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湖南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湖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为促进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对我院学科、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的了解,选拔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大学生继续深造,我院将于2019年7月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期间将开展我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直博生候选人选拔工作,欢迎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报名。本年度拟接收50名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夏令营。

  一、申请条件

  1.国内高校普通全日制本科三年级在校生;

  2.达到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要求,学习成绩优秀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二、申请材料

  1.湖南大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申请表(在报名系统中填写后打印生成)1份;

  2.本科成绩单与总评成绩排名证明(由教务处盖章或学院盖章)各1份;

  3.个人简历;

  4.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

  5.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TOEFL成绩单、GRE/GMAT成绩单、PETS5成绩单等);

  6.其他材料:

  (1)已发表论文复印件(提供期刊封面、目录、论文正文);

  (2)本科期间获奖证书或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报名程序

  1.第一步为网上申报。学生通过“夏令营报名系统”网上报名,网址:http://yjs.hnu.cn/zsxt/xlygl/。

  2.提交材料。网上申报成功后需提交纸质材料。请将上述申请材料按顺序一并装入A4大信封,信封正面注明:网报系统生成的申请编号、申报专业、姓名、所在学校,注明“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夏令营申请”。请将纸质材料寄至如下地址: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单位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410082联系电话:0731-88821483

  报名时间:自即日起开始报名,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21日,过期将不再接受申请。

  建议用EMS或顺丰快递邮寄(截止日期以邮件寄出地邮戳日期为准)。只在网上报名,不提供纸质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学院不予审核网上报名信息。

  四、时间安排

  1.6月21日前,申请人通过“夏令营报名系统”(点击进入)网上报名,并邮寄纸质申请材料。

  2.6月28日前,公布夏令营成员名单。入选学生需在7月2日前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此资格。

  3.7月7日—9日,参加夏令营活动。

  五、活动日程安排
时间 主要内容 地点
7月7日 营员报到 另行通知
7月8日 开营仪式、一对一交流/参观实验室、营员面试考核 材料学院及相关实验室
7月9日 夏令营活动结束,办理退宿  

  六、优秀营员评选

  对于全部完成暑期夏令营各项活动和任务的营员,学院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和综合能力,结合其笔试和面试考核的成绩,评选优秀营员。

  学院将在夏令营活动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在学院网站公布优秀营员名单。

  七、优惠政策

  对于优秀营员,提供以下优惠政策:

  取得所在高校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营员,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中报考湖南大学,学校将根据推免生接收规模按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额满为止。

  八、食宿及补助

  1.食宿:我院将为入选营员提供夏令营期间在校的食宿,营员可在湖南大学校内自由就餐,我院提供伙食补贴(学校或家庭所在地是长沙的学生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2.交通费:外地院校学生请自行预定往返车票,我校将资助外地学生往返长沙的火车硬座票(不含高铁)或汽车票费用,学生须提供往返车票票据。同时为报帐需要,我院将在报到时收取每位学员车票,返程票需要报销,请学员们回校后邮寄我院。

  3.保险:我校将为入选营员统一购买在湖南大学活动期间的团体意外保险,建议各位营员自购旅途意外保险。

  九、注意事项

  1.学生所申报的各种信息和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申请人的考试成绩无效,取消申请人所获得的资格。

  2.夏令营活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必须遵守湖南大学的相关规定,按照学院的统一安排参加各项活动,并注意安全。

  3.营员报到后要求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擅自离营者,我院将不提供相关资助。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全老师

