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侨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侨大学报录比、华侨大学考研群、华侨大学学姐微信、华侨大学考研真题、华侨大学专业目录、华侨大学排名、华侨大学保研、华侨大学公众号、华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华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华侨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华侨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公共管理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华侨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华侨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公共管理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公共管理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华侨大学公共管理中提供了有关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难吗
公共管理 [120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华侨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行政管理(政府管理)(02)社会保障(03)侨务政策与闽台区域治理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管理学基础
④(805)公共管理学
备  注: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以及相关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理论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各级政府国土、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不动产咨询评估机构、各类银行等投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以及不动产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政策与法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与测量、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地产咨询评估决策以及城市经营管理工作等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 
 
培养目标: 
 
 
      土地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是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范围:
 
      本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专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趋势加速,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多样性和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本专业学习应注重经济理论、管理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培养、强化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计算,使学生能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土地测量、规划设计和不动产市场咨询评估等社会实践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过硬的基本技能。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法学、政策科学等现代基本理论和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熟练掌握与土地科学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4、具有测量、地籍制图、规划估价等基本技能;
 
 
       5、掌握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管理和监测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借助计算机、信息软件等技术分析、处理与解决土地科学中相关问题;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
 
      专业课程是: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 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      专业选修课有:测量学、土地资源学、经济学原理、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经济学、土地法学、房地产法学 、工程设计CAD 、公共管理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房地产经营管理、公共政策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城市经济学、建筑工程概预算、土地整理专题、公共管理前沿专题、社会统计学。 
 
 
四、就业方向
 
      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等相关部门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相关工作。
 


  姓名:蔡振翔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以及国际关系

  个人简历:

  蔡振翔,1960年1月26日出生,台湾高雄人。现任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以及国际关系问题的教学和研究,陆续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各地发表《竹林名士交游考》、《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陈寅恪》、《现代中国社会的脱胎换骨》、《论实行民主制度的不得已性》、《读〈藏书纪事诗〉》、《从华文教育到华语教育》、《也谈中国海外移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问题》、《近年来台湾侨务政策特点的回顾与前瞻》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出版《竹林名士与陈寅恪》等学术著作四部。

  一、教学工作

  1、曾经主讲的主要课程
  《中国通史》(本科生课程)
  《中国古代史》(本科生课程)
  《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本科生课程)
  《海外华侨华人史》(本科生课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本科生课程)
  《二十世纪国学大师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题》(硕士研究生课程)
  
  2、现在主讲的主要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生课程)
  《史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现代台湾专题》(硕士研究生课程)
  《华侨华人专题》(博士研究生课程)

