化工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6生物化学二
复试笔试科目:
微物学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
①   细胞生物学
②  基因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 智能信息处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7电路、808信号与系统、809程序设计基础,任选一门
复试科目(任选一门):
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
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考生,复试时需加试科目:
①模拟电子技术
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
联系人:鲁睿其
电话:0730-8648870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物联网技术
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南理工学院考研分数线、湖南理工学院报录比、湖南理工学院考研群、湖南理工学院学姐微信、湖南理工学院考研真题、湖南理工学院专业目录、湖南理工学院排名、湖南理工学院保研、湖南理工学院公众号、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理工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南理工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考研 推荐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湖南理工学院考研网由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湖南理工学院化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