  联系电话:0731-88821483

  邮箱:389834058@qq.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邮寄了资料的同学请加入QQ群:765200307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科研岗教师104人,全职在岗博士生导师54人、教授49人,具备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99%,海外引进及具备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为67%。2018年,学院获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全国50个)。学院设有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喷射沉积技术及应用、微纳结构物理与应用技术、先进炭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集成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等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5个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高分辨电镜原子成像技术平台。在光电信息材料与集成器件、先进原子成像技术、先进炭材料、计算材料学等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2008 年起本学科ESI 排名进入全球前1%,2020年进入前0.15%,排名138位。培养了以李薰(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元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伟雄(少将)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长沙岳麓山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电话:0731-88821610  88821727    传真:0731-88823554
湖南大学材料学科起源于1903年开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1943 年国立湖南大学矿冶学部开始招收研究生,1958年设立硅酸盐、铸造、金属防腐、金属物理专业。1986年获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1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入选国家“军用关键材料”、“军用能源技术”国防特色学科,材料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喷射沉积技术及应用、微纳结构物理与应用技术、先进炭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集成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等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5个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高分辨电镜原子成像技术平台。在光电信息材料与集成器件、先进原子成像技术、先进炭材料、计算材料学等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2008 年起本学科ESI 排名进入全球前1%,2020年进入前0.15%,排名138位。培养了以李薰(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元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伟雄(少将)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科研岗教师104人,全职在岗博士生导师54人、教授49人,具备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99%,海外引进及具备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为67%。2018年,学院获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全国50个)。
材料学科方向涵盖电子显微学表征及微观结构调控技术、先进炭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电子与新能源材料、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高性能结构与功能陶瓷、材料计算与设计、光电信息材料与集成器件等。近五年,承担国家重大军工“一条龙”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军工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总科研到账经费超过1.8亿元;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其他部省级科技奖励8项。近五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项,其中2019年获批25项。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现有在籍本科生和研究生1300余人。学院以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胜任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近三年来学生就业率达98.5%以上。
学院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开设有供校内外学者专家交流的常态化学术平台“天马材料研究论坛”;近年来师生多人次在欧美、中、加、澳、日等地召开的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和特邀报告。已主持完成了多项科技部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学院充分发挥本学科办学历史悠久、社会资源丰富等方面的优势,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技术创新,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
  一、发展概况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0年12月成立,是湖南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之一,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下设3个系(包括6个专业方向):材料科学与技术系(含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两个专业方向),金属材料及成型控制工程系(含金属材料和材料成型两个专业方向),非金属材料工程系(含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两个专业方向);学院还拥有2个中心:材料测试/高分辨电镜中心和院实验中心,其中材料测试/高分辨电镜中心也是学校的校级公共实验平台,拥有国内外一流的电子显微镜设备;3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金属材料研究所、陶瓷研究所等9个专门的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大学“985”首席教授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名,正副教授5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达90%。学院实行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大类本科专业招生,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学院在材料电子显微学、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快速凝固及喷射沉积技术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重大科研成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973”课题、“863”计划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2008年科研到账经费1200万,2009年科研到账经费突破1500万。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育人模式,建设成以培养创业创新高级人才为目标的研究型交叉型开放式学院。自上世纪以来,湖南大学材料学科 已培养了李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创始人、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元元(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成会明(中科院金属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栾永玉(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金水(湖南大学副校长),韩绍昌(湖南大学校长助理),欧阳洁(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阳(美国艾斯迪尔集团公司总经理),周昭喜(中国技术创新有限公司、上海创联置业公司董事总经理)等一批知名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
  二、科学研究与对外影响
  学院先后承担科技部项目6项、军工配套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教育部项目23项、地方政府项目52项、横向课题近100项,项目总经费 4000余万元;2008年,新增项目56项,其中纵向30项(含“973”计划项目2项、其他国家级10项、部省级19项),横向26项,科研服务50 余万,科研到帐经费1200万元。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0余部。学院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2008年,陈江华教授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辉教授获得了540余万元的973课题;陈江华教授申报成功了“纳米结构材料物理与工程”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李落星教授申报成功了“机械工业轻量化结构先进成形制造重点实验室”。
  2007 年陈江华教授当选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肖汉宁教授当选理事。2008年,陈江华教授当选为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肖汉宁、唐元洪当选为常务 理事,陈小华当选为理事;严红革当选为中国材料学会青年理事;陈江华教授当选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万隆教授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
  三、教学与管理
  学院实施“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不断完善教学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大学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本科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年来,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共出版教材5部,2部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得国防工业出版 社优秀教材二等奖;严红革获校第三届“天语”基金教师奖;王群获2008年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008年刘銮雄本科教学优秀青年教师奖、全校讲课比赛第一名。
  2008年度送审学位论文10余批次,共63人次;研究生的学位授予通过率为100%,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合格率也为100%。其中,获得校优秀博士论文3篇,校优秀硕士论文1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
  2008年来,学院推行学科责任教授治院新模式:成立了学院学科责任教授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设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责任教授,重点对二级学科建设发展的力量进行分类整合。实施学科责任教授工作委员会制度后,学院的整体工作即以“学科责任教授工作委员会的决议”作为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目前学院行政服务基本形成了“万人拉车,民主集中”的科学管理模式。
  四、学生工作
  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文化 节”及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学生申报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及创业大赛。几年来,学院在各级“挑战杯”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5 项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1项市级奖励和30余项校级奖励。3名指导教师被评为全国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名同学获得全国“挑战学子”荣誉称号。
  学院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本 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7年稳居学校前三:2007届100%,2008届99.4%,2009届截止至2009年5月31日为98%。近年有3名学生被保送 清华大学硕博连读,1名学生被保送复旦大学硕博连读,1名学生保送北京大学读研;54名学生被保送或考取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知名研 究机构及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毕业生多分布在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的外企和国内知名企业。
  

添加湖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南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大学报录比、湖南大学考研群、湖南大学学姐微信、湖南大学考研真题、湖南大学专业目录、湖南大学排名、湖南大学保研、湖南大学公众号、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湖南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湖南大学考研网由湖南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湖南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