  二、研究工作

  1、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
  《山阳馆丛稿》(独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竹林名士与陈寅恪》(独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中国大陆高校境外生教育研究》(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华侨华人论文选编》(主编)
  台海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2、已经发表的主要论文
  《陈寅恪和他的〈文集〉》
  《历史教学》1984年第8期。
  《王羲之为什么喜欢鹅》
  《中国文化之谜》第1辑,学林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
  《释杨坚废勇立广事》
  《威斯莱短期大学学报》第9号,昭和61年(1986年)3月出版。
  《〈中国殖民史〉简论》
  《华侨史研究论文集》第1辑。
  《郑氏集团与海外华侨》
  《华侨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台湾研究》1993年第1期。
  《欧洲华侨与“五卅”运动及省港罢工》
  《八桂侨史》1990年第1期。
  《四十年代末去台的大陆学者》
  《侨声》1990年第4期。
  《十七至十八世纪巴达维亚华侨的蔗糖业》
  《八桂侨史》1991年第1期。
  《司马光〈资治通鉴〉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中外文化新视野》 ,黄山书社1991年5月出版。
  《评台湾华侨协会总会主办的〈各国华侨概况〉丛书》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竹林名士交游考》
  《求索》1993年第1期。
  《三信学报》第6期(台湾三信家商创校四十周年特刊),1998年4月出版。
  《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陈寅恪》
  《安徽史学》1993年第1期。
  《社会科学动态》1994年3—4期转载。
  《简谈清代私人藏书楼的衰落》
  《贵图学刊》1993年第1期。
  《读〈藏书纪事诗〉》
  《图书馆论坛》1993年第6期增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2期。
  《海峡两岸高等学校招收海外学生的比较研究》(与他人合作)
  《台湾研究》1994年第4期。
  《高等教育》1995年第2期转载。
  《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的转型问题》
  《八桂侨史》1994年第4期。
  《海外华文教育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简谈台湾侨务工作的几个问题》
  《台情·盟讯》1995年第6期
  《旅日朝鲜侨民的民族教育情况》(译文)
  《华侨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
  《中国古代高僧出国问题初探》
  《宗教》1996年第3—4期。
  《从华文教育到华语教育》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胡适、李敖与台湾的中西文化论战》
  《山阳馆丛稿》,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关于基础文科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
  《山阳馆丛稿》,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海外华人文化教育问题刍议》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东北亚华侨教育的特色及其发展趋势》
  《八桂侨史》1998年第4期。
  《关于华文教学的三个问题》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公共管理 [120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华侨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行政管理(政府管理)(02)社会保障
(03)侨务政策与闽台区域治理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管理学基础
④(805)公共管理学
备  注: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位于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具有5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前身是政治系,创建于1962年,是华侨大学首批成立的院系之一。经历了政治系、社会科学系、国际经济系、人文社会科学系、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到2009年9月重新组建公共管理学院,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合署办公。2012年7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学和学科建设等职能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
    目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涵盖公共管理学、政治学两大学科。拥有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点;一级学科公共管理硕士点,一级学科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点和一级学科政治学硕士点,以及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具备从本科教育到博士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共管理学科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
    学院设有一个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和城市管理系等3个系,一个公共管理案例与实验中心,以及政治科学研究中心、海西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侨务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及科学社会主义中心等研究机构。学院现有在校生将近1500人,其中本科生600多人,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MPA)700多人。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5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40岁以下的教师占76%,并设有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10余人。多年来,学院教师在学术研究和为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承担大量的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和各级各类合作项目;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30多项;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10项,泉州市及其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多项;省级精品课程2项;省人才培养实验区1项。有10多人次获得国家、福建省、国务院侨办和华侨大学等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尤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一整套富有人文特色的学生工作机制。比如,研究生周末学术沙龙制度,已成为我院独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科生方面,我们致力于鼓励并资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挑战杯”社会实践奖数十项,有效的提高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长期以来,学院致力于同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莅院讲学,积极参与相关学术会议,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也是学院的办学目标之一。目前,学院已同境外多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Introduction for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SPA), composed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ubject and Politics subject. There are an Educational Centre of MPA and 3 departments in the School, including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 and City Administration. Four research institutes are found in the School: Center for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Governance, Center for Scientific Socialism,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and Center for Local Government and Social Governance. The School possesses one program for doctor’s degree in Political Science, one program for MPA, and 2 programs for master’s degre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tics. In addition, the School has 4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s,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Science, Public Utilities Administration, Land Resource Administration, and City Administration.
 
    The faculty of the School is well-structured and creative. The total number of faculty are 41. There are 33 full-time teachers, including 7 professors and 13 associate professors. 90 percent of them have doctoral degrees. Several of them have received top achievements and rewards, such as the Supporting Program of New Century for High Educ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the Supporting Program of Outstanding Young Scholars of Fujian Province and the Leader of Social Science Study of Quanzhou City. Meanwhile, more than 10 Minjiang Chair Professors, Honorary professors, Adjunct Professors and Guest Professors have joined us. 
 
    The faculty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s over these years. We also have undertaken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social science programs, as well as many other cooperated projects. Many papers and monograph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important academic journals domestic and abroad, and around 20 academic monographs were also published. Many research articles and works got rewards and became influence in the related academic field.
 
SPSPA always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wi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at all levels from undergraduate to doctoral program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seventy years, SPSPA has been maintaining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creative practi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have been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School is always committed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with counterparts domestic and abroad. We also devote to build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presence of the School. Therefore, we have invited several famous experts and scholars domestic and aboard in related fields to give lecture. Our faculty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relevant academic conferences actively. We have signed several bilateral agreements and established academic cooperation with several overseas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公共管理 [1252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华侨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MPA教育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2]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98
考试科目: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备  注:

  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经研究决定,行政管理专业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

学位类型

学科门类(专业)

或专业学位名称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备注

学术学位

行政管理

330

44

66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复合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范围:
 
1、掌握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内地及港澳台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与行政;
 
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三、就业方向
 
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学管理、行政组织学、公共政策、政府经济学、信息管理概论等。
 
四、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行政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政府经济学、信息管理概论、管理文秘、市政学。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党政部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复合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范围: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法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四、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政治学原理、社会保障概论。 
 
  
 
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经研究决定,行政管理专业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
学位类型 学科门类(专业)
或专业学位名称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备注
学术学位 行政管理 330 44 66  

公共管理 [1252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华侨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MPA教育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2]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90
考试科目: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备  注: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具备城市综合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宏观决策能力和社区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等微观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城市规划与管理、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投资、经营和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
 
培养目标:
 
 
      城市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海内外、港澳台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城市管理政策及法规研究部门、城镇基层社会管理部门、城市社会团体综合部门、市政市容管理企事业单位等具体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范围: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城市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城市管理方法,具有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思维与能力,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城市规划与管理、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投资、经营和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的基本能力。
 
      1、掌握城市管理科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3、了解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4、具有城市信息化系统管理的能力;
 
       5、具有进行城市综合管理所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以及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课程
 
      专业课程是: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城市管理学、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数字化管理等。 
 
专业选修课是:市政学、不动产估价、物业管理、城市地理学、城市景观生态学、城市管理法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金融、城市土地与不动产管理、城市发展史、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制图、城市管理专题、城市交通与物流等。
 
 
四、就业去向
 
      城市建设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城市管理机构、城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城市发展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
 

  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经研究决定,行政管理专业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

学位类型

学科门类(专业)

或专业学位名称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备注

学术学位

行政管理

330

44

66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专业代码:120400     门类/类别:管理学     学科/类别:公共管理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北京化工大学管理学科创建于1981年。1999年获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得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讲师6人;24人具有博士学位,1/3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访问交流经历。此外聘请校外兼职导师5人。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近年来,科学研究取得显著进步。在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政部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项目等,发表多篇CSSC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著作26部。科研成果丰硕,体现出本学科较强的科研能力水平。
本学科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公共政策等公共管理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做到“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具有“公共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各级党政机关、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
本学科拥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四个专业方向。
行政管理:重点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依托实践教学基地,主要研究社会组织的功能和能力建设、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探索等,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前沿动态,具备行政事务的处理能力、社会调查研究能力、政策分析和把握能力等,在公共组织中从事管理及服务工作。
社会保障:重点研究社会保障的政策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与政策,了解中外社会保障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进展,研究社会保障的政策、实施及前沿热点问题,研究养老服务相关问题,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实证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经济与管理:重点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着重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与决策,注重中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比较研究。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政策,了解我国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研究教育制度、政策、管理及评价,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政策:重点研究公共政策与产业服务。针对我校在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学和化工过程机械、生物化工等优势学科领域在推进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对技术转移等政策研究的现实需求,将技术转移政策、产业创新政策、科技政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评估等公共政策的过程环节,研究公共政策的规律,具备公共政策研究和从事公共政策相关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良好,就业去向覆盖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个行业领域,如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首都体育学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建设银行等。另有若干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或留学,去向为佐治亚州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华侨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1204 公共管理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486 武汉大学 A
7 10558 中山大学 A
8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10 10246 复旦大学 A-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3 10610 四川大学 A-
1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5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16 10055 南开大学 B+
17 10056 天津大学 B+
18 10145 东北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4 南京大学 B+
23 10384 厦门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26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B+
27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B+
28 10730 兰州大学 B+
29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30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3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2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B
3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34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35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B
36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3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38 10422 山东大学 B
3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40 10530 湘潭大学 B
41 10533 中南大学 B
42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43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B
44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45 10140 辽宁大学 B-
46 10286 东南大学 B-
47 10294 河海大学 B-
48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49 10403 南昌大学 B-
50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B-
51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B-
52 10532 湖南大学 B-
5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54 10593 广西大学 B-
55 10611 重庆大学 B-
56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57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B-
5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59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60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C+
61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62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C+
63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C+
64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C+
6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66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67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68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C+
69 10559 暨南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0673 云南大学 C+
7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C
73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C
74 10075 河北大学 C
75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76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7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78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79 10285 苏州大学 C
80 10386 福州大学 C
81 10410 江西农业大学 C
82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83 10657 贵州大学 C
84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C
85 10710 长安大学 C
86 11078 广州大学 C
87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C-
88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C-
89 10216 燕山大学 C-
90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C-
91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C-
92 10299 江苏大学 C-
9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C-
94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95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C-
96 10475 河南大学 C-
97 10512 湖北大学 C-
98 10635 西南大学 C-
99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100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C-
10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102 10758 新疆农业大学 C-
 

公共管理研究生考试科目:
2015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俄语、日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3门全国联考,2012年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合为一门。因此MPA考试安排一天考完。
 
公共管理考研参考书:
武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参考书如下:
030201政治学理论
政治学原理: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近现代中外政治制度:
①浦兴祖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罗豪才《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与政治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997年重排本。
③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张星久著《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行政学原理:王乐夫主编《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自学考试教材)。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政治学原理: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近现代中外政治制度:
①浦兴祖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罗豪才《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与政治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997年重排本。
③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张星久著《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行政学原理:王乐夫主编《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自学考试教材)。
030206国际政治
政治学原理: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政治基础(含国际政治理论、当代国际关系):
①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戴德铮主编《当代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西方政治制度:①罗豪才《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与政治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②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国际法: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当代中国外交: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30207国际关系
政治学原理: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关系史(含近、现、当代):王绳祖《国际关系史》上、下册,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著《当代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国际政治学:宋新宁、陈岳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外交学:金正昆著《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0401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学:①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黎民主编《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④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综合知识(含西方行政学理论、国家公务员制度、政策科学):
①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胡象明《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行政学原理:丁煌主编《行政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行政组织理论:傅明贤《行政组织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学:①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黎民主编《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④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卫生管理综合(含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
①周三多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5年版。
②梁万年主编《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
③张拓红主编《社会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卫生经济学:程晓明主编《卫生经济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吕姿之主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年版.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参见《卫生事业管理学》和《卫生经济学》相关内容.
120404社会保障
经济学原理:①王元璋《政治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版。
②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社会保障:①邓大松主编《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最新版。
②李珍主编《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最新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劳动经济学:马培生主编《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保险经营与管理:邓大松主编《保险经营与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第7次印刷。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学:①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黎民主编《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④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综合知识(含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行政管理学):
①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陆红生主编《土地管理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③张永桃主编《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土地法学:刘光远主编《新编土地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地籍管理:林增杰《地籍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房地产管理学:谭术魁《房地产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04Z1公共经济管理
经济学原理:①王元璋《政治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版。
②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公共经济学:①樊勇明主编《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郭庆旺等著《公共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吴树青等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财政学:洪银兴等《公共财政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就业:
就业岗位
总经理助理、销售经理、行政主管、副总经理、客服经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文员、项目经理、总经理秘书、董事长助理、总裁助理 总经理助理等。
城市就业指数
公共管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银川。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3232个]、上海[2605个]、广州[1946个]、深圳[1647个]、武汉[1155个]、成都[1109个]、杭州[739个]、重庆[734个]、南京[672个]、厦门[58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银川[12499元]、北京[4828元]、上海[4011元]、厦门[4008元]、珠海[3968元]、成都[3790元]、绍兴[3739元]、深圳[3604元]、烟台[3595元]、无锡[3490元]、南京[3482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公共管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管理学类中的公共管理类,其中公共管理类共16个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管理学大类中排名第19位。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劳动关系,公共关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航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